學分網給各位考生篩選整理了話題作文:誰言枯荷不美,誰言枯荷不美怎么寫,誰言枯荷不美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
是五彩的,樹木一個勁張揚它們的綠,郁郁蔥蔥,在金色的日光下劃成一道墨綠的光影,藍天像是渲染開藍墨的宣紙一樣。夏花盛開,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是圣潔的,讓人感到無法觸碰,靜靜地看著它優(yōu)雅的身姿,好像世界一片空靈,它幽寂地,開在夏的盛宴里。
立秋,轉眼間已是一片肅殺。我蹲在岸邊,看曾清麗一整個的荷如今殘零冷謝,像是老婦一般垂喪著頭,瘦弱的身子隨風搖曳,無聲。清晨的露珠不再來親吻它,蜻蜓不再留戀它,只剩下寒雁劃破寂靜,偶爾回顧一下它棕色的身軀,然后打碎了夏日里殘存的最后一絲美好。
——可是,我聽著雨聲,體味到了另一種美,叫凄美。
“完美不屬于生活,它只是一種幻想。”一次在書中看到這句話,就永遠地記住了它?!盎ㄖx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羸弱女子,彎腰葬花,看著花瓣灑在土中。曾經共同作詩,共同賞文,共同嬉笑,任性地共同吵鬧……“木石前盟”像一個誓言一樣牽扯著兩人的未來,月夜、花前、樹下、院里,處處留著兩人的記憶,原本以為可以一輩子在一起,到頭來卻因世俗、生死隔開了兩人的距離??墒?,若不是這樣悲劇的結局,寶黛的愛情故事又如何這樣凄美這樣令人回味
很多分別是迫不得已,很多舍棄是身不由己。每年,只有七夕,牛郎織女才能相聚,你還在為此惋惜嗎是否還記得秦觀那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聽,“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響起,若不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又如何在海天之間上演如此動人凄美的故事
凄涼來源于遺憾,就像遺憾夏去秋來——凋謝一樣。走過那些風花雪月的詩詞,我體味到了李后主痛失國土的愁思,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怨;潘安的結局像一朵荷的枯萎,一個美男子的悲劇只換來了后人的“河陽看花過,意不問潘安”;蘇軾,一個被歸為“豪放派”的瀟灑文人,對于生死離別的遺憾,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無語哽噎……
夜,我獨自佇立湖畔,回想著斷臂維納斯,還有斷壁殘垣的,以及古代書頁里那些缺失了的筆跡,生活中已經過去了的時光,逝去的純美情感……它們都像是我眼前的枯荷一樣。我們將那些回不去的,找不到的記憶叫做枯,將遺憾與不舍叫做萎,而枯萎可以是凄美的代名詞,一種獨特的美。
誰言枯荷不美
1、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5、小憐獨上琵琶,想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己揚花!
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8、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1、猶憐慣去國,疑是夢還家。盧僎《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
1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13、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4、靜守時光,以待流年。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16、忍拋得,淚如線。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p>
17、褪盡風華,我依然在彼岸守護你,夜雨染成天水碧。
18、夜色漫,青蓮月,墨跡繪不盡紅妝,桃花面,菩提下,白蕊漾成了流光。
19、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p>
20、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21、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2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2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劉禹錫陋室銘
26、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柳永《雙聲子晚天蕭索》
27、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28、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回甘墮。
29、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3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茨献诱f林訓
3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32、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p>
33、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34、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3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37、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宋王安石
38、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40、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滸傳
41、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4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4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啼
44、緣來緣去不過夢一場,夢醒了無痕。
4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宋陸游
46、煮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47、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后,不過一場。
48、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49、總在不經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縱然發(fā)現(xiàn)光景綿長。
50、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51、今宵求夢想,難到青樓上。牛嶠《菩薩蠻柳花飛處鶯聲急》
52、也許是前世的姻,也許是來生的緣,錯在今生相見。
5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54、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55、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56、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57、夢里繁花落盡,此情未央,此意難忘,弦雖斷,曲猶揚。
58、望上國,山呼鰲抃,遙爇爐香。柳永《送征衣過韶陽》
59、世人醉,醉生夢死一世情,世人癡,癡心不悔三生愛。
60、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
61、舉杯獨醉,飲罷飛雪,茫然又一年歲。
6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63、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6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6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6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67、繁花凋謝夢凄涼,傾世容顏,永逝嬌嬈。
6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69、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7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71、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軍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元好問《水龍吟從商帥國器獵于南?!?/p>
72、本欲起身離去,奈何影子落人間。
7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7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7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76、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李白《渡荊門送別》
77、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
78、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水調歌頭落日塞垣路》
79、轉瞬碾落塵土,如湮無,竹葉釀清苦。
80、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8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82、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83、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84、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85、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張華《游俠篇》
86、著意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陰。元關漢卿
87、秋去春來,誰憐曲院風荷,韶華白首,不過浮生一闕。
8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8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
9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9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9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9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沖傳
9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9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96、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97、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98、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9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0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10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02、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
10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104、相州晝錦堂廚醞,衛(wèi)國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飲適寬仲送相州法醞。》
10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106、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10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08、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10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1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112、誰的寂寞覆我華裳,誰的華裳覆我肩膀。
113、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1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1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1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118、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1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120、常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元楊顯之
12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1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23、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24、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125、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26、生生的兩端,我們彼此站成了岸。
127、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128、何日離人肯入夢來,提筆悵惘欲畫難。
1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0、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31、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青玉案
132、欲訴奇愁無可訴,算興亡、已慣司空見。梁啟超《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旋復?!?/p>
133、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134、秋風,穿塵而過,云水間,靜無言,守在紅塵,守候一份約定。
135、從此山水不相逢。
13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137、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38、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13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4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
14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42、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元李開先寶劍記
143、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4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4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146、渺渺時空,茫茫人海,與君相遇,莫失莫忘。
14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14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14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150、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151、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5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153、清談可以飽,夢想接無由。韓愈《洞庭湖阻風贈張十一署時。》
154、塢無塵水檻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155、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5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15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58、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5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160、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心若浮沉,淺笑安然。
161、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6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16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164、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165、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6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6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168、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周敦頤愛蓮說
169、陪你烹雪煮茶,白首天涯;陪你萬家燈火,月落歸家。
17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17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72、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17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74、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75、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176、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7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7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吳承恩西游記
180、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181、舉杯獨醉,飲罷飛雪,茫然又一年歲,只緣感君一回顧。
182、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18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84、一季花開,陌上香,一季悲怨,枕上傷。
185、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
18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
學分網小編提示:以上是話題作文:誰言枯荷不美,誰言枯荷不美怎么寫,誰言枯荷不美范文。學分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