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篩選整理了《六國論》讀后感,觀《六國論》有感,名著讀后感:《六國論》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
最近看了許多古代文人的文章,發(fā)現(xiàn):古人好“古”。有許多文人志士喜歡對歷史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議論縱橫,有理有據(jù),說得頭頭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兒求之者也?!笨磥砉湃藢Α肮拧睙嶙h有加,但我謹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認為史論僅是一種“基于現(xiàn)實的理想主義”,有點紙上談兵。
以蘇轍的《六國論》為證。子由認為,六國之士慮患甚疏,才致以亡國。他指出,六國中韓、魏緊鄰秦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志諸侯?!绷鶉攬F結一心,援助韓魏,方可擋強秦。但于我個人看,這說法有史論常見的三大矛盾:
一、蘇轍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觀歷史,這就產(chǎn)生一個問題:但是誰知道秦國會統(tǒng)一天下呢這就像一個人去考語文,等考卷發(fā)下來一看,閱讀沒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說當時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實上,你當時多花時間做閱讀,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寫不完了。要是按他說的做,滅了秦國,說不定一統(tǒng)天下的就是楚國了,然后蘇轍再寫個《新六國論》,討論秦國和其他五國怎么對付楚國。這就是史論第一大矛盾——時間矛盾。
二、六國有沒有過對秦國的聯(lián)合征討有。蘇秦憑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國合縱,齊力攻秦,迫使秦國棄地入關,據(jù)險以守。然而最后為什么失敗了呢請注意,六國是六個國家,而不是一個國家的六個省。他們各自心懷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沒了,立馬卷鋪蓋走人。而蘇轍想讓六國不依不饒地長久抗秦,這就是讓歷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廂情愿去發(fā)展,太過理想化,所以史論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蘇轍說:“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意思是讓韓、魏抗秦,其余四國在暗中幫助。假如你是韓魏之君,與其犧牲自己國家的領土完整,卻讓那四國金甌無缺;自己舍命攻秦,卻讓那四國安居樂業(yè),還不如直接投奔秦國,坐享秦國的俸祿算了。這就是史論第三大矛盾,讓個人和組織干不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我稱之為動機矛盾。
綜上所述,可見所謂“史論”跟歷史之間有很大的距離,甚至根本是矛盾的。還有很多寫個人的史論,像《豫讓論》,認為豫讓在其主智家被滅后附于刺客之流謀刺趙家公不是義舉,當在智家因侵吞鄰家封地被滅之前以死相諫。還有《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說藺相如完璧歸趙是運氣,還把理還給了秦國……這些史論觀點標新立異,也不無道理,但看一個人過于片面,僅從單一的歷史事件來研究。太史公司馬遷說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边@些文章就不可謂通古今之變了,有失全面。
話雖這樣說但史論也有不小的文學價值,倒也無可厚非。但我個人以為,歷史的作用不在歷史本身,更不是用來標新立異,顯示自身觀點的厲害。最重要的是,透過歷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耙怨艦殍b,可以知興替?!彼灾挥墟溄蝇F(xiàn)實的史論,才最有意義和價值。
狼,是一種肉食性動物,當他出現(xiàn)在獵物面前時,必會對獵物造成一定損害。哪怕只是擦破獵物的皮,也在所不惜。所以,狼來了,就一定要用武器將其擊退,而不是供奉它們以求安穩(wěn)。
正如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面對有著狼性的秦國,不思抗敵衛(wèi)國,卻一心只圖求和,正如《六國論》正所說:以地事秦,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不斷的退避求和,卻只能換來秦國對他們的窮追不舍,趕盡殺絕。倘若在強秦來犯之時,楚國敢于向強敵亮劍,有勇氣去守御自己的疆土,怕也不會輕易落得國滅的下場。若他們敢于露出自己的獠牙去守衛(wèi)自己的國家,怕是強如秦國,也不會有天大的膽量去吞并楚國。
仍記得大漢的將軍曾說: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這是一種底氣,是一種源自于民族,源自于內心的強大自信,所以,漢朝曾強盛一時,甚至在當時無人匹敵?;羧ゲ?,衛(wèi)青之功勛,凡是男兒,盡皆羨之,他們面對著一群狼,狠狠地將其擊退,甚至殺到賀蘭山,令他們永不敢進犯中原大地。
然而到了近代,國力不復當年榮光。洋人用火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打破了清朝的美夢。為了維持自己的美夢,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卻仍沒有送走這些餓狼,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大,而我們卻日漸羸弱。終于,我們被冠上了東亞病夫的稱號,享受著洋人的白眼,羨慕著海外的世界,淪喪著做人的尊嚴。中華民族也終于到了最危難的時刻,神州大地,滿目瘡痍,華夏百姓,顛沛流離。入侵者的笑聲,充斥著華夏的每一寸土地,但這一次,我們沒有選擇退避。我們拿起了武器去驅趕這些惡狼,令他們永生都不敢再入侵神州大地,去驚擾沉睡在東方的雄獅。盡管,在驅趕的途中,我們倒下了一批又一批的同胞;盡管,在驅趕的途中,我們?yōu)⑾铝艘话延忠话训臏I;盡管,在驅趕的途中,我們遭受了無窮無盡的折磨,但終于,我們趕走了這群惡狼。
曾經(jīng),先輩們在時,這里滿目瘡痍;而今,先輩們可知,這里繁花似錦。當年,你們拼上性命,奪回的神州大地,今日又重現(xiàn)當年榮光,這次,我們也將拼上性命,背負責任,砥礪前行,即便是面對著無數(shù)惡狼,我們也敢亮劍,讓他們今生今世,永不敢與中華為敵,令他們即便在沉睡中也會被噩夢驚醒,令他們記住,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學分網(wǎng)小編提示:以上是《六國論》讀后感,觀《六國論》有感,名著讀后感:《六國論》有感。學分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