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法學課程大綱篇一
英文名稱:medical jurisprudence 授課專業(yè):法學
學時:30學時:2實驗課時: 上機課時: 預修課程:
課程內容:法醫(yī)學是應用醫(yī)學、生物學、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并解決與法 律有關的人身傷亡、病殘、生理狀態(tài)、個人識別等問題的應用自然科學。可為偵審刑、民、經等案件提供科學依據。其主要內容有:
(1)現場勘驗。認真觀察、記錄、繪圖、拍照和發(fā)現、提取、包裝、保存、送檢各種物證。(2)活檢。檢查與法律有關的活人的體貌特征、損傷性質、程度、時間、性功能、生殖功能、性犯罪、妊娠、親子關系、病殘、詐病、造作?。▊?、匿病等。(3)尸檢。通過尸檢判明死亡時間、原因、性質和無名尸、碎尸的身源。
(4)物檢。對與案件有關的兇器、毒物、人體組織、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其他 物質及其痕跡進行物證檢驗。
(5)文審。審查與案件有關的活檢、尸檢記錄、診療記錄和其他書面資料,答復司法機關提出的有關問題。司法精神病學主要是對患有或疑患或偽裝精神病的人進行刑事責任能力、受審能力、服型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含作證、訴訟、遺囑、繼承、饋贈、簽約、婚姻、性自衛(wèi)能力等)的檢查與司法簽定?!斗ㄡt(yī)學》(含司法精神病學)課程教學大綱 授課專業(yè):法學專業(yè)
一、課程的性質和目的
本課程授課對象是法學專業(yè)本科學生,屬專業(yè)選修課。是“為法律服務的醫(yī)學”,其實質是“應用自然科學”,它的理論和技術涉及理、化、生物、解剖、生理、病理、胚胎、免疫、遺傳、人類、微生物、藥理、毒理、精神病基礎醫(yī)學與內、外、婦、兒、五官、泌尿、神經內、外、精神、腦外、心外等十幾門臨床學科,難度大。無論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和其他法律工作者,都難免用到這兩門課的知識與技能。而且國內外精神病的患病率和發(fā)病率以及醫(yī)療糾紛都逐年增加,更顯出這兩門課的重要性。所以,通過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基本了解和理解這兩門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看懂并正確評價法醫(yī)學和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書。
二、課程教學內容(第一部分)法醫(yī)學 第一章 緒論(3學時)
第一節(jié)講授并要求學生理解法醫(yī)學的概念、了解國內外法醫(yī)學發(fā)展簡史和現代法醫(yī)學的發(fā)展狀況,明確法醫(yī)學的任務以及法學生學習法醫(yī)學、司法精神病學的目的、意義。第二節(jié)講授并要求學生一般了解法醫(yī)學檢驗的內容與方法:現場勘驗、尸體檢驗、活體檢驗、物證檢驗、文證審查。第三節(jié)講授法醫(yī)學鑒定,要求學生了解法醫(yī)學鑒定人的定義、條件、權利與義務及迥避,了解法醫(yī)學鑒定程序:指派或聘請、委托——受理——檢驗、鑒定,能看懂、理解、正確評價和運用鑒定書和鑒定結論。第二章 死亡與尸體現象(3學時)第一節(jié),主要講六個問題,(一)死亡的傳統(tǒng)概念和腦死亡,爭取我國腦死亡立法;
(二)死亡的分期:瀕死期、臨床死亡期、生物學死亡期。注意在生物學死亡期以前及時、有效搶救。
(三)假死的定義,注意及時發(fā)現、有效救活假死者的重要意義。
(四)死亡的確定。順便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確定死亡的方法。
(五)死亡的分類。
(六)安樂死的概念、當前世界上關于安樂死的理論、觀點、爭論、實施方法等。并闡述安樂死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人類死亡文明的體現之一,我國應爭取安樂死立法。第二節(jié),尸體現象。重點講授一些有重要法醫(yī)學意義的尸體現象:肌肉弛緩、尸冷、尸僵、尸斑、尸腐、異常尸體現象。其中重點是尸僵、尤其是特殊尸僵——尸體痙攣和尸斑的法醫(yī)學意義,要理解與掌握。第三章 機械性損傷(3學時)
第一節(jié),一、講授機損的概念,致傷物的定義、分類、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部位及力的傳導對損傷形成的重要意義。其中力的傳導在司法實踐中往往被忽略,故應高度重視。
二、講授機損的各種分類,分別按致傷物、致傷性質、致傷后果、損傷形態(tài)四種分類。其中按致傷后果分輕微傷、輕傷、重傷,相對致命傷與絕對致命傷及人體輕、重傷鑒定標準要重點理解和部分掌握,因涉及致傷者刑罰的定性、量刑和經濟賠償等。第二節(jié),鈍器傷。主要講授拳腳傷、棍棒傷、磚石傷、斧背錘面?zhèn)?、高墜傷。先帶幾個人體模型,講授一些大體解剖與局部解剖知識,再分別講各種鈍器傷。其中特別詳細講解挫創(chuàng)的七個方面的形態(tài)特點,要求一定理解與掌握。
作業(yè):詳細描述挫創(chuàng)的形態(tài)特點。
第三節(jié),銳器傷。重點講授切割創(chuàng)、自刎、砍創(chuàng)、刺創(chuàng)、剪創(chuàng)的形態(tài)特點,帶南瓜、蘿卜等和三棱刮刀、匕首等十幾種銳器到教室,邊講邊演示各種銳器傷(課間休息也請學生實踐),要求了解和記住各種銳器傷的基本特點。第四節(jié),火器傷。重點講授槍彈創(chuàng)的形成機制,射入口、射創(chuàng)管、射出口的形態(tài)特點,以及如何檢驗與判定自殺(傷)槍傷還是他殺(傷)槍傷。第五節(jié),機損的鑒定。主要講授和要求了解如何判斷是生前損傷還是死后損傷,如何推斷損傷經過時間,如何推斷或認定致傷物與致傷方式、方法,如何檢驗與判斷自殺(傷)還是他殺(傷),如何判斷機損致死原因。作業(yè):試述自刎的特點
第四章 機械性窒息(3學時)
第一節(jié)。
一、結合人體模型,講授呼吸系統(tǒng)和頸部的解剖與生理知識。
二、講授機械性窒息的概念、分類和機窒死尸的尸表、尸內征象。第二節(jié),縊死。
一、用各種縊吊物邊演示邊講授縊死概念、工具、機制、類型。
二、講授縊死征象。
(一)、尸表征象。
1、結合縊繩詳細講解觀察、檢驗、分析、研究縊溝十個問題,并要求了解和掌握。
2、講述面部顏色、舌尖位置、尸斑分布、損傷及其他有關征象。
(二)、講授頸部皮下和肌肉出血和損傷,頸總功脈內膜破裂,舌骨和喉部軟骨骨折,咽后壁出血斑。
三、講授如何鑒別縊死和死后懸尸、自縊和他縊或是意外縊死。第三節(jié),勒死。
一、用勒繩講授勒死的概念、機制、工具、方式。
二、講授勒死的征象。
(一)、尸表征象。
1、用各種勒繩從七個方面描述勒溝,要求與縊溝對比、理解與記憶。
2、講解面部顏色、舌尖位置和損傷。
(二)、尸內征象。講授頸部皮下、肌肉、器官出血、損傷和頸部軟骨骨折。
三、講授如何確定是勒死,如何判定自勒還是他勒,如何鑒別勒死還是縊死。第四節(jié),扼死。
一、用各種教具講解演示扼死的概念、機制、類型和類扼型。
二、扼死征象。
(一)、講授扼死尸體頸部扼痕、面部顏色、掙扎抵抗傷。
(二)、詳細描述頸部、局部分層解剖所見組織、器官出血、損傷和軟骨骨折。
(三)、講授扼死的檢驗,扼死與縊死、勒死的鑒別。第五節(jié)、溺死。
一、講授溺液和溺死的概念、機制、方式。
二、講授溺死征象。
(一)、尸表征象:口鼻部蕈狀泡沫、面部窒息征象、手和指甲異物、雞皮狀皮膚、手足皮膚浸軟、脫落和各種損傷。
(二)、尸內征象。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泡沫狀液體,水性肺氣腫,溺死斑和胸腔積液,胃和十二指腸溺液,右心充血、左心缺血,大循環(huán)器官有硅藻和其他浮游生物,血液的生化改變等。
三、講授溺死的檢驗:確定是否溺死,如何鑒別溺死與拋尸入水,判定自殺溺死還是他殺溺死或意外溺死。作業(yè):觀察、檢驗、分析縊溝從哪幾方面進行? 第五章 燒死與電擊死(2學時)
第一節(jié),燒死。
一、介紹燒死的定義與燒傷的局部變化。
二、講授燒死的尸體表面與內部征象。
三、詳細講解并要求掌握燒死與死后焚尸的鑒別。第二節(jié),電擊死。
一、講授電擊死的定義、影響電流作用的主要因素。
二、講授電流斑、電燒傷、皮膚金屬化等。
三、講解如何鑒別自殺、他殺和意外電擊死。第六章 中毒(2學時)
第一節(jié),中毒總論。
一、講授毒物和中毒的概念和類型。
二、介紹中毒的各種條件。
三、講授中毒的檢驗與鑒定:
(一)中毒的三大懷疑。
(二)檢材的發(fā)現、采集、包裝、送檢注意事項。
(三)全面的取材與檢驗。第二節(jié),中毒各論。
一、氰化物中毒。介紹氰化物的種類與理化性狀、毒理、中毒癥狀、致死量和尸體征象。
三、分別講授鉤吻堿、菸堿、阿托品類、嗎啡與可待因類毒物的理化性狀、毒理和中毒癥狀、致死量和尸體征象。
四、講授砒霜的理化性狀、毒理和中毒癥狀、致死量和尸體征象。
五、介紹一氧化碳中毒癥狀與尸體征象。
六、介紹有機磷、磷化鋅、蛇毒的理化性狀、毒理,致死量和尸體征象。第七章 猝死(2學時)
第一節(jié),介紹猝死的概念、特征、案情。
二、講授檢驗猝死的目的、意義、要求。
三、介紹猝死常見誘因。第二節(jié),引起猝死的常見疾病。
一、心血管疾病。
(一)、結合人體模型講解心臟的解剖和生理。講授冠心病的定義、病理、癥狀,詳細講解其誘因與背景,并要求理解,最后介紹其合併癥與預后。
(二)、心肌疾病。介紹原發(fā)性心肌病、繼發(fā)性心肌病、心包疾病、心瓣膜病的病理與癥狀。
(三)講授青壯年猝死綜合癥的特點。第八章 法醫(yī)學尸體檢驗(2學時)
第一節(jié),介紹尸檢的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第二節(jié),講授一般的尸表檢驗、解剖檢驗。第三節(jié),講授無名尸體檢驗、開棺檢驗、碎尸檢驗的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項。第九章 法醫(yī)學物證檢驗(2學時)
第一節(jié),介紹物檢的概念、重要性和法醫(yī)學物證的發(fā)現、采集、包裝、送檢注意事項。第二節(jié),血液和血痕的檢驗。
一、以紅血球為代表講授血型的法醫(yī)學意義、種類、遺傳、檢驗和紅血球的血型物質、分泌型與非分泌型、血型物質的遺傳、親子鑒定、血液和血痕的檢驗范圍、檢驗注意事項和順序。
二、介紹mn·p、rh、hla等血型系統(tǒng)的檢驗與意義。
三、講授血液和血痕的性別檢驗,出血部位的測定。第三節(jié),講授精液和精斑、唾液和唾液斑的檢驗方法和重要意義。第四節(jié),講授毛發(fā)和骨骼檢驗方法及其重要意義。
(五)講授dna的基本知識和重要地位。
第十章 法醫(yī)學活體檢驗(2學時)
第一節(jié),講授活檢的概念、目的、意義、檢驗與記錄注意事項,損傷程度的檢驗與判定,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與鑒定。第二節(jié),介紹性成熟和性交不能鑒定,生殖功能的鑒定,兩性畸形的鑒定。第三節(jié),講授強奸定義、檢驗注意事項,詳細講解如何檢驗與鑒定強奸,要求理解其重要性與基本方法。第四節(jié),介紹性變態(tài)的定義和危害性,介紹三十多種性變態(tài)行為及其責任。第五節(jié),一、講授詐病的定義、一般表現與特點,詐病的檢驗與鑒定。
二、講授造作病(傷)的定義、表現與特點及檢驗方法、鑒定。
課程教學內容(第二部分,實際是另一門課程)司法精神病學 第一章 緒論(2學時)。
一、介紹司法精神病學的發(fā)展簡史及現狀,國內外精神病的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的上升趨勢,精神病人的危害情況及其嚴重性等。第二章 精神病癥狀學(2學時),分別講授感知、意識、思維、情感、注意、記憶、智能、意志、精神運動、本能行為障礙和反社會行為。這是學習司法精神病學的基礎,要求理解與掌握。
作業(yè):試述各種妄想。第三章 精神分裂癥(2學時)該病是最常見、最重要、危害行為最多、最重大的一種精神病,所以詳細講授其病因、誘因、癥狀、分型、診斷標準、預后與治療、復康,危害行為與法律問題。要求了解與理解中華醫(yī)學會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
作業(yè):試述中華醫(yī)學會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第四章 情感性精神?。?學時)
介紹鑒定注意事項,講授躁狂癥、抑郁癥、躁郁癥、更年期憂郁癥的癥狀與分類、分型。第五章 偏執(zhí)性精神?。?學時)
講授偏執(zhí)狂、類偏狂、感應性精神病的病因和癥狀、危害性及其法律問題?;仡櫭绹▏?00年來有十個總統(tǒng)被偏執(zhí)性精神病人行刺,就可知其危害性之大。第六章 反應性精神?。?學時)
講授該病病因與特征,情緒反應與反應性精神病的癥狀、危害行為和法律問題。第七章 非器質性精神?。?學時)講授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障礙和四種例外狀態(tài)的癥狀表現和其危害行為及法律問題。
第八章 癲癇性精神障礙(2學時)
介紹該類疾病的病因、患病率、分類,分別講授癲癇性意識障礙、人格障礙、情緒障礙、智能障礙和癲癇性精神病的癥狀、危害行為及法律問題。第九章 顱腦損傷伴發(fā)精神障礙(2學時)
分別講授腦外傷后昏迷與遺忘,腦外傷性譫妄、癔癥、人格障礙、智能障礙和腦外傷性反應性精神病、腦外傷性精神病、腦外傷性癲癇性障礙的癥狀、危害行為和法律問題。第十章 酒精中毒與藥癮(1學時)
介紹急性、慢性酒精中毒和嗎啡類、鎮(zhèn)靜類、興奮類、大麻成癮的表現和法律問題。其中要掌握病理性醉酒的癥狀、診斷要點及法律問題。第十一章 其他器質——癥狀性精神?。?學時)
分別講授早老與老年性精神病、顱內感染與腦寄生蟲病伴發(fā)精神障礙、感染性精神病、中毒性精神病、染色體畸變伴發(fā)精神障礙的癥狀、危害性及法律問題。第十二章 精神發(fā)育遲滯(2學時)
分別講授該病的定義、診斷、患病率、分型、分級和癥狀表現、危害行為、責任能力與行為能力的評定。
第十三章 神經癥、癔癥(2學時)
一、講授焦慮癥、疑病癥、強迫癥、恐怖癥的癥狀。
二、分別講授轉換型癔癥、意癥性情感發(fā)作、癔癥性雙重或多重人格、癔癥性鬼神附體綜合癥、癔癥性精神病等的癥狀表現、危害行為及法律問題。第十四章 精神病的司法鑒定(2學時)
一、介紹司法精神鑒定的概念、種類、對象與任務。
二、講授如何理解刑法有關條文。
三、詳細講解刑事責任能力的分級和評定提綱。
四、講授受審能力與服刑能力的鑒定。
五、詳細講解各種民事行為能力及民事行為能力分級和評定提綱。
六、講授精神疾病婦女的性自衛(wèi)能力的鑒定。
七、介紹各種法律關系的鑒定。作業(yè):試述刑事責任能力的分級和評定提綱。
三、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與方法
文科學生學習如此內容多、難度大、學時太少而又異常重要的理科課程,必須有相應的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1)主要講重點、難點、疑點,即非理解、非掌握不可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和難學懂、難理解、難掌握以及司法實踐容易混淆、判錯的內容。(2)加強直觀教學、形態(tài)教學、形象教學,充分利用模型、教具進行直觀、形態(tài)、形象、生動教學,同時與公安局、精神病院經常聯系,爭取讓學生看幾個暴力死亡的尸解和到精神病院見習,增強感性知識。盡量多列舉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3)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我們要尊重他們、善待他們、全心全意地關心、愛護他們。司法腐敗是最嚴重的腐敗,我院的畢業(yè)生大部分從事司法工作。所以我們在教書的同時要特別注重“育人”,要經常用馬列毛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學生,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三個面向”的“四有”人才,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總評成績:雖是選修課,但司法實踐證明是兩門很重要的課程,應逐漸摒棄應試教育,以素質教育為主。所以,平時作業(yè)占50%,開卷考試占50%。
四、建議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教材,建議用高隨捷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9月版的《新編法醫(yī)學》。教學參考書:楊綠君主編,中政大出版社99年1月版的《法醫(yī)學》、趙經隆主編,人大出版社95年4月版的《法醫(yī)學》。夏鎮(zhèn)夷主編、安徽出版社98年9月版的《實用司法精神病學》、李叢培著、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的《司法精神病學鑒定的實踐與理論》、中國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的《中國科技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醫(yī)科分冊。還有郭景元主編的上??萍汲霭嫔绯霭娴摹秾嵱梅ㄡt(yī)學》、夏鎮(zhèn)夷、翟書濤、徐韜園主編的《實用精神病學》、陳忠寶編著上??萍汲霭嫔绯霭娴摹稇盟痉ň癫W》、《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各卷以及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精神病學的其他書籍。
法學課程大綱篇二
《法醫(yī)學》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法醫(yī)學 課程編碼:en037130b 學 分:2學分 總 學 時:32學時 適用專業(yè):法學
先修課程:法理學、民法學、商法學
第一章 緒論(8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法醫(yī)學的概況,并了解人體構造概況。
第一節(jié) 法醫(yī)學概述(2學時)
一、法醫(yī)學的概念,法醫(yī)學的任務和意義
二、法醫(yī)學的主要內容
三、法醫(yī)學的研究方法和檢驗方法
第二節(jié) 人體構造概述(6學時)
一、人體發(fā)育階段的劃分
二、人體九大系統(tǒng)的構成
三、人體基本組織概述
復習與思考
1.法醫(yī)學的概念。2.法醫(yī)學鑒定的概況。
3.法醫(yī)學研究方法和檢驗方法。
第二章 死亡與尸體現象(4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死亡的判定及各種尸體現象的意義
第一節(jié) 死亡(2學時)
一、死亡的概念與類型
二、死亡的過程
三、假死的概念、原因、真死與假死的鑒別
第二節(jié) 尸體現象(1.5學時)
一、尸體現象的概念,意義及分期
二、各種早期尸體現象
三、各種晚期尸體現象
第三節(jié) 死亡時間的推斷(0.5)死亡時間的推斷方法 復習與思考
1.死亡的概念及過程。
2.假死的概念與真正的區(qū)別。3.尸體現象的種類及其意義。4.死亡時間的推斷方法。
第三章 機械性窒息(4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性窒息的概念、征象及各類型窒息死的判定。 第一節(jié) 概述(2學時)
一、機械性窒息的概念
二、機械性窒息的分類
三、機械性窒息的過程
四、機械性窒息的一般征象
第二節(jié) 各種類型的機械性窒息(4學時)
一、縊死的概念,縊死的類型,縊死的機制,縊死的征象和鑒定
二、勒死的概念,勒死的機制,勒死的征象,勒死的鑒定
三、扼死的概念和征象
四、悶死的概念和性質
五、堵死的概念
六、溺死的概念,溺死的原因,溺死的個體征象和鑒定
復習與思考
1.機械性窒息的概念及征象。2.縊死的征象和鑒定。3.勒死的鑒定。4.溺死的鑒定。
第四章 機械性損傷(4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性損傷的鑒定。
第一節(jié) 概述(1學時)
一、機械性損傷的概念
二、機械性損傷的發(fā)生機制
三、機械性損傷的分類
第二節(jié) 鈍器傷(2學時)
一、鈍器傷的概念
二、常見征象
三、常見鈍器損傷的類型
第三節(jié) 銳器傷(0.5學時)
一、銳器傷的概念,一般特點,性質
二、常見的銳器傷
第四節(jié) 火器傷(略)
第五節(jié) 機械性損傷的確定(0.5學時)
一、機械性損傷的確定
二、生前傷與死后傷的鑒別
三、損傷經過時間推斷
四、死亡性質的推斷
復習與思考
1.機械性損傷的概念及分類。2.機械性損傷的基本特征。3.鈍器傷的鑒別。
4.生前傷與死后傷的鑒別。
第五章 物理性損傷(0.5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燒死的鑒定。
一、物理性損傷的概念
二、燒傷的概念
三、燒死的征象
四、生前燒死與死后焚尸的鑒別
五、凍死的概念、征象
復習與思考
1.物理性損傷的概念。
2.生前燒死與死后焚尸的鑒別。
第六章 中毒(2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中毒案件的鑒定及常見毒物的種類。
第一節(jié) 概述(1學時)
一、中毒與毒物的概念
二、毒理學的概念和分類
三、影響毒物作用的因素
四、中毒的臨床癥狀
五、中毒案件的法醫(yī)學鑒定
第二節(jié) 常見毒物的中毒(1學時)常見的七種毒物中毒概況
復習與思考
1.中毒的概念及影響中毒的因素有哪些? 2.常見毒物的種類及代表毒物。
第七章 猝死(1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掌握猝死的原因。
一、猝死的概念
二、猝死的原因
復習與思考
猝死的概念及原因。
第八章 法醫(yī)學尸體檢驗(略)
第九章 法醫(yī)學活體檢驗(2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法醫(yī)學活體檢驗的內容。
一、概念
二、活體檢驗的內容
第一節(jié) 性機能狀態(tài)的鑒定(0.5學時)
一、性成熟的鑒定
二、性交不能的鑒定
三、生育不能的鑒定
四、妊娠的鑒定
五、兩性畸形的鑒定
第二節(jié) 性犯罪的鑒定
強奸罪的鑒定
第三節(jié) 詐病與造作病的鑒定(0.5學時)
一、詐病的概念,表現形式
二、造作病或造作傷的概念,造作傷的特點
第四節(jié) 勞動能力的鑒定
一、勞動能力的概念
二、勞動能力喪失的分類
第五節(jié) 親子鑒定(1學時)
一、親子鑒定的概念
二、親子鑒定的常用鑒定方法
復習與思考
1.法醫(yī)學活體檢驗的概念和內容。2.詐病與造作病的概念。
3.親子鑒定的概念及常用鑒定方法。
第十章 法醫(yī)學個人識別(0.5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了解個人識別的方法。
一、概念
二、個人識別的內容
復習與思考
個人識別的方法。
第十一章 法醫(yī)學物證檢驗(2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法醫(yī)學物證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第一節(jié) 概述(1學時)
一、物證及法醫(yī)學物證的概念
二、法醫(yī)學物證的內容
第二節(jié) 常見的法醫(yī)學物證檢驗(1學時)
常見的法醫(yī)學物證檢驗內容、方法
復習與思考
1.法醫(yī)學物證的概念及內容。
2.常見的法醫(yī)學物證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第十二章 醫(yī)療糾紛鑒定(2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醫(yī)療糾紛的鑒定。
一、概念、分類
二、醫(yī)療事故的分類和分級
三、醫(yī)療事故常見的原因
復習與思考
1.醫(yī)療糾紛的概念。2.醫(yī)療事故常見的原因。
考試(2學時)
參考書目
1.《法醫(yī)學》
楊綠君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5年版 2.《法醫(yī)學》
陳世賢主編
法律出版社〖dw〗1997年版
法學課程大綱篇三
各章學時分配表
內
容
講課時數
實驗、實習時數。
1,緒論20”(幻燈)
2,死亡與死亡學說2
3,死后變化與尸體現象 2 40”(錄相示教)
4,機械性損傷hz
5,機械性損傷一2
6,機械性損傷自60’(錄相、幻燈)
7,高低溫損傷,電擊傷(死)2 15’(幻燈)
8,機械性窒息
9,機械性窒息一15”(幻燈)
10,法醫(yī)學活體檢驗和鑒定11,法醫(yī)精神病,個人識別2
12,猝死
13,猝死一30”(錄相)
14,性犯罪和性問題的法醫(yī)學鑒定2
15,中毒的法醫(yī)學鑒定2
16,吸毒、藥物濫用2
17,物證檢驗、親子鑒定2 30"
18,錄相示教:錄相與幻燈共31/2小時,主要在課外放映,和學生共同討論,幫助學生復習,加深
理解課堂內容。根據10多年教學實踐,行之有效,受學生歡迎。
第一章 緒論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法醫(yī)學的概念、任務、研究任務及對象;掌握法醫(yī)學鑒定、補充鑒定、再鑒定、復核鑒定的概念
2、熟悉與法醫(yī)學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鑒定人權利、義務及職責
3、了解法醫(yī)學的分支學科;法醫(yī)學與法科學的關系;法醫(yī)學與法律、醫(yī)學的關系;法
醫(yī)學在法制建設中的作用;醫(yī)學生學習法醫(yī)學的目的要求;世界法醫(yī)學簡史及各國的法
醫(yī)學檢驗制度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法醫(yī)學的概念、任務、研究范圍及研究對象(重點講授)
2、法醫(yī)學的分支學科;法醫(yī)學與法科學的關系;法醫(yī)學與法律、醫(yī)學的關系(一般講授)
3、法醫(yī)學鑒定、補充鑒定、再鑒定、復核鑒定的概念,法醫(yī)學鑒定書(重點講授)
4、法醫(yī)學鑒定人和醫(yī)師鑒定人的權利、義務及職責(一般講授)
5、法醫(yī)學史:中國法醫(yī)學史(重點講授);世界各國法醫(yī)學史(一般講授)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放映幻燈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法醫(yī)學法科學法醫(yī)學鑒定補充鑒定復核鑒定
2、問答題:
(1)、醫(yī)學生學習法醫(yī)學的目的與要求?
(2)、中國古代法醫(yī)學的標志及成就?
(3)、法醫(yī)學有哪些分支學科?目前法醫(yī)學發(fā)展的特點及趨勢?
第二章 死亡與死亡學說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死亡學說及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確定:腦死亡的概念與診斷標準;掌握死因、死因分析,死亡性質與法醫(yī)學死亡分類
2、熟悉與死亡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超生反應與假死
3、了解死亡的過程;死亡的機制
二、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
1、死亡學說及死亡的概念(重點講授)
2、死亡的確定:心臟死、肺臟死、腦死亡(重點講授)
3、腦死亡的概念,診斷標準(重點講授),與之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一般講授)
4、死亡過程(一般講授),死亡機制
5、超生反應與假死的概念,安樂死,器官移植(一般講授)
6、死因、死因分析,死亡性質與法醫(yī)學死亡的分類(重點講授)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幻燈及結合案例講解
三、思考題
l、名詞解釋;腦死亡假死死亡學說超生反應根本死因直接死因輔助死因誘因 死因競爭死因聯合主要/次要死因
2、問答題:
(1)腦死亡的概念及診斷標準?
(2)死亡原因與死亡機制的區(qū)別?如何對一死亡進行死因分析?
(3)死亡性質及死亡方式?
第三章 死后變化與尸體現象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尸體現象及法醫(yī)學意義
2、熟悉推斷死亡時間的方法
3、了解法醫(yī)學尸體檢查的目的、要求、方法
二、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
1、尸體的死后變化:尸體現象、尸體化學、尸體毀壞(一般講授)
2、早期尸體現象的概念及法醫(yī)學意義(重點講授及尸解示教)
1)尸冷
2)尸斑。尸斑與皮下出血的區(qū)別
3)尸僵
4)尸體痙攣
5)尸體局部干燥
6)尸體組織自溶
7)角膜混濁
8)肌肉弛緩
3、晚期尸體現象及法醫(yī)學意義(一般講授)
1)毀壞型晚期尸體現象:腐敗、白骨化尸體、霉尸
2)保存型晚期尸體現象:干尸、尸臘、泥碳鞣尸及其他
4、尸體化學檢驗的對象、檢驗內容及法醫(yī)學意義(一般講授)
5、尸體毀壞現象(一般講授)
6、熟悉推斷死亡時間的方法(一般講授)
7、法醫(yī)學尸體檢查(一般講授、自學及尸解示教)
1)尸表檢驗的目的、要求
2)尸體解剖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驟,與之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
3)特殊尸體檢查:無名尸體檢查,碎尸檢查,尸體發(fā)掘,死胎及新生兒檢查
4)尸體檢查時物證檢材的提取
5)法醫(yī)學尸體檢驗報告書
6)法醫(yī)學尸體檢查時的勞動保護
7)尸體解剖規(guī)則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放映幻燈、錄相、尸體解剖示教
三、思考題:
l、早期、晚期尸體現象有哪些及法醫(yī)學意義?
2、法醫(yī)學尸體檢驗與病理學尸體解剖有何區(qū)別?
3、推斷死亡時間有哪些方法?
第四章 機械性損傷
一、目的要求
l、掌握損傷、機械性損傷的概念、分類,機械性損傷的基本病理變化,鈍器傷、銳器
傷、槍彈創(chuàng)的概念及形態(tài)學特點、法醫(yī)學鑒定;掌握顱腦損傷的形學態(tài)特征及致傷機制
2、熟悉爆炸傷、散彈創(chuàng)的特點及機械性損傷的致傷機制、合并癥和并發(fā)癥
3、了解鈍器損傷中徒手傷、棍棒傷、磚石傷、擠壓傷、墜落傷;銳器損傷中切創(chuàng)、砍創(chuàng)。刺創(chuàng)、剪創(chuàng);道路交通事故損傷中的形態(tài)學特征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損傷、機械性損傷的概念,機械性損傷的分類,致傷機制(重點講授)
2、機械性損傷的基本病理變化(重點講授)
1)以形態(tài)改變?yōu)橹鞯膿p傷
2)以功能改變?yōu)橹鞯膿p傷
3、機械性損傷的合并癥和并發(fā)癥(一般講授)
4、鈍器損傷:徒手傷、棍棒傷、磚石傷、擠壓傷、墜落傷(一般講授)
5、銳器損傷:切創(chuàng)、砍創(chuàng)、刺創(chuàng)、剪創(chuàng)(一般講授)
6、火器傷
1)射擊創(chuàng):典型槍彈創(chuàng)的形態(tài)學特征及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2)爆炸傷的特點及法醫(yī)學鑒定(一般講授)
7、常見器官損傷:顱腦損傷(重點講授)
8、機械性損傷的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放映幻燈、錄相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損傷機械性損傷擦傷挫傷創(chuàng)骨折肢體斷碎神經源性休克鈍器傷銳 器傷“竹打中空”高墜傷切創(chuàng)砍創(chuàng)刺創(chuàng)剪創(chuàng)槍彈創(chuàng)彌漫性軸索損傷對沖傷沖擊傷
2、問答題:
(1)挫裂創(chuàng)和銳器創(chuàng)的鑒定?
(2)切創(chuàng)、砍倒和刺創(chuàng)的區(qū)別,(3)機械性損傷死亡方式的鑒別?
(4)彌漫性軸索損傷病理變化特征和臨床意義’
(5))生前和死后傷的鑒別?
(6)接觸射擊時射人口的形態(tài)特征?
(7)如何推斷損傷時間?
第五章 高低溫損傷與死亡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高、低溫損傷(死亡)的概念,燒死的形態(tài)學改變及法醫(yī)學鑒定
2、熟悉燒死的死亡機制,燒傷深度、面積的估計
3、了解凍死的概念、形態(tài)學改變及法醫(yī)學鑒定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l、高、低溫損傷或死亡的概念(重點講授)
2、燒傷深度、面積的估計(一般講授)
3、燒死的死亡機制(一般講授)
4、燒死的形態(tài)學改變(重點講授)
5、燒死的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6、凍死的概念、形態(tài)學改變及法醫(yī)學鑒定(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放映幻燈、錄相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燒傷(死)燙傷(死)斗拳姿態(tài) 熱作用呼吸道綜合征 硬膜外“熱血腫” 維斯涅夫斯基斑
2、問答題:
(1)燒死與死后焚尸的鑒別?
(2)外傷性硬腦膜外血腫與硬腦膜外“熱血腫”的鑒別?
第六章 電擊傷與電擊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電擊傷(死)的概念、形態(tài)學改變及法醫(yī)學鑒定
2、熟悉雷擊死的法醫(yī)學鑒定
3、了解電擊傷(死)的影響因素
二、教學內容
1、電擊傷(死)的概念及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2、電擊傷(死)的影響因素(一般講授)
(1)電流性質的影響因素
(2)人體與電源接觸方式的影響因素
3、電擊傷(死)的形態(tài)學改變(重點講授)
(1)電流人口的形態(tài)學改變:電流斑、皮膚金屬化、電燒傷
(2)電流出口
(3)電擊紋
(4)組織器官損傷、4、雷擊死的法醫(yī)學鑒定(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放映幻燈、錄象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電擊傷 電擊死 電流斑 皮膚金屬化 電擊紋
2、問答題:典型電流斑的形態(tài)學特征?
第七章 機械性窒息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窒息、機械性窒息的概念、尸體的內、外征象及法醫(yī)學鑒定
2、熟悉壓迫頸部窒息死的類型、概念、尸體征象及法醫(yī)學鑒定,性窒息死
3、了解機械性窒息的過程和死亡機制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窒息、機械性窒息的概念(重點講授)
2、機械性窒息的類型(一般講授)
3、機械性窒息的過程和死亡機制(一般講授)
4、機械性窒息尸體的外表和內部特征:tardieu氏斑(重點講授)
5、幾種常見的機械性窒息死(一般講授)
(l)、縊死的概念、死亡原因及過程,縊索、縊套、縊型、繩結及繩套保留,頸部縊溝特
征(肉眼及組織學改變),尸體現象,法醫(yī)學鑒定
(2)、勒死的概念,勒溝的特征,法醫(yī)學鑒定,縊死與勒死的區(qū)別
(3)、扼死的的概念,扼痕的特征,法醫(yī)學鑒定
(4)、溺死的概念、尸體現象,硅藻檢測的意義,生前人水與死后拋尸人水的鑒別,水
中尸體的法醫(yī)學檢驗和鑒定
(5)、性窒息死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放映幻燈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機械性窒息縊死扼死溺死tardieu氏斑性窒息
2、問答題;
(1)、什么叫機械性窒息?根據發(fā)生的原因,可分哪些類型?
(2)、機械性窒息的過程和表現有哪些?
(3)、機械性窒息死亡機制有哪些?
(4)、機械性窒息的尸體征象有哪些?
u)、縊死的縊型有哪些?簡述縊溝的特征與組織學改變?
(6)、從現場、尸體現象、縊溝、死因等列表敘述生前自縊與死后懸尸的鑒別,(7)、簡述自勒、他勒的特征?
(8)、簡述扼痕的特征?
(9)、列表敘述生前溺死與死后人水的鑒別?
第八章 法醫(yī)學活體檢驗和鑒定
一、目的要求
l、掌握法醫(yī)學活體檢驗、鑒定的概念,鑒定目的要求,鑒定對象,鑒定方法,鑒定程序,注意事項
2、熟悉損傷程度、傷殘程度鑒定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注意事項
3、了解其他活體檢驗與鑒定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法醫(yī)學活體檢驗、鑒定的概念,鑒定對象、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項(重點講授)
2、損傷程度、傷殘程度鑒定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注意事項(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結合案例講解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法醫(yī)學活體鑒定重傷輕傷
2、問答題:簡述損傷程度與傷殘程度鑒定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注意事項?
第九章 法醫(yī)精神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法醫(yī)精神病學和精神疾病的概念,鑒定目的、程序、機構、鑒定標準、對象及應提供的材料
2、了解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法醫(yī)精神病學鑒定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法醫(yī)精神病學和精神疾病的概念,鑒定目的、程序、機構、鑒定標準、對象及應提供的材料(重點講授)
2、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法醫(yī)精神病學鑒定(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刑事責任能力民事行為能力
2、問答題:
(1)、簡述法醫(yī)精神病學鑒定的對象?
(2)、簡述法醫(yī)精神病學鑒定的程序及應提供的材料?
第十章 個人識別
一、目的要求
l、掌握個人識別的概念、對象、目的、基本方法
2、熟悉骨骼、牙齒、體表的個人識別
3、了解毛發(fā)、血液(痕)、組織塊及活體的個人識別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個人識別的概念、對象、目的及基本方法(重點講授)
2、骨骼、牙齒的個人識別(重點講授)
3、體表、血液(痕)、組織塊及毛發(fā)等的檢驗(一般講授)
4、活體的個人識別(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幻燈及結合案例講解
三、思考題
1、什么是個人識別?尸體個人識別的對象有哪些?
2、尸體個人識別需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3、活體個人識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十一章 摔 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碎死的概念、原因
2。熟悉猝死尸體的法醫(yī)學檢驗和鑒定
3、了解引起猝死的常見疾病
二、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
l、猝死的概念、特點、原因(重點講授)
2、猝死尸體的法醫(yī)學檢驗和鑒定(重點講授)
3、常見猝死的原因(一般講授)
(z)、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碎死
(2)。呼吸系統(tǒng)疾病猝死
(3)、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猝死
(4)、消化系統(tǒng)疾病猝死
(s)、急性傳染病所致猝死
(6)、其他及原因不明的猝死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放映幻燈、錄相及結合案例講解
三、思考題
1、名詞解釋:猝死即時死嬰幼兒猝死綜合征青壯年猝死綜合征
3、問答題;
h)、覓o病胸外的早期心肌缺血的診斷指標,門)、擰死的法醫(yī)學鑒定要點,第十二章 強好與性犯罪
一、目的要求
l、掌握強奸的概念
2、掌握強奸的后果與法醫(yī)學鑒定
3、熟悉強奸與性犯罪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強奸的概念,了解強奸罪的構成要點(重點講授)
2、強奸的后果與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1)、強奸的后果:會陰損傷,精神創(chuàng)傷,妊娠,性傳播疾病的感染與傳播
(2)、強奸的法醫(yī)學鑒定:案情調查,臨床及病理檢查,實驗室檢驗
3、其他的性犯罪(一般講授)
4、強奸與性犯罪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幻燈片、并結合案例講解
三、思考題
i、強奸的概念。
2、如何進行強奸案的法醫(yī)學鑒定?
第十三章 中 毒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毒物與中毒的概念及法醫(yī)學鑒定
2、熟悉常見毒物中毒的尸體現象與提取檢材的方法
3、了解毒物進人體內途徑、體內代謝,影響中毒發(fā)生因素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毒物與中毒的概念(重點講授)
2、毒物的種類(一般講授)
3、毒物進人機體的途徑,體內代謝過程(一般講授)
4、影響中毒的因素(一般講授)
5、中毒的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1)、案情調查
(2)、臨床表現
(3)、中毒案例的現場勘驗,檢材采集、保存和送檢
(4)、中毒案例的尸體檢查及標本提取
(5)、中毒案例毒物檢驗與結果評價
6、各種常見毒物中毒(一般講授)
(1)、有機磷農藥中毒
(2)、殺鼠藥中毒
(3)、一氧化碳中毒
(4)、催眠鎮(zhèn)靜藥中毒
(5)、氰化物中毒
(6)、砷化物中毒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結合案例講授
三、思考題
1、如何進行中毒案例的法醫(yī)學鑒定?
2、毒物的量與毒物進人機體的途徑對是否中毒有何影響?
第十四章 吸毒與藥物濫用
一、目的要求
1、毒品的概念、種類及法醫(yī)學鑒定,掌握藥物濫用的概念,濫用藥物種類(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精神活性藥物)與危害
2,熟悉毒品犯罪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
3、了解吸毒的社會問題,吸毒、販毒和戒毒的法律和法規(guī)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毒品的概念(重點講授)
2、毒品的種類(重點講授)
3、吸毒的危害(一般講授)
4、吸毒的法醫(yī)學鑒定(重點講授)
s、吸毒、販毒和戒毒的法律和法規(guī)(一般講授)
6、戒毒的方法(一般講授)
7、藥物濫用的概念(重點講授)
8、濫用藥物的種類與危害(重點講授)
教學方法:大課講授
三、思考題
l、什么是毒品?什么是吸毒?
2、吸毒的危害有哪些?
3、什么是藥物濫用?
4、什么是毒品犯罪’
第十五章 法醫(yī)學物證檢驗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物證的法醫(yī)學的概念、分類;物證檢材的提取、包裝、送檢原則與注意事項;蛋白質遺傳多態(tài)性和dna多態(tài)性概念及法醫(yī)學意義
2、熟悉血痕檢驗的程序
3、了解法醫(yī)物證檢驗的方法與原則;精斑、精液與陰道液混合斑、唾液斑、毛發(fā)及骨骼的檢驗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物證的概念、物證的種類(重點講授)
2、物證檢材的提取、包裝、送檢原則與注意事項(重點講授)
3、物證檢驗的方法與原則(一般講授)
4、常見法醫(yī)物證的檢驗
(1)、血痕的檢驗(重點講授)
(2)、精斑、混合斑、唾液斑、毛發(fā)及骨骼的檢驗(一般講授)
5、蛋白質和dna遺傳多態(tài)性的概念及法醫(yī)學意義(重點講授)
(1)、血型(紅細胞血型、血清型、紅細胞酶型、白細胞血型等)
(2)、dna多態(tài)性:rflp、vnfr、str、snp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放映錄相
三、思考題
1、什么是物證?有哪些種類?
2、如何保證物證的真實性及可靠性?
3、血痕檢驗的程序?
4、血型的定義及種類有哪些?
5、什么是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dna遺傳標記?
第十六章 親權鑒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親權鑒定的概念
2、熟悉親權鑒定的原則、方法與有關的遺傳學知識
3、了解遺傳標記選擇的原則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親權鑒定的概念(重點講授)
2、親權鑒定的適用范圍(一般講授)
3、親權鑒定的原則、方法及有關的遺傳學知識(重點講授)
4、親權鑒定中遺傳標記的選擇原則(一般講授)
教學方法:課堂講授,放映錄相
三、思考題
1、如何選擇親權鑒定的遺傳標記?
2、親權鑒定的概念、原則及方法?
第十七章 醫(yī)療糾紛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的概念,醫(yī)療事故的構成要素、醫(yī)療事故的分級,醫(yī)務工
作者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權利和義務
2、熟悉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賠償原則,與之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熟悉醫(yī)療
事故與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罪、故意殺人罪、非法行醫(yī)罪的概念與區(qū)別
3、了解醫(yī)療糾紛、醫(yī)療事故的原因,如何預防醫(yī)療糾紛與醫(yī)療事故
二、主要內容和教學方法
1、醫(yī)療糾紛(重點講授)
(1)、醫(yī)療糾紛的概念
(2)、醫(yī)療糾紛的常見原因
2、醫(yī)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醫(yī)療糾紛的歷史淵源;醫(yī)患關系(一般講授)
3、醫(yī)療事故(重點講授)(1)、醫(yī)療事故的概念
(2)、醫(yī)療事故的構成要素;幾種不屬醫(yī)療事故的情況
(3)、醫(yī)療事故的原因
(4)、醫(yī)療事故的分級及賠償原則
(5)、醫(yī)療事故的處理程序、原則及法醫(yī)學鑒定
4醫(yī)療糾紛與醫(yī)療事故的預防(重點講授)
教學方法:結合案例課堂講授
三、思考題
1、什么是醫(yī)療事故的構成要素?
2、知情同意權的概念,醫(yī)務人員應如何落實知情同意權z3、醫(yī)療意外與醫(yī)療事故的區(qū)別?
4、醫(yī)療事故罪與故意殺人罪、非法行醫(yī)罪的區(qū)別?
5、如何預防醫(yī)療糾紛與醫(yī)療事故?
6、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后應如何處理’)參考書目及雜志:
1、吳家文主編.法醫(yī)學。第二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川
2、祝家鎮(zhèn)主編.法醫(yī)病理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u993、黃光照主編.法醫(yī)毒理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4、吳梅絡主編.法醫(yī)物證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n5、宋嗣榮主編.臨床法醫(yī)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6、江杰主編、法醫(yī)毒物分析.第m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7、楊清玉主編.實用摔死病理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衛(wèi)9928、陳世賢主編。法醫(yī)人類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
9、劉協(xié)和主編.司法精神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1
10、賈靜濤主編.法醫(yī)學概論.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11、ic medicine.13、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14、法醫(yī)學雜志
15、法律與醫(yī)學雜志
法學課程大綱篇四
法醫(yī)學
不是原創(chuàng)之法醫(yī)學
一、早期尸體現象
1、尸冷:人類死亡后,由于新陳代謝的停止,體內停止繼續(xù)產生熱量的生理活動,尸體內部的熱量(就是俗稱的體溫)隨肌肉、皮膚向外傳導和對流,直至輻射、蒸發(fā),于是尸體逐漸變冷,直至和周圍環(huán)境溫度相一致,這種尸體現象我們稱之為尸冷(algormortis)。但是尸冷出現的快慢和進行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內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尸體溫度的下降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在春秋季節(jié)的室溫下,普通成人死后10小時內尸體溫度平均每小時下降1攝氏度左右;10小時以上則每小時下降0.5攝氏度。尸體溫度降至與周圍環(huán)境溫度相同一般約為24小時。影響尸冷發(fā)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周圍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越低,通風越良好,尸冷越快,出現的也越早,反之亦然。一般成人在室溫為30度上下時,尸體溫度每小時下降0.5度,如果環(huán)境溫度高達40攝氏度,那么尸體不但不會發(fā)生尸冷,還會升高。水中或者土中的尸體在隔絕氧氣的情況下比空氣中的尸體冷卻的要快一些。
(2)
衣著:死者衣著越多,尸冷越慢,裸體則快。
(3)
個體差異:成人、肥胖者、破傷風或者士的寧類藥物中毒等死前發(fā)生強烈痙攣的死者、急性傳染病、敗血癥等急性熱型病死亡者由于死前組織內大量產熱,所以死后尸體溫度下降相對較慢。相反,體弱多病,營養(yǎng)不良的人和老人、少兒則尸體溫度下降的快一些。
(4)
死因:死之前有高熱或顱腦損傷或者機械性窒息死亡的死者尸體溫度下降較慢,且可能會發(fā)生尸體溫度短暫上升的情況。這是我們在判斷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地方。
對于同一尸體、由于組織結構不同,尸體各部分的冷卻速度也不一致,大致次序是:耳鼻——〉手指腳趾——〉四肢——〉軀干——〉胃部——〉腋下——〉直腸。
2、尸斑:尸體血管內血液因循環(huán)停止,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下沉至尸體的低下部位,墜積在未受到壓迫部位的血管當中,并透過皮膚顯示出邊緣不清的有色斑痕,稱為尸斑(hypostasis, livor mortis)。尸斑的出現最初為云霧狀,條塊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融合成片狀。
(1)
尸斑的發(fā)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墜積期:尸斑一般在死后2-4個小時開始出現,但也有在死后半個小時即出現,或者遲至死后6 –8小時才出現的。自尸斑開始形成至死后12個小時的時期均屬墜積期。其特點是下墜的血液上局限于血管腔內,沒有擴散到血管之外,如果用手指按壓尸斑會退色。在死后6小時左右,如果改變尸體的位置,則原尸斑將會消失,在新的低下部
位會重新出現尸斑,我們稱之為尸斑的轉移。在死后6小時以后再改變尸斑的體位時,尸斑不再消失,而是在新的部位重新出現尸斑,法醫(yī)學上稱之為兩側性尸斑。在這個時期如果切開尸斑處皮膚,可見血液從血管斷面流出,容易用紗布擦去,并且血流不會停止。
擴散期:死后,組織液也向尸體的低下部位墜積,墜積于血管周圍的組織液透過血管壁滲入血管內促進溶血過程的發(fā)生。血漿被組織也稀釋之后被血紅蛋白染色,向血管外滲出。我們稱這種過程為尸斑的擴散期。尸斑發(fā)展到擴散期一般需要12個小時左右,快得在10小時以內也可以完成。本期的尸斑用手指按壓僅僅稍微退色。如果改變尸體位置,原尸斑不消退,新尸斑也不易形成。如果切開尸斑處皮膚,可見血液從血管斷面緩慢滴出,從組織間隙中滲出淺黃色或紅色的被血紅蛋白染色的組織液。
浸潤期:被血紅蛋白染色的液體不僅滲入組織間隙。并浸潤至組織細胞內,使組織細胞著色,我們將這種過程稱為浸潤期。浸潤期開始與死后第二天,持續(xù)時間比較長,以后轉為尸體腐敗。本期尸斑完全固定,手指按壓不能退色,切開尸斑處皮膚則見皮下組織成紫色,沒有血液從血管斷面流出。
(2)
尸斑的顏色:尸斑的顏色決定于血紅蛋白的顏色。死后氧氣供給停止,但在一定時間內,組織細胞仍有呼吸,使血液中的氧合血紅蛋白轉變?yōu)檫€原血紅蛋白,因此尸斑的顏色一般呈暗紫紅色。但也有特殊情況,例如一氧化碳中毒的尸斑呈櫻桃紅色;氰化物中毒的尸斑呈鮮紅色;凍死的情況下尸斑呈鮮紅色;氯酸鉀或者亞硝酸鹽中毒后尸斑呈灰褐色;硫化胺中毒或尸體腐敗時尸斑呈暗綠色。
(3)
影響尸斑發(fā)展的因素:機械性窒息、急性中毒或猝死等,因為死后血液難以凝固,容易墜積,尸斑出現早而且程度強,成暗紫紅色。如果死于重癥貧血,尸斑則出現遲甚至不出現。尸斑的出現也與是否有外力壓迫有關,如尸體呈仰臥,則和硬面接觸的部位不見尸斑且皮膚蒼白,在腰帶結扎或衣服折疊的部位也不會產生尸斑。水中尸體的尸斑不明顯。
(4)
尸斑與皮下出血的區(qū)別:皮下出血是外傷所致,常伴有表皮脫落、局部腫脹、按之不退色等,可發(fā)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必要時將可疑處皮膚切開檢查,如為皮下出血,則可見組織內有凝血,用紗布擦試或用流水沖洗都不易去除。如為尸斑則無以上現象。
(5)
尸斑的法醫(yī)學意義:確證死亡、根據尸斑的發(fā)展可以推測死亡時間、根據尸斑的顏色可以推測死亡原因、根據尸斑的位置可以推測死亡時的體位以及尸體在死后是否被移動過等
等。
3、尸體僵硬:死后肌肉先松弛(見尸體肌肉松弛),但經過短時間后變?yōu)榻┯?,使尸體各關節(jié)固定,形成一定的姿勢,這種現象稱為尸僵(rigormortis,cadaveric rigidity)。尸體僵硬是重要的早期尸體現象之一,只要有一部分肌肉出現尸僵即能確定死亡。(1)
尸僵發(fā)生的機制:尸僵的發(fā)生有多種學說,就最近的實驗表明,尸僵與死后肌肉內三磷酸腺苷(atp)的耗竭有密切的關系。在活體中,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二磷酸腺苷(adp),其產生的能量使肌原纖維內的細肌絲(主要由肌動蛋白分子組成)向粗肌絲(主要由肌球蛋白分子組成)之間滑行,從而引起肌肉收縮。肌肉收縮后肌酸磷酸激酶使adp又恢復成atp。肌肉松弛則是肌動蛋白與肌球蛋白的分離。這種分離也必須有高濃度的atp存在和肌漿中鈣離子濃度的降低。由于活體內atp不斷分解又不斷合成,構成了肌肉的正常伸舒功能。人體死亡后,atp不斷分解而不再合成,形成僵硬的肌動球蛋白凝膠,從而出現了尸僵。死后肌肉內乳酸及其他酸性代謝產物積聚,組織脫水以及尸體溫度下降等是促進尸體僵硬形成的因素。隨著腐敗的進展,死后蛋白質分解而導致尸僵緩解。
(2)
尸體僵硬出現的時間和順序:尸體僵硬一般于死后2小時左右開始出現,經由4到6小時擴延到全身,死后12到15小時尸僵發(fā)展到高峰,此后持續(xù)24到48小時開始緩解(冬季可能持續(xù)72小時或者更久),尸體完全緩解大約需要3到7天。其發(fā)展順序一般分為上行型和下行型,一般以下行次序多見。現有下頜咬肌,頸肌開始,其次為顏面肌,以后為軀干,上肢以至下肢。上行型次序正好相反,故而也稱為逆行性尸僵。尸僵緩解和消失的順序與發(fā)生順序相同。在死后4到6小時內,用強力使已經發(fā)生的尸僵破壞,不久以后還可以再發(fā)生較弱的肌肉僵硬,稱為再僵直。但在死后6到8小時以上再人為破壞,則尸僵不再出現。尸僵不僅見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在死后也可發(fā)生強直,通常在死后的1到2小時內心肌就開始強直,持續(xù)1到2晝夜,左心肌較明顯。睫狀肌和虹膜肌同時發(fā)生強直可以改變瞳孔的大小。
(3)
影響尸僵發(fā)展的因素:周圍環(huán)境(如氣溫高于35度時,尸僵反應時間為常溫下的1/3);個體差異(成人尸僵發(fā)生較慢而且程度強,男性尸僵一般比女性明顯,老人和小兒的尸僵則出現的較早且較弱);死因(死前發(fā)生肌肉痙攣者)。(例見:名偵探柯南tv福爾摩斯愛好者殺人事件第一起)
(4)
尸體痙攣:死前有劇烈的肌肉運動,或者精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死后肌肉未經松弛階段立即發(fā)生僵直成為尸體痙
攣。尸體痙攣分局部和全身兩種,以局部尸體痙攣更為多見。它能夠保存死者在聲明最后時刻身體局部某些肌群的收縮狀態(tài),對分析案情性質具有重要意義。(例見:戰(zhàn)士身中數箭屹立不倒即死;名偵探柯南tv小五郎同學會殺人事件)、(5)
尸僵的法醫(yī)學意義:確證死亡、推測死后經過時間、據尸體姿態(tài)分析死亡當時情況、據尸體痙攣分析案件的性質。
4、尸體肌肉松弛:人體死亡后,機體由于失去了神經的支配,肌肉出現松弛現象。表現為:瞳孔散大、眼裂微睜、口唇微開、皮膚失去彈性、肌肉全部松軟、各關節(jié)容易屈曲。由于皮膚彈性消失、肌肉遲緩,在受壓皮膚上可能形成壓迫物體表面形狀的壓痕。這種壓痕在物體出去后仍能保持存在。如繩索壓迫頸部時所反映出的花紋。在尸體的突出部位與較硬物體發(fā)生接觸時會被壓成扁平狀??捎脕矸治鍪w是否被移動過。
5、尸體角膜混濁:人死后,角膜逐漸混濁,呈灰白色,無法透視瞳孔,成為尸體角膜混濁(postmorten turbidity ofthecornea)。由于尸體角膜混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加重,因此根據角膜混濁程度可估計死亡時間。一般死后8到12小時角膜呈輕度薄霧狀混濁,18到24小時角膜表面出現小褶皺,混濁程度加重,但仍可透視瞳孔,48小時以后則角膜高度混濁,不能透視瞳孔。在尸檢時應注意角膜混濁與白內障的區(qū)別。以往認為角膜混濁也是尸體局部干燥現象(見尸體局部干燥)的一種,即角膜因水分蒸發(fā)失去光澤而變混濁。但眼瞼閉合者或者置于水中的尸體角膜同樣發(fā)生混濁。近年來實驗表明,角膜混濁與角膜內黏多糖以及水的含量有關。死后不久黏多糖及水保持原量,角膜清晰,隨后隨著含量的逐漸減少逐漸加重混濁程度。角膜混濁的速度與尸體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環(huán)境溫度越高角膜混濁越快,反之亦然。
6、尸體局部干燥:尸體局部表面,尤其是濕潤的傷面和粘膜面水分蒸發(fā)較快,導致局部干燥變硬,呈現淡黃色或者黃褐色,如羊皮紙外觀,成為尸體局部干燥(localdesiccation),又成為皮革樣化或羊皮紙樣化。多見于口唇,眼結膜,陰部,皮膚褶皺處等。死后所致損傷,如碰撞也可以引起局部尸體干燥,但色澤一般較淡。而有生前擦傷的部位,如頸部的索溝,扼痕;被強奸尸體在大腿內側形成的表皮脫落;搶救時所作的胸外心臟起搏而導致的胸部擦傷等均易形成黃褐色或者暗褐色的皮革樣化。
7、自溶:死后組織、細胞失去生活功能,受細胞本身存在的酶的作用而溶解,使組織變軟或者液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自溶(autolysis)。(1)
自溶的機制:人體細胞中的溶酶體含有各種水解酶,特別是組織蛋白水解酶和水解核酸、多糖的酶系等。人死后,組織、細胞失去生活功能,溶酶體將各種水解酶急劇釋出,使組織蛋白質和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糖蛋白等復合物逐漸降解。原存在于某些組織中的其他水解酶系,如胰腺中的消化酶,在細胞死亡后也與溶酶體釋出的水解酶共同作用,促進胰自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雖然組織自溶是指組織、細胞由于其本身釋放的酶作用所致,與細菌無關。但事實上人體死亡后,存在于體內,尤其是腸管內的腐敗細菌也迅速發(fā)揮作用,參與了組織的溶解過程,加速了組織的崩解。因此,尸體組織逐漸分解的過程一般是由自溶和腐敗細菌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2)
自溶的形態(tài)變化:肉眼觀察可見臟器變軟、混濁,切面組織結構境界不清。鏡下可見自溶的細胞腫脹,胞漿呈嗜酸性,內固有的特征性結構(如心肌的橫紋、神經細胞漿內的尼氏小體)消失??梢娂毎巳旧|凝聚或碎裂分散于細胞漿中。臟器組織的結構特點在自溶早期尚能保持輪廓,高度自溶時組織結構的輪廓難以分辨。
(3)
各個器官的自溶順序:一般情況下胃腸粘膜和胰腺最早發(fā)生自溶。實質性器官發(fā)生也較早。皮膚和結締組織則自溶較慢。在同一器官內,實質細胞自溶較早,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較腎小管其他部分自溶較早。在女性尸體中,自溶最晚的是子宮。(4)
自溶的法醫(yī)學意義:人體死亡后,組織的自溶須與變性、壞死等生前病變相鑒別。一般來講固定不良組織其自溶有組織中央部分開始,未固定而離體的組織,其自溶由組織邊緣部分先開始,壞死則沒有這種特點。
二、晚期尸體現象
晚期尸體現象約在死后第一個晝夜末或第二、三個晝夜開始出現,但充分發(fā)展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可以是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一年之久。腐敗使尸體逐漸分解,最后引起白骨化,這就是毀壞性尸體現象。與此相反,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尸體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稱為保存性尸體現象。下面我們將對這兩種尸體現象逐一進行解釋:
毀壞性尸體現象:
尸體因為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軟組織和內部器官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死后變化,而被部分或全部毀壞,法醫(yī)學上,將這種變化稱為毀壞性尸體現象(destructive postmortem changes),或稱尸體分解(decomposition of deadbody)。實際上,它包括了自溶、自家消化以及下述的腐敗、霉變以及動物破壞等等。
1、腐?。旱鞍踪|因為腐敗細菌的作用而逐漸分解和消失的過程稱之為腐敗,實際上,尸體分解過程中各種細菌滋
生,不僅分解了蛋白質,也分解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被細菌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成為酸?。╮ancidification)。碳水化合物分解為單糖,醇或直至二氧化碳和水,成為酵解(fermentation)。一般所說的腐敗是三者分解的統(tǒng)稱。各種不同的底物受各種不同細菌甚至真菌的作用而分解。一般,尸體死亡初期引起尸體腐敗的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腸球菌以及大腸腐敗桿菌等腸管內細菌,隨后漸次出現葡萄球菌、變性桿菌、枯草桿菌、梭形芽胞桿菌、細球菌等外來細菌參與腐敗過程。由于尸體的組織液、血液和淋巴液都是細菌生長的良好營養(yǎng)基,各種細菌能在尸體內大量繁殖,并沿著血管和淋巴管擴散至全身也就不奇怪了。在已經腐敗的器官組織病理切片中,我們很容易找到這些導致腐敗的細菌。腐敗是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其發(fā)生的早晚,發(fā)生的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形態(tài)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了:尸臭、尸綠、腐敗氣泡和水泡、死后循環(huán)、腐敗靜脈網、泡沫器官、巨人觀、死后嘔吐、口、鼻血性液體流出、肛門、子宮、陰道脫落和死后分娩。下面,我們將著重探討這些不同類型的腐敗現象的具體發(fā)生模式和原因。
(1)
尸臭:人死后,腸道內的細菌使蛋白質分解,產生了以硫化氫和氨氣為主體的腐敗氣體,并大量從口、鼻以及肛門排出。這種具有尸體特有的腐敗氣味,法醫(yī)學上稱之為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通常尸臭在死者死后一天內即可發(fā)現。
(2)
尸綠:腐敗氣體硫化氫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了硫化血紅蛋白,透過皮膚呈現出綠色,這種尸體現象我們稱之為尸綠(greenishdiscoloration oncadaver)。尸綠通常在死后24小時開始出現,一般最先出現于尸體的右下腹部盲腸位置,因為盲腸位置的細菌最多,并且最易繁殖,故而腐敗分解較早。有時一些經驗不足的法醫(yī)會將尸綠診斷為外傷性脾下出血,應該注意鑒別。
(3)
腐敗氣泡和水泡:腐敗細菌,特別是welchii梭形芽胞桿菌,能夠產生大量的腐敗氣體,使各個組織器官形成脹氣,特別是胃部和腸管,這種現象導致了組織器官變薄,腹部膨脹。竄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腐敗氣體形成大小不等的氣泡,成為皮下腐敗氣泡(subcutaneous gasbleb)。這些氣泡最初是孤立和分散的,以后逐漸融合,形成了較大的腐敗氣泡,而且數量不斷增加。當氣泡內含有腐敗液體時,稱為腐敗水泡。大約三到四天,腐敗氣泡破裂,表皮剝落,裸露出污垢暗紅色的真皮。
(4)
死后循環(huán):尸體血管內產生的腐敗氣體,壓迫血液使之流動,成為死后循環(huán)。這一過程將使腐敗細菌迅速擴散到全身各
個部位,從而導致了腐敗的擴散。(5)
腐敗靜脈網:尸體內部器官和血管中的血液受到腐敗氣體的壓迫流向體表,使皮下靜脈擴張,充滿腐敗血液,在體表呈現出了暗紅色或者污綠色樹枝狀血管網,我們稱之為腐敗靜脈網。腐敗靜脈網一般在死后48小時以后出現,早期多見于腹部和胸部,逐漸擴散到全身。我們在進行尸體鑒定的時候應該注意將腐敗靜脈網和腹壁淺靜脈曲張相鑒別。
(6)
泡沫臟器:因為腐敗氣體使尸體器官形成大小不一的海綿狀空泡,成為泡沫器官,多見于肝、脾、腎等實質器官和左心肌,在切面易于觀察。病理切片上可以見到較細小的空泡。
(7)
巨人觀:尸體腐敗擴展到全身后最常見的尸體現象之一。尸體軟組織因為充滿了腐敗氣體導致整個尸體膨脹,體積變大,面目全非,我們稱之為巨人觀(bloatedcadaver)。表現為臉部腫大,眼球突出,嘴唇外翻,舌尖突出于口外,頸部變粗,胸腹部完全隆起,男性陰莖和陰囊高度腫脹,皮膚呈現出污綠色,腐敗靜脈網多見,皮下組織和肌肉呈氣腫狀,四肢顯著增粗,有的手足皮膚呈現出手套狀或者襪狀脫落,容貌無法辨認。對于巨人觀尸體解剖時,除了在尸檢前拍照取證外,還應該采用簡易的容貌復原法排放腐敗氣體,使尸體大致接近原貌,再進行拍照,這對于鑒別尸體身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8)
死后嘔吐:死后胃內容物因為受到腐敗氣體的壓迫,從食管經過口鼻排出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死后嘔吐。有的時候這種過程會被誤認為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的窒息死亡。我們應當注意鑒別。
(9)
肛門、子宮、陰道脫落和死后分娩:由于腹腔內腐敗氣體壓迫骨盆底,迫使直腸中的糞便排出,肛門脫落。部分女性會有子宮和陰道脫落的現象發(fā)生。孕婦死后,胎兒也可被壓出,成為死后分娩。亦有死亡婦女死后分娩出健康生存胎兒的案例存在。
2、影響腐敗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
(1)
周圍環(huán)境:氣溫高、濕度大、腐敗發(fā)展快。腐敗細菌最適合繁殖的溫度是25到35攝氏度,5攝氏度以下則腐敗幾乎完全停止。尸體出于空氣流通處腐敗發(fā)生較快,因為空氣中的尸體比水中或者土中的尸體腐敗發(fā)生的快。
(2)
個體差異:一般肥胖尸體較瘦弱尸體腐敗快,幼兒尸體因為富含水分,較成人腐敗快,老人最慢。新生兒尸體因為體內細菌很少,故而腐敗很緩慢。
(3)
死因:機械性窒息、猝死等急型死亡的尸體,因為死后血液呈流動性,腐敗細菌易繁殖,因此腐敗較快?;妓[病、產褥熱、敗血癥等死者,尸體腐敗較快。
3、腐敗的法
醫(yī)學意義
(1)
根據尸體腐敗的發(fā)生以及進展程度可以推測死亡時間。(2)
認識各種尸體腐敗現象與生前損傷或病理變化相鑒別。
(3)
因腐敗會給辨認損傷或鑒定死因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應該盡早解剖尸體或冷藏保存。對已經發(fā)生腐敗的尸體也不應該放棄檢驗,因為凡是損傷深達骨質的死者,根據骨折的形態(tài)特征仍有可能推測兇器以及分析死因。
保存性尸體現象:
尸體的全部或者部分在特殊條件下,不經過一般的分解過程而長期保持原來的形狀,腐敗過程中之,軟組織免予崩解破壞而被不同程度保留下來的尸體,稱之為保存性尸體(preserved corpse)。
1、干尸:尸體出于干熱或者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體內水分易于蒸發(fā)而迅速減少,不適于腐敗細菌的滋長繁殖,以致尸體不發(fā)生腐敗而干燥,形成干尸,又稱木乃伊(mummy)。皮膚呈褐色皮革樣化,軟組織萎縮變硬。體重顯著減輕,只有原來的10%到30%。通常形成一具干尸需要數月時間,成人至少需要三個月。形成干尸的條件一般為:高溫干燥、通風良好、周圍有沙土草木灰等吸濕物、瘦弱者或其他呈脫水狀者、將內臟取出添加防腐劑者。近年來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qū)大量出土干尸,就是由于當地的條件易于形成干尸,而古埃及的干尸則為人工木乃伊。由于干尸能夠保留某些個人特征和暴力作用的痕跡,因此具有一定的法醫(yī)學和人類學意義。
2、尸蠟:埋于濕潤土中或浸于水中的尸體,皮下以及體內的脂肪組織因為皂化以及氫化作用形成灰白色或者黃血色蠟樣物質,使尸體得以保存,這種尸體現象稱之為尸蠟(adipocere)。常見部位有軀干、四肢、臀部、面部以及女性乳房等處。尸蠟能夠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經加熱可熔化,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醚等有機溶劑。由于尸蠟能夠保存某些暴力痕跡,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法醫(yī)學意義。
3、泥炭鞣尸:埋于酸性土壤或者泥潭沼澤中的尸體,由于酸性物質的作用,腐敗停止發(fā)生發(fā)展,皮膚鞣化使得尸體得以保存,成為泥炭鞣尸。其特點是皮膚呈暗褐色,致密如鞣皮,肌肉和內臟脫水而體積縮小,尸體重量顯著減輕。骨骼因脫鈣而變軟,容易曲折和切開,甚至全身可以卷起,猶如草席一般。
昆蟲、動物對尸體的破壞:
1、蛆蠅對尸體的破壞:蒼蠅對尸臭特別敏感。人死后不久,蒼蠅即可在眼角、鼻孔、口角、外耳道、肛門、外陰部或者創(chuàng)口上產卵。在夏季30攝氏度以上的條件下,蒼蠅的卵經過4-14個小時即可孵化成蛆,蛆每日生長0.24到0.3厘米,四至五日后可達1.2厘米,即潛入附近
泥土變成蛹,在經過一周左右可以破殼成為幼蠅。因此,夏季若實體周圍發(fā)現蛹殼和幼蠅,即可推斷死亡時間至少已經兩周。所以,根據蠅蛆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參考現場的溫度,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死后經過的時間。此外,蠅蛆可以分泌出富含蛋白溶解酶的消化液,能將皮膚粘膜溶解或灰白色蜂窩狀,繼而入侵皮下、肌肉甚至內臟。由于蒼蠅的種類較多,且其分布有一定的地區(qū)性,因此如果在野外發(fā)現尸體,但是其周圍卻有城里的蒼蠅,說明可能尸體曾經被移尸。
2、其他動物對尸體的破壞:除蒼蠅外,老鼠對尸體的咬食往往呈圓形損傷,創(chuàng)面較平,螞蟻經過四到八周能將尸體食盡。此外,蟑螂、烏鴉、老鷹、犬、狼等均可咬食尸體。水中尸體則可能受魚、蟹等的噬食。以上動物造成的咬痕已被誤認為是生前損傷,曾有死后狗咬傷造成肢體斷離的案例。由于斷端整齊,疑為銳器砍創(chuàng),后經全面尸檢以及案情調查得以糾正。此外,死后動物咬傷能破壞尸體原有創(chuàng)傷形態(tài),常給檢察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需慎重。
根據尸體現象推斷死亡時間一覽表
尸體體溫每小時下降1攝氏度
10小時以內 體溫每小時下降0.5攝氏度
10小時以上 尸斑開始出現
2-4小時 尸斑指壓退色
6-8小時 尸斑發(fā)展高峰
15小時左右 尸僵開始出現
1-3小時 尸僵發(fā)展高峰
12-16小時 尸僵開始緩解
24-36小時 尸僵消失
3-4日 角膜輕度混濁
8-12小時 不能透視瞳孔
48小時 下腹部出現尸綠
24-36小時 出現腐敗靜脈網和腐敗水泡
2-4日 成人白骨化
5-6周以上 成人木乃伊化
3個月以上 全身尸蠟化
1年左右
法學課程大綱篇五
第一章 緒論 法醫(yī)學是在司法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2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fā)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越來越高明
3.隨著新刑法公布,偵察審判工作也更注重證據.因此對法醫(y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概念
法醫(yī)學:主要是應用醫(yī)學,生物學,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并解決司法實踐中有關人身傷亡和生理狀態(tài)等問題的一門學科.二.法醫(yī)學研究對象和內容
1.尸體: 判斷死亡原因,性質.死亡分為暴力死亡(自殺,他殺,意外)和非暴力死亡(病死和衰老死)2.活體: 被害人,被告人,當事人的生理病理狀態(tài) 3.物證: 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或痕跡
4.文證: 對案件有證明意義的文字,圖表等(死亡診斷書,調查筆錄,尸體解剖報告等)5.現場: 案件發(fā)生的場所(原始現場)或發(fā)現尸體的場所.三.法醫(yī)學任務
1.為刑事案件提供線索,證據.2.為民事案件提供幫助
3.醫(yī)療糾紛中也需法醫(yī)學鑒定 4.研究與立法有關的問題 四.法醫(yī)學研究方法.1.醫(yī)學的方法(尸體解剖,人身檢查,動物實驗)2.化學的方法 3.物理的方法 4.生物學的方法
第二節(jié) 法醫(yī)學發(fā)展簡史 一.祖國法醫(yī)學發(fā)展簡史
1.萌芽時期(公元前500-第十世紀)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中發(fā)掘大批秦代竹簡.與法醫(yī)學關系最密切的是《封珍式》 三國吳末”張舉燒豬”
2.形成時期(約11-19世紀)1174年《驗尸格目》使獄案驗尸成為官方制度.1247年宋慈編寫的《洗冤集錄》是現存歷史上最早的系統(tǒng)法醫(yī)學著作.比西方早350多年.西方最早的法醫(yī)學著作是意大利的菲德利斯的《醫(yī)生關系論》 3.發(fā)展成熟期(19世紀后)二.我國法醫(yī)工作體制
公安,監(jiān)察,法院都設有法醫(yī)鑒定機構.三.世界法醫(yī)發(fā)展史
第二章 死亡與尸體現象
第一節(jié) 死亡與死亡過程
一.死亡的概念
傳統(tǒng)死亡概念: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神經反射消失
新的死亡概念:腦死亡 即:不可逆轉的全腦功能喪失,處于昏迷狀態(tài),即使機械復蘇裝置維持其
心肺功能,也不能恢復意識.通常診斷腦死亡的依據是:一切神經反射消失,雙側瞳孔散大,無自主呼吸和心搏,腦電波消失,腦電圖顯示完全性腦平波等.二.死亡的過程
典型的死亡過程分為: 1.瀕死期(臨終狀態(tài),死戰(zhàn)期)從死亡開始到心跳,呼吸完全停止之前的這段時間.2.臨床死亡期:瀕死期進一步發(fā)展,到出現呼吸,心跳停止, 神經反射消失,已不可能的這段時間.3.生物學死亡:(細胞死亡)死亡的最后階段,已不可能復蘇.超生反應:個體死亡以后某些器官,組織,細胞還保持短暫的生命力,并能對外界刺激發(fā)生反應的現象.假死
定義:當人的生命力處于最微弱時,從外表看酷似死亡,實際上呼吸,心跳仍然存在,用一般臨床檢驗方法不易查出,這種狀態(tài)稱假死.為確定是否是假死,可作下列檢查: 1.呼吸檢查:1)將細纖毛放口鼻前,觀察有無吹動.2).鏡面冷卻后置于鼻孔前,若鏡面變得模糊不清,表明仍有微弱呼吸.3)聽診器聽喉頭部有無呼吸音 2.心跳檢查:1)聽診器檢查心音2)線觀察心臟有無活動 3.用線扎指端,保持適當壓力,若循環(huán)未停,則指端郁血腫脹.4.眼部檢查:1)壓迫眼球使瞳孔變形,解除壓迫后若立即恢復為假死.2)用1%熒光素鈉滴眼,結膜,鞏膜當即黃染,如為假死,2-5分后褪色,真死不褪色.四、死亡的分類
法醫(yī)學上,根據死亡原因不同分為: 暴力死亡:由于外來作用引起的死亡 他殺,自殺,意外 非暴力死亡:老死或病死
第二節(jié) 早期尸體現象
一.概念
尸體現象:人死后,在體內外物理,化學,某些生物因素作用下,尸體本身發(fā)生一系列變化稱死后變化.按時間分類: 早期尸體現象:死后24小時以內出現的變化.晚期尸體現象:死后24小時以后出現的變化.法醫(yī)實踐中劃分:腐敗尸體:出現腐敗綠斑后的尸體.新鮮尸體:未出現腐敗綠斑后的尸體
二.尸冷 三.尸斑
人死后,血液循環(huán)停止,血管內血液基于自身重力的因素下墜,墜積于尸體底下未受壓迫的部位的血管中,透過皮膚顯示出有色的斑痕.尸斑的發(fā)展: 1.墜積期(一期尸斑)死后12小時內
1)指壓尸斑,尸斑消退,除壓后尸斑重現.2)翻動尸體,原尸斑消退,新的低下部位可形成新的尸斑 3)切開尸斑處皮膚,血液從血管斷端滴出.2.擴散期(二期尸斑)死后12-24小時左右.1)指壓尸斑,尸斑稍褪色 2)翻動尸體,原尸斑不易消退,新的底下部位出現新的微弱尸斑.3)切開尸斑處皮膚,血管斷端流出血滴,組織中滲出血樣液體.3.浸潤期:死后24-36小時
1)指壓尸斑不褪色 2)翻動尸體,尸斑不轉移,新尸斑不出現 3)切開尸斑處皮膚,不再流出血滴,整個組織都紅染.尸斑的顏色
一氧化碳中毒---纓紅色 氰化物中毒-----鮮紅色 凍死者------鮮紅色
氯酸鉀,亞硝酸鹽中毒-----灰褐色
尸斑的分布:
仰臥位:枕部,頸部,背部,腰部,臀部 兩側,四肢后側
俯臥位:顏面,胸腹,四肢前側 懸吊位:下肢,兩手,前臂
法醫(yī)學意義: 死亡的確證之一;可粗略推測死亡時間;判斷死亡當時體位,有無移尸;有時可判斷死亡原因.四.尸僵與尸體痙攣
(一)尸僵
定義:人死后,經過肌肉弛緩,即強直變硬,將關節(jié)固定在一定姿態(tài).再強直:尸僵在未完全形成之前用力破壞它,不久又會重新僵硬.法醫(yī)學意義:確證死亡,推斷死亡時間.有時可推測死時姿勢和死因等.(二)尸體痙攣(特殊的尸僵現象)定義:死亡的一瞬間,全身或局部肌肉立即僵硬,未經過肌肉遲緩階段,直接把臨死時的姿勢或面部表情固定下來.多發(fā):精神高度緊張或腦損傷.法醫(yī)學意義:可保留死亡當時姿勢,是他人無法偽裝的.對判斷自殺和他殺很有價值.五.皮革樣斑(羊皮紙樣斑)定義:死后水分蒸發(fā),局部皮膚干燥變薄變硬的一種變化.法醫(yī)實踐分類:1.生前損傷性皮革樣斑
2.死后損傷性皮革樣斑
3.自發(fā)性皮革樣斑
影響因素:環(huán)境溫度;干燥程度
法醫(yī)學意義:死亡確證;可保存擦傷形態(tài);有助于判斷生前擦傷還是死后擦傷.七 角膜混濁
定義:死后角膜出現乳白色云霧狀斑塊,并逐漸失去透明,不能透視瞳孔.死后6—12小時 輕度 可透視
死后12---24小時 中度 尚可透視
死后24---36小時 重度 不可透視
八 自溶
定義:人死后組織.細胞在自身釋放酶的作用下分解溶化,使其形態(tài)結構模糊消失,臟器變軟,粘膜易于脫落的現象.第三節(jié) 晚期尸體現象
一.尸體腐敗(毀壞型)定義:尸體蛋白質在腐敗細菌作用下分解液化,逐級毀壞和消失的過程.腐敗綠斑--------全腹--------全身
1.腐敗血管網:腐敗進一步,腸內細菌入侵血管,產生腐敗氣體,受腐敗氣體壓迫,胸腹腔壓力增加,使內臟血液受壓,流 向體表,使皮下靜脈網充滿腐敗血水和腐敗氣體,形成污褐色的網狀條紋,后來又變成污綠色.2.死后循環(huán):腐敗氣體壓迫內臟血液流向體表的現象.3.腐敗巨人觀:高度腐敗的尸體,體腔,皮下組織,內臟充滿了腐敗氣體,膨脹變形,顏面腫脹,眼球突出,嘴唇腫脹變厚,外翻,腹部膨隆,不能辨認原來面貌.4.白骨化:腐敗進一步,軟組織分解消失,毛發(fā)指甲脫落,只剩骨骼.影響尸體腐敗的因素: 1.溫度:25-35度 2.濕度:適宜 3.空氣 4.尸體自身因素 二.干尸(木乃伊)定義:尸體處于干燥通風的環(huán)境,水分很快蒸發(fā),組織變干,體積縮小,皮膚皺縮變硬,呈褐色或黑褐色皮革樣化.形成條件:高溫干燥
法醫(yī)學意義:推測死亡時間;可保存許多個體特征,生前損傷等,對識別死者,揭露犯罪有重大的意義.三尸臘 四軟尸
第三章 機械性窒息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 呼吸與窒息
二窒息的原因
1.環(huán)境缺氧
2.3.4.5.機械作用 外傷 中毒 疾病
三.機械性窒息
1.2.1.2.3.4.5.6.壓迫性窒息 堵塞性窒息
四.機械性窒息的過程
窒息前期
吸氣性呼吸困難期 呼氣性呼吸困難期 呼吸暫停期 終末呼吸期 呼吸停止期
五.窒息死的一般征
(一)1.2.3.4.5.(二)1.2.3.4.5.尸體外部現象 顏面青紫腫脹
尸斑暗紫紅色,出現早 眼結膜下點狀出血 尸冷緩慢 大小便失禁 尸體內部現象 血液暗紅色.流動性 內臟淤血
各內臟漿膜和粘膜下出血點 肺氣腫,水腫 脾貧血
第二節(jié)
一.概念
二.死亡機理 1.呼吸道受壓 2.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3.反射性心跳停止 4.頸椎骨折或脫臼,骨髓神經損傷 三縊死的現象 1頸部改變 2全身改變
3內部器官改變 4尸斑,尸僵 5體表損傷
四.縊死的鑒定
第三節(jié)
一. 勒死的概念
縊死
勒死
二. 勒死的死亡機理 1呼吸道受壓 2血管受壓 3.反射性心跳停止 三勒死的現象 1頸部 2全身
四.勒死的鑒定
第四節(jié)
扼死
一概念
二.死亡機理 三.死亡現象 四.鑒定
第五節(jié)
一概念
二.死亡機理 1.液體阻塞呼吸道 2.電解質紊亂 3.非典型性溺死
三. 尸體表現
(一)外部表象 1.口鼻部泡末 2.手中異物 3.尸斑淺淡 4.雞皮樣皮膚 5.皮膚表皮起皺脫落 6.眼結膜點狀出血 7.浮尸 8.體表損傷(二)內部現象 1.水性肺氣腫.漿膜下有出血斑 2.呼吸道內有溺液 3.左右心血濃度不同 4.消化道內有溺液 5.內臟器官可檢驗出硅藻
四.溺死的鑒定
第四章.機械性損傷 第一節(jié).概述
一.法醫(yī)學分類:鈍器傷.銳器傷.火器傷 二.機械性損傷的形態(tài)分類 1.壓痕 2.表皮剝脫 3.皮內和皮下出血 4.創(chuàng) 5.組織挫碎
溺死
6.關節(jié)脫位 7.骨折 8.內臟損傷 9.肢體斷離
三.機械性損傷的死亡機理 1.直接致死原因 2.間接致死原因
常見的并發(fā)癥:(1)休克
(2)栓塞(3)窒息
(4)擠壓綜合征
3.誘發(fā)致死原因
第二節(jié).銳器傷
一.切創(chuàng) 二.砍創(chuàng) 三.刺闖 四.剪創(chuàng) 第三節(jié).鈍器傷 一棍棒傷 二.磚石傷 三斧錘傷 四徒手傷 五.墜落傷
六.交通工具傷
第四節(jié).火器傷 槍彈創(chuàng)
一.損傷機理:1.機械性破壞作用
2.空腔效應
二.基本種類:1.貫通創(chuàng)2.盲管創(chuàng)3.擦過創(chuàng).三.基本形態(tài) 1.射入口2.挫傷輪3.擦拭輪4.煙暈5.火藥顆粒6.槍口印痕7.射創(chuàng)管8.射出口 四.法醫(yī)鑒定
第五章 高低溫和電流損傷
第一節(jié) 燒死
一. 概述
定義:
二. 燒死的機制
1. 燒傷休克 2. 一氧化碳中毒 3. 窒息
4. 有毒氣體中毒死亡 三. 燒死征象
(一)尸體外部征象
1. 毛發(fā),衣著被燒毀
2. 燒傷
(1)一度燒傷(紅斑期)傷及表皮,不留疤痕(2)二度燒傷(水泡)(3)三度燒傷(4)四度燒傷 3. 皮膚裂開 4. 拳擊樣姿勢
(二)尸體內部征象
1,呼吸道內有煙灰碳末 2,呼吸道燒傷
3,心血管內含一氧化碳血紅蛋白 4,食道,胃內有煙灰碳末 5,燒死的內臟征象 6,硬腦膜熱血腫
第二節(jié) 凍死
凍死的尸體有反常的脫衣現象 第三節(jié) 電流損傷
一. 定義
二. 響電流損傷的因素 三. 電擊死的機理 四. 電擊死的征象
1,電流斑
2,表皮壞死剝脫 3,電燒傷
4,皮膚金屬化 5,電擊紋 6,內臟改變
五. 鑒定 第六章 中毒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 毒物與中毒的概念
中毒的過程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二. 影響毒物作用的因素
一般氣體吸收最快,液體次之,固體最慢。
毒物的毒性取決于化學結構,化學結構相似毒性也相似。低價的 化合物比高價的化合物毒性大。
某些毒物從某個途徑進入機體有毒,而從另一途徑進入無毒。
三,中毒的常見癥狀 四中毒的檢驗與鑒定 第二節(jié)
一氧化碳中毒 蛇毒中毒
野外遇毒蛇應作緊急處理:
1. 結扎
2. 沖洗傷口
3. 擴創(chuàng)排毒
4. 早期冷敷傷口周圍
5. 迅速送醫(yī)院救治,每15-20分放松1-2分鐘
第七章 急死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急死的概念 二,急死的原因
三,急死的法醫(yī)學意義 第二節(jié) 引起急死的常見疾病
一. 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1. 冠狀動脈疾病 2. 主動脈瘤 二.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 喉頭水腫 2. 支氣管哮喘 三.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
1. 腦中風 2. 顱內腫瘤 四.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 五. 其他原因
1. 異位妊娠(宮外孕)2. 羊水栓塞
3. 成人急死綜合怔 4. 嬰兒急死綜合癥 第十章 法醫(yī)物證檢驗 一. 血型和親子鑒定 1.血型是由遺傳物質基因決定的。人類的血型是按父母的遺傳基因傳給下一代的。一定血型的父母,子女也會有相應的血型。
2.abo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表面所含不同的抗原而命名的。
a型血紅細胞表面含a抗原。b型血紅細胞表面含b抗原。ab型血紅細胞表面含a抗原和b抗原。o型血紅細胞表面無抗原。a型血血清中含抗b抗體。b型血血清中含抗a抗體。ab型血血清中無抗體。o型血血清中含抗a抗體和抗b抗體。3.人的血型是等位基因。a和b是顯性基因,o是隱性基因。
4.真正的雙胞胎外,每個人的dna是獨一無二的,dna親子鑒定是目前親子測試中最準確的一種,在dna探針上,孩子會有一相同基因凝聚的條碼與生母相同而另一條碼與生父相同。非親生父母則與小孩無相同的條碼。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71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