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畫圖的策略教案篇一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第12冊103頁“整理與反思”和103-104頁“練習與實踐”1-題
【知識要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
正方體
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
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相等
長方體的棱有3組,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圓
柱
圓
錐
圓柱上下是一樣粗的 圓錐有一個頂點
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形
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形
圓柱有一個面是彎曲的 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3從正面,上面和側面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所看圖
【教學目標】
讓學生看圖說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名稱、特征以及圖中各字母的含義,幫助學生回憶并整理對相應立體圖形的認識
2再進一步要求學生開展實際觀察活動,分別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并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一步豐富對上述幾何體的認識,增強在三維立體圖形與二維平面圖形之間正確進行轉換的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3相比較舊教材,新教材注重引導學生在操作中及時展開想象和思考,從而認識立體圖形的展開圖。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又有較強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立體圖形特征的愿望。
二、教學建議
教學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先出示教材中的幾個直觀圖形,讓學生說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和特征,再讓學生說說圖中各個字母的含義。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著重應引導學生從面、棱、頂點、展開圖等幾個方面進行回顧與整理;對于圓柱的特征,著重應引導學生從底面、側面和高這幾個方面進行回顧與整理;對于圓錐的特征,則主要應引導從底面、頂點和高這幾個方面進行回顧與整理。組織學生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時,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并提醒學生及時畫下看到的圖形。要引導學生聯系有關幾何體的特征解釋自己的觀察結果,以加深對相關幾何體特征的認識。
“練習與實踐”第1題,一要提醒學生注意另外三個面的形狀,二要提醒學生注意另外三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第2題可以為學生提供如教材所畫的長方形方格紙,或讓學生在紙上畫一個有方格的長方形,然后讓學生按要求設計方案。學生完成設計后,再讓學生按要求剪一剪、折一折,以檢驗方案是否合理、正確。第3題可以先讓學生各自在圖中連一連,再指名說說自己連線時的思考過程。第4題讓學生先擺再畫。第題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開展活動。要鼓勵學生探索符合要求的不同擺法,并交流從上面和左面觀察用不同方法擺成的物體所看到的形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
三、知識鏈接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板書題)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圓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正方體的特征.
.復習長正方體的特征.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正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正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的.
(2)教師完善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表.
長方體
正方體
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
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相等
長方體的棱有3組,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復習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出示圓柱和圓錐:
(1)請同學共同討論圓柱體和圓錐體有什么特征?
(2)分別從底面?zhèn)让婧透邘追矫孢M行總結
(3)教師完善圓柱和圓錐的特征表
圓
柱
圓
錐
圓柱上下是一樣粗的 圓錐有一個頂點
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形
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形
圓柱有一個面是彎曲的 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上面、正面和側面圖。
.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2.生嘗試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
3.師生共同交流。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可提醒學生根據這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圖形,先擺出或畫出這個長方體,再根據擺出的形體判斷從左面看到的圖形。
(四)綜合練習
.做“練習與實踐”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說出另外三個面在展開圖中的位置。
2.做“練習與實踐”第2、3題。
第2題著重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第3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轉一轉,從而根據長方體的長和寬推想相應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由三角形的底和高推想相應的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
(五)全總結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畫圖的策略教案篇二
《圖形與位置》參考教案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圖形與位置的復習與整理。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回顧整理舊知,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各種描述或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主動整理知識的意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利用數學自身的魅力發(fā)展學生對數學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能準確用數對、方向和距離描述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答題紙。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知識 1.談話:
同學們,你們喜歡野外探險活動嗎?是呀,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體力,還可以開發(fā)智力,增長見識呢。最近,光明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就組織了這樣的一次活動。
(出示幻燈片1)
瞧,這是他們活動范圍的地形圖。仔細觀察,結合圖中呈現的數學信息,你都想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數學知識?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和同學互相交流補充。3.全班反饋交流。
二、梳理歸網,主體內化 1.回顧梳理。
(1)學生可能出現以下說法:某某地點在某某地點的什么方向。
/ 3
(2)談話:你想到了運用“東、西、南、北”等方位詞來描述物體的位置。在這幅地形圖上,除了可以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來描述這些地點的位置外,你還學過用什么方法來描述他們之間的位置關系?
學生可能出現運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描述位置。(3)談話:
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意外發(fā)生了,當他們走進大鳴山時迷失了方向。要想在天黑之前安全準確返回大本營,該怎么辦呢?利用地形圖中各地點之間的位置關系,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法能更準確的確定大本營的位置呢?
集體交流。
生可能談到有關利用方向、角度、距離來確定位置。
談話:大家能利用圖中提供的信息來想辦法,真好。光明小學的同學們也和你一樣聰明,他們結合圖中各地點的位置關系繪制了這樣一幅平面圖。
(出示幻燈片2)有了這樣的平面圖,要想準確確定大本應的位置就該怎么辦了?引導學生回顧有關比例尺以及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的內容。
(4)談話:在平面圖中,除了可以利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位置外,我們還學過用什么方法確定位置?
學生談到用數對來確定位置。師相機引導:對,用數對也是確定位置的好辦法。光明小學的同學們也想到了這一種辦法。
(出示幻燈片3)
仔細觀察,想一想大本營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應該是多少?說說你的想法好嗎?
某一地點的數對是(4,1),這是哪里?寶塔的數對是多少?
再仔細觀察這幅平面圖,說說同學們要想從大鳴山返回大本營可能經過哪些地方?猜猜他們怎么走的?
2.引導建構。
(1)談話:剛才我們運用學過的知識幫光明小學的同學解決了難題。大家在解決問題時,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善于換一種思路去思考,所以想到了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咱們在小學階段學過的確定位置的方法。這些方法之
/ 3
間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嗎?確定位置時我們還用到了哪些知識呢?
小組內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師相機完成板書。
(3)談話:大家說得對,這些確定位置的方法不但可以描述或確定平面圖中物體的位置,還可以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物體的位置。你能選擇合適的方法描述一下咱們學?;蛘呓淌依?、你身邊某一物體的位置嗎?
三、綜合應用,整體提高
1.李東逛公園:(出示幻燈片4)結合平面圖回答問題:(1)用數對表示出民族風情園和游樂城的位置。(2)李東現在的位置是(6,7),你知道他在哪兒嗎?
(3)動物園在民族風情園的 什么方向;公園大門在游樂城的 什么方向。
(4)李東從大門開始參觀,他可以怎么走?
2、小強來到美麗的泉城濟南。看,他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問題?(出示幻燈片5)
3、談話:外出旅游、野外探險需要確定位置,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天空中飛行的飛機更需要確定位置。下圖是某一機場的雷達屏幕。如果每相鄰的兩個圓圈之間的距離是10千米,以機場為觀測點,你能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準確描述飛機a的位置嗎?
請根據下面的描述在屏幕上找到飛機b、c的相應位置。飛機b在北偏東60°方向60千米處。飛機c在南偏西30°方向50千米處。
四、拓展延伸
談話: 這節(jié)課,咱們一起整理復習了小學階段學過的確定位置的方法,大家都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其實,確定位置還有很多方法,很多學問呢。生活中,你還知道在哪些領域內的什么樣的確定位置的方法?給大家介紹介紹好嗎?
/ 3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畫圖的策略教案篇三
六年級下冊數學《圖形與位置》教案
一、教材分析
【復習內容】
教科書第十二冊p110“整理與反思”以及p110—111“練習與實踐”1—3題。
【知識要點】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方向;
用數對表示物體的具體位置;
比例尺的知識
【新舊教材差異】
這部分知識舊教材中沒有安排,新教材增加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復習,比較系統地綜合地運用各種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確定物體 的位置,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在復習中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識圖、作圖的能力。
3在復習中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利用數學自身的魅力發(fā)展學生對
數學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建議
教學p110“整理與反思”,主要復習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在組織學生討論“我們學過哪些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確定位置時,還應用過哪些知識”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在討論和教師的引導中進一步明確確定物體位置的不同方法,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位置的特點和作用。
2在完成p110—111的“練習與實踐”時,第1題先讓學生用東、南、西、北等方位詞描述動物園中各景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再讓學生用數對描述上述關系,幫助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確定物體的位置以及物體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平面圖用方向和距離描述圖中建筑和場所的位置,再讓學生根據給出的兩組方向和距離在圖中確定百貨大樓和圖書館的位置,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方向和位置綜合確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第3題根據提供的公共汽車的行駛路線圖,說說公共汽車行駛的方向和經過的站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學習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三、知識鏈接
.位置與方向
(教科書二上p6例題,p8例題)
2.認識方向
(教科書二下p4例題,p47例題)
3.確定位置
(教科書五下p1—16例
1、例2)
4.確定位置
(教科書六下p4—6例
1、例
2、例3)
四、教學過程
(一)交代學習任務
談話:同學們,我們今天復習“圖形與位置”。
板書:圖形與位置
(二)整理與反思
.我們學過了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2.請大家利用我們教室里面的物體,用上、下、前、后、左、右來描述這些物體的位置?
3.請大家利用我們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東、南、西、北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4.剛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來表示物體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們要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大家還記得用數對的方法表示嗎?
(1)
用數對表示三角形三個頂點a、b、的位置。
(2)
標出點d(6,1)、e(10,1)、f(9,4)、g(7,4),并順次連接d、e、f、g、d。圍成的是什么圖形?
.練習:(五下p16練一練)
6.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除了用數對的方法標出所在的列和行,還可以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怎樣表示?
7.練習:(六下p7練習十二的第1題)
少年宮在學校的北偏東方向()米處。
(2)科技館在學校的北偏()方向()米處。
(3)新華書店在學校的南偏()方向()米處。
(4)郵局在學校的南偏()方向()米處。
8.剛才我們復習了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物體的準確位置,這里的距離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時候需要我們計算,這時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識?(比例尺)
9.練習:(六下p7練習十二的第4題)
根據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圖上表示出各場所的位置。
(1)
紅光中學在中心廣場南偏東4度方向800米處;
(2)
勝利小學在中心廣場南偏西60度方向600米處;
(3)
體育館在中心廣場北偏西30度方向00米處;
(4)
在中心廣場北邊700米處修一條紅旗路,穿過中心大道,并與中心大道垂直。
(三)練習與實踐
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討論時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交流中出現的錯誤或不夠準確的表述。還要提醒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時,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2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全班校對討論。提醒學生注意:量圖上距離時要中心點到中心點,計算實際距離時數字比例尺可以轉換成線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時要引導學生注意兩個重合。
3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
(四)全總結:今天的復習,你對哪些知識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畫圖的策略教案篇四
9、圖形與位置-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10.圖 形 與 位 置 主備人:朱嫻蓉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十二冊p.110“整理與反思”以及p.110—111“練習與實踐”1—3題。知識要點: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用東、南、西、北描述物體的方向; 3.用數對表示物體的具體位置; 4.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5.比例尺的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比較系統地綜合地運用各種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確定物體的位置,體會用不同的方法確定位置的特點和作用;能綜合地運用比例尺的知識確定物體之間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在復習中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觀念、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識圖、作圖的能力。
3.在復習中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利用數學自身的魅力發(fā)展學生對數學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同學們,我們今天復習“圖形與位置”。板書課題:圖形與位置
二、整理與反思
1、我們學過了哪些確定位置的方法?
(1)請大家利用我們教室里面的物體,用上、下、前、后、左、右來描述這些物體的位置?
(2)請大家利用我們學校和學校周圍的物體,用東、南、西、北來指明物體的方向和位置?
基本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東北方向也叫北偏東,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東南方向也叫南偏東,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3)練習1:如圖(略),由18個棱長是1cm的小正方體拼成的物體,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談話:剛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東、南、西、北來表示物體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們要準確地表示物體所在的位置,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大家還記得用數對的方法表示嗎?
(1)確定位置: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向后數。
(2)數對的寫法: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用逗號隔開,外面加上小括號。
(3)練習2: 書本“練習與實踐”第一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討論時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交流中出現的錯誤或不夠準確的表述。還要提醒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時,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練習3:
(1)在下面方格圖(每個方格的的邊長表示1厘米)中畫一個圓,圓心o的位置是(4,3),圓的半徑是3厘米。
(2)在圓里畫一條直徑,使直徑的一個端點在(7,y)處,再畫一條半徑,使半徑的一個端點在(x,0)處,并用數對表示出這兩個端點的位置。
(3)求出這個圓的周長和面積。
3、談話:準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除了用數對的方法標出所在的列和行,還可以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怎樣表示?(1)練習4:書本“練習與實踐”第3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討論。
4、談話:剛才我們復習了把方向和距離結合起來表示物體的準確位置,這里的距離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時候需要我們計算,這時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識?(比例尺)
(1)練習5:書本“練習與實踐”第2題。
三、補充練習:
1、下面是3塊完全相同的積木,每塊積木的6個面分別寫有數字1、2、3、4、5、6.相對的兩個面上的數字和最大是多少?(圖略)
2、下圖(圖略)是跳傘運動員在一次訓練中落地位置的示意圖,你能根據圖示,說出這3名運動員的落地位置嗎?(提示:以靶心為中心,說出與靶心的位置及距離)
四、全課總結
今天的復習,你對哪些知識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補充習題》相應的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8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