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十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8 07:25:55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十四篇)
時間:2023-03-18 07:25:55     小編:zdfb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一

1、嘗試用跳讀的方式瀏覽,捕捉符合自己閱讀需要的關鍵信息。

2、學習用簡潔的對話(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

3、能運用學到的對話描寫的方法,嘗試進行對話描寫。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相片》一文,本文的作者是(生答)師板書課題及作者。

孫犁被稱為“寫對話的巧匠”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他的對話描寫,看看到底巧在哪里?

請大家用跳讀的方式瀏覽全文,找出作者的對話描寫主要集中在哪些段落中?

生瀏覽尋找

誰愿意為我們大家讀一讀這部分對話呢,在他讀的過程中,請大家思考,作者在進行人物對話時,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呢?

生讀課文,邊聽邊思考。

交流作者用到的描寫方法。

(一)神態(tài)描寫

請大家讀一讀這些段落,用筆勾畫出文中對人物神態(tài)描寫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在書中相應位置做簡單批注。

學生自學,做批注。

小組長組織組內(nèi)交流,匯總本組意見。

全班交流展示,邊展示邊進行演繹讀練習。

師:大家可真會讀書,能體會到人物的性格特點及情感,這得益于作者在人物對話中運用了的神態(tài)描寫。

(二)動作描寫

除了神態(tài)描寫,作者還加入了對話時的動作描寫,趕快找一找描寫動作的詞語讀一讀吧!體會一下這些詞語有什么作用?

生自讀批注,

全班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描寫動作的詞語,它們有什么作用?

小結(jié):作者在人物對話中加入了恰當?shù)纳駪B(tài)、動作描寫,形象的表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體現(xiàn)了人物的情感,這是個妙法,怪不得稱孫犁為“寫對話的巧匠”呢?

(三)提示語

除了這些描寫的加入,作者的對話還巧在哪里呢?請大家再次用跳讀瀏覽的方式,看看在對話的表現(xiàn)形式上有哪些特點?

如果學生沒有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

“這相片照得不像”,這句話是誰說的?你從哪里知道的?

像這樣的詞語告訴了讀者話是誰說的,我們稱它為“提示語”。那就請大家趕快勾畫出對話中的提示語,并仔細觀察他們的位置及標點符號的變化,記錄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人物的布置,感知提示語的位置不同,使用的標點符號也不相同。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相片》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如何讓對話更豐富呢?我們可以加入恰當?shù)纳駪B(tài)、動作描寫,再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語,來展開情節(jié),刻畫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人物情感。

請大家讀一讀《金錢的魔力》這篇短文,完成短文后面的問題。

讀文:

用 畫出文章對話中的提示語及有關的人物語言,讀一讀,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對話。請大家以對話為主要形式,任選生活中的一個精彩鏡頭,如:老師與你的一次談心、家長對你的告誡、考試過后同學們的議論等等,回想他們說話時的表情、動作、語言,用筆記錄下當時的情境,記得要符合人物身份、年齡、性格特征。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2、讀讀記記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語。感受名畫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對照畫面了解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寫作方法。

學習時間:

一課時

1、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盧浮宮中珍藏著三件寶,其中一件就是《蒙娜麗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幾百年來,這幅畫一直讓人們百看不厭,蒙娜麗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探訪蒙娜麗莎!

2、(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

來,請大家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預設:之約,仿佛是在跟朋友約會,感覺好浪漫;作者沒有把它當成一幅畫,而是當成一個人,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幅畫的喜愛。)

1、這是一篇課內(nèi)閱讀課文,我們首先要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課文中一些詞語和生字容易出錯,請大家看課件。課件出示:

有朝一日 赴約 交涉 臉頰 頸項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

矜持悄然流露轉(zhuǎn)瞬即逝 蜿蜒隱去璀璨的明珠難以捉摸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世界名畫《蒙娜麗莎》,并對這幅畫的藝術魅力進行了贊賞。)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

(找到5——7自然段)

2、請大家自由閱讀5——7自然段,并根據(jù)學習要求讀懂課文。請看課件:

用心讀5——7自然段,你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到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想象,請用波浪線批畫出來。

3、學后交流:

⑴課件出示:她的臉頰泛著紅光,一頭黑發(fā)輕松地垂落雙肩。她的眼神是那樣柔和與明亮,嘴唇看來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細看她的頸項,你會懷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動。 (預設:她不像是畫中的人物,而跟真的一般,太神奇了;當我讀到這句話時,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美麗端莊的女子,真美;作者看到這幅畫就如同跟真人面對面,可見這幅名畫的魅力。)

⑵ 出示:蒙娜麗莎那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話要跟你說。在那極富個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靜、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時讓人覺得舒暢溫柔,有時讓人覺得略含哀傷,有時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有時又讓人覺得有幾分矜持。(預設: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產(chǎn)生無數(shù)的想象,很難想象這只是一幅畫;這幾句話是對蒙娜麗莎的微笑進行的具體描寫,作者把看到的跟自己的想象結(jié)合起來,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她神秘的微笑一樣。)

達芬奇憑著自己的天才想象力及他那神奇的畫筆,使蒙娜麗莎轉(zhuǎn)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想不想看看?(出示圖片)說說你看到什么,想象到什么?

引入資料:(課件出示)500多年來,人們一直對《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或在不同的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xiàn),為她的雙眼與嘴唇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xiàn)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xiàn),沒有明顯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看了這則資料,你有什么想法?(體會達芬奇的精湛技藝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⑶過度:達芬奇精湛的藝術,這幅畫獨特的魅力除了體現(xiàn)在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上,還體現(xiàn)在哪里?(引出第七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七段(達芬奇不僅把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畫得耐人尋味,還注重她的身姿、服飾的搭配以及他身后背景的襯托,可見達芬奇的藝術高超。

⑷作者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細致地向我們描述了蒙娜麗莎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讓我們感到蒙娜麗莎仿佛就在我們眼前?;仡欉@三段話,想想作者是如何來介紹的?課件出示:尺寸大小、色彩、整體外形,面部表情、神秘的微笑,身姿、服飾、身后背景。描寫中加入自己的想象。

過渡: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我們感受到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除了這些,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蒙娜麗莎的無窮魅力?請大家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看看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學生讀課文1——4段,思考回答:(抓住兩個“慢慢”體會;抓住“隊伍之長”體會)

過渡:同學們可真會學習,不僅能從作者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畫的神奇,還能夠從人們的等待中看出蒙娜麗莎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出示示最后一段)

1、齊讀這段話。

2、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相機板書:明珠 靈魂的一部分)

引讀:我相信蒙娜麗莎已經(jīng)深深地嵌入了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心中,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靈魂的一部分,請大家讀:

讀到這里,讓我們不得不對這幅世界名畫的作者無比贊佩,他就是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請看課件:達芬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fā)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 “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

《最后的晚餐》也是達芬奇的名畫,它是世界著名的宗教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閱有關的資料,也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來描述一下這幅名畫。

板書:

蒙娜麗莎之約

明珠 靈魂的一部分

《蒙娜麗莎之約》背景知識

達·芬奇 (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fā)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睹赡塞惿泛汀蹲詈蟮耐聿汀愤@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于1880 年,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占地8 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 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 多個,藏有36.5 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huán)境幽雅。然而,在建筑上沒有體現(xiàn)出美國人的創(chuàng)造性,高臺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準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diào)。但展出內(nèi)容卻豐富多彩,體現(xiàn)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 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nèi)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zhèn)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 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 萬件。

我國的蘇州園林也被仿建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這可能真是典型的“文化移植”了,1981 年9 月才由我國蘇州能工巧匠建成的明軒十分吸引觀眾,不時聽到游客問:“中國花園在哪里?”為了避免擁擠,規(guī)定了專門路線入園,由定時電梯控制人數(shù)。園中飛檐。雕梁。魚池。涼亭,室內(nèi)對聯(lián)。撣瓶。八仙桌。太師椅一應俱全。一些美國游客坐在涼亭里閉目養(yǎng)神,宛如中國的墨客騷人,甚至搖頭晃腦的姿勢也帶上了“中國味”,十分有趣。

早期創(chuàng)作

當他在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時,就表現(xiàn)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 年他在協(xié)助韋羅基奧繪制《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tài)。表情和柔和的色調(diào),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現(xiàn)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構(gòu)圖雖沒有創(chuàng)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繪卻已注意到了空氣氛圍的表現(xiàn)。這表明他一開始就致力于解決寫實與典型加工的辯證關系。稍后創(chuàng)作的《吉內(nèi)夫拉· 德本奇像》,一反15 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tǒng),以逆光夕照的色調(diào)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 年創(chuàng)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志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

盛期創(chuàng)作

1482 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請繪制祭壇畫《巖間圣母》。這幅現(xiàn)藏于巴黎的作品,雖仍然是傳統(tǒng)題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巖窟幽深的刻畫及山巖間花草逼真的描繪,證明他使用的煙霧狀筆法已使其在傳真寫實和藝術加工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蹲詈蟮耐聿汀肥撬谶@一時期創(chuàng)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xiàn)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后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制在米蘭圣瑪麗亞·德拉格拉齊耶修道院飯廳。巧妙的構(gòu)圖和獨具匠心的經(jīng)營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筑結(jié)構(gòu)緊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fā)生在眼前。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后出現(xiàn)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jīng)過精心構(gòu)思的《圣母子與圣安娜》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gòu)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fā).1503 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大會議廳繪制壁畫(因再次去米蘭而始終未完成),一面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和《圣母子與圣安娜》。這是兩幅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后遺存巴黎。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chǎn)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范。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cè)嵯酀壬朴诶檬杳艹潭炔煌男本€,表現(xiàn)光影的微妙變化,他的每一件作品以素描作基礎。其藝術理論散見于他的5000 多件筆記和未完稿的《畫論》中,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生平簡介

1452 年4 月15 日意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文西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 年進入維落琪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 ~14 歲)

1473 年創(chuàng)作《圣告圖》

1476 年被告密與維落琪奧的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于他矢口否認,最后被釋放(24 歲)

1482 年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 歲)

1483 年接受圣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巖石上的圣母》(31 歲)

1495 年開始繪制《最后的晚餐》(43 歲)

1502 ~1503 年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 歲)

1516 年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 歲)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三

1.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

2.能大膽地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學生能在寫作中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主題,以演講稿或讀后感的形式表達真情實感。

演講是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在演講中表達愛國情感,如何寫演講稿能做到觀點明確,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都需教師多花工夫。

一、引出話題

在這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都很認真,搜集了大量的資料,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給你們搭建一個舞臺,召開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學習匯報會,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奉獻出來,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確定匯報形式,小組排練

1.讀口語交際的要求,明確匯報形式。(展示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形式不一)

2. 分小組討論匯報形式

建議:根據(jù)組內(nèi)的材料情況和小組同學的的特長確定匯報形式。

教學預設:小組在確定匯報形式時可能會出現(xiàn)撞車的情況,而且還有可能形式都一樣,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教師可在課前了解學生的資料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頭腦中把他們分好組,在出現(xiàn)這種狀況時進行調(diào)控。

2.根據(jù)匯報形式,組內(nèi)排練。

若是選擇的演講,那么先在組內(nèi)演講,再選出演講得好的同學在全班表演。講故事組也是如此,而朗誦散文和詩歌的可全員參與,也可擇優(yōu)上臺。

三、匯報會開始,同學評價。

1.宣布匯報會開始

2.小組抽簽上臺,同學根據(jù)匯報情況做出公正的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鼓勵小組集體匯報形式,體現(xiàn)集體精神。

(評價標準由師生共同制定。如:態(tài)度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言有感染力,內(nèi)容符合此次綜合性學習要求,內(nèi)容較為具體,了解途徑不單一,表達了愛國情感。)

3.根據(jù)評價,給最優(yōu)秀的匯報者頒獎。

四、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你們以自己獨有的形式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牢牢記?。荷倌陱?,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老師更希望能從你們的行動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國在你的心中。

一、明確習作要求

1.讀習作要求,說說今天的作文寫什么?(演講稿或讀后感。)

2.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寫演講稿要符合格式,要結(jié)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要點明主題,有號召力。

寫讀后感要表達真情實感。

不管寫什么,都要圍繞“祖國在我心中”的主題。

1.明確演講稿的格式

(開頭:根據(jù)聽講人的身份,寫上適當?shù)姆Q呼。正文:結(jié)合具體材料把表達的觀點寫清楚。結(jié)尾:點明主題,發(fā)出號召。)

2.怎樣寫好“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呢?

(1)出示范文《祖國啊,母親》,師演講。

(2)聽了老師的演講,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動……)

(1)這說明演講稿有什么特點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們再默讀這篇演講稿,說說它還有哪些與其他文體不同的地方?

(觀點明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確定的人物,沒有確定的景,重表達情感,象在談話。)

(2)生再分析,這篇演講稿的觀點是什么?他運用了哪些材料說明觀點?

(觀點:歌頌祖國發(fā)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樓、柏油馬路,載人宇宙飛船成功發(fā)射和返回、體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3.作前準備

(1)你們課前也搜集了大量的關于愛國主義方面的演講稿,你們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點。然后推薦給大家。

(2)在組內(nèi)交流搜集的演講稿

賞析了這么多范文,你現(xiàn)在確定自己演講稿的觀點了嗎?(祖國的科技發(fā)展迅速、祖國地大物博、祖國景色秀麗……)

(2)觀點明確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實它呢?

學生自由談。(注意引導學生要圍繞觀點選材,不要偏離。)

自己寫作,不愿寫演講稿的同學寫讀后感,注意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1.同桌交流,互相評價。

2.自己修改

學生讀優(yōu)秀作品,同學賞析寫得好的地方。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四

1、師: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駕駛著“諾曼底”號輪船行駛在籠罩在沉沉夜霧中的海面上。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那時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巨輪,它直向“諾曼底號”號的側(cè)舷撞過來。只聽一聲巨響,“諾曼底”號的船身一下被剖開了一個大口子。

2、學生齊讀: “船發(fā)生了可怕的震蕩…………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p>

1、面對死亡,哈爾威船長挺身而出,指揮自救。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共下達了幾道命令?瀏覽全文,用筆畫出來。

梳理4次命令。

2、“第一道命令”——出示pp2。

(1) 師:哈爾威船長是怎樣下達第一道命令的? 為什么要“大聲吼道”?

(2) 讀一讀這一段話,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

生回答。

教師注意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描寫的甲板的混亂情況回答,同時引導學生關注命令中的“救生艇-婦女-其他-船員”(有條不紊,鎮(zhèn)靜自若)、“60人”(忘記了自己,舍己為人)。

(3)朗讀體會。教師指導學生讀出“大聲吼道”、“鎮(zhèn)定”的語氣。

3、“第二道命令”——出示pp3。

(1)第二道命令中,哪一句話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作為船長,他的職責是保護乘客的安全,而此時哈爾威為什么要下這樣的命令?聯(lián)系上文找出答案,劃下來。

生回答。 師指導學生聯(lián)系第五小節(jié)思考——出示pp4。

① 讀一讀第五小節(jié),甲板上的情況可以用哪一個字形容?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亂”?這樣的局面持續(xù)下去會怎樣?

師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一窩蜂”、“拼命”“瘋了似的”、“不可開交”等等。 船毀人亡。

② 就在這危急的時刻,哈爾威船長下達了第二道命令,誰來讀這句話。

(3)命令下達以后結(jié)果怎樣?(“井然有序”)就因為船長的這句話所以大家就井然有序了?有沒有其它的原因?讀一讀第5到第24小節(jié),想一想。

①從第22小節(jié)看出,人們被哈爾威的人格所震撼,所折服,所感召。

②理清對話的層次: a向洛克機械師了解情況; b和大副的對話: “20分鐘。夠了。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從心理上安慰,讓大家心安。) ③指導讀這句話:你要是哈爾威船長,你會重讀哪個詞哪個字?為什么?指名讀。

④現(xiàn)在你又能感覺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 機智、鎮(zhèn)定、果斷

(4)朗讀表現(xiàn)——出示pp5,師生對讀,先指名對讀,評價后再練習,再指名讀,齊讀。

4、第3次、第4次命令是“快救克萊芒”和“動作在快點”,沒有一個字提到他自己。

1、在自救過程中,船長身處何處?用筆劃下來。梳理。分別在第3、25、29小節(jié)。

2、引讀,出示pp6、pp7、pp8。

這是在險情剛剛發(fā)生時……

當救援工作已經(jīng)井然有序的時候……

20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船頭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沒了……

3、在整個自救過程中,哈爾威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的崗位。

1、反復吟誦:

讀20分鐘到了,輪船沉沒了。船頭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沒了……如果你就是“諾曼底”號上的乘客,此時已經(jīng)被救上了“瑪麗”號巨輪,可回頭望去……如果你就是“諾曼底”號上的船員,你們在船長哈爾威的指揮下,挽救了所有乘客的生命,此時你們也脫離了險境,可回頭望去……如果你就是那個見習水手克萊芒,在船長的關愛在,此時也已經(jīng)脫離了險境,可回頭望去……

2、寫——出示pp9。

如果有可能,乘客、船員,包括見習水手克萊芒的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他們的船長哈爾威說。請你選擇其中一個,用一兩句話寫下你的心聲。

寫作,巡視,交流。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凝視哈爾威留給人們的最后形象!

師配樂朗誦,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配樂朗讀,作者在文章的結(jié)尾情不自禁的贊嘆道……

是的,面對生死的考驗,我們看到了人們的害怕,看到了人們的驚慌;但,在船長哈爾威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卻是忠于職守和他的做人之道,看到了他的英雄本色。

鳳凰母語研究所副主任、蘇教版編委、特級教師孫敬華:

這節(jié)課有十大亮點。

1、教材的把握深入到了教育的價值。

2、切入口——四道命令,是文章精彩和情感的結(jié)合點。

3、思路清晰。 ?。ㄕ页鏊牡烂睿瘢ā皝y”-抓關鍵詞句;“對話”抓關鍵字詞怎么讀;)——薄(突出船長的形象)。

4、重點詞句的訓練。

課堂上的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師生關于文本的對話,即讀書。

抓語言文字也就是抓關鍵的詞語,品、思、練習上下文理解、既要明白內(nèi)在聯(lián)系又要欣賞藝術形式。

5、注重指導朗讀感悟。 教師是在抓詞句,形象感知整體后再讀。

6、點撥到位。 情、法兩方面。

7、讀寫結(jié)合。 在讀的基礎上寫。

8、活化教材。 把重點段變成了詩,教師配樂朗讀后,學生再朗讀,以情感引導,感動學生。

9、三維整合。

在抓工具性的同時,盡量開掘人文性。

以誦讀為線,實踐為主,教師省力而學生賣力。

10、師生素質(zhì)好。

1、問題再整合一點,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探究能力。“四次命令”無須一一牽出,可設問:船長是在什么情況下下達了四次命令?

2、讓學生和文本再貼近一點,融入情境中。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五

1、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學習課文的寫法,能用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積累美好的語言。

3、整體感悟課文,體會文章所表現(xiàn)出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

1.學習重點:體會文章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2.學習難點:挖掘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體教學。

播mv《愛的奉獻》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最質(zhì)樸的話語道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國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醫(yī)生,他與小鎮(zhèn)上的人們一起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作品《冬夜的燈光》。

1、檢查預習:

偏僻 提防 穹隆 引擎 猝不及防

遼闊 無垠 啟程 領悟 婉言謝絕

2、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人物、事件)

2〉讀了文章后,你有怎樣的感受?

1、導學:文章以“冬夜的燈光”為題,有著怎樣的含義?

本文以“冬夜的燈光”為標題,蘊含有兩方面意義:一是實指,只在那個風雪冬夜里農(nóng)戶們?yōu)獒t(yī)生出診指路照明的一盞盞燈光;還有另一方面的深層含義: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燈光則象征光明、溫暖。在那個荒涼、偏僻的小鎮(zhèn),真誠淳樸的友情,人與人之間的的相互關愛,深深打動了寒夜里出診的醫(yī)生,驅(qū)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溫暖了夜行人的心,讓人由衷地發(fā)出感嘆:哦!溫暖、明亮的冬夜燈光。

2、自主探究:

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四人小組討論回答,教師補充歸納。

1〉為什么偏僻、寒冷、荒涼的小鎮(zhèn)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滿了溫暖、友誼和樂觀?

2〉細讀文章描寫小鎮(zhèn)和冬夜的語句,分組討論:這些描寫出了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時間外,還有怎樣的作用?

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詩,有什么作用?

1〉加拿大西部的小鎮(zhèn)雖然荒涼、偏僻,天氣寒冷,卻擁有淳樸而真摯的情意,這情意讓荒涼的小鎮(zhèn)和寒冷的冬夜洋溢著無限的溫馨和暖意,讓讀者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美好和溫暖。

2〉文章寫到小鎮(zhèn)的荒涼,實際是為了和小鎮(zhèn)上人們的熱情形成對比,在對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題。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主要是更好的表現(xiàn)主題,本文對環(huán)境的描寫主要是突出一個“冷”字和一個“暗”字,環(huán)境的“冷”與人情的“熱”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燈光的“亮”。

3〉從內(nèi)容上說,進一步升華、概括了文章的主題。阿瑟查普曼的這幾句詩,截取了“握手”與“笑容”兩個意象,非常簡潔、有力的傳達出了西部地區(qū)人們品質(zhì)的善良與淳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支持與關愛。這與文章主題是一致的。從結(jié)構(gòu)上說,這首詩與文章第一段首尾呼應。詩中所說的笑容的“長久”,握手的“有力”,與第一段中“這里有的是溫暖、友誼和樂觀”一脈相承。從表達上說,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這幾句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千百年來積累了許多愛心方面的格言警句,搜集一些相關資料收錄在集錦本中。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關愛自己、關愛他人,我們的世界將會更美好。你親身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么?以此為中心,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要求寫出真情實感。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六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收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發(fā)生的真情故事。

1課時

(一)看視頻《狐貍的故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是一部日本電影《狐貍的故事》,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狐貍在雪地里奔跑,視頻中的狐貍可不可愛?

2、揭示課題——《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寫了什么)

1、瀏覽課文,邊讀邊想三個問題: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精讀體會,抓住主題(為什么寫)

細讀課文,自主體會:

1、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句子最讓你感動的?

2、正太郎為小狐貍做了些什么?

3、老狐貍為正太郎又做了些什么?哪些句子讓你體會最深的?

2、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3、集體匯報,引導點撥。

預設一: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

(1)“調(diào)虎離山”救小狐貍

(2)深入“虎—”做窩、喂奶。

(3)咬不斷鐵鏈就咬木樁。

預設二:人與動物之間親密信任的友情:

(1)正太郎同情小狐貍。

(2)正太郎給狐貍送食物。

(3)老狐貍救護正太郎

(4)正太郎要回小狐貍,讓狐貍一家團聚。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七

一、學習抓住特點,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按照合理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

三、體會自然、清新、生動的語言

四、掌握朱自清生平

一、抓住“文眼”——威尼斯的“別致”,如何體現(xiàn)為“水上之城”的自然風光的明媚和古老文化藝術的“華妙莊嚴”

二、第二自然段寫景極簡練,抒情極含蓄,且二者交融,宜深入細致地領略

教學設想一、課文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教學時對所提及的知識不要求學生會全面弄明白,只要求弄懂主要內(nèi)容,把握住敘述的層次和表達方法

二、不知思考題剛

1、聯(lián)系《背影》復習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知識

2、學習自學全文,并寫出段落提綱

3、前半篇寫威尼斯“水上城”的特點,作者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描寫?

4、作者如何抓住“文化藝術城市”這個特色寫他的“華妙莊嚴”?

5、分析這篇游記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三、教具準備歐洲他國(意大利地圖)一份彩色粉筆

教學要點介紹文章有關的背景材料及作者生平,初步理清構(gòu)思脈絡,講析第1——4節(jié)

教師講述;《威尼斯》(加著重號的板書),是朱自清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歐洲旅游結(jié)束回國以后寫的這篇游記寫的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文化古城,文章的內(nèi)容雖然比我們讀過得《背影》復雜,但仍然體現(xiàn)出他寫景散文的特色,即把握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語言自然清新、生動。

我們在初中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么,誰能簡單介紹朱自清的生平那?

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明確: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898年生于江蘇東??h,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學業(yè),畢業(yè)以后五年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

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3年發(fā)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散文,同時開拓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民主戰(zhàn)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詩文集》,毛澤東稱贊他是“表現(xiàn)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西北岸,意大利北部,它是有一百多個小島構(gòu)成的,城內(nèi)河道縱橫,作為總干道,就是第一節(jié)介紹的相反寫的s的大運河,威尼斯的南面就是沙提,課文中重點介紹的圣馬可方場,就在城的南部臨海的地點。

(一)教師重點解說

1、多音字解說

著著色(zhuo)(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

出了個高著(zhao)(計算,辦法)

著涼(zhao)(感受,受到)

你聽著(zhe )(助詞)

沈沉毅(chen)(這里同沉)(沉著)

沈陽(shen)(專門名同姓)

數(shù)數(shù)一下(shu)(逐個計算)

數(shù)次(shu )(幾,幾個)

數(shù)見不鮮(shuo)(屢次)

2、詞語解釋

花團簇錦;像花朵促成團,像錦緞集成堆。團聚成團;簇:集成堆。

華妙;華麗而美妙

闌干;同欄桿

沉毅;沉著剛毅

典麗風華;本指端莊美麗,富有風華和才華。

(二)提問;;本文分幾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學生們回答之后,教師明確

全文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紹“水上城市”的特點時,從平視(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和俯瞰(在圣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兩個觀察角度,具體而形象地描繪為你死的明媚景色。

第二部分(3——9段)以圣馬可方場為中心,按時間轉(zhuǎn)移的順序,向四周環(huán)視,先從東部的兩個建筑寫起然后寫南面運河中的夜曲,接著介紹西北的兩個(建筑寫起)兩個教堂,再寫到方場東面的公園,全文的材料及豐富,但由于觀察點交代清楚,所以全文的調(diào)理極為豐富,但由于觀察點交代講清楚,所以全文的調(diào)理層次極為分明。

(一)教師講述;威尼斯給人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別致”“別致”指跟尋常不同,即新奇可喜從第一節(jié),看看威尼斯,是怎樣“別致”的?

學生們回答,教師明確

別致1、交通工具,小火輪,“剛朵拉”

2、大街,大運河

3、小胡同:小河道四有十八條

4、分述不同的船的作用

a,輪船;在大街上走,像公共汽車

b,剛多拉;哪兒都去,搖櫓的小船

5、橋多:三百七十八座

6、威尼斯人愛水:喜歡乘船

(二)提問: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哪些手法,解釋威尼斯作為水上城市的特點的?

學生們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用親切對話的方式,引起聯(lián)想

2、比喻作者巧妙的使用比喻,有些地方配合起來用,構(gòu)成雙關

3、文筆很細密,體貼讀者的心理

(二)教生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

教生共同歸納:本節(jié)是鳥瞰,從全局中看威尼斯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環(huán)俯視)

碧波中團花簇錦的陸州(俯視)

水天相接(遠視)

天空明鏡透明(感受)

江南水鄉(xiāng)景色(對比穿插)、

北歐全景(對比穿插)

文章第一句中的“別致”二字是全文的總文眼,下邊從“水上之城”寫其“明確”,文化藝術之城寫其“華妙莊嚴”,寫“明媚”又從兩個視角攝影,第一段是平視,活畫出一幅“河網(wǎng)之城圖”第二段是俯瞰,活畫出一幅“海上之城圖”

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

1、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看,與力矩相同的一組是

例;在圣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錦簇似地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

(2)已經(jīng)近午了,樹雞在啼,狗睡在麥田里,野外的羊群里,時常發(fā)出羊的和諧的叫聲

(3)這個亭聚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4)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5)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在這遮住了天日的森林中卻閃著煙火的紅火光

(6)大石側(cè)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1)背誦第一、二大段

(2)預習第二部分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八

1.基于識字寫字

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基于閱讀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速度。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

3.基于寫作

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珍視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修改自己的習作,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山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本組課文以“感受自然”為主題,課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lián)想、清新的筆調(diào)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本課學習重點是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學習難點是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xù)學習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1.基于識字寫字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識字寫字能力基本形成,能通過自學讀準字音,識字寫字難度不大,書寫上有一定速度,但在美觀上需要指導。

2.基于閱讀

六年級的學生學過《桂林山水》等一些寫景抒情的文章,初步學習了一些寫作方法,比如:找出作者文中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基于習作

六年級學生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但是語言表達不夠豐富、形象、生動。

1.能讀準字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抓住重點語句反復朗讀,說出山雨的特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領悟作者細致觀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3.學習作者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表達感受的方法并嘗試仿寫。

評價任務

1. 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 通過各種形式讀描寫山雨的優(yōu)美句子,來感悟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 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指名讀等方式有感情朗讀重點句子,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fā)奇特的聯(lián)想、想象,運用多種手法表達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教學環(huán)節(jié)

學習活動

評價要點

教師活動

雨聲導入

活動一 雨景視頻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理解題目意思。

通過讀文題,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導入新課

能讀準字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活動一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檢測,讀準“水淋淋、啼囀、清脆”。

1.通過同桌互讀、指名讀,能讀準生字字音。

朗讀訓練

交流糾正

通過抓住重點語句反復朗讀,說出山雨的特點,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領悟作者獨特的感受。

再讀課文

品讀賞析

活動一自讀感悟。帶著“作者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畫出有關句子,自讀品味。

1.通過默讀、劃線、批注初步體會作者情感。

互評

活動二

相互交流描寫山雨的句子并通過朗讀感受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

通過合作讀、小組讀,感受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的感悟。

組織互評

指導朗讀

活動三 動情朗讀,加深理解。

通過多種形式感受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交流互評

嘗試仿寫。

拓展延伸

活動一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并積累優(yōu)美句段。

同桌互背,小組互背。

活動二

仿寫

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仿寫。

交流展示

組織互評

搜集關于雨的詩句、四字詞語。欣賞《聽聽那冷雨》

山雨

聽 雨聲無字歌謠 由遠而近

觀 林色色彩分明 嫩綠流動

品 山靜鳥兒啼囀 雨珠丁冬

1.目標達成情況:

目標一:

目標二:

目標三:

2.教后得與失: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九

1.圍繞“難忘的‘第一次’”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交流時能抓住重點,內(nèi)容要真實,敘事要具體,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要適當;聽他人說話時要認真耐心、尊重對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根據(jù)習作提示,從三個內(nèi)容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習作,能圍繞所選內(nèi)容的寫作要點分段表達,內(nèi)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經(jīng)第一次做過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經(jīng)過敘述清楚,最好能談談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啟示。

3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已是12.3歲的少年,從你們呱呱墜地到現(xiàn)在,在成長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個“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單獨睡覺,第一次得獎……這許許多多個“第一次”, 就像一個個腳印,記錄下我們成長的經(jīng)歷。今天,我們來一起說說自己的“第一次”好嗎?

2.學生朗讀要求。

3.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經(jīng)歷過的“第一次”,師及時板書,以拓展學生的思路。

二、創(chuàng)設情境,喚醒記憶

1.提出問題:在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個呢?為什么這個“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進行口語交際。

(1)明確說話要求

①交流時要說清楚“第一次”的經(jīng)過。

②要說出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或得到的啟示。

③也可以說說現(xiàn)在對當時“第一次”的看法。

(2)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準備。

三、課內(nèi)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交流:組內(nèi)的同學依次講述自己的“第一次”,每個組員講完后,其他組員及時評價,可以質(zhì)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各組選派一兩個同學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個,師生及時評議、質(zhì)疑。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

四、拓展延伸,課外交際

1.課后,與其他同學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學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說的,也可以是同學、伙伴說的)講給父母聽,也可以請他們講講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難忘的“第一次”,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細細感受和品味,我們同樣也會從中獲得感悟和啟示。

2.指生朗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1)可以記寫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要寫清楚經(jīng)過和啟示。

(2)可以學習《手指》一文的寫法,選擇生活中的一個使你有所感觸的事物,要寫清楚事物的特點和從中得到的啟示。

(3)可以描寫一幅漫畫的內(nèi)容(可以是書上的這幅,也可以是自己帶來的),要寫清楚圖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選內(nèi)容,分組交流

1.學生各自選擇自己習作的內(nèi)容,思考寫什么,怎么寫?

2.根據(jù)所選擇的習作內(nèi)容把學生分組,組內(nèi)交流習作內(nèi)容,其他組員及時質(zhì)疑評價,提出意見或建議。

三、全班交流,拓寬思路

1.每一個內(nèi)容選擇2.3名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要求盡可能把內(nèi)容說具體。

2.師生評議:評議要點(1)是否按照具體的要求抓住了重點。(2)表述是否具體、流暢。(3)啟發(fā)或感悟是否真實。

四、再次明確習作要求,學生習作

1.再次明確寫作每一個內(nèi)容的具體要求。

2.寫作內(nèi)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學生各自習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學互相修改寫作草稿。

5.謄寫習作,努力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一、小結(jié)習作,提出任務

1.總結(jié)本次習作總體情況,并表揚習作優(yōu)秀,進步明顯的同學。

2.提出評議重點:(1)是不是把事情的經(jīng)過,事物的特點,漫畫的圖意寫具體了。

(2)是不是真實的寫出了自己的啟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賞佳作,師生互動

1.欣賞佳作片斷,共同評議。(選擇3―4位學生的習作片斷,進行欣賞,說說值得學習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賞析兩篇學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兩點評議。

三、小組交流,互議互評

1.自讀習作,互相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

2.各自修改,繼續(xù)完善習作。修改中,提醒如語句、標點、字等也要修改;訂正老師和同學對修改提出的意見。

四、拓展練習,強化運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片綠葉可以顯示大地的生機,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們因有所感悟,受到啟發(fā)而難以忘懷。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就一定會有許多感動、啟示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2.把自己的習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謄抄后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

第一單元的作文是《難忘的第一次》,我感覺題目不是很難,因此,上課簡單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難忘的第一次,就開始說作文了。經(jīng)過一個寒假,學生的能力沒什么變化,讓我很滿意。

我認為做得好的方面有:

在學生充分介紹自己經(jīng)歷的難忘的一件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告訴他們在成長的經(jīng)歷中,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帶給自己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有滿足,也有遺憾……選材時要選自己最難忘的,一定是自己的親身感受。學生通過回憶,互相交流了各自不同的第一次,寫作時選材很獨特,很廣泛。

在習作指導時,我注重指導學生要寫出真情實感。如劉博林寫的是發(fā)生在小時候除夕夜發(fā)生的故事,自己本來不喜歡吃餃子,但是媽媽說在餃子里放了錢,誰吃到錢誰在今后的一年里有好運,所以自己就拼命吃,結(jié)果撐得肚皮都圓了,媽媽才說忘了忘餃子里放錢了。我覺得自己上當了。字里行間流露出童真童趣,能喚起讀者的共鳴。還有的學生寫了自己學會了一項新本領,學會了一項新技能,還有的同學寫自己第一次當家,第一次撒謊等。其實,作文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種歷練,是他們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體現(xiàn),是他們內(nèi)部深藏著的情感的沖動。他們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能夠在作文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習作中要有學生真實的生活,讓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審視生活,去體驗生活的滋味,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不足的之處是:拓展題材的指導用得多了,對寫作氛圍的渲染少了。因為選材時間過長,致使無法對學生謀篇布局進行細致指導。大部分學生的激情調(diào)動起來了,靈感被激發(fā)了,但還有幾位學生沒有大膽發(fā)言,因而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 這節(jié)課雖已結(jié)束,但它留給我的思考卻有很多: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不管遇到多么簡單的問題,永遠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踏踏實實,做好本職,真心對待學生。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十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交流感悟。

2、積累諺語。

3、推薦課外讀物。

1、至少各摘抄一個有關環(huán)境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片斷。

2、收集與“誠信”有關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辯論”運用過的。

3、根據(jù)“課外書屋”的推薦書目,布置學生提前了解相關書籍,給自己喜歡的.書籍寫一段廣告詞、一份推薦書或簡介。

(一)對話導入。

1、讀著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著一份又一份美麗的感動,浸潤著我們一顆又一顆善良的心靈,真的很快樂!今天就讓我們快樂地走進“回顧?拓展三”,進行一場知識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請瀏覽一下課本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課外書屋”三部分內(nèi)容。

2、師生討論比拼方式與方法。

3、總結(jié)討論結(jié)果:積累警句多的為“收藏家”,朗誦用情的為“朗誦家”,理由說得充分的為“演說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斷。

4、討論分享程序:朗讀精彩片斷→分析精彩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斷一:環(huán)境描寫。

(1)指名讀來自課文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學生自告奮勇讀來自課外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再評價、補充。

(3)再推薦一名學生讀自己習作中的精彩片斷→自我剖析→說明分享理由。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不僅能用心用情地讀,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分享理由,還能理解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厲害!希望各位繼續(xù)努力,各顯神通,爭取成為班級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誦家、演講家。預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環(huán)境描寫的精彩片斷。

分享精彩片斷二:心理活動描寫。

(1)組內(nèi)分享,注意傾聽與評判。

(2)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班級分享,教師積極參與各小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幾名學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評價、補充。

(4)教師適時點撥、歸納,關注學生的傾聽習慣、評價措辭、補充的方法。

民主評選第一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并用熱烈掌聲表示祝賀與鼓勵。

比拼二:讀悟警句。

1、把“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讀成誦。

(1)學生自選日積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淺出的解釋,如同學都舉手表示懂了,此生即為本輪演講家的競爭對手。

(2)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根據(jù)學生實際,難理解的名句進行趣味性操練:同桌互說。

(3)至少背誦5句中的2句,指名背誦成功者為本輪朗誦家競爭的實力派選手。

2、朗讀課外收集的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

(1)小組長負責:比比本小組誰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記錄姓名、條數(shù)報學習委員,由班長宣布本輪的收藏家,宣布前請老師鑒定。

(2)同桌互談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組長推薦優(yōu)秀者。

(3)小組長負責:競選本組最佳名言警句朗誦家。

(4)各小組最佳朗誦家競選班級朗誦家,朗誦前由小組長說明推薦理由。

(5)全班參與評選。

3、民主選舉第二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

比拼三:推薦優(yōu)秀書籍

1、自由朗讀“課外書屋”中對《綠山墻的安妮》一書的介紹。

2、通過談話提問,了解學生通過前一段時間的準備,對文中提及的《根鳥》、《窗邊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識大比拼──課外書屋中,你認為哪本書最值得推薦?我們來發(fā)表演說,說出你的理由??凑l勇敢;看誰最幽默;看誰的書最有吸引力;看誰的書最值得看!

(1)發(fā)表演說要有稱呼,有開場白,有結(jié)束語;還要注意聲音響亮,富有感情;態(tài)度自然大方。老師傳授秘訣:設置懸念;用自己的話講而不是讀。

(2)自練。

(3)自薦,上臺推薦書籍。

(4)學生舉手上臺挑戰(zhàn)擂主。

(5)評價兩位選手,確定新擂主。

(6)鼓勵學生挑戰(zhàn)新擂主,再作分析與評價。

(7)根據(jù)小組交流,推薦新的挑戰(zhàn)者,產(chǎn)生新擂主。

(8)推薦本輪演講家、收藏家、朗誦家候選人名單。

(9)對當選者表示祝賀。

比拼四:合創(chuàng)精美小報。

1、教師小結(jié)過渡:

通過一次一次緊張而快樂的比拼,同學們的收獲更多了,體會更深了,對同學的了解更全面了,對嗎?我想如果把這一塊一塊分散的比拼內(nèi)容進行信息處理,知識整合,制作成一張一張精美的小報,不僅我們的同學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同學了解我們,認識我們,讓他們也獲得知識。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2、尋找合作伙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強強合作或強弱合作,杜絕弱弱合作。

3、比拼時間為一星期,要求書寫整潔,內(nèi)容豐富,富有創(chuàng)意。

4、一周后評比,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優(yōu)秀獎各若干名。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1.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懢盃钗铩?/p>

2.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山河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學習抓住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懢盃钗铩?/p>

一、導課

1.碧野先生寫道:“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積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于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那近在腳下的天山又如何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天山,去感受天山最真切的美。入題。

2.播放學樂師生精彩的導學成果。

二、新授

親歷美

1.小組合作,出示學習任務。

(1)你欣賞的小片段描寫了天山的什么美景?有什么特點?

(2)這個片段(或句子)有何獨特的韻味?

(3)應該怎樣朗讀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感受表達出來?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雪峰、密林、野花三個片段進行發(fā)言,相機引導。

(1)學習第二自然段。朗讀思考:這段描寫的景物有何特點?

文中是怎樣形容云影的?你認為形容得貼切嗎?

你還能找到類似描寫手法的句子嗎?想象雪水、浪花的景象,說說你還會怎樣形容它們?

討論:寫了天山的寂靜為何還要寫溪流、游魚的活躍?

請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指名讀,配樂齊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思考交流:描寫了天山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點?

文中是怎樣形容出塔松的特點的?

出示塔松圖片,你還有什么奇妙的形容?

討論:文中說馬蹄濺水、幾聲鳥鳴“增添了密林的幽靜”,這樣寫是不是互相矛盾?男女生比賽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自讀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

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此時的你正騎馬走在花海之中,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渴望?交流感受??彀盐覀兊男那樽x出來吧。指導讀,配樂讀。

3.升華:置身于溪流花海之中,滿眼的明媚,撲鼻的芳香,怎能不使人心情舒暢、浮想聯(lián)翩呢?難怪作者對天山贊不絕口呢。學生讀最后一自然段,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讀出對天山的贊美。

三、 練習

師生展示作品,交流,教師引導賞析得意之作。

四、總結(jié)

天山如此美景,請參考課文的優(yōu)美詞句和自己搜集的詩文、圖片資料,為天山寫幾句贊美的話,或?qū)懸皇仔≡?。你還可以變幻成天山上的一片云、一條小魚、一朵花等,以它們的口吻來寫也很好。

五、作業(yè)

說摘抄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課外讀讀《天山景物記》以及碧野的其他作品。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1、師: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從甲骨文、鐘鼎文、篆書、隸書一直到現(xiàn)在的簡化字中間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綜合性學習,我們了解了甲骨文,知道了鐘鼎文,也領略過篆書、隸書。但你能把最原始的甲骨文與現(xiàn)代的簡化字相聯(lián)系嗎?

2、猜字游戲(12生肖)。

3、談感想:

當這兩種文字同時出現(xiàn)在你眼前時,你有什么樣的感想呢?(自由談)

1、導入揭題:

是呀,漢字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它讓每一個中國人為之動情。今天讓

我們一起來讀一篇由詩人劉湛秋寫的散文《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2、自讀課文:

3、思考:

把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認真體會作者熱愛漢字的感情。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段:“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p>

(體會兩個比喻句。把漢字比作孩子和鮮花。你覺得漢字還像什么?)

第二段:風韻和變化:

⑴ (生找到“太陽”、“月亮”這類詞)師:在作者的眼里每個字有著不同的風韻。你有沒有和作者同樣對漢字的感觸嗎?(學生用“看到……感觸到……”展開聯(lián)想來說話。)

⑵ 小結(jié):

是呀,這些用筆畫組成的美妙圖畫,這些由橫豎構(gòu)成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zhì)多么相近。它們在瞬間走進想象,然后又從想象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么可愛的小精靈呵!

⑶體會書法中漢字的變化。

①師:是呀,書法是漢字最直接、最完美的表現(xiàn)形式。它是一種獨特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瑰寶,也是世界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書法讓漢字更充滿了生機,更具有了無窮無盡的變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欣賞書法作品體會括號中的四個詞。)

②你還能用其他的詞來形容這些書法嗎?

(浩如煙海、揮灑自如、熱情奔放、豪邁恣肆、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jié)構(gòu)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飄逸通達、行云流水。)

③走近沙孟海:

師:在我們寧波有一位世界的書法家。(簡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給我們帶來的作品。

(請生給每幅作品寫一個詞。)

師:誰能連起來向老師們介紹一下沙老的書法作品。

第三段:音律美:

師:我們讀過《詩經(jīng)》、《楚辭》,也背過唐詩宋詞,更誦過優(yōu)美的近代詩。從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漢字中那跳動的音符,那迷人的色彩。

第四段:總結(jié):

師:漢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它以無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著你,它以不同的風韻展示它的靈性。怪不得作者會對漢字如此鐘情,迷戀。正如最后一段中所說;“像……”(生齊讀)

(男女生誦讀。)

1、師:在這一主題單元中還為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多要求。

2、生快速瀏覽“我愛你,漢字”版塊。

3、說說你下階段的綜合性學習想從那里著手呢?

四、總結(jié)

每一種文字都是民族的記憶與自豪,方塊文字深深地扎根在我們歷史和民族的土壤里。讓我們繼續(xù)遨游漢字王國,去感受那祖國文字的神奇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1、通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注釋積累本文中的生字詞和優(yōu)美語句。

2、查閱威尼斯的有關資料,了解威尼斯。

欣賞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并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了解威尼斯奇特、瑰麗的風光和文化藝術,感受威尼斯的美。

欣賞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并恰當使用修辭手法。

品讀欣賞。

多媒體。

1、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材,齊讀課題。

2、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

3、整體感知課文,談談威尼斯這座城市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并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后,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時間,交流各自的學習所得,質(zhì)疑問難。

下面讓我們跟從……同學的朗讀,走進威尼斯,一起領略馬信德筆下的藍藍的威尼斯的美麗風光。

(舉手點名朗讀,要求其余學生邊聽邊體會文章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

1、朗讀(配樂:蕭邦小夜曲)

2、圖片插入跟蹤展示

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麗風光?你最喜歡哪一處?為什么?(有選擇性的將學生所談及的景觀放映出來)

——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學生自由談論,可結(jié)合所查閱到的有關威尼斯的資料進行擴展。

師:威尼斯是聞名世界的旅游勝地。文章通過精心的選材,從

不同方位視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畫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風采——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現(xiàn)出來,使人們?nèi)缬H臨其境,陶醉其中,享受無窮。藍天碧海、典雅繁華、和諧幸福,美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一起構(gòu)成了藍藍的威尼斯。

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語言來描繪,課文中有許多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請找出這些比喻句,細細體會。(找出的同時,教師指點領會文章的語言字詞美,如“瑰寶”)

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諧、美麗、幸福,文章又以優(yōu)美的語言為它披上一件藍藍的云裳,更顯其獨特魅力,令人心馳神往。(作者善于運用語言,我們的同學相比也不遜色……)

(同學們,藍藍的威尼斯美,我們的新海口美不美?我們有藍藍的天、藍藍的海、潔白的沙灘、碧綠的揶樹、新鮮的空氣、熱情好客的市民,美麗和諧的建筑、以生態(tài)為指標的建設思路……我們??谝彩恰八{藍”的)

(放映??诰坝^宣傳圖片)

亞熱帶濱海城市—??谌绱说拿?,必然會吸引眾多愛美并且懂得欣賞美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請你當當熱情的小導游

活動:“請你當當小導游”

主題:《藍藍的海口》

要求:選擇??谝惶幘坝^(圖片),以生動的語言并恰當運用比

喻等修辭手法向“游客們”進行介紹。

工具:多媒體

水多橋多船多

板書設計:

威尼斯圣·馬可教堂廣場風光獨特

飲食文化—面食為主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1、正確書寫并掌握本文的生字及詞語積累。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4、感受夏的美麗,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正確書寫并掌握本文的生字及詞語積累

2、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3、感受夏的美麗,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了解課文大意。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導入語: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都有各自的不同點,像春的和煦溫柔,夏的熱烈蓬勃,秋的金黃收獲,冬的冰清玉潔,韻味各不相同但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多見的是對春秋季節(jié)的歌頌,對夏季更多卻是埋怨斥責,那么當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樣看待夏的呢?今天一起隨當代作家梁衡的《夏》去看看吧。

2、簡介作者

3、出示導綱

4、自學設疑

二、合作互動

1、小組討論

2、展示評價

出示展示評價分工表

題號、展示組、展示方式、評價組

書寫展示評價標準:書寫內(nèi)容正確、規(guī)范、美觀、布局合理。

口述展示評價標準:站姿端正,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內(nèi)容正確,語言通順規(guī)范。

特別是第三題從儀態(tài)、情感、語氣語調(diào)、語速等方面評點朗讀。

三、導學歸納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友情提示:可從知識積累、思想感悟、寫作方法等方面談)。

四、拓展訓練

1、拓展運用

積累《夏》的古詩,體會作者的夏的感情。

2、編題自練

(1)、下列加橫線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主宰(zǎi)

b、磅礴(pó)、春華(huá)匍匐、(pú、fú)

(2)、下列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輕飛漫舞、蓬蓬勃發(fā)、承前啟后

b、春華秋實、閑情逸致、秋波澹澹

(3)、作者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的真正意圖是什么?

布置學生復習本課知識點。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7748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