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04:32:38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范文(18篇)
時間:2023-12-05 04:32:38     小編:夢幻泡

音樂是一種通過聲音和樂器演奏來表達情感和觀念的藝術(shù)形式。在總結(jié)中,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敢于創(chuàng)新和突破。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總結(jié)的寫作方法,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墨梅》。

2、學會“硯”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4、積累關(guān)于梅的詩句,感受古人對梅的情結(jié)。

理解古詩的詞語,并說說詩句意思。

感受古詩意境,體會作者貞節(jié)自守的感情。

一、會讀詩。

1、(幻燈出示課題,播放音樂《梅花三弄》)伴隨著這首古樸典雅的古箏曲《梅花三弄》,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墨梅》。

2、作者王冕,簡介作者。(幻燈)。

3、一讀:自由讀詩,反復(fù)讀,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指名讀,講解生字讀音“硯”,“乾坤”

二讀:光把詩的字音讀準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讀出節(jié)奏來,讀出味道來。再指名讀,注意速度。

三讀:師生合作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讀。味道出來了。再換讀。

老師讀題目,作者,生讀全詩。

二、讀懂詩。

2、質(zhì)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

(介紹題畫詩。)這是一首題畫詩,題畫詩,就是在中國畫的空白處,往往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抒發(fā)作者的感情,詠嘆畫面的意境。從而形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比較熟悉的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是一首題畫詩,只不過這是蘇軾描繪的是惠崇和尚的畫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這株墨梅的?

讀一二句。在哪兒?理解“洗硯池”(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邊練習書法,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而成“洗硯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現(xiàn)出淡淡的黑色,沒有濃妝艷抹,沒有鮮艷的色彩)“痕”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極點,簡直若有若無,使人對其產(chǎn)生了輕靈飄逸的感受。

讀三四句,說意思?!扒鍤狻薄扒ぁ?/p>

說全詩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詩里,再詩讀,是不是詩味更濃了?

三、悟梅魂。

板書: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氣——滿。

2、(幻燈回《墨梅圖》)《墨梅》中的梅花個個清雅素淡、冰清玉潔,可有人卻說:“王冕,你不去畫嬌艷的荷花,只畫這素淡的梅花,哪里還會有人喜歡你,還會喜歡你的畫呀!”于是王冕就給這畫題上了詩,也給了回答,你能找到嗎?(為什么不畫富貴的牡丹、艷麗的挑花和豐腴的海棠花?為什么不畫粉色白色紅色的梅花?)。

3、為什么不畫得鮮艷奪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梅的顏色好不好看?我們來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顏色卻刻意不畫,墨梅與那些紅梅、白梅相比,顯得多么與眾不同,她不靠鮮艷的顏色來取悅別人,她只想讓——清新的香氣充盈在天地之間)。

(2)與墨痕的淡相對的,是清氣的——(滿)。

拓展寫“香”的詩:愛梅的詩人多,贊梅花之香的詩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懹巍恫匪阕印ぴ伱贰?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現(xiàn)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來——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

(只不過暗香一詞也并非詞作者原創(chuàng))。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山園小梅》(在靠山的花園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紛紛飄落,這時,園中的梅花卻依次開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獨占花園。青山腳下,小園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見底,潭邊有梅一簇,梅枝橫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輝。每當夜幕降臨,月灑青輝,晚風襲來,梅香四溢,滿園芬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3)這么多人鐘情于梅花的清香?在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僅僅是香氣本身嗎?香氣還代表什么?(繼續(xù)出示詩句:堅強品格、高貴氣節(jié)、勤奮、刻苦、高潔、脫俗)。

為什么不兩全其美?

(色——外表,氣——內(nèi)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鐘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獨愛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棄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澤,而選擇以“淡墨痕”來畫梅,目的是為了突出——香氣,清香。

4、感受“人”

同學們,王冕一生寫了無數(shù)詠梅的詩,以這首《墨梅》最為有名。他筆下的墨梅有著它獨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顏色好”,一指梅的顏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來夸獎梅花的顏色艷麗,暗指名譽、錢財、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溢在天地之間,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這種借助事物表達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還知道這樣的詩嗎?(石灰吟、竹石)。

5、小結(jié):就是由于王冕這種鄙視流俗、貞節(jié)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這素凈淡雅超凡脫俗的墨梅。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讀出梅花的高潔,讀出王冕的高潔。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嚴寒,冰肌玉骨,人們喜愛它的形態(tài),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來,有許多關(guān)于梅花的詩?,F(xiàn)在我們來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義,梅花的大紅大紫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有所謂的“詠梅兩千卷”。當然,捧紅梅花最不遺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鶴子。在古詩中,以梅為題的詩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嘆國恨。

古往今來,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百姓悲歡,最牽動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這種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發(fā)傷感之情的橋梁。南宋詩人劉因的《觀梅有感》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

前兩句寫東風把戰(zhàn)場上的灰塵吹落了,意思是說南王朝已被元軍消滅,戰(zhàn)爭已經(jīng)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隱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實際懷念的是南宋朝廷。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南宋滅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鄉(xiāng),自古聞名,蘇杭更是封建時代的繁華都市,晚唐詩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句。但現(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滅亡,江南當年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戰(zhàn)爭所帶來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沒有閑情逸致欣賞梅花了。

劉因是跨越宋元兩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興亡、江南興衰的過程,他在《觀梅有感》中,以梅為載體,抒發(fā)自己對江南的懷念和對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詩,陸游。

(三)以梅寄閑情。

(四)借梅訴鄉(xiāng)情。

五、作業(yè)。

1、課外自學《竹石》。

2、自由組合,出一期“梅花贊”的手抄報。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需要別人夸艷麗的顏色、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借梅自喻、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賞詩中描繪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體會詩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呢?教學中、我設(shè)計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多角度的誦讀中進行不同層次的品味。

一、認識梅花。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開始、與學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資料、給學生呈現(xiàn)出梅花潔白、堅韌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詠梅詩句。課外的資料搜集與課內(nèi)學習相結(jié)合是我這堂課的一個主要特點。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各種與梅花有關(guān)的資料。由于有了上學期的基礎(chǔ)、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資料的要點、搜集到的資料內(nèi)容豐富。這也給進一步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這也我學完這首詩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結(jié)全詩、銘記“國魂”。根據(jù)板書進行小結(jié)、使學生對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國魂”的美譽、將梅花堅韌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學生的心里。

上完這首《墨梅》、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進行反思、最大的感觸是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很膚淺。

一、當有學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樹被洗硯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這一問題時、我的引導顯得粗略、模糊。教學過后才通過資料了解到“洗硯池”是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這么個“洗硯池”、無從考究、但可以明確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當時能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教學便會更充實一些、厚實一些。

二、自己對題畫詩的了解還不夠、沒有抓住題畫詩的特點來為教學服務(wù)。教學時如果能借助“畫與詩的結(jié)合”來理解詩意、特別在帶領(lǐng)學生品讀理解“朵朵花開淡墨痕”這句詩時、若能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回到畫中去、由畫即詩、教學效果肯定也會上一臺階。

三、在突破“詩人借梅自喻、抒發(fā)高尚情操”這一教學難點時、僅僅只是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簡單的故事、預(yù)想從故事中就能體現(xiàn)詩人品質(zhì)的方式顯得太膚淺。其實、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類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并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權(quán)貴、于是摒棄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以作畫為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課堂中、我就沒有涉及到詩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錯過了很好的利用教學資源的機會。

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整節(jié)課還有許多缺失。但通過執(zhí)教《墨梅》一課、我也深刻地體悟到教師只有深入解讀文本、多層次、立體化的解讀文本、充分利用各種可用資源、才能使課堂真正豐滿、使學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學更為有效。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二

1、知識目標:通過反復(fù)誦讀詩歌,欣賞圖畫理解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2、能力目標: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

3、德育目標: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4、創(chuàng)新素質(zhì)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品格。

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常聽人說起歲寒三友這個詞,誰愿意告訴老師歲寒三友具體指什么?

2、你們見過梅花嗎?(出示圖片)。

3、都說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潔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歷代有志之士,謳歌梅禮贊梅,王冕的《墨梅圖題詩》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今天們一起來體味那絕美的詩篇。

4、板書課題。(出示古詩)。

二、初次朗讀詩歌,解決生字新詞。

1、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討論交流,自學字詞。

3、出示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三、熟讀詩歌,理解詩文。

1、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學生交流后老師點擊重點問題學生讀一遍)。

2、好,帶著這些疑問大聲朗讀詩歌。

3,小組討論古詩意思。

4,匯報交流詩意。

5、引導分析墨梅特點及精神。

6、詩人真是光贊美梅花嗎?他為什么要做這首詩呢?出示作者的資料,學生讀一讀。交流做詩的原因及目的。

7、認真欣賞圖畫,說說你對他的理解。

8、再讀詩歌,體會感情。

四、回顧反思:

1、“歲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樣的精神:

(明確:“竹”是有氣節(jié),象征詩人“任而東南西北風”的氣概;松:不畏風霜,生機勃勃,象征詩人的錚錚鐵骨;梅:超凡脫俗,象征了詩人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2、請學生說說“歲寒三友”對自己的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

1、默寫古詩。

2、積累與梅花有關(guān)的古詩。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三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lián)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一、導入新課。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jié)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xiāng)人呢?(同學補充注釋處的內(nèi)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身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只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古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jié)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解釋古詩。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朗讀表示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shè)置對話:你現(xiàn)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xiàn)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示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lián)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示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jié):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身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四、深入體會詩意。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和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身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身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五、安排作業(yè):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四

1、學會3個生字,認識“乾、坤”兩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焚燒、千磨萬擊、千錘萬鑿。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課文。

3、了解詩歌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學習詠物言志的'寫法。

一、導入。

1、憶古詩,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塊瑰寶,那么你都會背誦哪些古詩句呢?

2、憶學法,遷移舊知,為自學古詩做好鋪墊。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幾首古詩。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怎樣學習古詩的?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曉詩意;入意境,悟詩情。

二、授新。

1、個人自學。

2、小組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自學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問題。教師深入小組,適當指導。

3、大組匯報。

學生按照剛才總結(jié)的學法,依次匯報。結(jié)合查閱的資料、結(jié)合插圖等等,尤其是對重點字意詩意,說一說、議一議,互動補充。

4、誦讀感悟。

在理解詩句含義、初步體會思想感情的基礎(chǔ)上,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先自由練讀,再指名糾正示范,然后再試讀。使得熟讀成誦,并能有感情的背誦。

(二)《竹石》《石灰吟》。

在有了學習《墨梅》的經(jīng)驗方法的基礎(chǔ)上,自學并匯報這兩首古詩。

(三)寫法。

三、鞏固。

用不同形式背誦三首古詩,注意難寫易錯字和標點符號。

四、拓展。

搜集交流托物言志詩,如《青松》(陳毅)、《梅花》(王安石)等。

1、讓學生在課前按照學法進行充分的預(yù)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把三首古詩一起交流,節(jié)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在理解古詩詩意的時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釋,只要說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匯報的時候,形式不要過于單一、三首詩同一個模式匯報下來,要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匯報。

4、對古詩的朗讀練習還不夠到位,一定要保證充分的讀的時間,多讀、熟讀、有感情的讀、有感情的背誦。

5、朗讀、背誦古詩的形式也要靈活多樣。

6、可以擴展第二課時作為古詩背誦大賽,摘抄積累,模仿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五

我任教的班級是一個語文基礎(chǔ)較好的孩子。這個班級的孩子從三年級開始,我就開始訓練他們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預(yù)習能力,讓孩子多積累,多閱讀。所以在教學《墨梅》一詩時,我想讓語文課堂體現(xiàn)開放襟懷,把課外的相關(guān)知識引進課內(nèi),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所以我在課前預(yù)習時讓學生搜集各種與梅花有關(guān)的資料,有詩人的背景資料,有關(guān)于梅花的詞語、名句積累,還有描寫梅花的詩詞……將課外搜集的資料與課內(nèi)學習相結(jié)合進行教學,給語文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教學板塊一:欣賞美圖,激趣揭題。

1、欣賞一組梅花圖。(出示課件)。

2、讓學生用一個詞語來贊美梅花。(生自由說)。

3、出示一組贊美梅花的詞語讓學生誦讀。

4、介紹詩人,揭示詩題:

5、看著這幅畫,想想詩的題目“墨梅”是什么意思?水墨畫的梅花。

過渡語:這幅梅花圖與我們先前看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師板:艷麗、淡雅)王冕為什么會喜歡這種淡雅而不艷麗的梅花呢?相信大家學完這首詩就會明白啦!

(設(shè)計意圖:通過欣賞梅花、贊美梅花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自然地引出詩人,揭示課題,并結(jié)合出示的墨梅圖解題、質(zhì)疑,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樣的開頭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學板塊二:自讀古詩,自主質(zhì)疑。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質(zhì)疑(出示要求)。

(1)用“/”劃出古詩的停頓,按照停頓將詩讀正確,讀流利;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標出。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讓學生學有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質(zhì)疑能力。)。

教學板塊三:匯報交流,讀懂詩意。

1、匯報交流,指導誦讀。

(2)有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個人感悟來進行個性化的誦讀,讀詩也是一樣的,要讀出我們自己的味道。如果我想要表現(xiàn)王冕很自豪地說這棵梅花樹是他家的,就可以重讀哪個詞語的讀音(示范)……想要表現(xiàn)每一朵花就要重讀哪個詞語(指名讀)……(讓學生自由練讀處理重音)再指名2個讀。

(3)這樣你會填空式地讀,據(jù)詩意選擇詩句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達到熟讀成誦這一目的,并滲透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1)。

過渡語:啊,真了不起!大家都會背誦啦!

2、設(shè)問質(zhì)疑,引導理解。

現(xiàn)在,老師還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這首詩中的一些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請仔細聽題:

(1)、誰知道王冕畫的這株梅花生長在哪里?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看課文,圈畫理解詞語“吾家、洗硯池”,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出示課件)介紹“洗硯池”,這洗硯池明明是王羲之家的,王冕為什么說“吾家洗硯池”?(因為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感到很自豪想說八百年前和王羲之是一家,所以他說“吾家洗硯池”,同時王冕也是想說他要像王羲之學習)(出示課件)你知道硯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件)有什么作用?(寫毛筆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數(shù)用石做成,)請看:這是不同形狀的硯,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四大名硯”?!俺帯笔沁@首詩的一個生字,你們看,這是“硯”字不同字體的寫法,它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字。(出示課件)教學觀察示范寫“硯”,再練習正確書寫。

(3)、王冕為什么只用淡淡的墨痕來畫梅花呢?板書:清氣(看課文,重點圈劃理解詞語“清氣、滿、乾坤”,為什么這兒的“流”字不用“留”?(書寫)。

(設(shè)計意圖:通過老師設(shè)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檢測學生自主解疑的效果,完成教學目標2)。

老師小結(jié):古人以詩言志,大家看在這首詩中王冕在哪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詩的前兩行是寫什么?(是直接描寫梅花的特點。)。

(設(shè)計意圖:通過老師設(shè)問學生回答的形式,讓學生明白詩的整體結(jié)構(gòu),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教學板塊四:閱讀拓展,感悟詩情。

過渡語:王冕為什么說“不用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是表明詩人的志向呢?想要言什么志?請聽老師講幾則有關(guān)他的小故事,相信你就會明白詩人的心思啦!師講故事,提要求:讓學生認真傾聽并思考以下問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生自由答)。

“不用人夸好顏色”表達什么樣的志向?“只流清氣滿乾坤”表達什么樣的志向?(生答后師板書:淡泊名利、潔身自好)(指著板書小結(jié):王冕借墨梅的“淡墨”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清氣”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老師小結(jié):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他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品格就是作者的人品。王冕借墨梅的品格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設(shè)計意圖:通過教師講故事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讓學生自主地感悟詩人的品質(zhì),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完成教學目標3和4的教學)。

1、學生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

2、指名學生分享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梅花的詩詞。

師小結(jié):下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一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看看贊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來表明自己的的什么志向?今天的作業(yè)是:(教師出示課件)。

1.作業(yè):自己動手畫一畫梅花,把它做成書簽,題上你喜歡的一首梅花詩,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2.將有關(guān)梅花的詞語和詩詞收集起來,辦一期以“梅花”為主題的手抄報。

3、老師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了有關(guān)梅花的詩詞,重點學習了王冕的題畫詩――《墨梅》,知道詩人王冕畫梅吟詩,不僅僅因為他――喜愛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zhì)。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像王冕一樣借“松、竹、梅”歲寒三友,來表達高潔的志向;借“泥土”來抒發(fā)自己謙遜的情懷;借“蠟燭”來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也可以學習梅花,像梅花一樣——潔身自好!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

最后老師想將歌曲《紅梅贊》送給大家,衷心地希望大家像紅梅一樣堅強不屈,像紅梅一樣放光彩!

(設(shè)計意圖:通過拓展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并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厚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語文學習向課外延伸,完成教學目標5的教學)。

板書設(shè)計:

題畫詩。

墨梅淡墨清氣托物。

王冕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言志。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墨梅》。

2.學會“硯”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4.積累關(guān)于梅的詩句,感受古人對梅的情結(jié)。

理解古詩的詞語,并說說詩句意思。

感受古詩意境,體會作者貞節(jié)自守的感情。

1.(幻燈出示課題,播放音樂《梅花三弄》)伴隨著這首古樸典雅的古箏曲《梅花三弄》,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墨梅》。

2.作者王冕,簡介作者。(幻燈)。

3.一讀:自由讀詩,反復(fù)讀,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指名讀,講解生字讀音“硯”,“乾坤”

二讀:光把詩的字音讀準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讀出節(jié)奏來,讀出味道來。再指名讀,注意速度。

三讀:師生合作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讀。味道出來了。再換讀。

老師讀題目,作者,生讀全詩。

2.質(zhì)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

(介紹題畫詩。)這是一首題畫詩,題畫詩,就是在中國畫的空白處,往往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抒發(fā)作者的感情,詠嘆畫面的意境。從而形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比較熟悉的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是一首題畫詩,只不過這是蘇軾描繪的是惠崇和尚的畫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這株墨梅的?

讀一二句。在哪兒?理解“洗硯池”(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邊練習書法,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而成“洗硯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現(xiàn)出淡淡的黑色,沒有濃妝艷抹,沒有鮮艷的色彩)“痕”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極點,簡直若有若無,使人對其產(chǎn)生了輕靈飄逸的感受。

讀三四句,說意思。“清氣”“乾坤”

說全詩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詩里,再詩讀,是不是詩味更濃了?

板書: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氣——滿。

2.(幻燈回《墨梅圖》)《墨梅》中的梅花個個清雅素淡、冰清玉潔,可有人卻說:“王冕,你不去畫嬌艷的荷花,只畫這素淡的梅花,哪里還會有人喜歡你,還會喜歡你的畫呀!”于是王冕就給這畫題上了詩,也給了回答,你能找到嗎?(為什么不畫富貴的牡丹、艷麗的挑花和豐腴的海棠花?為什么不畫粉色白色紅色的梅花?)。

3.為什么不畫得鮮艷奪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梅的顏色好不好看?我們來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顏色卻刻意不畫,墨梅與那些紅梅、白梅相比,顯得多么與眾不同,她不靠鮮艷的顏色來取悅別人,她只想讓——清新的香氣充盈在天地之間)。

(2)與墨痕的淡相對的,是清氣的——(滿)。

拓展寫“香”的詩:愛梅的詩人多,贊梅花之香的詩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現(xiàn)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來——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

(只不過暗香一詞也并非詞作者原創(chuàng))。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山園小梅》(在靠山的花園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紛紛飄落,這時,園中的梅花卻依次開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獨占花園。青山腳下,小園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見底,潭邊有梅一簇,梅枝橫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輝。每當夜幕降臨,月灑青輝,晚風襲來,梅香四溢,滿園芬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3)這么多人鐘情于梅花的清香?在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僅僅是香氣本身嗎?香氣還代表什么?(繼續(xù)出示詩句:堅強品格、高貴氣節(jié)、勤奮、刻苦、高潔、脫俗)。

為什么不兩全其美?

(色——外表,氣——內(nèi)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鐘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獨愛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棄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澤,而選擇以“淡墨痕”來畫梅,目的是為了突出——香氣,清香。

4.感受“人”

同學們,王冕一生寫了無數(shù)詠梅的詩,以這首《墨梅》最為有名。他筆下的墨梅有著它獨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顏色好”,一指梅的顏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來夸獎梅花的顏色艷麗,暗指名譽、錢財、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溢在天地之間,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這種借助事物表達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還知道這樣的詩嗎?(石灰吟、竹石)。

5、小結(jié):就是由于王冕這種鄙視流俗、貞節(jié)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這素凈淡雅超凡脫俗的墨梅。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讀出梅花的高潔,讀出王冕的高潔。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嚴寒,冰肌玉骨,人們喜愛它的形態(tài),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來,有許多關(guān)于梅花的詩?,F(xiàn)在我們來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義,梅花的大紅大紫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有所謂的“詠梅兩千卷”。當然,捧紅梅花最不遺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鶴子。在古詩中,以梅為題的詩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嘆國恨。

古往今來,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百姓悲歡,最牽動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這種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發(fā)傷感之情的橋梁。南宋詩人劉因的'《觀梅有感》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

前兩句寫東風把戰(zhàn)場上的灰塵吹落了,意思是說南王朝已被元軍消滅,戰(zhàn)爭已經(jīng)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隱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實際懷念的是南宋朝廷。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南宋滅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鄉(xiāng),自古聞名,蘇杭更是封建時代的繁華都市,晚唐詩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句。但現(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滅亡,江南當年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戰(zhàn)爭所帶來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沒有閑情逸致欣賞梅花了。

劉因是跨越宋元兩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興亡、江南興衰的過程,他在《觀梅有感》中,以梅為載體,抒發(fā)自己對江南的懷念和對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詩,陸游。

(三)以梅寄閑情。

(四)借梅訴鄉(xiāng)情。

1.課外自學《竹石》。

2.自由組合,出一期“梅花贊”的手抄報。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七

1、認識2個生字硯、痕。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結(jié)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地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地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地高尚情操。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一課時。

王冕的《墨梅圖題詩》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們一起來體味那絕美的詩篇。

二、初步感知。

引導學生回憶《王冕學畫》的內(nèi)容;朗誦詩歌,熟讀成誦。

三、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的情懷?

3、朗讀全詩。

四、拓展訓練: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guān)梅花的詩句,繪畫作品。

五、回顧反思:

“歲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樣的精神。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八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是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1、課前請學生搜集王冕的資料。

2、制作好課件。

一課時。

課前請一學生介紹一下本首詩的作者王冕。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冕寫的《墨梅》(電腦出示全文),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二、1、你們也試著讀讀,看看能否讀通,開始。

2、好,能讀通嗎?那錢老師來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詞語)。

吾家洗硯淡墨痕乾坤。

誰來讀一下,讀對了其余同學跟讀兩遍。

3、齊讀古詩。

三、看來通過第一遍讀大家已經(jīng)把這首古詩讀通了,收獲挺大的。

四、大家讀得很認真,有收獲嗎?也有問題吧?這樣,錢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收獲(當然也包括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討論討論,你們說好不好?暢所欲言吧!

五、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幾個小組特別的投入,錢老師要表揚他們。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還有沒有什么疑問?錢老師有一些問題,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電腦出示《墨梅》圖),這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2、看著這樸實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長繪畫,他為什么尤其喜歡畫梅花呢?

4、王冕自學成才,鄙視權(quán)貴,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5、對啊,這素潔的梅花不正是詩人鄙視俗流,貞潔自守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七、同學們,再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從中領(lǐng)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八、說說本首詩與《石灰吟》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九

1.認識“硯、痕”這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借助注釋、結(jié)合圖畫、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的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鄙薄流俗的情懷和他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讀了那么多的書,老師考考你們的課外知識,怎么樣?

a.“歲寒三友”是哪“三友”?b、你能背出有關(guān)“歲寒三友”的詩句嗎?(指生背)。

預(yù)設(shè)《青松》、《竹石》、《梅花》。

師:在歲寒三友中,松是堅貞不屈的典范;竹是一個頑強,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象征;而梅呢,傲霜斗雪,芳香高雅??梢杂靡痪湓拋硇稳輾q寒三友: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2.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欣賞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讀課題。

釋題:墨梅,就是王冕用墨畫的一株梅花樹。

簡介詩人:王冕是元朝的詩人和畫家,多才多藝。他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

二、讀詩。

1.打開課本,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讀。讀準“硯、痕”這兩個字的讀音。

4請同學們試著有節(jié)奏地來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自由練習,再指讀,齊讀。

三、解詩。

a.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段時間,結(jié)合書上注釋,自學這首詩??醋约耗茏x懂多少,把讀懂的內(nèi)容用鉛筆寫在書上,把自己讀不懂的地方打上“?”。

1.學生自學。

2.小組內(nèi)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

(1)結(jié)合注釋能理解的重點詞有:淡墨、痕、清氣、乾坤。

(2)交流每句詩的意思。師小結(jié):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畫的一株盛開的梅花。

(3)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帶著對這首詩的理解自由讀讀這首詩。

可能提出的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畫“墨梅”,而不畫鮮艷的梅花?

(2)這是一幅畫,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

(3)為什么說“不要人夸好顏色”?

師小結(jié):

四、品詩。

1.品“淡墨”。

(1)同學們,誰見過盛開的梅花?老師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賞?(出示:幾幅盛開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樣子?你能用上一、兩個詞描述一下嗎?

(2)王冕筆下的梅花從外表上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默讀前兩句詩,思考一下。

生說:淡墨;痕跡一般淺;顏色不夠驕人……。

生說:素潔、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氣……。

(4)指導朗讀:你們說的老師深有同感。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

指點:“淡墨痕”淡雅的,要讀得輕一點。

2.品“清氣”。

指生說。

現(xiàn)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顏色”了嗎?指生說。

(2)正如詩中所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謝謝同學們,在你們的幫助下,老師讀懂了“墨梅”。

3.品讀。

過渡:(對照板書)這梅花是痕跡一般的淡墨色,但卻素潔高雅,而又清香怡人??蛇@是一幅畫呀,“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誰已經(jīng)明白你們提出的問題了?生回答。

(1)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讀,讓墨梅的形象走進你的心中吧。生自讀。

(2)把書扣在桌上,閉上眼睛,讓你的思維跨越時空,讓你的想像飛起來,飛到元代王冕家的小院子里(老師的語氣要飽含深情,有一種靜謐之感)。(師將古詩編成一個簡短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聽)。

五、品詩人。

過渡:看得出同學們都陶醉于這梅香中了?;貞浺幌虑懊鎸W過的《竹石》等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墨梅》與這首詩對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處?(板書: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師:作者借墨梅到底想表明自己怎樣的心跡呢?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況,你們的感悟會更深!

出示:王冕資料。

師:王冕雖然學得滿腹經(jīng)綸,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僅貴,一次次傷盡失意之后,他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沂東九里山,以作畫換米為生。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作者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2.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課始提到的問題:指名提出問題的同學:你明白作者為什么畫“墨梅”了嗎?生回答。

師評:你們真正讀懂了《墨梅》,讀懂了王冕,老師很高興。

3.升華讀:同學們,看著這幅墨梅圖,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墨梅、對王冕說嗎?

指生說,該生接著讀出自己的情感。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千般喜歡、萬般敬佩化成一首詩,表達出對墨梅對王冕的由衷贊美吧!

六、拓展。

1.師:同學們,通過品詞品句,結(jié)合詩人的身世背景等方法,我們走進了王冕的內(nèi)心,看到了一個不向世俗低頭的高潔之士。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也贊美過梅花:

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2.指導學生了解大意,練習誦讀。

3.課后進一步搜集、積累詠梅頌梅的詩詞名句。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能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借古詩詩句,感受古詩美的意境,是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shù)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搜集王冕的資料。

2制作好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請一學生介紹一下本首詩的作者王冕。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冕寫的《墨梅》(電腦出示全文),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

二、1、你們也試著讀讀,看看能否讀通,開始。

2、好,能讀通嗎?那錢老師來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詞語)。

吾家洗硯淡墨痕乾坤。

誰來讀一下,讀對了其余同學跟讀兩遍。

3、齊讀古詩。

三、看來通過第一遍讀大家已經(jīng)把這首古詩讀通了,收獲挺大的。

四、大家讀得很認真,有收獲嗎?也有問題吧?這樣,錢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收獲(當然也包括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交流、討論討論,你們說好不好?暢所欲言吧!

五、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幾個小組特別的投入,錢老師要表揚他們。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討論的結(jié)果。

還有沒有什么疑問?錢老師有一些問題,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請同學們仔細看圖(電腦出示《墨梅》圖),這畫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2、看著這樸實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長繪畫,他為什么尤其喜歡畫梅花呢?

4、王冕自學成才,鄙視權(quán)貴,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5、對啊,這素潔的梅花不正是詩人鄙視俗流,貞潔自守高尚情操的寫照嗎?

七、同學們,再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從中領(lǐng)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八、說說本首詩與《石灰吟》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

九、欣賞課外的兩首托物言志的古詩,學生進行自讀自悟(電腦出示兩首古詩)。

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一)、引導學生理解古詩中畫龍點睛的字眼。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于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一個“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蕩,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xiàn)與輻射分外的耀眼!這種不流于世俗、傲骨錚錚的氣節(jié)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這種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鐘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現(xiàn)方法正是作為畫家的王冕的巧奪天工之處。于是我再課堂上讓學生把這首詩表示的梅花的特點的詞畫出來?(在詩句中圈出來),學生就很快找出了“談?wù)劇薄皾M清氣”,好顏色”等詞語。然后讓學生去品味這些字的含義,體會詩句的情。這樣,學生就能從古詩中的字眼中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引導學生走近詩人,體會意境,以情激情。

于老師曾經(jīng)說過:“實施新課程,要煥發(fā)學生生命的活力,應(yīng)力求拔動他們心底的漣漪,激起課堂智慧的浪花,喚起澎湃的激情,語文課堂應(yīng)該追求水的活潑,水的靈動?!边@就告訴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激情的課堂。于是,我精心設(shè)計了以下充滿激情的'語言和提問,如:1、“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王冕僅僅是在贊頌梅花嗎?想想此時的王冕會是什么樣的內(nèi)心?2、“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是王冕的人生寫照,他畫梅的目的在于什么?3、相傳王冕的畫特別好,當?shù)氐膸状蜗胍娝徒Y(jié)他,夸獎他的梅花圖美,但都遭到王冕的拒絕。他以梅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操。你從而體會出詩人的什么品質(zhì)?”學生通過思考,了解詩人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想象詩人當時的表情神態(tài)及內(nèi)心情感,從而明白了詩人那種不貪圖虛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如梅花般高潔端莊的高貴品質(zhì)。此時,學生都被詩人的那種傲氣所折服,他們激情高漲,我立刻繼續(xù)提問:“此時此刻,你想對王冕說什么?”學生的激情再次升華……“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蓖趺崤c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這樣的思想感情全都讓學生體會出來了。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走近了詩人,體會了詩中的意境,以情激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讓學生讀中感悟了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向課外,拓展延伸。

為了讓學生能積累有關(guān)梅花的名詩句這個教學目的,我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chǔ)上,提出以下的要求:“1、自古以來,有很多詩人都以梅花為詩,除了這首《墨梅》,你還知道哪些詩句都以梅花為主題呢?說一說。2、練習寫出以下的物體的詩句:荷花,青松,蠟燭。這樣給學生進一步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這也是我教學完這首詩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這樣的設(shè)計可以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中收獲可大了,讀詩、學詩、悟詩、延詩,整節(jié)課的設(shè)計十分巧妙,教學效果很好。精品課堂的嘗試與實踐,讓我明白了:一節(jié)課的實效性是來自老師悉心的鉆研,通過深入地備課,對課程的研磨,精心設(shè)計教學過程,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肯定是一節(jié)語文精品課程。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我任教的班級是一個語文基礎(chǔ)較好的孩子。這個班級的孩子從三年級開始,我就開始訓練他們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預(yù)習能力,讓孩子多積累,多閱讀。所以在教學《墨梅》一詩時,我想讓語文課堂體現(xiàn)開放襟懷,把課外的相關(guān)知識引進課內(nèi),使古詩的教學變得“充實”“厚實”起來。所以我在課前預(yù)習時讓學生搜集各種與梅花有關(guān)的資料,有詩人的背景資料,有關(guān)于梅花的詞語、名句積累,還有描寫梅花的詩詞……將課外搜集的資料與課內(nèi)學習相結(jié)合進行教學,給語文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1、欣賞一組梅花圖。(出示課件)。

2、讓學生用一個詞語來贊美梅花。(生自由說)。

3、出示一組贊美梅花的詞語讓學生誦讀。

4、介紹詩人,揭示詩題:

5、看著這幅畫,想想詩的題目“墨梅”是什么意思?水墨畫的梅花。

過渡語:這幅梅花圖與我們先前看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師板:艷麗、淡雅)王冕為什么會喜歡這種淡雅而不艷麗的梅花呢?相信大家學完這首詩就會明白啦!

(設(shè)計意圖:通過欣賞梅花、贊美梅花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自然地引出詩人,揭示課題,并結(jié)合出示的墨梅圖解題、質(zhì)疑,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樣的開頭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質(zhì)疑(出示要求)。

(1)用“/”劃出古詩的停頓,按照停頓將詩讀正確,讀流利;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標出。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為了讓學生學有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質(zhì)疑能力。)。

1、匯報交流,指導誦讀。

(2)有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個人感悟來進行個性化的誦讀,讀詩也是一樣的,要讀出我們自己的味道。如果我想要表現(xiàn)王冕很自豪地說這棵梅花樹是他家的,就可以重讀哪個詞語的讀音(示范)……想要表現(xiàn)每一朵花就要重讀哪個詞語(指名讀)……(讓學生自由練讀處理重音)再指名2個讀。

(3)這樣你會填空式地讀,據(jù)詩意選擇詩句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達到熟讀成誦這一目的,并滲透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1)。

過渡語:啊,真了不起!大家都會背誦啦!

2、設(shè)問質(zhì)疑,引導理解。

現(xiàn)在,老師還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這首詩中的一些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請仔細聽題:

(1)、誰知道王冕畫的這株梅花生長在哪里?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看課文,圈畫理解詞語“吾家、洗硯池”,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出示課件)介紹“洗硯池”,這洗硯池明明是王羲之家的,王冕為什么說“吾家洗硯池”?(因為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感到很自豪想說八百年前和王羲之是一家,所以他說“吾家洗硯池”,同時王冕也是想說他要像王羲之學習)(出示課件)你知道硯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件)有什么作用?(寫毛筆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數(shù)用石做成,)請看:這是不同形狀的硯,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四大名硯”?!俺帯笔沁@首詩的一個生字,你們看,這是“硯”字不同字體的寫法,它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字。(出示課件)教學觀察示范寫“硯”,再練習正確書寫。

(3)、王冕為什么只用淡淡的墨痕來畫梅花呢?板書:清氣(看課文,重點圈劃理解詞語“清氣、滿、乾坤”,為什么這兒的“流”字不用“留”?(書寫)。

(設(shè)計意圖:通過老師設(shè)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檢測學生自主解疑的效果,完成教學目標2)。

老師小結(jié):古人以詩言志,大家看在這首詩中王冕在哪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詩的前兩行是寫什么?(是直接描寫梅花的特點。)。

(設(shè)計意圖:通過老師設(shè)問學生回答的形式,讓學生明白詩的整體結(jié)構(gòu),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教學板塊四:閱讀拓展,感悟詩情。

過渡語:王冕為什么說“不用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是表明詩人的志向呢?想要言什么志?請聽老師講幾則有關(guān)他的小故事,相信你就會明白詩人的心思啦!師講故事,提要求:讓學生認真傾聽并思考以下問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生自由答)。

“不用人夸好顏色”表達什么樣的志向?“只流清氣滿乾坤”表達什么樣的志向?(生答后師板書:淡泊名利、潔身自好)(指著板書小結(jié):王冕借墨梅的“淡墨”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清氣”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老師小結(jié):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他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品格就是作者的人品。王冕借墨梅的品格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設(shè)計意圖:通過教師講故事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讓學生自主地感悟詩人的品質(zhì),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完成教學目標3和4的教學)。

1、學生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

2、指名學生分享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梅花的詩詞。

師小結(jié):下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一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看看贊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來表明自己的的什么志向?今天的作業(yè)是:(教師出示課件)。

1.作業(yè):自己動手畫一畫梅花,把它做成書簽,題上你喜歡的一首梅花詩,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2.將有關(guān)梅花的詞語和詩詞收集起來,辦一期以“梅花”為主題的手抄報。

3、老師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了有關(guān)梅花的詩詞,重點學習了王冕的題畫詩――《墨梅》,知道詩人王冕畫梅吟詩,不僅僅因為他――喜愛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zhì)。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像王冕一樣借“松、竹、梅”歲寒三友,來表達高潔的志向;借“泥土”來抒發(fā)自己謙遜的情懷;借“蠟燭”來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也可以學習梅花,像梅花一樣——潔身自好!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

最后老師想將歌曲《紅梅贊》送給大家,衷心地希望大家像紅梅一樣堅強不屈,像紅梅一樣放光彩!

(設(shè)計意圖:通過拓展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并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厚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語文學習向課外延伸,完成教學目標5的教學)。

題畫詩。

墨梅淡墨清氣托物。

王冕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言志。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需要別人夸艷麗的顏色、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借梅自喻、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賞詩中描繪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體會詩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呢?教學中、我設(shè)計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在多角度的誦讀中進行不同層次的品味。

一、認識梅花。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開始、與學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資料、給學生呈現(xiàn)出梅花潔白、堅韌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詠梅詩句。課外的資料搜集與課內(nèi)學習相結(jié)合是我這堂課的一個主要特點。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各種與梅花有關(guān)的資料。由于有了上學期的基礎(chǔ)、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資料的要點、搜集到的資料內(nèi)容豐富。這也給進一步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這也我學完這首詩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結(jié)全詩、銘記“國魂”。根據(jù)板書進行小結(jié)、使學生對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國魂”的美譽、將梅花堅韌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學生的心里。

上完這首《墨梅》、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進行反思、最大的感觸是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很膚淺。

一、當有學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樹被洗硯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這一問題時、我的引導顯得粗略、模糊。教學過后才通過資料了解到“洗硯池”是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這么個“洗硯池”、無從考究、但可以明確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當時能在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教學便會更充實一些、厚實一些。

二、自己對題畫詩的了解還不夠、沒有抓住題畫詩的特點來為教學服務(wù)。教學時如果能借助“畫與詩的結(jié)合”來理解詩意、特別在帶領(lǐng)學生品讀理解“朵朵花開淡墨痕”這句詩時、若能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回到畫中去、由畫即詩、教學效果肯定也會上一臺階。

三、在突破“詩人借梅自喻、抒發(fā)高尚情操”這一教學難點時、僅僅只是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簡單的故事、預(yù)想從故事中就能體現(xiàn)詩人品質(zhì)的方式顯得太膚淺。其實、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類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并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權(quán)貴、于是摒棄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以作畫為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課堂中、我就沒有涉及到詩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錯過了很好的利用教學資源的機會。

教學確實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整節(jié)課還有許多缺失。但通過執(zhí)教《墨梅》一課、我也深刻地體悟到教師只有深入解讀文本、多層次、立體化的解讀文本、充分利用各種可用資源、才能使課堂真正豐滿、使學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學更為有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為了讓學生從“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這句品讀作者的品質(zhì),于是我上網(wǎng)搜尋了關(guān)于王冕的資料及晚年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jīng)綸,并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jié)權(quán)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于是學生才真正從“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中體味到了作者那種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梢姡處熤挥性趥湔n時深入解讀文本,多層次、立體化的解讀文本,不僅要利用好教參,還應(yīng)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才能真正豐滿課堂,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硯”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拓展學生知識面,了解其他描寫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誦讀古詩,體會情感,感受美感,領(lǐng)悟方法。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冬天里,許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蠟梅花傲放枝頭。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梅花圖,請看——出示《墨梅圖》,這是一位畫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為朋友良佐畫的。你覺得這是一株怎樣的梅花,用一兩個詞語來說說。

老師送你們幾個詞語,讀,出示:枝干挺秀樸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師:同學們,我們要上課了,準備好了嗎?好,上課。

1、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有關(guān)梅的詩,板書:梅,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別,叫墨梅。(板書:墨)(生跟老師一起寫,指導寫法:上面一個黑,下面一個土)齊讀課題。

2、解詩題。(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顏料畫成的梅花。)。

(指著《墨梅圖》)這首詩就寫在剛才那幅畫上,我給它取個題目叫。

“題畫詩”。(板書:題畫詩)。

3、你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嗎?對,就是著名的書畫家——王冕。(板書:王冕)。

4、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近王冕,走進這首《墨梅》。

1、要學好詩必須先要讀好詩。請大家將詩好好地讀上幾遍,做到字正腔圓,通順流暢,讀出節(jié)奏,讀出詩味來。

2、誰來把詩讀準確?指名讀。

相機指導“吾”的讀音,跟老師多讀幾遍。理解“吾家”就是“我家”

“乾坤”的讀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間”

評價學生:你能把每一個字讀準確。

評價學生:你不僅讀準了字音,還讀出了節(jié)奏!

評價學生:字正腔圓,你讀出了節(jié)奏!

標出節(jié)奏,再齊讀。

3、你讀得有板有眼,你讀出了節(jié)奏,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一起讀好這首詩。(齊讀)。

(1)給學生時間思考。

(2)練說,指名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一)預(yù)設(shè)1:長在我家的洗硯池邊,讀“吾家洗硯池頭樹”。

預(yù)設(shè)2:我看到了整棵梅樹上的花都開放了,淡淡的花朵怒放枝頭。(抓住淡墨梅)。

評價:是的,這是一株顏色很淡的梅樹。你來讀出這墨梅的`顏色淡。(生讀)。

預(yù)設(shè)3:我看到梅樹上花開放了而且開得很茂盛,很多。(抓住“個個”)。

評價:此時的梅花不僅顏色淡,還很多啊。你來讀出花多的樣子。

預(yù)設(shè)4:這是一棵枝干挺秀,穿插有致,花朵樸素淡雅的梅樹。

評價:仿佛讓我看到了一棵姿態(tài)優(yōu)美,樸素淡雅的梅樹。好,你來讀。

師總結(jié)引說:花開時那花兒的顏色(不濃艷),就像(用含著許多水的墨汁點染上去)一樣。既沒有(桃花那樣嬌艷),也沒有(杏花那樣如霞般粉紅)。它就是這樣的樸素淡雅。(板書:色淡)。

這淡淡的梅花就是這樣生長著,師引讀。

(二)在三九嚴寒的季節(jié)里,梅花依然怒放枝頭,讀:(出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但這樸素淡雅的梅花,卻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5、質(zhì)疑:人們所謂的好顏色是怎樣的顏色?

(生說:粉紅、鵝黃、玫瑰紅、五彩斑斕等)。

(在交流中理解“清氣”,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師:你來把自己聞到的感覺,讀出來。(生讀后兩句)。

評價:好一株氣清的梅樹呀,梅花的香氣把你也深深地吸引了?。ò鍟簹馇澹?。

評價:真不錯!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出示)。

7、這清幽淡雅的香氣彌漫在天地間,一個“滿”字就把香氣無處不在的感覺寫了出來。(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

(讀——只流清氣滿乾坤)。

8、同學們,交流到現(xiàn)在,誰來說說這株梅是一株怎樣的梅?(色淡、氣清)讀出這株梅。

(三)小結(jié):同學們,王冕筆下的墨梅有著它獨特的淡雅和清香。此時此刻,墨梅肯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讓我們把它背出來吧。

9、背誦古詩。

過渡:王冕筆下的墨梅雖沒有紅梅的俏麗,也沒有白梅的冷艷,但它色淡、氣清,梅香充滿人間,此時你又覺得這墨梅怎樣?(低調(diào)、不張揚)。

2、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預(yù)設(shè)生:王冕不虛榮,不追求名利……。

評價語言:是的,王冕就像梅花一樣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賞,一身正氣。

3、王冕就像梅花,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板書:淡。

4、在這首《墨梅》中,詩人王冕也已經(jīng)很明確地說出了自己的態(tài)度。引說“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要別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這就叫——“潔身自好“。

因此后人這樣來評價他,讀——“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

6、此時此刻,你眼中的“清氣”,還僅僅是梅花的香氣嗎?

“氣”是氣節(jié),氣度,骨氣。

清氣是怎樣的氣節(jié)(板書:淡泊名利、潔身自好)。

7、你知道嗎?書上原來用的是“留”,現(xiàn)在用“流”,你覺得用那一個比較好?為什么?

流是流芳百世的志向。

你能當一回王冕,把情懷把志向詠出來嗎?

8、這首詩表面寫墨梅,其實講述的是自己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板書:言志)“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這正是王冕一生追求的志向,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

9、同學們,在王冕的另一首詩中,也流露出了他的這種品質(zhì)。自由讀一讀《白梅》。

出示《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生讀,齊讀。

師:從詩中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他的這種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氣節(jié)。

生:不同桃李混芳塵。

師:春天繁花似錦,許多花都在爭奇斗艷,而唯獨梅花寧愿讓自己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林木枝頭,而不愿意像桃李那樣混雜在春天的百花之中。最后,飄散零落,成為塵屑。好,一起讀《白梅》。

9、讓我們把冰清玉潔的墨梅,淡泊名利,傲骨錚錚的王冕深深刻在心中。

(全體起立,配樂)吟誦《墨梅》。

其實,像這樣用托物言志的寫法的詩還有很多的。比如這一首;

出示:《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p>

還有,出示:《青松》(陳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積累關(guān)于梅花的詩和托物言志的古詩。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2.能力目標:增強學生的朗讀能力。

3.德育目標: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4.創(chuàng)新素質(zhì)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品格。???。

教學重點:理解本圖題詩的詩情畫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常聽人說起歲寒三友這個詞,誰愿意告訴老師歲寒三友具體指什么?

2、你們見過梅花嗎?(出示圖片)。

3、都說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潔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歷代有志之士,謳歌梅禮贊梅,王冕的《墨梅圖題詩》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今天們一起來體味那絕美的詩篇。

4、板書課題。(出示古詩)。

二、初次朗讀詩歌,解決生字新詞。

1、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

2、小組討論交流,自學字詞。

3、出示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三、熟讀詩歌,理解詩文。

1、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學生交流后老師點擊重點問題學生讀一遍)。

2、好,帶著這些疑問大聲朗讀詩歌。

3,小組討論古詩意思。

4,匯報交流詩意。

5、引導分析墨梅特點及精神。

6、詩人真是光贊美梅花嗎?他為什么要做這首詩呢?出示作者的資料,學生讀一讀。交流做詩的原因及目的。

7、認真欣賞圖畫,說說你對他的理解。

8、再讀詩歌,體會感情。

四、回顧反思:

1、“歲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樣的精神:

(明確:“竹”是有氣節(jié),象征詩人“任而東南西北風”的氣概;松:不畏風霜,生機勃勃,象征詩人的錚錚鐵骨;梅:超凡脫俗,象征了詩人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2、請學生說說“歲寒三友”對自己的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1、默寫古詩。2、積累與梅花有關(guān)的古詩。

六、課堂總結(jié)。略。

七、板書設(shè)計:略。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一、設(shè)計理念:

以讀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與文本對話的空間。“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jié)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根據(jù)理解需要,我設(shè)計了自讀、默讀、引讀等各種形式的讀,讓讀貫穿于我的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不僅僅領(lǐng)悟到了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們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產(chǎn)生對話,使課堂教學回歸了語文的教學本色。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就是水墨畫的梅花。是我國元代著名畫家、詩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現(xiàn)了他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與人品。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此詩淺顯易懂,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讀時瑯瑯上口,全詩共有4句話,可以說是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

三、教學目標:

1.反復(fù)誦讀詩歌,在欣賞圖畫的基礎(chǔ)上理解詩意。?。

2.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3.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4.背誦并默寫古詩。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感受詩情畫意。

難點:體會詩人的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五、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示范朗讀法、分角色朗讀。

六、教學策略:分角色朗讀、引讀等。

七、教學課時:一課時。

八、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九、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據(jù)題質(zhì)疑。

1.大家喜歡梅花嗎?老師帶來了幾張漂亮的梅花圖,一起欣賞,好嗎??。

2.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二)解讀詩題,自主質(zhì)疑。

1.同學們看這個題目,從字面上看,誰能告訴我“墨梅”是什么意思呢?(黑色的梅花)。

2.我們知道世間有紅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還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課件出示古詩)下面請個同學來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他的聲音怎么樣,字音準不準。(指名讀。)。

4.齊讀。

(四)賞畫品詩,感悟詩意。

1.【出示墨梅圖】這就是墨梅。欣賞一下,你看,墨梅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說說自己的感覺。

預(yù)設(shè):

(我覺得看起來它的顏色淡淡的,不像我們平時所看的梅花是粉紅色的、白色的特別漂亮。它只是平平淡淡的灰色和黑色。)那么這首詩,在吟誦墨梅,你說他在吟誦墨梅的什么呢?看出來了嗎?找找關(guān)鍵字。

2.指導朗讀:

就是一種很淡雅的感覺。這是一種美,只不過這種美不俗氣,是一種脫俗的美。誰能把這種淡雅的感覺讀出來?頭兩句自己練一練,讀出淡雅的感覺來。(生讀)。

3.引讀:

是啊,看著畫上的墨梅,王冕情不自禁地吟道:“吾家洗硯——”。男生讀。

看著這畫上的墨梅,妻子情不自禁地輕輕吟道:“吾家洗硯——”。女生讀。

王冕的朋友們看到畫上的墨梅,也情不自禁輕輕吟道:““吾家洗硯——”。齊讀。

(五)了解作者,體會品格。

過渡:詩人如此鐘愛梅花,他想借梅花表達什么呢?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來認識一下詩人王冕。

2.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老師這里還有一些關(guān)于王冕的小故事,想不想聽?想不想?那可要聽仔細了!看看故事中的王冕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出示故事)。

3.故事中的王冕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板書:潔身自好)。

5.你還能想到哪些成語來形容他?老師也想到了一些成語來形容王冕?。ǔ鍪荆罕梢暳魉住⒇憹嵶允?、淡泊名利、高風亮節(jié))。

6.透過這首詩,詩中哪些句子或詞語流露出了詩人的心思?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情懷?

7.引讀:

王冕他潔身自好,不就像他寫的《墨梅》當中的(引讀前兩句)――。

王冕他卓爾不群,不就像他寫的《墨梅》當中的(引讀后兩句)――。

8.現(xiàn)在你能說說,這里的清氣僅僅是梅花的香氣嗎?(回答是肯定的,這香氣還指詩人的正氣、傲氣、骨氣)。

9.同學們,王冕特別愛梅花,聽說他在他的屋子周圍種了一千多棵梅花樹,到處都是,他給他的屋題名為“梅花屋”。下面同學們閉上你的眼睛,讓我們在音樂中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你在梅林,在小道上,在洗硯池邊,在梅花樹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

小結(jié):詩句有了想象,詩句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感,有了分量。

(六)再讀背誦,感悟詩情???。

【出示】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

人們是這樣稱贊王冕的。你們欣賞王冕的做人態(tài)度嗎?佩服他嗎?那就試著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引讀:

王冕喜愛梅花――(指讀前兩句)。

我們敬佩王冕,他――(指讀后兩句)。

想把這么好的古詩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嗎?那就把它背下來吧!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俊?/p>

(七)回顧全詩,總結(jié)升華。

1.很高興,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題畫詩――《墨梅》,知道詩人王冕畫梅,吟詩,不僅僅因為他――喜愛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達他的高貴品質(zhì)――潔身自好。相信大家已經(jīng)牢牢記住了王冕的這首題畫詩吧!(齊背――《墨梅》)。

2.我們喜歡梅花,就要學習梅花,像梅花一樣——潔身自好!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

(八)布置作業(yè):

課后希望同學們自己動手畫一畫梅花,把它做成書簽,題上你喜歡的一首梅花詩,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板書設(shè)計:

六下墨梅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乾坤焚燒千抹萬擊千錘萬鑿。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了解詩歌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懷,領(lǐng)悟本課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活動重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點,體會贊頌的精神品質(zhì)。

活動難點:

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點,體會贊頌的精神品質(zhì)。

活動準備:中號黑板小黑板。

活動時間:40×3。

課節(jié)一。

活動內(nèi)容:學會《墨梅》。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活動過程;

活動一古詩擂臺賽t=7分鐘。

過程。

1、組織學生學習打擂方法及規(guī)則。

同學們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住了許多古詩,可以進行古詩輪背,看誰記住的多,爭當小擂主。

2、組織比賽。

3、小結(jié)、點評,獎勵獲獎?wù)摺?/p>

活動二學習古詩《墨梅》t=25分鐘。

過程。

1、教師范讀古詩。

2、領(lǐng)讀古詩,并讓學生畫出節(jié)奏。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3、采用學習自由讀----指名試讀----指點示范-----再練讀-----再試讀的方式,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4、借助注釋再讀古詩,了解古詩大意。

5、小組內(nèi)討論,說一說每一句的意思。

6、全班交流,小結(jié)。教師補充。

7、讓學生一起說古詩大意。

我平常畫畫洗硯的水池邊上有一棵梅樹,那一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點化而成,它不需要人們夸它的顏色鮮艷,只求在天地間留下清香的正氣。

8、討論;本詩寫的物是什么?作者描寫它的什么特點,從這個物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9、引導、分析、小結(jié)。

表現(xiàn)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活動三學習生詞t=7分鐘。

過程。

1、學會生字硯乾坤。

2、認讀詞語墨梅乾坤。

3、指導背誦。

4、小結(jié)。

詩人是在借墨梅表達自己做人的理想;即使沒有那嬌艷的紅色,也要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凌寒獨開的高尚品格。在詩人看來,他畫的梅不需要有美麗的顏色,只要能長久保留住她的清雅之氣就足夠了。

這就是墨梅的獨特之處。

附板書設(shè)計。

3、古詩三首。

墨梅。

元王冕詩人畫家。

特點: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

贊頌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73128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