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全冊免費篇一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數(shù)對來確定位置,能依據(jù)給定的數(shù)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在方格紙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用具:動物園示意圖的方格紙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先用數(shù)對表示班級某一位同學的位置,再說說數(shù)對的第1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第2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
2、揭題,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說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方格紙上什么線表示列,什么線表示行。
(2)利用方格紙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
1、認識方格紙的列與行。
豎線是列,橫線是行。
2、自主學習,小組內展示。
(1)獨立學習課本3頁例2,并完成問題1和問題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2)指名學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問題1:熊貓館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館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館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問題2:讓板演的學生說說是怎樣標出各個場館的位置。如:飛禽館(1,1)在第1列第1行交__點上……
三、拓展知識外延。
1、完成練習一第3、4題。
2、完成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數(shù)對的哪個數(shù)字發(fā)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數(shù)對的哪個數(shù)字也發(fā)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組內互相交流、探討。)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匯報:圖形不變,右移時,列變了,數(shù)對的第一個數(shù)字改變了,上移時,行變了,數(shù)對的第二個數(shù)字改變了。
(6)學生質疑問難,激發(fā)知識沖突。
a、針對同學的匯報,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b、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四、歸納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yè):練習一第5、7題。
六、教后記:
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全冊免費篇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餃子館吃了一餐餃子,味道可真不錯!一共用了168元,收銀員找錢時還主動給了我一張發(fā)票,你能評價一下這種做法嗎?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fā)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fā)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二、了解納稅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jié)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wǎng)、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jù)國家各種稅法的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wǎng)查詢內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shù)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shù)學知識?
(百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jù)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yè)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板書:230×5%=11、5(萬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來同學們沒吹牛,確實會算營業(yè)稅了,關于其它稅種的計算還有什么問題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嗎?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會算個人所得稅的請舉手!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靠自學還真有點難度,不急,我們一起解決它!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好吧,就透露這個秘密給你們,我上個月的工資收入是2100元,獎金是380元,該怎樣算我的個人所得稅?
板書: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三、練一練
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借助網(wǎng)絡、運用百分數(shù)的知識解決了納稅中的數(shù)學問題,知道了運用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的方法來計算要交的稅!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疑問?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全冊免費篇三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2、滲透事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和怎樣求倒數(shù)。
教學難點:求倒數(shù)方法的敘述。
教學過程:
一、引新:開車、步行有前進倒退之分,那么,倒數(sh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內容老師想請同學們自己先來學學。
二、自學新課:
自學書本p19。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倒數(shù)?
2、怎么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3、是不是任何數(shù)都有倒數(shù)?小數(shù)有嗎?帶分數(shù)有嗎?
三、討論辨析:
1、什么叫倒數(shù)?
2、看下面四道題,你能說一些什么有關“倒數(shù)”的話。
3、存在倒數(shù)有那些條件
(1)兩個數(shù)。
(2)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是1。
4、能不能說80是倒數(shù),1/80也是倒數(shù)?一個數(shù)能叫做倒數(shù)嗎?
5、概括:倒數(shù)是對兩個數(shù)來說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必須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shù)是倒數(shù)。
6、總結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數(shù)是多少?
五、小結:請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yè):練習五3—8。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全冊免費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百分率,理解這些百分率的含義,并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會正確地求生活中常見的百分率,依據(jù)分數(shù)與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自主建構知識,歸納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數(shù)學思考:使學生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認識世界,逐步形成“數(shù)學的思維”習慣。
4、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百分率的用處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來源于生活,體驗百分率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率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百分率的含義。
教學用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8分)
1、出示口算題,1分鐘,并校正題目。
2、小結學生所提問題,并指名口頭列式。
3、將問題中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引學生分析、解答。
4、小結:算法相同,但計算結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說明:我們把做對題目占總題數(shù)的百分之幾叫做正確率;那么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shù)的百分之幾叫做錯誤率。這些統(tǒng)稱為百分率。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6、口算比賽:(1分鐘)(見課件)
7、根據(jù)口算情況,提出數(shù)學問題。(做對的題目占總題數(shù)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shù)的幾分之幾?)
8、嘗試解答修改后的問題。
9、比較:“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0、舉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確目標,進入新課的學習:(1)知道達標率、發(fā)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義。(2)學習求百分率的方法,會解決求百分率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9分)
1、說明達標率的含義。
2、板書達標率的計算公式,并說明除法為什么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
3、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
4、巡回指導書寫格式。閱讀例題,思考下面的問題
(1)什么叫做達標率?
(2)怎樣計算達標率?
(3)思考:公式中為什么要“×100%”呢?
(4)嘗試計算例1的達標率。
三、質疑探究(5分)
1、在展示臺上展示學生寫出的百分率計算公式。
2、要求學生認真計算,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百分率?它們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求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發(fā)芽率。
四、鞏固練習(14分)
1、指名口答,組織集體評議,再次引學生鞏固百分率的含義。
2、對每一道題都要讓學生分析、理解透徹,并找出錯誤原因。
3、出示問題,指導學生書寫格式,并強調
4、解決問題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對應的量。
5、引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百分率和100%比較,大小怎樣?哪些百分率可能超過100%?
6、引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強鞏固
1、說說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顆星)
(1)學校栽了200棵樹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學的近視率達14%。
(3)海水的出鹽率是20%。
2、判斷。(2顆星)
(1)學校上學期種的105棵樹苗現(xiàn)在全部成活,這批樹苗的成活率為105%。()
(2)六年級共有54名學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級學生的出勤率為54%。()
(3)把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為85%,那么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決問題(3顆星)
(1)我班有27名同學,上學期期末測試中,有24人優(yōu)秀,那么我們班成績的優(yōu)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學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組互查,每人練習一道題,口頭列式。1、王大爺在荒山上植樹,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約是多少?
(4)王師傅加工的300個零件中有298個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全冊免費篇五
教學內容: 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jù)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jù)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學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fā)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tài)。
2.導入新課
現(xiàn)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臺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 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fā)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jù)所給的度數(shù)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jù)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最后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一)
確定觀測點
確定物體在觀測點的什么位置
確定物體距離觀測點的距離
教學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9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