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冀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篇一
一、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27人,其中隨班就讀一人。經過半年的在校學習,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仍有少數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跟不上,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學生們都是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伤苄詮?,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為更好的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特制訂本學期教學計劃
二、目的要求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能認、讀、寫100以內的數,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會用>、<、=等符合和詞語來描述100以內數的大小。
3、能說出個、十、百數位的名稱,識別100以內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4、結合具體物品感受100以內數表示的量。
5、能運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6、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算百以內的簡單加、減法,會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
7、能與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冀教網好,好冀教網
8、圖形的認識: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簡單圖形;會用它們拼圖;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類;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9、圖形與位置: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10、統計與概率: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圖形進行比較和排列;認識圖文統計表和相形統計表。
三、
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包括:數與代數(共5個單元)第二單元——20以內的減法;第五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六單元——找規(guī)律;第七單元——認識人民幣;第八單元——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空間與圖形(共3個單元)第一單元——位置;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第四單元——認識圖形。統計與概率(共1個單元)第九單元——統計。實踐活動(共5個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安排(略表)
冀教版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篇二
小學美術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準為指導,更新教師的教育理論。積極探索研究新的美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水平。理順教學和對優(yōu)秀生的培養(yǎng),真正發(fā)揮美術教學的作用。二 情況分析: 1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一年級兩個班的美術課。步加強,訓練他們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這學期要對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表現力作進一 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所以要培養(yǎng)他們作畫的良好習慣。2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yǎng),展,以 “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
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fā)
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本冊
‘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
容設計課題。本冊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使由淺入深、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容涉及社會、自然、生活有關的方方面面。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成正確地繪畫、制作姿勢與習慣。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美術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 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chuàng)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fā)展。(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fā)兒童對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興趣。四、教學措施
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yǎng)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養(yǎng),特別讓他們記住在準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yè)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guī)律 ,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 行比較。不急于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 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習美術的興趣。
五、教學進度, 激發(fā)學生學
周次 內容 課時 1 畫紙傳傳傳 2 圖形剪拼 1
1 3 童話中的城堡
4 彩旗飄飄 6 靈巧的手 7 美麗的鳥 8 春天在哪里
1 1 1
5 拼音字母變化多 1
9 畫彩蛋 1
10 圈圈樂園 1 11 小小鐘表店 12 小兔的奇遇 1 1 13 威武的獅子 114 大嘴巴 1
15 一張大紙 1
16 玩泥巴 1
17 下雨啦 1
18 男孩女孩 1
19 大樹的故事
120 我們愛看木偶戲 1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93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