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聞稿(實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3 16:01:22
人物新聞稿(實用8篇)
時間:2023-10-13 16:01:22     小編:文軒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人物新聞稿篇一

人物新聞是一種最為經典且最為重要的新聞形式之一。從古至今,我們所了解的歷史人物,都是通過傳記、故事等形式傳承下來的。隨著新聞媒體的發(fā)展,人物新聞不僅看似風格愈發(fā)多樣化,更是成為了影響著許多人的生命和價值觀的靈魂。本文將對個人經驗、心得體會進行分享,試圖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和領略人物新聞。

第二段:人物新聞帶來的情感共鳴

眾所周知,人物新聞往往以人物生命經歷和價值信仰為主題。對于讀者而言,一位多災多難卻依靠堅定信念、勇氣與毅力脫穎而出的人物,常常能夠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我們從那些人物的行動和言行中,可以找到對自身人生的啟示和指引。人物新聞也經常涉及到一些社會和人性問題,對于一些有所顧忌的話題,人物新聞更是打開了一個無聲的話題通道,幫助社會釋放和引導著社會的情感表達。

第三段:人物新聞的閱讀習慣和方法

人物新聞要求的是讀者在內容上的深度思考和挖掘。對于一篇好的人物新聞來說,小細節(jié)的描寫可能更具有意義,更值得讀者的細細品讀。閱讀人物新聞也需要具備分析、思考的能力。通過整理和梳理人物的經歷與行為,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社會中的問題以及人際之間的互動。此外,人物新聞要求讀者的同情心與分享感,這需要讀者擁有一顆開放的心和敏銳的觀察力。

第四段:人物新聞帶來的啟示

人物新聞是一種極為樸實的表達形式。通過一些普通人的不凡經歷和行為,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所在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以及生活中的實際機遇和挑戰(zhàn)。值得注意的是,人物新聞里的人物并不一定都是英雄或榜樣,但卻每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如何在自身的生命道路上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是每個人所要解決的某種難題,也是人物新聞所要帶給我們的一種啟示。

第五段:結尾

總的來說,人物新聞是對我們認識人性和社會的重要啟發(fā)。通過人物新聞,我們更能夠了解到我們生活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價值體系,以及人性深處的道德規(guī)范與普遍尊重的人本主義價值等等方面的問題。讀者還能夠通過人物新聞發(fā)掘自己生命中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的人生目標。希望讀者能夠深入解讀人物新聞,從中獲得更多價值的啟示。

人物新聞稿篇二

奧運會女子雙人跳水10米高臺上,兩位十多歲的少女伴隨著在場所有教練、運動員以及電視機前觀眾期待的目光,深呼吸調整著心態(tài)。

在即將落水的最后一跳前,中國的“奇遇組合”——陳芋汐和張家齊過關斬將,以領先第二名47。22分的好成績,毫無懸念地預訂了金牌。

聽見廣播中傳來開始最后一跳的哨聲時,兩人同時向身后轉去,踮起腳尖,腳趾有力地緊緊把牢跳臺的邊緣,向斜上方舒展雙臂,微微彎曲的膝蓋好似在為后面的“大秀”起勢。

齊數(shù)“五、六、七、八”后,兩人順勢向后翻去,一個三百六十度輕盈又干凈利落的轉體,接著行云流水般雙手抱住雙腿,使面部和前胸幾乎緊貼大腿翻轉三周半,展開入水。時間好似在等待她們完成動作,這幾秒過得異常緩慢。聽見“哧”的一聲,二人同時鉆入水中,如同一粒極輕的碎石落入水中,還沒等水反應過來就已落入池里,消失在水面上浮著的白色泡沫中。

陳芋汐和張家齊這兩位小姑娘完美的將這套難度3。2代碼“5253”的動作完成,取得84。48的高分,為中國贏得在東京奧運會的第八枚金牌。

人物新聞稿篇三

一、活動背景:

為了加強我校文化氣息,更好地促進校團委、校學生會的各項團學工作。同時,更好地將校新聞中心的整體形象推向全校師生,經學校團委研究決定在全校團員青年中開展“20xx-20xx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

二、活動目的:

“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旨在通過挖掘、宣傳我校大學生積極進取、拼搏奮進的感人事跡,為全校團員青年樹立自強、自立的榜樣,在全校營造關心、支持大學生自立自強、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開展好這項活動,對展示和塑造當代大學生勇于承擔責任、勇于面對困難的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三、活動時間:

20xx年3月23日—4月15日

四、活動對象:

全校同學

五、活動原則:

公平、公正、公開

六、活動流程:

1、3月23日-25日做好活動的前期準備和宣傳工作。

2、3月25日-28日將本次活動報名表下發(fā)至各系,接受全校同學及學生團體報名。

3、各系推選出自己系的新聞人物,于4月7日以前把各系候選人材料報到校新聞中心處,請附加個人照片和競選口號。

4、4月15日進行首屆校園新聞人物報告會及頒獎儀式。

4、選手自作ppt并做自我介紹。

5、校宣傳部幫忙制作展板2張,新聞中心現(xiàn)場拍照,廣播站在活動期間幫忙廣播宣傳。

6、具體詳細信息請登錄校新聞中心博客。

七、后期宣傳工作:

1、4月17日,新聞中心做好本次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的`新聞稿,并經團委老師審核后上傳校園網。

2、4月17日張貼紅榜對獲獎的新聞人物進行公示。

八、報告會及頒獎儀式(另附)

九、注意事項:

1、每位參與者應當真實、誠懇的說明自己的情況。

2、請各系部配合好宣傳,讓全校師生認識到這一評選活動的重要性。

3、在準備進行新聞人物報告會的同時,各系必須將本次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的重要性落實到每個班每個人,各系要做好每位新聞人物的個人簡歷,做出宣傳展板和海報。

4、具體、生動、客觀報道新聞人物的典型事跡。

5、新聞人物須是正面形象,不得捏造事跡,必須真實可靠。

十、獎項設定:

“校園年度新聞人物”九名

“校園年度新聞人物(團體)”一個

十一、經費預算:

*氣球 10元

*礦泉水一桶 10元

*紙杯一袋 5元

*雙面膠兩卷 5元

*宣傳紙八張 20元

*證書十個 100元

*獎杯十個 250元

*音響設備一套 50元

總計:450元

人物新聞稿篇四

1 扎實的采訪前準備 我有幸見到過易立競老師準備一個采訪,對方是一個曾經非常有名但已經過氣的女明星,她找了所有關于這個女明星的文字資料,包括1本在淘寶上買來的破破爛爛的關于她的舊書,發(fā)行于90年代中期。

因為這個女明星非常有名,所以關于她的文字資料是海量的,但易老師還是認真地讀了所有。這只是她的工作常態(tài)。

我有時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是要采訪a(a是一個我非常了解的人)我會問什么問題?如果我的問題不夠好,那肯定是因為我對我的采訪對象不如我對a了解的多。

2 充實的采訪 艾未未說困困采訪他,時長一個多月,他疑惑:這個姑娘采訪我的內容都夠寫一本書了,我除了上廁所,去哪她都跟著。

困困寫艾未未的那篇文章我覺得相當棒。這不是一個簡單的2小時對話能呈現(xiàn)出的人物采訪豐富度。

那篇文章我印象相當相當相當深刻。

3 如果水不夠多,說明井不夠深 我曾經想要報道一個被很多人報道過的名人,但隨后我覺得我再不可能想出來更好的報道角度,于是我放棄了。

但后來,我看到了讓我驚喜的關于他的報道,我很后悔。有時候是我們自己為自己設置了一個壁壘。

在本刊,我最想學習的人是彭蘇老師,而這句話是她教會我的。

4 一個良好的業(yè)務討論氛圍 和蔣老師、楊瀟的每次討論都讓我受益無窮。

我覺得,做人物報道時,對這個人做出的判斷常常會囿于經驗、知識和觀點限制,此時,良師益友會幫助你做出判斷和建立邏輯。

5 大量的閱讀與思考 這會讓文章成文時文筆通順、結構圓融。

也許我寫不了非常好的特稿,但我們總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讓稿子拿到80分。 其實歸結起來上面這么多就倆字:勤奮。

其他諸如天賦才華靈光神來之筆的詞兒,都不是我這種普通人能有幸擁有的。 這些當然重要,但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到的,是這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6364些。

人物新聞稿篇五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場新聞人物講座,與知名新聞人物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這場講座中,我感受到了新聞的力量以及新聞人物們的拼搏精神。在講座中,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新聞行業(yè)的知識和經驗,也深深體會到了新聞人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段:新聞的力量

在講座中,我們了解到新聞的力量是無窮的。新聞可以傳遞信息,引發(fā)輿論,影響社會。新聞人物們通過調查采訪、報道新聞事件,讓公眾了解事實真相,增加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他們通過新聞的傳播,能夠幫助改變一些不公平的現(xiàn)象,呼吁社會公正,推動社會發(fā)展。這種力量令人震撼,也讓我對新聞行業(yè)充滿了敬意。

第三段:新聞人物的拼搏精神

在講座中,我了解到新聞人物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常常需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他們可能需要面對惡劣的天氣條件、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戰(zhàn)場或災區(qū)采訪。然而,他們并沒有退縮,而是堅持不懈地完成任務。他們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并激勵著我也去更加勇敢地面對困難。

第四段:新聞人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講座中也強調了新聞人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社會的守望者,新聞人物們要對社會負責,要追求真實的、客觀的報道。他們不僅需要發(fā)現(xiàn)問題,還需要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新聞人物的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令人欽佩,也提醒著我在未來的工作中要時刻保持對社會的責任感。

第五段:結尾

通過這場新聞人物講座,我受益良多。我不僅了解到了新聞的力量和新聞人物的職業(yè)精神,也認識到了新聞行業(yè)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我也要意識到自己作為新聞受眾的責任,要更加關注和支持公正、真實的新聞報道。我相信,在新聞人物的帶領下,新聞行業(yè)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人物新聞稿篇六

新聞人物一直是我們崇拜的對象,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言論,引領著社會進步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斷聽到新聞人物的故事和事跡,但是往往我們只是流覽新聞,沒有真正深入了解這些人物的生平經歷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下面我會從自己的角度,分享幾位新聞人物的相關事跡和心得體會,讓我們真正了解“新聞人物”的真正意義。

第二段:借鑒李克強的事跡

李克強是一個勵志的例子。作為一個國家領導者,他的勇氣和電腦技術的深厚的學術背景讓人十分佩服。作為一名全國人民公認的“人民總理”,他往往兢兢業(yè)業(yè)、腳踏實地地工作著。作為我們志士的表率,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個工作。

第三段:總綱乃成山,夢想重鑄金

不得不提到中國足球界的“奇跡策劃者”孫可。他在運動界的成功,讓我們更加堅信:只要有夢想,才有機會去捍衛(wèi)夢想。然而在此之前,他也曾經歷了挫折和困難,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始終保持著一股決心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在到達自己的目標的路途上,他知道如果一直行進,終有一天,夢想會變成現(xiàn)實。

第四段:學習致遠的價值觀

致遠的事跡,在很多年前就聞名遐邇。在中年時,他的發(fā)明和成就,已經被當時的人們所關注。他自己說:天和人相伴,山海日師巢。這種觀念,讓我們看到了他價值觀念的深邃。他的價值觀,注重物我關系,強調天地、陰陽、自然三大界限。他不僅可以活在當下,而且憑借對價值觀的堅持和把握,一生中的每一個選擇和實踐都顯得堅定而富有意義。

第五段:結論

每個新聞人物在各自領域的成就都值得我們學習。通過學習他們的經歷、品質和價值觀,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更好地約束自己,學會為他人做好事情,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幫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自己的積極心態(tài),不斷塑造自己的價值觀和品質,最終實現(xiàn)我們自己所有的夢想。

人物新聞稿篇七

這是一篇《丁聰不老》作者:胡德桂專業(yè)的人物采訪稿 10月小陽春的和煦陽光,灑滿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頗有“春暖”的感覺。當我們在楓林賓館拜訪著名漫畫家丁聰時,更有“如沐春風”的體會。

一見面丁老急忙讓座,他的夫人沈大姐為我們沏上從杭州帶來的龍井茶。話題自然是從丁老的健康談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歲的老翁,卻依然擁有一頭真實的黑發(fā),面色紅潤。我問丁老:“您的養(yǎng)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樂呵呵地笑著說:“這個,真是有勞了我這位‘飼養(yǎng)員’!”說著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

一句話說得大家哄堂大笑。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實的“家長”,里里外外忙個不停。

特別是畫展期間,丁老因身體不適住院,沈大姐家里畫展病房輪著轉,硬是辦到畫展圓滿結束。我們像一家人似地聊著。

我又問及丁老有何愛好,丁老朗聲笑道:“既不養(yǎng)貓,也不喂鳥?!鄙虼蠼悴逶捳f:“我也只種點草,容易伺候的。

可他還要加上一個‘毒’字哩!”丁老接話介紹: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類植物,渾身有刺。他幽默地補充說:“凡屬有刺的,當然都是‘毒草’嘛?!?/p>

房間里的人似乎都心領神會,相視大笑。 從50年前我年輕時起,就知道丁聰已是著名漫畫家。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的諷刺漫畫影響深遠。1945年,諷刺國民黨政府官員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許老百姓說話的《“良民”塑像》,都給人。

人物新聞稿篇八

“新聞人物”是一個包容性很廣泛的概念,但不管是誰,只要抱有正確的信仰和真抓實干的精神,都可以成為新聞界的巨匠。作為一名從事新聞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我一直密切關注新聞領域的這些先鋒人物和杰出事跡。在他們生命的歷程中,他們不僅表現(xiàn)出了自己對真理的堅定信仰,同時也從實踐中吸取教訓,培養(yǎng)出了他們堅毅勇毅、謙虛和創(chuàng)造力的氣質。

第二段:積極探索和實踐

在新聞從業(yè)者中,我們最關注的人物是那些敢于挑戰(zhàn)極限的人。他們并沒有因為壓力而放棄,而是接受了這些挑戰(zhàn),樂觀地面對。比如,一位新聞廣播員,他每次報道都是用心去寫,并且要求自己對已經宣布的新聞和以前發(fā)生過的新聞進行深度挖掘,提供更多更精確的動態(tài)信息。通過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他的報道不僅深入到了社會和人民的真實生活中,而且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和尊重。

第三段:目標堅定,持之以恒

新聞人物往往是一個真正有所成就的人,這與他們的勤奮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有很大關系。他們在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能夠盡可能地分析這些問題,然后有計劃地解決這些問題。在他們的心靈深處,堅定的信念驅動著他們前行的步伐。他們懂得,做好一天的事情并不簡單,他們必須學會不斷前進。成功人士往往是那些不會止步、不會被阻止的人。懂得這一點,他們就能夠持之以恒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目標。

第四段:勤勉與奉獻

在新聞領域,勤勞堅持是不可或缺的素質,同時,關懷他人、為社會做貢獻這些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像一些具有社會意義的小組織、慈善組織等等,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群。他們能夠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對于新聞領域的專業(yè)人員而言,這些特質同樣不可或缺。他們將身體力行和積極參與,為社會各個群體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幫助。

第五段:結語

在新聞領域,像這些“新聞人物”一樣的人才非常珍貴,他們對社會和人民都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也樂于奉獻。在本著這樣的精神,我們要全面推動公共信息平臺以及新聞領域的發(fā)展。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優(yōu)秀的新聞人物,我們的社會將無法變得更加進步和發(fā)展。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7195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