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與美同行讀后感(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0 20:28:10
優(yōu)質與美同行讀后感(模板17篇)
時間:2023-10-30 20:28:10     小編:雨中梧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根據(jù)自己的感受、體會和思考,總結出來的一種書面表達方式。讀完一本書后,我們常常會有很多感想和思考,寫下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錄下這些想法,并對書中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讀后感不僅可以鞏固我們對書中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加深對作者觀點的領悟和理解。讀后感也是一種對自己思想的剖析和反思。讀后感對于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都非常有幫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讀后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相互啟迪,互相學習。通過哪些方法可以讓讀后感更加生動有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一

哲學家說,愛是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媒介物,使人容光煥發(fā),青春常在。

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充滿愛。愛---人類最基礎的感受,美---人類最真實的感受。父母愛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老師愛學生,愿為學生默默付出.......這一切都美,往往在生活的微妙之處。

去年,在杭州濱江區(qū)的一住宅小區(qū),一名兩歲女孩突然從10樓墜樓,剛好經過的杭州市民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孩子。此事發(fā)生強烈反響,吳菊萍也被稱為“最美媽媽”。在一則公益廣告中吳菊萍這樣說道:“現(xiàn)在人家都叫我最美媽媽,我只是做到了每個媽媽的舉動,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最美”。

我們雖然素未平身,但只要是人出于本能反應,大家都幫助有困難的人。有些人默默無聞的幫助,雖沒引起大家的注意,鐘愛傳承美的舉動是永遠存活的。

在《與美同行》這書中,一個重病纏身的母親,為了兒子堅強的活下去隱瞞了自己到了那步田地的肝癌,無微不至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最后猝然死去。

生活中的美,不一定要像這個偉大的母親獻出生命。只需要你在一舉手一投足幫助他人,這就是最美。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二

我們經常在耳畔聽見大人們這樣評價一個人:“人長得美不算美,只有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是的,只有用美的心靈播下美的種子,才能綻放出炫彩的生命!

《與美同行》是學校開學時下發(fā)的一本關于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拿在手中,總覺得薄薄的書看起來是那么樸實無華,不起眼,但是當我細細地讀完這本書時,頓時感覺它是多么的沉甸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叩擊著我心靈的深處,將我那一根根木訥的神經喚醒,我可能做不到像書中主人公那樣胸懷博大,但我會立志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身邊的人。

書中有一個故事叫做《茶葉蛋換來教學樓》,令我感受頗深。乍一看這個題目,你或許會和我一樣的驚訝:小小的茶葉蛋怎么可能換來高大的教學樓?該不會是夸大其詞的吧?其實故事就講述了一位平凡的主人公——張杰爺爺,他既不是腰纏萬貫的大老板,也不是大紅大紫的明星,他就是在香港靠賣茶葉蛋、粽子謀生的普通人。也許他的模樣就像我們在路邊常??吹降哪切┬傌溡粯?,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靠一點一滴積蓄起來的錢為家鄉(xiāng)學校捐建了圖書館、教學樓等等,累計捐贈1200余萬元,自己情愿睡地板,卻幾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故事最后這樣說:“他的這種精神,在當今社會顯得更加難能可貴?!贝_實,我看到了在當今經濟發(fā)達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追求享受,人情卻變得越來越淡漠,但在電視里、生活中我也看到了更多像張爺爺這樣有善心有善舉的人。是他們讓我看到了陽光下的美,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就說這次臺風“菲特”來襲吧,我們嘉興地區(qū)水位猛增,很多地方受災。危急時刻,解放軍戰(zhàn)士奮戰(zhàn)在第一線,幾天幾夜不休息;一些志愿者奮不顧身去救援,有的劃著門板,有的劃著皮劃艇,自己出錢買上干糧和水,挨家挨戶地去送;而更讓人感動的是,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也在積極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是這些有著愛心的人,給受災群眾送去了溫暖,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天災無情人有情”。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危難之處顯身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們總用自己無私的愛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其實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普普通通的人,有的是公交車上的一個讓座,有的是面對垃圾的一下彎腰,有的是摔倒時的一次伸手,有的是對弱小者的一份鼓勵……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一個微小的動作,卻帶給我們持久的感動!

古人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每個人都應該常懷善心,常說善言,常行善舉,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這樣,我們的世界必將變得越來越美麗!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三

今天我看了《與美同行》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四種美,說明了一個主題:與美同行??赐赀@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誠實守信的美。世上有各種各樣的美,小到晶瑩剔透的露珠、辛勤勞動的蜜蜂;大到藍藍的天、巍峨的高山。除了這些大自然的'美,那些默默奉獻的清潔工、甘守寂寞的邊防戰(zhàn)士等等,他們其實也很美。但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讓我們用誠信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有善助人的美。古人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泵總€人都應該常懷善心,常行善舉,常說善言,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當你幫助別人,或得到別人的幫助時,美就在你我之間傳遞。別人有困難時,只要我們都伸出援助之手,美就在你身邊。

愛學善思的美。學習是我們一生的必修功課,這本書里講到用“一定要爭氣”這句話鼓舞著自己前進的童第周,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的沈括和愛書如命的朱自清??????他們珍惜光陰,主動學習;他們勤于思考,善于提問;他們與書為伴,勇于實踐,這就是美。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踏實創(chuàng)新的美。美,不僅需要去探索,還需要去創(chuàng)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的努力和付出!我們要從身邊的小習慣開始培養(yǎng),做一個踏實能干的人。只要我們用心去創(chuàng)造,美就在你身邊。

所以,只要我們誠信、愛學、友善、創(chuàng)新,用美的心靈,播下美的種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美就在你身邊,讓我們與美一路同行!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四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币馑际恰爸粚W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空想而不學習,則會心中充滿疑惑而一無所獲?!?/p>

《好問的沈括》故事中講到,沈括從小就愛觀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都要問個為什么,而且打破沙鍋問到底,直到弄明白了為止。沈括晚年把他一生所見所聞和自己的簡介撰寫成《夢溪筆談》。這部書涉及天文、地理、物理、數(shù)學、醫(yī)學等十余個門類,是中國科技史上一部舉足輕重的百科全書。為紀念沈括的功績,科學界將小行星20xx命名為“沈括小行星”。

看著沈括善于提問,后來有如此大的成就。我的思緒不禁飛到了上個學期。那是一次數(shù)學課上,方老師講過課之后,讓我們做作業(yè)。作業(yè)中有道題目,仍憑我怎么想,也想不出其中的奧妙,我望著題目發(fā)呆。

看著方老師站在前面,我很想舉手向他請教,這樣我就可以很快完成作業(yè)了;可是我又怕,怕老師會認為我上課不認真聽講,怕同學們笑話我題目不會做。結果,同學們都把作業(yè)做完交了,我還沒想出來,還被老師批評了一頓。

我要向沈括學習,做個不懂就問的好學生!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

又一次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我把顯微鏡的鏡頭調過來調過去,愣是不能觀察,這可把我給急壞了。怎么辦?對!我這是我向沈括學習的好機會。想到這里,我便高高地舉起了手。

老師走過來,不但沒有罵我,還耐心地教了我。我很快就掌握了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我觀察東西比其他的同學都要快,絲毫沒有耽誤后面的功課。

嘗到這個甜頭之后,我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膽地問,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漸漸地,我的膽量越來越大了,我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我玩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善于提問,事半功倍!這是我讀《與愛同行》之后,收獲最大的,謝謝你,《與愛同行》!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五

在這個周末我把《與愛同行》看完了,這本書講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這本書共有八章故事。這些故事有些讓我眉開眼笑,有些讓我淚如雨下,而有些卻讓我愁眉苦臉……有幾篇反復看了好幾遍,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三章,寫的是社會溫暖的。

這一章節(jié)的“愛”寫的不是母愛,而是社會的溫暖和關心,是最讓我感動的部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大愛托起生命》和《一個都不能少》這兩個小故事。

在《大愛托起生命》這段小故事中,有個叫吳菊萍的年輕媽媽,在看到小孩掉下來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了她的雙手。有人計算過這樣的高度和重量,接住的是相當于300多公斤的重物,如果砸到頭上或胸部,很可能會造成吳菊萍高位癱瘓或死亡,但是愛的世界里是沒有力學的,吳媽媽勇敢地伸出了雙手。我贊揚這位美麗而慈祥的母親。

在《一個都不能少》這段小故事中寫了幾位老師在“晨檢”時發(fā)現(xiàn)翁進城和翁明沖的位子空著,而沒有一個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時感覺有事。在聯(lián)系不上家長時,果斷地趕到學生的家,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他們一家煤氣中毒了。因為老師的責任心、愛心和奉獻精神,使得翁進城一家得救了。

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去爬玲瓏山,在下山的時候由于跑得過快加上腿腳發(fā)軟,我的膝蓋狠狠地跟地面輕吻了,血一下子就冒出來了,而且有越流越多的趨勢。媽媽還在后面,由于疼和害怕,我哇得哭起來,這時候邊上有位大姐姐看見了,馬上走過來,一邊安慰我一邊檢查我的傷口,還問我媽媽的電話,把我受傷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在媽媽趕到后還幫媽媽一起把我抬上車。媽媽感激地問她叫什么名字時,大姐姐只是微笑著說了聲:“沒事,小事一樁!”就離開了。從此我知道:社會很溫暖。

我想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助人為樂,把溫暖送給身邊的每一個人。所以我現(xiàn)在要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可以回報社會。

與愛同行高考滿分作文

與誠信同行高考滿分作文

愛與法律哲學思考論文

愛的利息讀后感

讓生活與思想政治課結伴同行論文

教師關于愛與責任學習總結

愛的教育寒假讀后感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六

我想讓自己……踏著追夢者的足跡……揚起追夢的風帆!《與夢同行》這本小書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京杭大運河,最動人的是運河守護者的故事。

這個與長城齊名的中國兩大古代偉大工程,今年4月終于申遺成功,比長城遲了27年時間,主要原因就是運河保護得不好,保護難度更大。

作為杭州的下一代,我們能為大運河做些什么呢?暑假里,咱們米奇假日小隊的五位海童隊員,集體通過新聞行動運河上的小志愿者考核,成為了光榮的運河志愿者!

考核可不輕松,不但要對運河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有傳播運河文化的興趣和責任感,還要口齒清晰、表達得體,特別是必須會游泳!很幸運,我們都具備了活動的要求,志愿者證件佩戴的時候,我們既高興又感到肩上有了一份責任。

看著美麗的運河風光,聽著老一輩運河守護者張林祥30年如一日保障保潔運河航道的故事,這十多位張爺爺式的守護者用勤勞的雙手,每年打撈3000多噸垃圾,為運河留下清潔美麗的妝容;修復破損岸6700多平方米,換來堅固的堤岸和暢通的航道。

讓運河再活兩千年的申遺口號,不正是張爺爺們追尋的夢想嗎?我們運河小志愿者應當踏著老一輩追夢者的足跡,揚起追夢的風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愛護運河、宣傳運河的行動中來,生生不息、代代傳承,運河再活兩千年將不是夢想!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七

我每當讀這本《與愛同行》的書時,我的眼淚就如同調皮的小孩一樣從滑滑梯上流到臉頰上。這本書中有二個事件令我最感動。

第一篇是《愛,讓生命延續(xù)》,寫的是杭州勝藍實驗學校陽光校區(qū)三(6)班的學生棟棟。突然有一天,棟棟發(fā)燒了,他父母把他送進醫(yī)院。經檢查,棟棟確診為急性肝功能衰竭。他唯一的希望是肝移植手術,只有他爸爸的肝與他匹配。他爸毫不猶豫地移植給他了。從這件事讓我知道了父愛如山,父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細細品味,就一定能夠領悟。

第二篇是《超越血緣的母愛》。羅雪華是一家餐館的老板娘。一天清晨,她收留了在家門口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人拋棄的女嬰。十幾天后,羅雪華發(fā)現(xiàn)女嬰一天天的瘦下去,后經醫(yī)生診斷,女嬰得的是罕見”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癥”,不僅治療費高昂,而且治療希望渺茫。她千辛萬苦并且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錢,精心照顧,最終治好了女嬰的病,女嬰的生命終于被揀了回來。這讓我知道愛是可以超越血緣的!

從這些事件中讓我知道:有一種愛讓我們享用一生,溫暖一生;有一種愛,讓我們成長,學會堅強。這就是偉大無私、不求回報的'父母之愛!

父母的這么愛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回報他們呢?首先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幫父母做好家務,給下班的父母倒茶、捶背,最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父母少為我們操心。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八

看這天氣,像是入秋了,不管是清晨,還是晚上,那風吹到臉上總是會覺得特別冷。那天,我只完了晚餐便到了教室里,順手拿起了放在桌角的一本書———《與美同行》。

擱下書,我思潮起伏的思緒卻還在書中。書中講了各不相同的美,有向善的美,有誠實的美,還有其他不同的美;講了各不相同的愛,有父母的愛,有師生的愛,還有同伴的愛。這些使我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照亮大山深處的微光》。

文章講的是一位代課老師在大山深處代課二十三年。正是她的堅守,山村中沒有一位學生失學。茅草教室不能遮風擋雨,她和丈夫便到山上采石,用架子車一車一車的拉回來,還拿出了全部的代課工資,買來了水泥,瓦片,耗了三個月的時間蓋了一間石頭教室,而她卻和丈夫還住在幾十年前蓋的土坯屋中。后來,丈夫患了淋巴結腫瘤,原本想出去打工的她,為了這些孩子不失學,她留在了山村里,繼續(xù)她的工作。每天她都要一大早的就起床,先耕地,然后為孩子們批改作業(yè),最后帶著孩子們的作業(yè)步行四公里到學校為孩子們上課。

她就是駐馬店沁縣馬谷田鎮(zhèn)孫莊小學的代課老師——徐云玲。這位平凡而簡單的鄉(xiāng)村教師,為了這些孩子,放棄了許許多多。她的外表并不美,但她的心靈卻很美。她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她的學生有的升入了初中、高中,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還讀了博士,而她卻還在那間教室教育著下一屆的學生,默默的工作著。

美麗,早已不是“容顏”的代名詞。當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劉洋來到大家面前時,雖然對這位女“太空人”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為,大家都記得,她在登上‘神九’前說過,是代表中國億萬女性出征太空。作為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以堅定的意志、沉著的心態(tài)、精湛的技術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實現(xiàn)了中華女性孜孜以求的飛天夢想,展示了中國女性時代的風采。

“美”這個字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可是要真正做到美的卻并不多。其實這并不難。美,它不僅僅是外表的美,還是心靈的美。我們不需要為了這個字而付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需要為了這個字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可以同所有的“最美浙江人”一起,創(chuàng)造一個無處都擁有“美”的世界。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九

新學期伊始,我閱讀了一本書叫《與美同行》,被里面的小故事深深打動??赐赀@些故事,有時令我在沙發(fā)上會心微笑,有時令我思考自己尚淺的人生經驗,但有這樣兩個故事一直在感動著我,一個好學守信的古人宋濂和一個二十年如一日奉獻愛心的張杰老爺爺。

“宋濂還書”講的是宋濂十分好學,可家里很窮,只好向別人借書,每次都按時還書,從不違約。即使在天寒地凍的天氣,加上媽媽“明天再抄”的好心勸說,可他為了遵守承諾,堅持抄書到天亮,終于把書按時還給了主人家。長此以后,宋濂靠守信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宋濂因此閱讀了很多很多的好書,終于成為一代文豪。讀了這個故事后,我覺得“守信”是一個人將來能否成功的基石。假如從小就不守信用,比如向同學借支鉛筆不還、答應別人的事卻常常忘記,那么以后別人就不再相信你,長大以后信任度為零的后果是:你將失去友誼、親情、形象、榮譽、甚至社會的關愛幫助,最終只能自己生活在與其他人不同的世界里!所以,應該從小就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才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信任,立足這個世界。

“茶葉蛋換來教學樓”不是教我們如何去做生意賺錢,講述的是一位并不富裕的上虞籍老爺爺,卻用賣茶葉蛋辛苦積蓄的錢,為故鄉(xiāng)造學校、讓幾千名學生都能讀上書,自己一家人卻擠在小房子里生活的感人故事。馬克思說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暗淡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和爸爸一起看過的《怪物史萊克》電影,有愛心和有責任心,才能使一個人的生命具有意義。一個人,若只考慮自己,即使靠勤勞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對整個社會也不會有貢獻,更不會使社會有進步。即使他活了兩百歲,無論有沒有他,對我們的世界都沒有影響。擁有愛心、盡自己的能力助人,哪怕自己的一生只對這個世界產生了一點小的、好的改變,那也是有價值的,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

一個鴨梨,引發(fā)了一串多么發(fā)人深思、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與愛同行》這本書中,《一個鴨梨》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憨厚老實的父親,帶著孩子進城,干了一天的活,只得了四個鴨梨,一聲沒抱怨,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四個梨一口沒吃,藏了一個留給妻子,妻子又讓給兒子,兒子又讓給父親?最終,誰也沒吃,梨爛了,卻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正是這一個小小的梨卻體現(xiàn)出了一家人先人后己,為家人著想的美好品質,“融四歲,能讓梨”記得三字經中孔融讓梨的故事,四歲的孩子便能讓梨,體現(xiàn)出孩子的懂事。文中的“我”也正是如此,體會到了父母對他的愛,他認為這梨應該讓給他們吃,可父母也沒要,只說自己不愛吃,這梨他們又怎能不愛吃?只是單純的想留給孩子。多么淳樸的行動!多么簡單的愛意!天下父母的愛都是那么簡單、樸實,他們不求任何回報,唯一的目的就只是孩子好好的,在他們心中,孩子遠遠重于自己的,他們?yōu)槲覀冏隽诉@么多,報答他們,感恩他們正是我們做兒女的應該做的,但父母的愛又是最無私的。

五年級暑假的一天,媽媽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她回家時,我正在寫作業(yè),只聽見媽媽說了聲:“同志們!我回來啦!”這聲音很疲倦,又充滿了幸福。她走進了書房,手上還拿著我最愛的紅豆吐司,“哇!媽,你有買這個哦!我正好餓了呢!”說完,我一把抓過吐司,便像“強盜”似地扒開包裝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笑著說:“慢點吃!當心噎著!”她說完,便走向了臥室——休息去了。當我吃的只剩一點時,才想起給媽媽些,我拿著僅剩的一丟丟走向臥室。媽媽累了,睡著了,卻有些半夢半醒:“不用了,你自己留著吃,我不餓,我不愛吃這個,會胖的?!蔽倚帕?,便吃完了最后一點。舅舅在一旁搖搖頭,語重心長地說:“唉,你這孩子!你怎么一點都不懂呢?她那是不舍得吃,故意留給你的呀!你媽怎么會不愛吃呢?你看她都累成這樣了,多為你媽想想吧!媽只有一個!”我羞愧的低下了頭,我真后悔當時沒想到先給媽媽。

父母之愛真的是最無私的!他們慷慨的為我們付出著,卻從未想過給我們的回報。爸爸!媽媽!我不知道我能為你們做些什么,但現(xiàn)在我只想說一句:“爸!媽!我愛你們!永遠!”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一

看了《與美同行》,浙江省磐安縣冷水鎮(zhèn)中心學校的陳斌強老師深深感動了我。他的老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于是,他天天帶著媽媽上班,還要起早摸黑服侍老母親。這樣一堅持就是五年,他的孝心,不僅撫慰了母親,更是撫慰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心,更讓我幼小的心靈受到感動。

這幾天,我媽媽的腸胃炎又犯了,整天捂著肚子,還不停地跑廁所,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到以前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是一遍一遍地祈禱,讓我的病快點好起來,還會為我端水送藥,中午還特地跑到學校來看我。想到這里,我趕緊跑到廚房,為媽媽倒了一杯水,聽爸爸說過,胃疼的時候只要把胃捂熱了就會好點,于是我又從自己的抽屜里找出熱水袋,小心翼翼地打開熱水袋,灌上慢慢一袋熱水,送到媽媽面前。面目憔悴的媽媽接過熱水袋,熱淚盈眶,摸摸我的頭,說:“兒子,你長大了!”我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希望你快點好起來!”

看著媽媽會心的微笑,我的心里也格外開心,我用我的微薄之力給媽媽帶去了安慰,我慢慢地長大了,在品嘗父母給我的溫暖時,也要給父母帶去甜蜜才是??!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二

本站后面為你推薦更多《與美同行》讀后感!

美在何處?有人說,美在春天的花香里,美在夏天的麥浪里,美在秋天的果實里,美在冬天的飛雪里。

美是何物?我想說,美是束束暖陽,卻要掙脫黑暗;美是種種成就,卻要經歷坎坷;美是點點幸福,卻要擁有勇氣。

世間萬物都有它的美麗之處,而我認為人心美才是最美。

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她,帶著假肢在燈光匯聚的舞臺上盡情舞蹈,臉上分不清是淚水還是汗水,她的神情專注而又堅定,仿佛在用生命舞蹈,用舞蹈譜寫生命,她的動作隨著旋律時快時慢,完美地演繹了那支舞,直到最后一個動作結束,她凝視著前方,綻放出了最美的笑容,她就是最美舞者——廖智。

再次看到她,是在《開學第一課》上,通過她深情的演講著,我才了解到她背后的故事,和她的堅強與勇敢。廖智原本是一位優(yōu)秀的舞蹈老師,但不幸的是在5.12四川地震中突然之間她幾乎變得一無所有。她在廢墟中苦苦掙扎了二十多個小時,而她沒有放棄的結果卻是讓她失去了雙腿,失去了僅十一月不到的孩子,她的舞蹈夢想似乎也沒有了希望,她想過放棄,但現(xiàn)實讓她更加堅信自己的夢想,勇敢地面對困難,她裝上假肢忍著劇痛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從走路到跳舞到再次站在舞臺上,廖智再也沒有放棄,直到今天,她坐在輪椅上也能翩翩起舞,輪椅似乎是她的雙腿,在舞臺上飛快的旋轉、進退,這背后隱藏了多少汗水、淚水與傷痕。

如今的她有了嶄新的生活,學習、義演、幫助災區(qū)的人們,在她的努力與堅持下,生活不再枯燥,而是精彩。她用頑強的意志釋放出了生命的光彩。

她的舞蹈最能振奮人心,她的笑容最能感染人心,而她的心靈才是最美!

生活中,也許我們總會抱怨命運的安排和坎坷,但在追尋夢想的路途上,不要忘了時常問問自己最初種下夢想的理由,要更堅定的上路,不管怎樣始終保持樂觀,你會悄悄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與自己的美。上路吧,讓我們發(fā)現(xiàn)美,與美同行!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三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當我讀了“棟棟得了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棟棟爸爸不顧自己捐出了自己的肝;;《一個鴨梨》讓我知道了天下的父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愛子之心。父親的愛默默無聞、不動聲色、點點滴滴都在行動之中,滋潤著我們的成長激勵著我們奮發(fā)向上。

還有一篇更讓我感人的故事:《超越血緣的母愛》她花光了金錢,付出了心血,做的卻是一件幾乎沒有希望的事情。這讓我明白了愛比天高,愛更是無私與無價的。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時時刻刻被社會關愛著、溫暖著、呵護著。那么漸漸長大的我們能為社會做些什么呢?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要像雷鋒叔叔一樣堅持做好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像堅持做公益活動的志愿者叔叔阿姨們一樣,用團結的力量傳遞幸福,品味那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作為我們是少先隊員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學會感恩,關愛社會,盡我們所能幫助有困難的人,用自己的愛心溫暖更多的人,只有愛的存在,就能讓生命再延續(xù)!

自從我讀了這本《與愛同行》讓我懂得了:愛是無私的、愛是無價的、愛就在我們的身邊默默無聞、不動聲色地進行著!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四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與愛同行》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是什么?愛是我呱呱墜地時吮吸的媽媽的乳汁;是對我的呵護和疼愛;是奶奶起早為我準備的早飯;是爺爺放學時接我回家的三輪車。原來,愛是母親,是父親,是我的親人。

愛是什么?愛是學校里和同伴們一起時的歡笑;是作業(yè)時同伴遞過來的一塊橡皮;是手臂受傷時同桌為我端到面前的飯菜。原來,愛是同學,是朋友,是我的伙伴。

愛是什么?愛是公交車上大哥哥讓給我的座位;是公交車做過站時陌生阿姨幫我打的電話;是下雨天校門口小賣部的老板娘借給我的雨傘。原來,愛是禮讓,是熱情的幫助,是來自社會的溫暖。

愛是什么?讀了《與愛同行》,我還知道,愛就是為了照顧殘疾兒子金鑫,金媽媽辭去工作,每天背著兒子去上學的風雨無阻;愛就是對腦癱兒小怡如同兄弟姐妹的小怡的同學;愛就是“最美教師”姜文和陳霞那種“一個都不能少,一個細節(jié)都不能錯過”的責任心;愛就是用雙手托起生命的“最美媽媽”吳菊萍。

原來,不用問,也不用找,只要細細體會,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愛。

我的班主任陳老師從一年級帶我們到現(xiàn)在,從一開始,她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室里走一圈,看看有沒有學生沒到;看到有人靠在桌上,她會疾步過去摸摸那個學生的額頭,看看是否身體不好;看到學生眉頭緊鎖,她會過去詢問,需不需要幫助;看到有學生學習沒跟上,她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為他補課、輔導。

記得二年級剛開始也正是陳老師懷孕期間,我們都以為陳老師來教室次數(shù)會少了,早上到教室時間會晚,放學離開教室會早一些。令我們都沒想到的是陳老師的.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關心我們;一如既往地抓緊我們的學習。好幾次看她頂著個大肚子實在不方便,她也就在講臺邊坐一會兒。那時我們都會圍在陳老師身邊,因為我們能體會到陳老師對我們的愛,而且我們也都愛陳老師。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發(fā)生在一個叫徐某某的身上。他的父母離異,跟著爸爸生活。由于爸爸忙于上班,對他的照顧相對較少,這也導致了他學習上的懶散,生活中的邋遢。一個星期中總有好多天不肯到校學習,平時穿得也總是臟兮兮的。

那時,陳老師總會到教室來看看他來了沒,如果沒來便馬上打電話給他爸爸。若聽到他爸爸說已經去上班,陳老師便二話不說,親自趕到他家里,努力勸說其到校讀書,還為他洗臉,把他梳洗得干干凈凈,整整潔潔的。

經過一段時間,那同學最后從沒有曠課過,甚至連遲到都沒有。而且,我們也再沒有看到他邋遢的樣子??吹竭@些,我想這些都應歸功于我們的陳老師吧!

陳老師就在我們身邊;愛,就在我們身邊!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五

《與美同行》這本書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這本書分為四大章,每章里有三個小節(jié)。

第一章是做個誠實守信的人:第一節(jié)是對人真誠,講究信用;第二節(jié)是遵守約定,言而有信;第三節(jié)是認真思考,慎重決定。

第二章是做個感恩向上的人:第一節(jié)是孝敬長輩,懂得感恩;第二節(jié)是樂于助人,奉獻愛心;第三節(jié)是珍愛自然,和諧共生。

第三章是做個愛學善思的人:第一節(jié)是珍惜光陰,主動學習;第二節(jié)是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第三節(jié)是與書為伴,勇于實踐。第四章是做個踏實能干的人:第一節(jié)是腳踏實地,從我做起;第二節(jié)是全力以赴,堅持不懈;第三節(jié)是遵循規(guī)律,敢想敢做,里面還有故事屋,這里有許多事例和插圖和名人名句,比如孔子、老子、孟子等。其中還可以為自己打分,真是豐富多彩。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做事不能不守約定,這樣別人以后就不會再信任你。要愛護大自然,多種樹,凈化空氣,讓自然更美麗,我會竭力做好這幾點。

讀了《與美同行》,我有許多感想,我要做以下幾點美:

一、心靈內在美,要誠實守信,為人要善,心地善良,心胸寬闊;

二、外在美,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上課不遲到,作業(yè)又快又對,身體強壯;

三、理想美,要做一個有夢想的人,要有理想,要去實現(xiàn)它。

《與美同行》真是一本有許多感動故事,很有道理的極美的書。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六

——讀《與夢同行》有感

國慶長假里,我讀了《與夢同行》這本書,深深感覺到:藍藍的天,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是我們夢中的理想家園。

國慶長假里,我和爸爸媽媽去浙江衢州江山境內的江郎山。那里的確是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但是近看旅客休息區(qū)卻到處是空空的塑料瓶,石頭縫里塞著零食袋子,餐巾紙和塑料袋。草坪被一只只腳印踩踏…….使一處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qū)變得令人生厭,藍藍的天也變得不那么明亮了。這也使我想起了杭州的霧霾。20xx年2月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杭州是第27名。霧霾深深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傷害我們的身體;人們不能出去散步,看不清遠方。霧霾還會誘發(fā)多種疾?。合?,氣管炎,高血壓等等。

讓我們呼吁身邊的人,做一點對環(huán)境有益的事,創(chuàng)造一個“白云飄動蔚藍天,青山依舊笑春風”的美好家園吧。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讓夢想揚帆起航。

與美同行讀后感篇十七

我閱讀了《與愛同行》一書,深深感到愛在我們一生中的重要:父母之愛、同伴之愛、社會之愛、大自然之愛,所有這些愛一直存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讓我們健康快樂地體會成長。

《與愛同行》中“黃香溫席”的故事,讓我一下子想到了《三字經》教導我們尊老愛幼的典故:“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這些故事早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黃香九歲就知道爸爸勞動辛苦,為他打扇暖被窩,盡孝道感恩;孔融才四歲就明白尊老愛幼,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吃。他們正是有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思想才成為流芳百世的榜樣。

記得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自己感到有些沮喪和失落,回到家一聲不吭。爸爸注意到我的神情后和顏悅色地安慰道:“分數(shù)并不代表全部,重要的是要掌握學到的知識。不能因為偶爾的一次失敗就喪失自己的信心,關鍵是引以為戒,要克服粗心大意的壞習慣?!甭犃税职滞菩闹酶沟恼勗挘矣X得很有道理,心情也舒暢了許多,學習的信心又恢復了。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受到父母對于子女的關愛和貼心,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正是他們的愛才讓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被困難擊倒。爸爸媽媽傾注了他們全部的愛,培養(yǎng)哺育我茁壯成長,我應該更加珍惜這樣的生活。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要像《弟子規(guī)》所說的那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奔偃缒茏龅竭@些,我想就是對爸爸媽媽的回報。

愛讓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它能接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讓每個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愛就像炎炎夏天里涼爽的飲料,寒冷冬天里溫暖的火爐,無時無刻地給我們信心和感激。讓我們大家手牽手,肩并肩,在收獲愛的同時也付出對別人的愛,就像歌中唱的'那樣:“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43379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