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好的教案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指導。教案的評估要客觀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學習效果。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編寫教案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迪。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一
1、嘗試制作對講機,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2、享受角色扮演的樂趣,體會自己動手制作的成就感。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多媒體圖片、長方體盒子、手工紙、彩筆、漿糊等。
1、出示多媒體圖片,讓幼兒說說這是什么?"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對講機)。對講機有什么用呢?請個別幼兒模擬對講機對話,引起幼兒制作對講機的興趣。
2、教師講解對講機的制作過程:先用手工紙將盒子抱住,用漿糊把手工紙粘住,用手工紙剪出一個小長方形,貼在盒子的左上方當天線,接著就是裝飾對講機,在對講機身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或者用各種材料粘貼裝飾也可以。
3、幼兒制作對講機,教師巡視協(xié)助。
4、制作完成后,請幼兒兩人一組模仿警察運用對講機對話。
5、結束。
對講機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尤其在商場、電影畫面中。幼兒也十分喜歡,在游戲中常模仿警察用對講機講話的情景,所以本活動的內容幼兒較感興趣。但第一環(huán)節(jié)用手工紙包住盒子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很難,開展活動前沒有做好鋪墊,這個環(huán)節(jié)基本上由教師完成,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再家里跟家長一起完成就更好。孩子只是在對講機身上進行設計圖案和粘貼天線就更容易些。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二
一、感受噴刷畫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作。
二、學習噴刷的技能,能獨立,有序,正確的使用工具。
一、準備各種顏料(每組若干),各種圖形的卡片若干,廢舊牙刷,小沙網(wǎng),畫紙,圍裙人手一個,示范畫若干。
二、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活動室的墻壁。
三、幼兒觀察、欣賞自己及其他小朋友的噴刷作品。
一、進入活動,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欣賞示范畫,說說其中的內容,及制作方法。
二、請幼兒觀察和學習噴刷畫的制作方法。(展示多張噴刷畫及牙刷、小沙網(wǎng)等工具,并介紹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展示、評價幼兒作品。(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幼兒互相評價。)。
五、活動結束。
本次活動利用牙刷、梳子、各種形狀、材料等物品,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噴刷畫。該活動選材較有新意,能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作工具,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氛圍里學習新的畫種--"噴刷畫",本次活動趣味性、活動性較強。幼兒在活動中能邊玩邊學習,在娛樂中體驗美術活動所帶來的樂趣。此活動提高了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和美的表現(xiàn)力。促進了動手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三
(1)給每個幼兒3根棉簽,分別用來涂紅.黃.藍3種顏色。
(2)幼兒自己配色,在紙上自由畫棉簽畫。要求幼兒在操作時將各種線條想付交叉,觀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有不少新顏色出現(xiàn)了,激發(fā)幼兒對顏色變化的興趣。)。
2發(fā)現(xiàn)變色的秘密。
(1)討論產(chǎn)生新顏色的原因。(讓幼兒說出自己用了那幾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老什么顏色。)。
(2)小實驗:橙.綠.紫是怎樣變成的。
讓幼兒用紅.黃.藍三種顏料中任意兩種配色,填在書上相應的空白處,看看有些什么變化。(讓幼兒感知,紅和藍在一起變紫;藍和黃在一起變綠;紅和黃在一起變橙的基本配色方法。)。
3.制作變色陀螺。
(1).剪圓形硬紙片,對中心角畫線,兩邊涂上不同的顏色。
(2).在中心插入下端尖細的小木棍,快速旋轉陀螺,觀察顏色的變化。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四
1.引起幼兒對顏色變化的興趣,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后變成另一種顏色的秘密。了解基本的配色的方法。
2.加深認識紅.黃.藍.紫.綠.橙等多種顏色。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訓練幼兒的繪畫能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五
1.感受不同色彩蘊含的情感,能區(qū)分開心樹、生氣樹所對應的顏色。
2.能夠選擇恰當?shù)纳屎托螒B(tài)設計出獨特的心情樹。
活動準備
1.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紙。
2.教師作品。(用明快、鮮艷的色彩表現(xiàn)快樂的心情;用灰暗的色彩表現(xiàn)悲傷、難過的心情。兩種不同色調的作品相對比,更能表現(xiàn)不同色彩蘊含的不同情感)
1.欣賞音樂,感受不同的心情。
2.欣賞作品,感知不同色彩蘊含的不同情感。
(1)欣賞色彩明快的作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2)欣賞顏色灰暗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灰色為主的冷色調作品,啟發(fā)幼兒感受這些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3)邊聽音樂邊欣賞作品,充分感受不同色彩蘊含的情緒。伴著不同性質的音樂,欣賞蘊含不同情感的作品,感知紅、黃等鮮艷的色彩蘊含了快樂的心情,而灰、黑等色彩則蘊含了難過、悲傷的心情。
3.選擇色彩表現(xiàn)心情樹。
(3)創(chuàng)作心情樹。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六
科學概念
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征。
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
3、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
過程與方法
1、用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
2、繼續(xù)利用維恩圖比較動物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yǎng)用實驗證據(jù)證明猜想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學難點】學生有想法時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
【教學準備】每組:2-3條金魚,裝載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許使用色素調制的紅水、少許魚食。
1、教師介紹魚類的生活環(huán)境。
2、學生舉例其他的水生生物。
3、關注:“魚生活在水里”的理解。
4、設計意圖:為進一步觀察與作鋪墊。
1、學生觀察金魚的外形和運動。
2、教師適時告知魚鱗、魚鰭等及其作用。
3、關注:學生對金魚形態(tài)的關注和對金魚運動方式的關注。
4、設計意圖:了解金魚在外形和運動方面的信息。
1、交流有關金魚在吃食和呼吸方面的經(jīng)驗。
2、討論、設計觀察金魚吃食和呼吸的方法。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作出提示:喂食觀察金魚的吃食;用紅水觀察金魚的呼吸。(如需要可以演示在水中放紅水的方法)
4、學生觀察并記錄。
5、教師適時指導并提供信息:水中有少量的空氣。
6、關注:學生用實驗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看法時是否干擾金魚;是否觀察到更多信息:如排泄等。
7、設計意圖:了解金魚吃食和呼吸方面的信息。培養(yǎng)“用實驗方法驗證看法”的意識。
1、回顧維恩圖的用處。
2、學生把上節(jié)課學的蝸牛的特點寫在左邊圓圈里。把蚯蚓的特點寫在右邊的圓圈里,劃去各自相同的特點。
3、小結蚯蚓和蝸牛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關注:學生比較的信息的多寡。
5、設計意圖:初步體會動物具有相同的特點。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七
1、引導幼兒根據(jù)手影外輪進行想象添畫組成整體物像。
2、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協(xié)同性及靈活性。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根據(jù)手影外輪進行想象添畫組成整體物像。
合理安排畫面的能力。
學習了解手影活動,圖畫紙,記號筆。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用猜謎的方式引入活動:一棵樹,五個杈,出飯做事都用它。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手型。
幼兒討論,請幼兒觀察。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今天我們用手型,畫線描畫。
畫之前,請幼兒先想好如何構圖。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注意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并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幼兒介紹作畫經(jīng)過。
本次教研活動課幼兒參與性都很高,我覺得活動中有四個方面比較好。
1.活動導入較有特色,富有啟發(fā)性。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2.活動過程形式新穎,允許多種答案,因此幼兒所想象的小手造型豐富多樣。
3.重視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給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讓每個幼兒都有說、想、畫的機會,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在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讓幼兒自主發(fā)展的機會更多。
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我虛心聽取了各位園長和同行的.意見和建議。教師的啟示性語言還是有些欠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有些放不開。在今后的教學和學習中,我要多接近幼兒多為幼兒創(chuàng)造自我想象的空間和動手動腦的機會,讓每一個幼兒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使幼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八
1.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和想象的興趣,體會合作的快樂。
2.發(fā)展幼兒表達與表現(xiàn)的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貓。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1.“貓”拼圖若干(大范例一套,小拼圖幼兒每人一套)。
2.長卷畫紙、彩筆、雙面膠。
1.故事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2)教師停頓,啟發(fā)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發(fā)生了什么事?它看見了誰?它說什么?”并請1~2名說得好的幼兒來邊講邊拼擺貓的動作。
2.幼兒創(chuàng)造性拼擺操作并講述。
(1)教師啟發(fā):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貓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請每個幼兒從信封中取出小拼圖]請你來擺一擺、講一講。
3.幼兒分組合作繪畫。
(1)教師鼓勵幼兒將貓的故事畫下來,“貓的故事太有趣了,我們把它畫出來好不好?”
(2)嘗試合作畫長卷畫。[出示長卷畫紙]“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長長的畫,再一起編一個長長的、有趣的故事吧。”
(3)請幼兒取彩筆,分組選擇喜歡的位置進行繪畫。
(4)教師巡回指導。給與幼兒適時適當?shù)貛椭?/p>
(5)鼓勵先畫完的幼兒串編故事并進行適當?shù)靥懋?。?/p>
4.作品展示,講評。
(1)過程講評,幼兒繪畫中進行隨機講評與鼓勵。
(2)請幼兒合作將畫紙粘貼到展示墻上。
(3)自由欣賞,鼓勵幼兒發(fā)表評論。
(4)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串編好的故事。
(5)幼兒自由編講故事。
5.延伸活動:繼續(xù)編講故事,并邀請小班幼兒參觀,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
幼兒對畫貓活動非常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都畫出了貓的主要特征,很是漂亮。通過這次活動說明:只要我們教育得法,每一位幼兒都會成為畫家!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tài),能夠用砂紙畫出各種各樣結構形狀不一樣的花。
2、能感受美,表現(xiàn)美,體驗砂紙作畫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教師:插花作品一盆、范畫。
幼兒:蠟筆、砂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插花作品,激發(fā)幼兒欣賞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朵。
重點引導:各種花的色彩、結構、形狀。
3、出示范畫,讓幼兒欣賞。
了解砂紙的作畫方法。(白紙光滑、涂上顏色鮮艷,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著色力較好。)。
4、教師示范講解。
(1)我們來畫一瓶盛開的鮮花,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老師示范,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2)第二朵花畫在哪里?
(3)第三朵花放在哪里?……。
(4)還有什么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幼兒繪畫作品,讓幼兒自由欣賞,并進行評價。
評價重點:能畫出各種各樣結構形狀不一樣的花。
教學反思: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我們周圍的樹木開始發(fā)芽,花兒也逐漸開放,對于幼兒來說顏色鮮艷的花兒總是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jié)課上我采用畫一瓶花的形式,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tài)(花的高低、前后、大小),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并進行漸變色地涂色。而這次作畫的工具我選擇了蠟筆畫,雖然蠟筆是我們孩子平時一直在運用的工具,但是這個也是最基礎的繪畫技能。采用的紙張是砂畫紙,因為白顏色的紙對孩子來說接觸很多了,而這種砂畫紙我覺得用蠟筆畫的話效果會比較好,而且對用慣了白紙的孩子來說會是一個吸引。
一瓶花這對中班孩子來說會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這次活動中又有合理布局,瓶子的擺放位置、花朵的.擺放,花的各種形態(tài)、花的涂色等等,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我們班孩子已經(jīng)會畫各種形態(tài)的花,對漸變色也有一定的了解,這次活動的難點是對一瓶花的布局。在這其中我采用了教師的講解來突破,所以感覺還是不夠清晰,或許采用其他更好的辦法的話會幫助孩子理解。
這次活動中,在開始欣賞插花作品,引導孩子對花了的布局是關鍵,這樣更有效地幫助我為繪畫做鋪墊,但是由于心有點急,思路還不夠清楚一點,沒有起到鋪墊的作用。所以花瓶畫的不夠大,畫面不夠豐富。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
1、讓幼兒學習用毛線做畫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大膽做畫。
2、能獨立完成作品。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白紙每人一張紅、黃色顏料抹布毛線音樂磁帶
1、播放磁帶幼兒跳舞
――現(xiàn)在請寶寶休息一會,看誰來了?(出示毛線)
――這是毛線,毛線也想和寶寶一起跳舞。
――請寶寶看老師是怎樣和毛線跳舞的。
2、教師示范用毛線做畫
――毛線穿了件紅色的衣服(蘸上紅色顏料)在紙上走一走(拖拉毛線)跳一跳。
――毛線又穿了件黃色的衣服,在紙上走一走跳一跳。
――跳完了把毛線送回家,寶寶擦擦手。
教:寶寶看毛線跳的舞漂亮嗎?/你們想不想和毛線一起跳舞?
3、組織、指導幼兒做畫
――任意彎曲毛線,大膽表現(xiàn)富有創(chuàng)意的造型。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讓毛線畫豐富起來。
――培養(yǎng)幼兒(幼兒食品)大膽嘗試、勇于探索與表達的精神。
4、評講幼兒作品
用毛線軟軟的,用來繪畫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呢?孩子帶著疑問開始了嘗試性的繪畫。大家都笑了,作品中大多都是線條組合的,也有個別幼兒有色塊。呈現(xiàn)的作品很有現(xiàn)代元素的感覺。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一
1、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語言和整齊的句式。
2、引導幼兒體驗文學活動的快感。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1、課件《秋天真美麗》。
2、豐富幼兒有關秋天的經(jīng)驗。
1、隨歌曲《秋天多美麗》入場。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你們知道秋天有哪些美麗的東西嗎?
2、學習作品,教師配樂朗讀散文《秋天真美麗》。
(1)師:老師也帶來了散文《秋天真美麗》,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圖標)。
(3)看圖聽散文錄音《秋天真美麗》。
(4)師:老師把散文畫成了美麗的圖片讓我們一起仔細地欣賞一遍。
(5)分段欣賞,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
a段師:為什么秋風姐姐快樂地到處跑?秋風姐姐先跑到哪里呢?
b段。
(1)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怎么樣了?
(2)大樹上為什么會抖落蝴蝶呢?樹葉飄下來的樣子除了像蝴蝶,還像什么呢?請你學一學。
(3)我們一起來做樹葉。(幼兒用身體語言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c段師:樹媽媽為什么要把樹葉送給小樹?
d段秋風姐姐是個調皮的小姑娘,它又會跑到哪兒去?
(1)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怎么樣了?它的心情怎么樣?
(2)為什么說小河象絲巾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抖動絲巾的樣子。
(3)為什么小河會掀浪花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河掀浪花的樣子。
(4)小河是怎樣抱著白鵝搖啊搖的?
(5)聽音樂來做小河開心的樣子。(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對作品的理解)。
e段:師:小河真能干,它有哪些寶貝?
3、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整欣賞散文,幼兒輕聲跟念。
師:秋天秋天真美麗,大樹飄落葉,小河掀浪花。
(1)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些優(yōu)美句子?你能用散文中的話告訴大家嗎?
(2)還有誰也喜歡這一句話,你能來學學嗎?還有誰把它說得更好聽?
(3)讓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4)為什么這些句子那么美?小結:因為連著用了幾個“一會兒”。
4、遷移作品經(jīng)驗師:秋風姐姐那么高興,她還會對誰吹口氣?它會怎么樣?
師:好,我們到教室里把它畫下來,送給喜歡秋天的人們。(音樂中結束活動)。
附:散文:秋天真美麗秋天,秋天,真美麗。
天高了,地寬了,秋風姐姐快樂得到處跑……。
秋風姐姐對著大樹吹口氣,大樹搖啊搖。一會兒抖落一只金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紅蝴蝶,一會兒抖落一只花蝴蝶。
媽媽說,大樹落葉了,送給小樹作肥料,盼它快長高。
秋風姐姐對著小河吹口氣,小河笑啊笑,一會兒抖動披著的紗巾,一會兒掀起一個浪花花,一會兒抱著白鵝搖啊搖。
媽媽說:小河高興了,它養(yǎng)的鮮魚、螃蟹肥又壯,寶寶吃了有營養(yǎng)。
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聽,大膽表達。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在導入后,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借助圖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這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了語言美,達到會用優(yōu)美語言的目的,這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說話有點啰嗦,語言不夠精煉,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語言的精煉,多積累精煉、優(yōu)美的詞語。后面的游戲時間也有點倉促。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二
1、會用蠟筆簡單勾畫出物體的形象,嘗試用鹽進行作畫。
2、感受撒鹽畫所產(chǎn)生的奇妙畫面效果,體驗作畫的樂趣。
3、喜歡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物質準備:毛筆、黑色蠟筆、水彩顏料、鹽、畫海底背景的大幅畫紙、涮筆筒、裝有6種顏色的玻璃瓶、幼兒反穿衣、抹布、音樂《神秘園之歌》、海洋精靈音頻、海洋動物視頻課件。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能正確使用蠟筆進行作畫:知道大海里住著哪些小動物。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參與積極性。
幼兒邊看海底世界動畫邊進入活動場地,到小椅子前坐好。
(二)調動已有經(jīng)驗,簡單勾畫出物體形象。
1、播放小動物求救音頻,激發(fā)幼兒作畫興趣。
師:你們愿意幫助海洋寶寶嗎?快找到你們的魔法蠟筆去解救它們吧!
2、幼兒在畫紙上簡單勾畫出小動物的形象。
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蠟筆在畫紙的合適位置畫出各種海洋動物形象。
3、幼兒簡單交流所畫海洋動物。
師:你營救了哪個海洋寶寶?你們營救了這么多的海洋寶寶可真厲害呀,海洋精靈也有話要說對你們說,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播放音頻,對小朋友表示感謝并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幼兒嘗試用鹽來作畫。
1、幼兒自由討論,大膽表達給海洋寶寶制作魔法衣的辦法。
師:怎樣才能給海洋寶寶制作一件有魔法的衣服呢?
2、利用兒歌,教師示范濕畫法與撒鹽法。
教師邊操作邊用兒歌的形式講解濕畫法的具體操作要:拿起小毛刷,水里蘸一蘸,旁邊刮一刮,找到小寶寶,輕輕擦一擦。
教師邊操作邊用兒歌的形式講解撒鹽法的具體操作要:三個手指頭,捏住魔法粉,輕輕動一動,全身都涂勻,不多也不少4、幼兒嘗試用鹽進行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按照兒歌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正確使用毛筆,控制好水分:上色動作要快,注意色彩的銜接;撒鹽要均勻且量少。
鼓勵完成較早的幼兒去觀察撒鹽后的色彩變化以及欣賞、其他幼兒的作品。
(四)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撤鹽作畫的奇妙。
1、展示幼兒作品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海洋寶寶,并鼓勵幼兒說一說撒鹽后畫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引導幼兒觀察撒鹽后放大的畫面照片:
教師小結:鹽會吸收周圍的水分,留下像雪花、蒲公英一樣的痕跡。
3、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經(jīng)驗回憶特殊作畫形式
師: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用來作畫,你還知道哪些?出示特殊做法工具的圖片。
活動設計中,我以情景游戲為載體,貼近幼兒實際生活,以幫助海洋寶寶制作魔法衣為活動主線串聯(lián)起了各活動環(huán)節(jié)及作面步驟,讓幼兒在玩中畫,在玩中學。初步體驗在濕畫法中用鹽進行創(chuàng)作,感知鹽在融化時將顏色化開,干后產(chǎn)生雪花的肌理效果。同時更希望能在繪畫中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和撒鹽畫的新奇有趣,在繪畫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以“參觀海底世界”導入,提高幼兒興致,吸引幼兒興趣點關注到各種海洋動物中來??紤]到中班幼兒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描述海洋動物,部分幼兒可能難以想象進行繪面。為使活動更有趣,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能跟的上,參與其中,活動中又添加了“步行參觀”的環(huán)節(jié),加深幼兒對各種海洋動物的記憶。如:整魚、海龜、水母、小丑魚等,即便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能夠清楚的進行繪畫。之后通過海精靈求救,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在音樂結束后他們也能非常迅速的回到位置,在簡單交流后再次播放海精靈的求助音頻,在通話的世界中孩子們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個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幫助海洋寶寶們,于是我利用“魔法口訣”重點示范了濕畫法與撒鹽法,兒歌的使用是幼兒非常迅速的掌握了作畫的基本步驟。作畫步驟演示完成后我馬上對做畫中的重點再次以情境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強調,使幼兒在之后的作面過程中完成的較好。
在活動中倡導幼兒自由選色和搭配,在幼兒需要我?guī)椭鷷r我才去幫助他,給予意見和指導,如果孩子不需幫助,我尊重它的選色與搭配,我不會把我的想法強加于他的思想。
在作品欣賞環(huán)節(jié),由于作品不便于豎起直接展示,所以我選擇了拍照投影的形式,在幼兒即將完成時請配課老師拍照并添加到課件中通過大屏幕向幼兒進行展示。作品交流我主要采用幼兒互評的方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他人作品中的有點,并鼓勵幼兒在以后的創(chuàng)中將這些好的微法運用到自己的作品里。
本次活動來源于生活,最后自然也要回歸與生活。因此我做了“生活中那些物品可以用來作畫”的活動延伸,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物品與曾經(jīng)的作面經(jīng)驗,拓展幼兒的思維。
在看一看、試一試、畫一面、玩一玩中,孩子了解了撒鹽畫的奇妙,也體會到了美術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三
大千世界,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存在著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所以,從小應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色彩、認識色彩、激發(fā)幼兒對美的追求。小班初期的幼兒,他們喜愛的是繪畫的過程,對于畫什么并不感興趣。
水粉顏料顏色鮮艷,使畫面色彩分明,而棉簽畫易掌握又能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孩子們很樂于參與。所以,本次活動,讓幼兒從玩色游戲為切人點開展棉簽畫教學。旨在讓幼兒在玩顏色的過程中,喜歡棉簽繪畫形式,嘗試用棉簽蘸上自己喜歡的水粉顏料進行作畫,初步培養(yǎng)他們對色彩的欣賞能力,同時在游戲中讓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小班幼兒在繪畫過程中,不會邊觀察邊畫,往往急于求成,畫出的作品也就出現(xiàn)粗糙、散亂等特點,在活動過程中,我將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化的語言指導、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1、初步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棉簽畫的繪畫形式。
2、能積極作畫、大膽想象,并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1、教學用具:畫有高山、草地、藍天、大海等教學掛圖;小毛蟲、塑料玩具蛇、彈簧小兔等玩具;各種曲線條。
2、繪畫材料:藍、綠水粉顏料、棉簽若干、盤子若干、塑料瓶子若干、廢舊毛巾若干。
3、繪畫服飾:幼兒人手一套圍兜、袖套等。
活動重點:體驗棉簽畫的繪畫形式。
活動難點:學習畫不同方向的曲線。
1、以“小毛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小毛蟲是怎樣扭動的。
(1)師:今天,有條毛毛蟲來看我們小朋友了,你們看它來了(小毛蟲出場),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好!”
幼兒:毛毛蟲你好!
(2)師:你們知道毛毛蟲是怎么跳舞的?
幼:扭來扭去跳的。
師:它跳舞的時候身體是怎么動的?(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
師:原來它在跳扭扭舞呢!我們也來學一學!(用身體模仿)
(3)師:毛毛蟲是怎么跳扭扭舞的?它一會兒怎么樣扭,一會兒又怎么樣扭?我們用小手也來橫著豎著扭扭看。我們的小手指也來跳一跳。
(老師明確的提出了要求:從手臂的模仿、手指的模仿,從橫著扭動、豎著扭動,使幼兒從不同方向感受了不同的曲線,加深了他們對曲線的認識,為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了很好的鋪墊。)
2、學畫曲線。
(1)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聽?。ɡ蠋熥鰞A聽狀)誰在講話,原來是這里的棉簽寶寶,它們也想跳扭扭舞!我們歡迎棉簽寶寶給大家跳一個?。ㄅ氖謿g迎)
(2)教師拿起綠色的棉簽寶寶在紙上畫豎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豎著扭一扭”。
師:綠棉簽寶寶也來跳扭扭舞了,它是怎樣跳的?
幼:豎著跳扭扭舞的。
師:它豎著跳的扭扭舞像什么?
幼:像高山、像小草等。(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高山和小草)教師拿起藍色的棉簽寶寶
(3)在紙上畫橫曲線,一邊畫一邊說:“我來橫著扭一扭”。
師:什么顏色的棉簽寶寶來跳舞了?
幼:藍色的。
師:它是怎么跳扭扭舞的?
幼:橫著跳扭扭舞的。
師:它橫著跳的扭扭舞像什么?
幼:像藍天,像水等。(幼兒邊回答,邊出示藍天和大海的掛圖。)
3、拓展思維:在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曲線?(蛇、彈簧小兔、彩帶……)
4、提出要求,幼兒繪畫,教師巡視。
(1)師:這些棉簽寶寶跳得真漂亮,后面還有許多棉簽寶寶也想來跳一跳了,我們請它們也來跳吧。
(3)學習棉簽作畫的方法:棉簽寶寶跳舞的時候,請小朋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緊棉簽寶寶的中部,將棉花部分蘸上顏料作畫,蘸顏料時不要蘸得太多;如果小手不小心蘸到顏料可以用抹布擦掉。
在一次區(qū)域活動中,我無意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活動室飄動的彩帶很感興趣,放音樂時孩子們會拿起彩帶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沒事的時候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彩帶來裝飾自己,特別是當我們在自然角飼養(yǎng)了蠶寶寶后,孩子們竟然將這兩樣毫無關聯(lián)的事物聯(lián)系了起來,這個說:“彩帶扭起來的樣子和蠶寶寶一樣的?!蹦莻€說:“彩帶是彩色的,蠶寶寶是白色的?!边€有的說:“蛇也是這樣扭來扭去的?!薄斑€有繩子、頭發(fā)、……”幼兒的討論隨著思維的發(fā)散,越來越激烈。于是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小班美術活動《扭動的線》。旨在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學習畫不同方向的曲線。并通過實際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感受成功的喜悅。
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能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效果較好,縱觀全過程,有以下特點:
1、本次活動的內容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尤其是在幼兒已經(jīng)對曲線產(chǎn)生興趣并有了初步的體驗后,所以此次活動正好投其所好,讓幼兒在感受、體驗了曲線美的同時能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2、活動中,我積極的創(chuàng)設一個“學毛毛蟲跳扭扭舞”的情景,引導幼兒在這樣有趣的情景中融入對不同方向的曲線畫法的練習。以“學跳扭扭舞”為線索,組成了由“觀察、體驗、學習、表現(xiàn)”的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使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逐漸學會畫曲線的技能,并能積極作畫,大膽的想象。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
3、讓幼兒在學習毛毛蟲的舞蹈中初步體驗曲線扭動的特點。接下來的畫面又生動形象的展示了毛毛蟲橫著扭動身體,和豎著扭動身體的情景,讓幼兒能直接用感觀觀察感知毛毛蟲扭動身體時所形成的不同方向的曲線,在用小手到手指的模仿中,練習畫曲線的感覺。
4、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主要表現(xiàn)在講評活動中,老師能積極的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畫的像不像?對不對。”來評價每位幼兒的作品。老師對每位幼兒的作品都予以了積極的肯定和鼓勵?!白鹬厮麄兊倪x擇并欣賞和鼓勵他們?!?/p>
5、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積極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活動情境,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讓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小班幼兒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看圖示折雙三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折出亭子、寶塔、人等等,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系統(tǒng)化折紙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方形紙,折紙示意圖,亭子、娃娃臉、帽子等范例作品。
活動過程。
一、會變的亭子。
2、請幼兒仔細觀察亭子:
它會變,變成了什么呢?引導幼兒觀察從亭子變出其它形象的方法:娃娃臉、帽子、坦克都是從亭子變來的。只要折出亭子,倒過來看就是戴帽子的娃娃臉,多折幾個亭子組合起來就是寶塔,亭子撐開折出帽沿就成了帽子或坦克的頂部。因此,我們只要學會看圖折亭子,就能變出許多別的東西。
二、看圖折亭子。
1、出示折紙示意圖:
這就是折亭子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示意圖。引導幼兒一步一步看圖意。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折:
先折成雙三角,將雙三角的兩銳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將手指伸進中間折縫,向下折成圖七狀,反面折法相同。
將下部的小正方形一角向上翻折成圖8狀,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轉成圖9狀。左右邊向中心線對折成圖10狀,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轉成圖11狀。
把手指插進按箭頭方向拉成圖12狀,亭子就折好了。
三、我也來折寶塔。
1、講解折紙常規(guī)。保持安靜。
2、分法折紙材料,幼兒根據(jù)示意圖折紙。
四、巡回指導。
1、幼兒按畫面上圖示來折紙,教師巡回指導。對個別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對大部分幼兒折的不好的地方,進行集體講解。
2、提醒幼兒注意折疊要注意方向。
3、指導幼兒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組合起來組成寶塔。也可以添畫出戴帽娃娃的臉。
五、講評。
1、小結本次活動,表揚幼兒的進步。
2、展示幼兒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看誰折的好,變出的東西多。
活動反思:
現(xiàn)在很多孩子挑食現(xiàn)象比較嚴重,包括很多的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安排孩子每天的膳食,往往覺得魚肉要多吃、而對于粗糧、蔬菜則不以為然。在活動中,我采用了色彩鮮艷、逼真的示意圖,便于孩子理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把活動延伸到平時的區(qū)角中,讓每一個都有機會來嘗試合理的配菜?;顒娱_展以后,許多小朋友的家長紛紛反映孩子回家后零食買的少了,吃菜挑食現(xiàn)象有了明顯的好轉,還嚷著要自己來配菜,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動想要達到的目的。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五
1、嘗試用流暢的弧線及橢圓形來表現(xiàn)小金魚的典型動態(tài)特征。
2、大膽地舞動手腕與手臂,用動作自由地表現(xiàn)小金魚的尾巴。
3、能夠有序地取放棉簽,用完的棉簽放回原來的盤子里。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2、經(jīng)驗:圖片"游來游去的小金魚",幼兒學習過畫圓的物體
1、導入部分:教師帶幼兒表演《小金魚》,體驗輕松、自由、流動的手部動作特點。提示幼兒輕輕、較大幅度地舞動手腕與手臂,表現(xiàn)小金魚自動。為幼兒大膽地使用棉簽做準備。
2、師幼自由運腕練習:教師在畫有魚缸的大白紙上用棉簽即興揮舞"飛起來的魚尾巴"
3、教師即興畫"飛起來的魚尾巴",教師邊念"運筆歌"邊示范筆特點:小棉簽,手中拿,金魚尾巴飄起來,彎彎曲曲線,上下左手飛起來。
4、幼兒隨教師邊念"運歌筆"空手練習"飛起來的魚尾巴"。
5、請部分幼兒嘗試即興創(chuàng)作"飛起來的魚尾巴",鼓勵幼兒輕輕長長。幅度較大地舞動手腕。
6、圓形組合:幼兒嘗試添畫大圓眼睛、圓鼓肚皮。請部分幼兒嘗試在尾巴前添上圓鼓鼓的眼睛與肚皮。
1、棉簽畫:游來游去的小金魚。幼兒在畫有魚缸底紙上用棉簽自由地進行,比比看誰的小金魚有飛起來的尾巴。提示幼兒有序的取棉簽。
2、指導要點:輕輕長長、大幅度地畫弧線、畫出圓鼓鼓的眼睛與肚皮,能夠有序地取放棉簽,用完放盤子里。(教師來回指導)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六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吹畫》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1、能夠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xiàn)樹和花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創(chuàng)作的樂趣,體驗成功與快樂。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物質準備:ppt、顏料、餐巾紙、白紙、吸管、印泥。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樹的形狀和花的結構、形狀、顏色。
3、那我們看看其他的花?
二、欣賞范畫,介紹作畫方法和工具。
1、師:你們看這些畫跟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誰能猜出來?
小結:這種借用墨水或顏料作畫,用嘴代替工具作畫的方法叫做吹畫。用手指作畫的方法叫做手指點畫。
2、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作畫的工具。墨汁、印泥、吸管。
3、作畫步驟:
(1)先用吸管蘸墨汁,點在紙的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對著墨汁往前吹,并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狀。也可以運用吸管來吹墨汁。
(2)吹好樹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手指蘸上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畫花和花蕾?;ò瓯M量要和花芯靠在一起。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提出要求:(1)畫畫之前要把袖子卷起來。
(2)用吸管吹得時候,不能將墨汁吸進嘴巴,要往外面吹。
(3)印畫時,手指不能將兩個顏色混在一起,要用紙巾擦干凈再沾另外一種顏色。
(4)盡量保持畫面,桌面干凈。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展示,集體評價。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誰吹出來的樹最好看呢?
這節(jié)是美術課,課前我還是準備的比較充分。可是在上的時候,就出現(xiàn)難題了,吹畫對于個別的幼兒是個體力活,有些幼兒吹一下,看自己的水彩還沒吹出去就說自己吹不動了,這時只能自己親自出馬了。但有些幼兒很能干,他們吹出來的手提包很漂亮,他們也會去幫助別的較弱的幼兒。等最后的手提包都做好的時候,他們很開心,對自己的作品也很是滿意。我也很滿意。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七
設計這次活動時,我主要是結合了本班自主游戲“泰迪熊糖果屋”以及小班幼兒的特點延伸的一個活動。我設計的美術活動《甜蜜蜜》分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清晰,而且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整體氛圍不錯,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大膽、積極地表現(xiàn)。當然,我認為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
活動中材料比較豐富,可是在活動的過程中,我沒有向孩子們介紹材料名稱以及其作用,導致幼兒出現(xiàn)并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材料,這個工具應該如何使用等等問題。
活動中有個環(huán)節(jié),是小朋友幫助小牛笨笨完成心愿制作一顆長滿棒棒糖的樹,課前我就把自制的樹固定在黑板上,然后幼兒做好的棒棒糖貼在樹上,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身高局限只能貼到下面的樹枝,而貼不到上面的樹枝。并且樹制作的太簡單,假如在樹上畫點樹輪或是貼上幾顆真的棒棒糖,既增添了美感,也增強了幼兒的興趣。
《甜蜜蜜》的活動目標是:
1.結合幼兒已有經(jīng)驗,制作自己喜歡的棒棒糖。
2.愿意參與美工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兩個目標定位有所偏差,一個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定的,一個則是站在老師的立場下定的目標,兩者不一致。
這次的公開課展示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感謝領導和老師對我的幫助和指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也收獲了不少。今后我會針對性的進行改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八
活動目標:
1、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飼養(yǎng)方法等。
2、運用方向的變化,表現(xiàn)不同形態(tài)的金魚,并能運用接色的方法進行涂色。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金魚圖片若干;
2、名家作品若干,幼兒作品若干;
3、幼兒繪畫材料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表現(xiàn)出金魚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能表現(xiàn)出不同形態(tài)的金魚。
活動過程:
1、大大眼睛,小小嘴巴,細細腰身胖肚皮,身穿一條薄紗裙,游來游去做游戲。
謎底:金魚
2、你們見過金魚嗎?它長什么樣的?
請幼兒簡單回顧已有的經(jīng)驗。
呈現(xiàn)不同形態(tài)和顏色的金魚圖片,請幼兒觀察。
小結:最早的金魚生活在我們中國,而且都是金色的,后來人們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養(yǎng)魚,才有了五顏六色的金魚。
2、觀察金魚:形狀:金魚長什么樣的?(眼睛大大的,肚皮胖胖的)顏色:你們看到了哪些顏色的金魚;形態(tài):金魚游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從尾巴、頭的方向等來表述)
3、欣賞作品:呈現(xiàn)幾張名畫,看看畫家都是怎樣表現(xiàn)金魚的;
呈現(xiàn)幾張幼兒的作品,觀察他們畫的金魚又是怎樣的。
1、要求:將金魚的外形畫出來,將金魚的身體運用兩種或三種接近的顏色來裝飾,盡量表現(xiàn)出不同方向的金魚。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對比不同幼兒的作品,請幼兒說說誰畫的金魚更好看。
教學反思
讓孩子觀察金魚圖片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都在金魚亮麗的顏色上,應多注重引導孩子觀察近于造型和動態(tài)。平時應多注重幼兒握筆姿勢的訓練,長此久往,孩子們會畫出更美麗的水墨畫來。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十九
1、了解扎染畫的繪畫步驟
2、探索點染、暈染、滴染的染紙方法,嘗試運用吸管等輔助材料進行染紙。
1、宣紙、各色顏料、毛筆、吸管、勾線筆、抹布等。
扎染畫具體環(huán)節(jié)
(l:老師y:幼兒)
環(huán)節(jié)一:宣紙扎染的認識
l:小朋友們,你們誰還記得平時老師教你們畫畫用到了哪些工具?
y:勾線筆油畫棒水彩筆等
l:大家的記憶力和觀察能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我們之前用的畫畫工具,但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新的繪畫工具——宣紙。
(向y展示宣紙)
l: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拿宣紙畫畫,大家仔細觀看老師是怎么操作的。
l:看完了老師的操作,大家都應該知道是怎么做的了。那我想請兩位小朋友上來,一位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師的操作順序,另一位小朋友在旁邊向大家解釋一下步驟。
(y折宣紙放入顏料中染)l:這位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是對折再對折,那我想問一下其他小朋友還有沒有其他的折法,可以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y:可以折成一個三角形或沒有形狀的樣子。
y可以動腦思考,然后l出示已準備的工具,y可以補充一兩個。
講述的步驟y:(以下僅供參考)
步驟一:將宣紙隨意的對折或揉團。
步驟二:將對折或揉團后的宣紙的邊角等地隨意小面積扎染。(可以選擇很多顏色,但扎染的面積不宜過大)可以加入毛筆、吸管、牙簽等工具。
步驟三:將宣紙打開鋪平晾曬30秒,然后用勾線筆在上面進行繪畫。
l:好,現(xiàn)在小朋友都已經(jīng)知道了繪畫的步驟,那接下來老師就要讓大家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要畫什么,可以畫任何東西只要是你想創(chuàng)作的。畫完之后我會叫小朋友上來和大家分享。
在畫之前老師有幾個小要求要提一下:
1、大家用的工具一種工具只能沾一個顏料。
2、最開始我們是染背景色,不用顏料畫畫,我們最后再用勾線筆畫想畫的圖案。
第二環(huán)節(jié):
(y繪畫時l可以適當?shù)闹笇Ш吞嵝眩?/p>
l:現(xiàn)在大家都已經(jīng)完成了繪畫,那我想讓一些小朋友上來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在畫上用了什么顏料、工具,最后用勾線筆畫了什么圖案。
總結和反思:
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對幼兒獨立上課,十分的緊張。感覺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很多問題都沒有考慮在內,導致在要開始上課之前還有問題要解決。上課的時候我因為緊張把原本在教案里的提問和要求也有遺漏,使小朋友們在繪畫的過程中與我的假設有很大的出路,當我在他們動手時候再講明要求時已經(jīng)沒有人聽了。
我在做教案的時候考慮的因素還不夠全面,沒有把宣紙的晾曬時間等問題計算在內,導致最后沒有時間用勾線筆繪畫,也沒有時間分享,我的時間遠遠不夠。
因為在上課前我沒有進行過試講等其他準備,導致我在上課時有時候會忘記下一步要做什么,和小朋友也沒有什么很好的互動。
1、在示范的時候示范的紙不夠大,不能保證所有小朋友都看得到。
2、減少無效問題的存在,最好做好問題能直接問到點子上。
3、要運用小朋友能聽懂的詞匯來表示,代替那些專業(yè)詞例如“扎染”、“主題”等。
4、在面對小朋友回答到老師準備的問題上時老師要與小朋友有互動,例如老師可以說“哇塞,被你猜到了,你真厲害確實老師今天準備了”。
5、老師可以把準備好的工具直接向小朋友展示,不要再提問來浪費時間,而且老師要把準備好的材料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不要上課的時候老發(fā)工具。
6、要求一定要在幼兒動手前全部講完,要求要簡短并且能理解。
7、控制好節(jié)奏,導入不宜過長,要留大部分時間來給幼兒繪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反思篇二十
幼兒繪畫是一種感受、思考與幻想相結合的活動,幼兒通過繪畫認識周圍的世界,表達內心感受。在美術活動中,幼兒總是根據(jù)自己特有的觀察和思考,以特有的方式去表現(xiàn)特別的美。
日本幼教專家板光彥曾經(jīng)說過:“幼兒美術活動不在于教會幼兒畫成一幅或制成一件工藝品,不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的畫家,而是把它當作開發(fā)智力,張揚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钡?,往往有許多家長拿著幼兒的作品埋怨這里畫的不象,那里畫的不對,久而久之,使孩子產(chǎn)生了失敗感,對畫畫的興趣也減弱了?!毒V要》中指出,“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準化要求的偏向?!弊鳛榧议L在看待幼兒作品時,應該抱著欣賞的態(tài)度,用一顆寬容的心去理解對待孩子。對于孩子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寶貴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給予肯定、贊賞,從而對幼兒學畫的興趣、愿望產(chǎn)生積極地影響。經(jīng)過我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與閱讀《幼兒教育學》之后,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活動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幼兒受其年齡特點的限制,觀察力較差,對事物總看不仔細、看不全面,只感知了事物的片面,因此繪畫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丟三落四、畫面不豐富等狀況。例如,在畫“知了”的活動中,有些幼兒只注意到了知了的大眼睛,而把它的爪子忘記畫了,還有的忘記畫它的身體。所以在生活中教師和家長要善于抓住幼兒每一發(fā)展時期的發(fā)展特點,讓幼兒多觀察周圍事物,感受事物近大遠小、遮蓋、重疊等透視關系,逐步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1、運用故事:在對幼兒進行線條的基礎練習時,幼兒感到很枯燥,興致不高,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故事:《油畫棒跳舞》。紅顏色的油畫棒跳出來了,悠哉悠哉地畫著弧線,黃顏色的油畫棒在高興的轉著螺旋線……幼兒的興致立刻高漲起來。
2、運用兒歌:兒歌短小,朗朗上口,很受幼兒喜歡?!帮L哥哥,真調皮,惹得云寶寶掉眼淚,唰唰唰,唰唰唰,下雨了?!边@是在進行雨點短線、斜線的練習,幼兒邊說兒歌邊進行練習,充滿著童趣。
3、運用謎語:謎語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是船不在水中游,來到太空走一走,月亮上面去做客,安安全全回地球。”幼兒在猜想的過程中,情緒高漲,積極性較高,猜出后馬上會以積極地狀態(tài)投入繪畫過程中。
1、畫筆:幼兒最常用的工具無非是油畫棒、水彩筆、記號筆之類的,其實還可以提供一些水粉筆、粉筆、毛筆、牙刷、棉簽等。
2、畫紙:除了用畫紙以外,還可以為幼兒準備沙子,用樹枝做畫,用毛筆蘸清水在水泥地上做畫,會大大提高幼兒做畫的興趣;用色卡紙、報紙、馬糞紙畫畫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的肌理效果。
3、廢舊材料:為幼兒提供廢舊紙盒,把它拆開在反面進行繪畫,然后再把它恢復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盒子,幼兒的成就感自然不用說啦。用光碟、鵝卵石等等也可以畫出美妙的作品。其實一切可以畫畫的地方,都可以讓幼兒大膽地畫,隨心所欲地畫。
幼兒喜歡畫畫是因為把它當作一種游戲,在游戲的氛圍中幼兒輕松、愉快地用畫筆將自己的生活,想象傾瀉在紙上。例如:在進行“小魚”繪畫時,我們先進行了“網(wǎng)小魚”的游戲,幼兒模仿小魚游,互相配合,結伴游戲,玩的非常開心,畫出的小魚也形態(tài)各異,大大超乎我的想象。幼兒只有在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情緒下,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弊層變罕M可能的接觸感受五彩繽紛的世界,讓他們走出幼兒園,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讓孩子運用各種感官了解周圍的一切,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環(huán)境的美。在進行“春天來了”的活動中,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感受,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綠的柳葉,粉紅的桃花……幼兒把自己的感受自然流露在畫紙上,充滿著靈動。
另外,讓幼兒欣賞一些著名的繪畫作品,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在欣賞中,你會發(fā)現(xiàn),名畫對幼兒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會大大超出我們的意料,在欣賞中,可以引導幼兒學習模仿,并適當?shù)胤从车阶约旱淖髌飞蟻怼?/p>
在今后的不斷地實踐、探索工作中,我仍然會繼續(xù)嘗試其它的有效手段,盡可能的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天地中,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張揚自己的個性,真正放飛自己的夢想!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15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