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為主題的演講稿篇一
首先,我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簡單、天真、純潔,而作為孩子的啟蒙者,老師自己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將會是很重要的。我們給予孩子的應該是“真、善、美”的東西。通過觀看視頻,我更加懂得了,教師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靈魂對靈魂的塑造,因此,教師的心理素質對學生的發(fā)展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教師自身的心理不健康,人格有障礙,將會給學生未來的身心發(fā)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應是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著種種壓力,教師不僅面臨來自教學改革的壓力,而且還有學歷、職稱、論文、課題、競聘上崗、評等級等各種壓力,知識更新的速度更需加快。教師需要不斷地充電,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教學;教育改革的力度增加,學校之間、同事之間競爭激烈,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加大教師心理問題的壓力,而且由于教師的社會角色,往往更容易隱藏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愿意向外人透露。
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能面對這種壓力,一方面能對壓力進行自我調節(jié),我想,作為一位新時代的教師,我們還是能較好地對自己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
一、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是: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文明合群等品質。而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具備這些素質,這樣才能感染幼兒、影響幼兒。就像這次四川大地震,一開始,我們也沉浸在悲傷中,心里十分難過,但是短暫的痛苦過后,想到今后的生活還要繼續(xù),還有很多美好的生命活著,歡樂就代替了悲傷,我感到自己堅強起來了,為活著的同胞祝福,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就這樣,我又找到了快樂的理由。
二、具備耐心和愛心
在工作中,我們總可以接觸到不同能力、性格的幼兒,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他們當中,有的令我們感到欣慰,但是也有讓我們感到頭痛。不管是面對幼兒還是家長,我們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從他們的角度和立場出發(fā),真心地為他們考慮,耐心細致地做好工作,就沒有難得倒的人和事。
三、清晰的自我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有清晰的角色意識,經常意識到自己是個教師,懂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經常用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衡量自己,自覺地評價與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自尊、自重、自愛、自強,并且意識到自己所充當?shù)慕巧珪龅降臎_突,及時進行調整和克服。這樣就能緩解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失落感、相對剝奪感,使其以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工作之中。
教師不僅是在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更是在塑造人格,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心理健康為主題的演講稿篇二
教師職業(yè)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圣的職業(yè),它維系著千百萬孩子的健康成長,維系著千百萬家庭的幸福快樂,因而應該是最蘊含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性、充滿幸福和歡樂的職業(yè)。教師們?yōu)榱诉@一職業(yè)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人們把教師比作園丁、春蠶、蠟燭、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絢麗的晚霞……,榮譽的背后我們的教師們背負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壓力,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以遼寧省14個城市的168所城鄉(xiāng)中小學2292名教師為調查對象,調查產生了一個令人驚詫的結果: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于“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于“中度心理障礙”,2.48%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此后不久,上海對全市中小學教師的一次調查,也得出類似的結果。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調查顯示,全港接近有7000名教師已經患了經常焦慮癥……
一、教師緣何“心病”不斷?我想,造成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
職業(yè)特點:教師的工作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與個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在知識突增、信息爆炸、大眾傳播媒介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在很多知識上不再比學生“聞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動搖和影響,由此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他們的教育對象大多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獨生子女,在個性方面存在著許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賴、孤僻、缺乏集體意識和勞動觀念、意志薄弱等。同時,他們的自我意識覺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思想困惑多,心理沖突多,教師工作中的難題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決新的問題,新的理論和方法又沒有系統(tǒng)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教師本人:教師對自身能力、水平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自我期望值過高,經常導致活動失敗而引發(fā)心理壓力。另外教師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心理壓力。
社會環(huán)境:首先,社會成員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過高,這種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體現(xiàn)在對教師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上。學生、家長、學校及各級領導、社會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他們要求教師恪守職業(yè)道德,只求奉獻,不講享受,認為教師應該安貧樂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其次,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腦體倒掛導致教師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壓力。越來越富的大款與教師長期的貧困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超負荷的勞動負出、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巨大的潛在價值、對社會發(fā)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教師微薄的工資收入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再次,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許多不正之風的蔓延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使得教師的成就動機難以實現(xiàn),因而造成教師的心理壓力。
二、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1.能積極地悅納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確評價、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2.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能面對現(xiàn)實并積極地去適應環(huán)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客觀了解學生的能力;具有獲取信息、適宜地傳遞信息和有效運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3.熱愛教師職業(yè),積極地愛學生——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xiàn),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穩(wěn)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教師的教育心理環(huán)境是否穩(wěn)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也關系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繁重艱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作中明確目的性和堅定性;處理問題時決策的果斷性和堅持性;面對矛盾沉著冷靜的自制力,以及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
6.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tài)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贊美等)多于消極態(tài)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7.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huán)境——能適應當前發(fā)展、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教育環(huán)境,為積極改造不良教育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
三、緩解心理壓力的方法:
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就應該想辦法保護自己。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哲學家?guī)ьI他的弟子們來到一片曠野,問:如何除掉曠野上的雜草?弟子們有的說鏟掉它,有的說用火燒,有的說撒上石灰,還有的說斬草需要除根。哲學家搖搖頭說:“如果沒有理想的答案,明年再到這里來吧?!钡诙辏茏觽兌紒砹?,只見昔日的曠野如今已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他們突然醒悟:原來除掉雜草的最好辦法是——種植莊稼。
是的,鏟除雜草的最好方法是——種植莊稼。如果我們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稱之為雜草的話,那么教師的心理自助就是綠油油的莊稼。如果你覺得你近來不太好,有些抑郁、焦慮、透不過氣來,不妨來試試下面這些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輕裝上陣。
“心是有限的舞臺,那里不可能擺放太多的座位。”所以,從學生放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把時間交給自己,整理整理一天的用品,寫一寫明天需要的東西,做這些事時可以聽聽你喜歡的音樂,或者是悠揚的曲子,或者是最新流行的歌,都可以幫你緩解一天的壓力?;蛘吣氵€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哪怕只看一兩段,這一天里你總算給了自己一點時間,為自己而活著。你會發(fā)現(xiàn),你不但是教師,還是一個不錯的歌星、詩人、或者哲學家……只要你愿意,一切都是美好的、美麗的、美不勝收的!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旅行者步履蹣跚地走著,他左手拿著一塊大石頭,右手拿著一塊磚頭,背上背著一代泥土,腰上纏著一圈圈草繩,頭上還頂著一個南瓜。大家會覺得可笑,可是我們往往就是這樣,自己身上所累,自己渾然不知。
他遇到一個農夫。農夫問他:“疲憊的人啊!你為什么要拿著一塊大石頭呢?”旅行者回答,“咦!對啊!我實在沒有注意到?!彼?,他把那塊大石頭扔了,覺得這下好多了。
他又碰到一個村莊里的人,那人問他:“疲憊的人啊!你為什么頭上頂著那么重的南瓜呢?”旅行者說“真高興你告訴我!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呢!”所以,他又把南瓜扔掉,更輕松地趕路了。
一個又一個,村莊里的人使他知道了拋棄不必要的負擔,所以,他一個又一個地把包袱丟掉。最后,他是自由的人,輕輕松松地趕路去了。
生活中,我們同這位旅行者一樣,也給自己的心理負載了太多的負擔,不必要的禁忌、消極的思想、陰郁的情緒以及時時困擾心靈的焦慮等等,都讓我們舉步維艱,而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總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試圖獲得他人的支持,更加重了對心靈的束縛。所以,放下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才能輕裝上陣,這樣既可以集中精力于你應該完成的事,也可以給內心騰出更多的空間,使心理的潛力釋放出來,享受精神的自由。
第二個方法:簡化生活。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樣一篇文章吧!
生活原來如此簡單
有個年輕人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毛病的腳踏車,年輕人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洗得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后來,車主將腳步踏車領回的第二天,年輕人被聘到那個車主的公司上班。
——原來要獲得機會很簡單,勤勞一點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么?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一天都沒有生氣。
——原來要擁有漂亮如此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讓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yǎng)農作物,我是在培養(yǎng)我的孩子。
——原來培養(yǎng)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有一個網(wǎng)球教練對學生說:如果一個網(wǎng)球掉進草叢里,應該如何找?有人答:從草叢中間地方開始找。有人答:從草叢的最凹處開始找。有人答:從草最長的地方開始找。教練宣布答案:按部就班地從草地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
——原來尋找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從一數(shù)到十不要跳過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里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幾天后,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fā)現(xiàn)它已被車子壓死了。
——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雞破殼而出時,剛好有只烏龜經過,從此以后,小雞就背著蛋殼過了一生。
——原來擺脫學生的負荷很簡單,放棄固執(zhí)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都想成為一位智者的學生,智者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要他們每天擦拭燭臺使之光亮。結果一天天過去了,智者一直沒有出現(xiàn),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臺了。有一天智者突然到來,大家的燭臺都蒙了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在智者沒來的日子里也每天擦拭燭臺,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學生。
——原來想實現(xiàn)理想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guī)У臇|西最少。
——原來快樂很簡單,不要斤斤計較就可以了。
原來生活很簡單,簡化生活,沒有過多的奢望,一切就輕松起來。
心理健康為主題的演講稿篇三
教師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xiàn):
一、職業(yè)適應性方面:
對所從事的工作不喜歡,缺少職業(yè)自豪感,甚至根本看不起教師工作,經常感到心理不平衡,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fā)展目標,缺乏長遠打算,得過且過。
二、認識方面:
由各種認知偏差造成的態(tài)度偏差:主要表現(xiàn)在六方面:
1.知覺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主觀武斷,偏聽偏信。
2.理解誤差:誤解學生或同事的言論行為。
3.社會認知偏差: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常常不由自主地受一些心理效應左右,產生社會認知的偏差。這些心理效應主要有: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對他人所獲得的第一印象比較不易改變的偏見)、近因效應(最后給人留下的印象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的認知偏差)、暈輪效應(又稱以點概面效應,對人的某種突出印象有彌散擴大而掩蓋其它品質或特征的認知偏差)、刻板印象(對某一類事物或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的看法所引起的認知偏見)。如果教師不自覺地控制和糾正自己的這些認知偏差,就會影響師生關系,影響教師的心理和教育行為。
4.思維方式不正確。工作生活上比較的方式不正確,生活上向高標準看齊,工作上向低標準看齊。這種比較方式使一些教師在工作上得過且過,盲目樂觀,不求進取,而在生活上怨天尤人,欲壑難填,牢騷滿腹,“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
5.對學生提出不合理的教育目標。
6.拒絕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嘗試解決新問題。
三、情感方面:
1.情緒調節(jié)自控能力不強,將個人在社會、家庭感情方面的失意煩惱帶入學校,錯把學生當作自己發(fā)泄情緒的對象。
2.情緒不穩(wěn)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現(xiàn)為性情急躁,反應過敏,容易沖動,不善于控制。
3.教育熱情不高
4.冷漠、與學生感情交流少
四、人際關系方面:
1.人際適應能力不高、師生關系緊張、對抗。有的教師與周圍的人經常發(fā)生矛盾沖突,對領導不能理解和支持,對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協(xié)作共事,對學生不能關心愛護、尊重、同情、理解,人際關系比較緊張。師生關系有三種類型:相容,淡漠,對抗。相容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相互了解和理解,情感親密深厚,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彼此心心相印,行動一致,配合默契。淡漠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很不了解,缺乏情感基礎,既無所謂愛,也無所謂恨,有一定的心理距離,彼此很少接觸,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的樣子。對抗型的特點是師生之間彼此產生了消極的認識,從而導致不滿、敵對情緒的滋長和行為上的對抗,后二者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有的教師不熱愛工作和學生,對學生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很少進行師生交流,形成淡漠的師生關系;有的教師對學生態(tài)度粗暴,諷刺挖苦打罵學生,造成緊張對抗的師生關系。
2.不尊重學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美國著名作家愛墨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形象地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但是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人格,打罵、侮辱、體罰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施暴,嚴重損害學生心理健康。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個性,采用簡單劃一的方法教育學生,扼殺學生的個性。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當眾批評學生,看不起學生,用鄙視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
3.厭惡后進生,不能接納每一位學生。對后進生關心、愛護、信任和耐心不夠,導致學生厭學,自卑,逆反,焦慮,冷漠。
4.用放任自流或專制獨斷方式管理班級、 教師管理班級的方式有三種:專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專制型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班主任諸事躬親,凡事都須經班主任點頭,班主任的決定學生和學生班干部必須執(zhí)行,不得打折扣。造成學生的被動和依賴,壓抑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學習動機低,情緒低,學習忽冷忽熱,教師在場監(jiān)督好些,不在場時則停止學習,學生對教師表現(xiàn)為馴服行為,但對其他同學則具有較大的侵犯行為。放任型的特點是班主任對班級管理不負責任,組織渙散,學生各自為政,自行其是,班級活動不能協(xié)調一致,集體作用不能發(fā)揮,甚至紀律渙散,局面難以控制,學生各方面表現(xiàn)均較差。民主型的特點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實行民主集中制,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班主任起協(xié)調、指導、干預作用,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積極性,密切師生關系,加強班級凝聚力,學生對學習表現(xiàn)出最大的興趣,自覺性高,即使教師不在場,學生也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高。民主型是最好的管理方式,而放任與專制都是不良的班級管理方式。
五、性格方面:
1.對小事斤斤計較、不夠開朗、豁達、虛懷若谷。
2.挫折耐受力不高。教師由于來自外部生活條件、家庭不辛、親人去世、工作環(huán)境、人際關系、發(fā)展機遇,內部的身體健康,心理失調和心理失衡、目標過高多種原因,往往產生心理挫折感,挫折感就是因為各種干擾和影響而使目標不能實現(xiàn),需要不能滿足所產生的消極的情緒體驗。心理挫折對一個人來說既可能有消極的影響,也可能有積極的作用。看人們如何對待它。挫折可以使人產生消極情緒,若抗挫折能力低,不能正確對待它,心理脆弱,就會被它壓倒,退縮,產生心理障礙。若能正確對待它,增強自己對消極情緒的控制力,鍛煉頑強的毅力,自制力,吃苦耐勞精神,用“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钡墓庞柋薏咦约?,那么,逆境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是到達真理的一條道路。有些教師缺乏意志的磨練,心理脆弱,對挫折沒有正確的認知,因而在挫折面前退縮,萎靡不振。
3.堅持性不強、易動搖、做事虎頭蛇尾
4.對學生不真誠、坦率,而是虛偽、言行不一、施詭計、裝腔作勢
5.看待人和事物主觀臆斷,惟我獨尊,自我中心。缺乏民主精神,不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容不得不同觀點和行為并存。
6.對學生對同事有偏見、猜疑、有忌妒心
7.缺乏首創(chuàng)精神,因循守舊
8.不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不嚴以律己、為人師表;
8.責任感、義務感、事業(yè)心不強,
9.體罰學生,諷刺挖苦、侮辱學生人格、傷害學生自尊心。錦州鐵路六中對此進行過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師生關系不夠融洽和不融洽的占42.6%;認為教師對學生不夠尊重和不尊重的占23.6%;對師生關系現(xiàn)狀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占47.6%;心中有煩惱對老師不講的占76.2%;有過被諷刺、挖苦經歷的占21.9%。
10.以“哥們義氣“管理班級
哥們義氣是指師生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拉幫結派,思想落后,違反校規(guī)校紀,損壞公物,損人利己。有的教師竟然用“哥們義氣”管理班級,使班風不正,正義得不到申張, 歪風邪氣占上風。
11.小團體主義,圖慕虛榮 對學校的規(guī)定陽奉陰違,弄虛作假,為了班級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學校大局的利益,欺上瞞下,用不正當?shù)氖侄潍@取虛假的班級榮譽。
12.對待學生不公平:對待好學生和后進生有天壤之別:好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后進生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好學生經??吹降氖抢蠋煹男δ?,后進生總是看到老師的冷臉;好學生總是得到老師的鼓勵,后進生總是挨老師批評;好學生犯錯誤時能得到原諒,后進生不犯錯誤還時常為別的同學背上黑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2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