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2:54:21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模板15篇)
時間:2023-11-09 12:54:21     小編:薇兒

教案要具備可操作性,能夠指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充分了解學生的背景知識和學習需求,為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依據(jù)。接下來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教案樣例,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一

教學內容認識負數(shù)(教科書p1~3的例1和例2,完成練習一的第1~6題。)9月4日教學總目標1、通過觀察、分析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shù)表達方法;能用正負數(shù)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解決相關問題。2、通過分析、猜想等活動,感受負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通過學習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并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難點:能用正負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現(xiàn)象,解決相關問題。課前準備課件;一張掛圖、溫度計。教學過程步驟子目標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反思情景引入聯(lián)系生活引入課題,利用已有知識嘗試讀數(shù),初步體會正負數(shù)。1、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斷。2、提出:老師收集了某天三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你知道分別是多少溫度嗎?觀看,了解。學生觀察圖片上溫度計。認識負數(shù)原本是初中學習的內容,現(xiàn)在提前讓學生學習,原本有點擔心學生學習難度太大,探究新知通過觀察、分析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產生的背景,初步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shù)表達方法。繼續(xù)讓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情境中能用正負數(shù)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海拔高度這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嘗試解決相關問題。通過討論分析,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進一步掌握正負數(shù)表達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1、教學例1:用正負數(shù)和0表示氣溫。(1)嘗試說一說溫度。出示圖片,提出:你能看出上海的溫度是多少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出示圖片:北京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提出: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在數(shù)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呢?(2)教學正負數(shù)的讀寫方法。說明零上和零下溫度規(guī)定。教學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寫法:“+4”讀作正四,在寫的時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個“+”——正號,“+4”也可以寫成4。“-4”讀作負四,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4。(教師板書)提問:現(xiàn)在這三個城市的最低氣溫又可以怎么說?2、即時練習:(1)書本p2的“試一試”。(2)小小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3、感知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出示書例2,介紹海拔高度的含義:海拔高度指與海平面比較,所得到的相對高度。(2)提問:新疆吐魯番是我國海拔高度最低的地區(qū),從圖上你能看出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嗎?你從圖中還能看出什么?(3)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表示這兩個地區(qū)的海拔高度嗎?明確:用正負數(shù)還可以區(qū)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4)練一練:指導完成“練習一”第1,2題a用正數(shù)或者負數(shù)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圖)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國家——馬爾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b說說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深處海拔-11034米4、描述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意義。(1)出示:+3,-3,40,-12,-400,-155,+8848提出:你能將這些數(shù)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師: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shù)都是正數(shù),0攝氏度以下的數(shù)都是負數(shù)。海平面以上的數(shù)都是正數(shù),海平面以下的數(shù)都是負數(shù)。師:0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大于0,負數(shù)小于0。(2)即時練習。書p3的“練一練”。說說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并說說是怎么看出來的。進一步了解方法。說溫度和觀察溫度計時的方法,明確是零上和零下區(qū)別。簡單交流已有認識。明確:規(guī)定零上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或4攝氏度,規(guī)定零下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寫法。嘗試讀寫其余溫度。填一填,集體評定。聽一聽,填一填,集體交流評定??磮D認識海平面,認識海拔高度的含義。嘗試表示,集體評定。寫一寫,集體評定。說一說,集體評定。觀察,小組討論。明確:象+3,40,+8848這樣的數(shù)都是正數(shù),像-3,-12,-400,-155這樣的數(shù)都是負數(shù)。認識到0的特殊性。獨立完成,集體評定。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二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三段,想一想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并從書上找出有關的詞組概括層意。

生:(默讀課文)這一段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勘測線路;第二層,開鑿隧道;第三層,設計人字形線路。

師:在勘測線路時,詹天佑是怎樣勉勵工作人員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別用“——”、“”、“”在書上標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請寫上批注。

生:(運用圈點批注讀書法:自讀、自思、自批、自畫)。

師:(運用引讀法檢查圈畫情況,并指導朗讀。)。

師:面對崇山峻嶺險惡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開鑿隧道?請同學們自己當小工程師,邊察看地形(書中的描述)邊設計繪圖。

生:(認真讀書,相互議論,各自設計繪圖)(附學生的簡圖:)。

師:請小工程師亮出自己繪的圖,介紹兩種開鑿方法的好處。

生:居庸關山勢高,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開鑿,可以加快速度。

生:八達嶺隧道長,從山頂打兩口直井,分別同時向兩端開鑿,就有四個工作面,加上兩頭又向中間開鑿,就有六個工作面同時施工,速度就更快了。

師:上節(jié)課有同學提出“人字形線路”是怎么回事?火車怎么走?現(xiàn)在請大家先讀課文,再看看燈片(出示人字形線路燈片)。然后,我要請一個同學當小火車司機,把火車開上坡去。

生:(邊讀課文,邊看圖,邊用鋼筆比比試試,興趣很濃。)。

師:誰來當小火車司機呢?

生:(紛紛舉手要求開車。一生上臺拿著玩具火車邊演示,邊講解。)。

生:是根據(jù)當?shù)氐牡匦翁攸c來設計的。

師:對,是根據(jù)當時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特點來設計的。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才能就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以后,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還要注意他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弄清當時當?shù)氐那闆r與人物的密切關系。

師:綜合這一切,聯(lián)系課文開頭的那句話,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生:(齊答)詹天佑確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課堂小結扣緊重點訓練項目,水到渠成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场?/p>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三

師:根據(jù)課題速讀課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劃出句中的關鍵詞。

生: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生:關鍵詞是“杰出”和“愛國”。

師:對,這句話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著統(tǒng)帥全文的作用。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呢?請同學們繼續(xù)往下學。

〔扣緊題目讀書,抓住說明題意的中心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旨。猶如高屋建瓴?!场?/p>

二、比較揣摩讀。

師:詹天佑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接受修筑鐵路任務的?

生:詹天佑是在清朝末年接受修筑任務的。

生:詹天佑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里、我國深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情況下接受任務的。

師:大家再找一找課文里哪些話具體寫出了當時的情況?

〔注意聯(lián)系本組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引導學生讀書,加深理解。〕。

生:(讀課文中有關語句,讀中結合理解“阻撓、要挾、嘲笑”。)。

生:不行。因為帝國主義者先是強行阻撓,再是要挾,最后才是嘲笑。

生:這三個動詞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帝國主義者先是橫蠻阻撓,不準我們修鐵路,想爭奪這條鐵路的修筑權,達到侵略我國的目的。阻撓不住,就進行要挾,要挾又不行了,最后只好嘲笑。充分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和橫蠻、狡詐的態(tài)度。

師:詹天佑就是在帝國主義者百般阻撓,祖國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況下,為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挺身而出接受任務的。所以說他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師:上節(jié)課有同學提出,這篇文章課題是《詹天佑》,可是第二段并沒有寫他,如果把第二段刪去,寫了第一段直接寫第三段,可以嗎?請大家反復比較讀一讀,再討論。

生:(刪去讀一遍,按原文讀一遍)。

生:可以。因為刪去第二段,文章仍然可以連接起來,有開頭、經過、結尾,還是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

生:不可以。刪去第二段就不能反映出當時的情況。

生:不可以。因為刪去寫當時社會情況的這一部分,就不能突出詹天佑是個愛國工程師了。

生:不能刪,因為這一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愛國”。

師:我同意大多數(shù)同學的意見。這一段雖沒直接寫詹天佑,但寫出了當時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黑暗現(xiàn)實。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就是在當時帝國主義者阻撓、要挾、嘲笑我們的情況下,在擊敗帝國主義對我國修筑鐵路的干涉和破壞的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刪去這一段,就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以后,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文章中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課文。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了解詹天佑在當時情況下如何克服修筑鐵路過程中自然條件的困難,成功修筑了京張鐵路。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精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讀課文,合作探究,動手操作等方法,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結合文中的描述探究人物品格,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兩種開鑿隧道方法的好處以及“人”字型鐵路設計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品析課文,了解人物。

(一)學生默讀4-6自然段,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把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概括的寫在紙上。(同桌可以互相探討一下)。

(二)交流感悟,教師組織分段學習。

1、勘測線路。

(1)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詹天佑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呢?表現(xiàn)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讀一讀相關的句子,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句話。

(2)交流、討論。

2、開鑿隧道。

a、詹天佑在開鑿隧道時遇到了哪兩個大難題?(居庸關,八達嶺)。

b、居庸關什么特點?八達嶺什么特點?

c、學生畫詹天佑的開鑿方法。板演。

d、用“因為…所以”說說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開鑿隧道?

3、設計“人”字形線路.

a、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解決了什么問題?

b、邊討論邊畫出“人”字形線路示意圖。(標明方向)。

c、同學演示火車上山的過程。

(三)學習第七自然段。

引讀:通過剛才學習這三個自然段,我們可以看出這條鐵路,這條鐵路凝聚了詹天佑的汗水與心血,智慧與才干,正因為有如此的愛國之心,這條鐵路才提前兩年竣工,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請同學們飽含激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這件事”是指哪件事?原來帝國主義者是怎么認為的?結果呢?

b、是的,外國人能辦到的事,中國人能辦到;外國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也能辦到﹗京張鐵路提前竣工這一事實,正是對曾經阻撓、要挾、嘲笑我們的帝國主義者的最有力的回擊!狠狠地扇了他們的耳光,令中國人揚眉吐氣。

c、當你站在詹天佑的銅像面前時,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

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而且為清政府節(jié)約了28萬兩白銀,全部花費只是外國估價的1/5,可謂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詹天佑不愧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中國鐵路之父!有這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偉大而光榮的名字吧!生活在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的今天,我們也應該像詹天佑那樣,從小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建設作貢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五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自如運用問路的句型以及回答問路的句子做簡單的會話練習。我主要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

首先課堂一開始,我?guī)ьI學生復習了7,8,9課三種問路的方式,并且四個小組找三個人用這三個句型造句,通過一輪的.復習下來,學生們很快回憶并且能夠將這三個句子運用自如。之后讓他們小組合作通過與同桌的會話練習進一步鞏固“whichisthewayto...?”這一句型,第二步,找了兩組同學讓他們自主編對話,并且上臺表演,我讓學生點評他們的優(yōu)缺點,并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最后,我讓他們自己在練習本上編對話,并將編好的對話念給班上同學聽,學生十分配合,完成度高。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圓滿完成。

但是這堂課也存在著缺點,由于六年級學生過于活潑,我在發(fā)出指令之后,有幾位學生不聽指揮,并且其他同學在表演的時候,他們仍在說話,所以以后再控制課堂氣氛的時候我要好好把握。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六

教學內容: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科書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shù)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標。

使學生知道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shù),又不是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小于0。

3、感目標。

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shù)和負數(shù)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承前啟后。

1、出示主題圖。教材第2頁主題圖。

二、學習引領。

1、教學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shù)據(jù):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shù)字前加-(負號):如-2℃表示零下2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shù)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2℃表示零上2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2℃,讀作:三攝氏度。

(2)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七

1、了解設置動畫效果的方法。

2、初步掌握“自定義”對話框的操作;

3、能制作動畫效果的幻燈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動畫效果的制作;

2、難點:“自定義動畫”對話框和“幻燈片切換”對話框。

教學過程。

(一)、欣賞引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你都看過哪些動畫片?為什么喜歡看動畫片呀?(生:因為動畫片活潑、形象、生動)這里,老師也做了一個,給你們欣賞欣賞(演示師演示文稿),好看嗎?那你們想不想讓自己做的作品也動起來呢?想。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設置動畫效果。(板書:設置動畫效果)。

(二)、新授。

(1)選定“我的興趣愛好”文本框。

(2)單擊“幻燈片放映”菜單中的“自定義動畫”命令。

(3)在“自定義動畫”窗格中,單擊“添加效果”按鈕,指向“進入”,單擊“飛入”命令,為文本“我的興趣愛好”設置飛入動畫效果。重點介紹“自定義動畫”對話框,這里面有什么選項,可以設置怎樣的效果。1、討論:如何使第二張幻燈片的文字有“螺旋”效果,小組間邊操作邊討論。

匯報:請同學上臺做小老師演示。練習:把第二張幻燈片中的藝術字用“自定義動畫”命令設置成自己喜歡的動畫效果。任務二: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剛剛我們學習了根據(jù)對象設置的“自定義動畫”效果,在ppt中還能設置每一頁幻燈片的播放方式,這就是“幻燈片放映”中的'“幻燈片切換”,請同學們自己把書翻到第144頁,自學“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學生自學完以后,教師請學生介紹并演示如何進行操作。(設置、修改、自動播放)重點強調:“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對話框有什么選項,可以設置怎樣的效果,與“自定義動畫”對話框進行比較,加深學生認識。小結:你學會了什么?請同學們來說說我們今天學習的“自定義動畫”和“幻燈片的切換效果”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讓學生進行比較,充分了解兩者的區(qū)別。任務三:讓學生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保存。

(三)、作品展示、評價通過多媒體電子教室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自定義動畫的方式來進行動畫設置,以及如何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這樣可以使幻燈片的播放更加生動活潑,請同學們要掌握好這些效果的設置。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八

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材第17頁的內容及練習四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乘法中的推廣和分數(shù)乘法的`簡便計算。

2、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分數(shù)乘法的熟練程度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及良好的審題習慣。

重點難點。

鞏固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提高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具學具。

口算卡,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

1、口算。(老師出示口算卡,指名學生回答)。

學生分別說出以上幾道題的意義。

二復習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看教材第17頁的第3題,指名讀題目要求。

提問:為了計算簡便,在分數(shù)乘法中應該先做什么?(指名回答)(先約分,再做乘法)。

提問:這道題中,有一個因數(shù)是整數(shù),約分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分母約分)。

請全班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各題。

三復習乘法運算定律和劍簡便計算。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乘法運算定律?它們在分數(shù)乘法中適用嗎?

全班同學完成教材第17頁的第2題,老師檢查巡視。

課上練習,完成教材第18頁練習四的第1~3題。

先讓學生獨立審題,在練習本上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著重說一說在進行簡便運算時運用了什么定律。

四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直接寫出得數(shù)。

五思維訓練。

教材習題整理和復習。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九

標1、學習本課7個生字。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感受生動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3、抓住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體會。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點。

學難。

重點1、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準備收集關于李大釗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被捕前:堅決地說忠于革命。

被捕時:不慌不忙視死如歸。

被捕后:瞅了瞅沒說堅貞不屈。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激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細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看著你們胸前的紅領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國旗的一角,是無數(shù)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釗同志,(出示:李大釗的畫像。)一起學習第13課,(板題、讀題)。下面讓我們隨著課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的英雄事跡。

要求: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檢查自學:

1)讀生字,正音。

2)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

板書: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

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知道課文是寫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的事,請瀏覽一遍課文,找出相應的三部分。

1)默讀課文,從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的言行中劃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互學:你讀了這些句子體會到什么?

3)匯報交流情況:

被捕前:

(示句)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

板:堅決地說忠于革命。

李大釗這種堅守革命崗位的態(tài)度應該怎樣讀?

被捕時:

(示句)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

板:不慌不忙視死如歸。

誰能把李大釗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讀出來?

被捕后:

(示句)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

板:瞅了瞅沒說堅貞不屈。

為什么會這樣呢?

對,這就是他對革命事業(yè)堅決的信心,堅定的信念。

1).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0課,主要抓住了李大釗的言行來體會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發(fā)散思維,進行思想教育)。

齊讀課題。

1).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桌互相檢查預習情況。

(簡要地復述課文以及簡介作品背景。)。

瀏覽一遍課文,找出相應的三部分。在書中標注出來(讀后提問。)。

默讀課文,劃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讀一讀。

在小組里交流。

(“輕易”看出李大釗的地位--當時他是北京黨組織的負責人;“重要”聯(lián)系上下文--他要聯(lián)系各成員開展革命地下黨工作,為避免黨組織被破壞,還要經常處理大量的書籍與文件。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險惡,處境的危險,但決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練讀。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釗處變不驚、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朗讀。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你能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嗎?試一試。

指生。

簡單的導入語意在喚起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回憶,讓學生理清思路,為下文的學習作鋪墊。

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李大釗同志在被捕時那種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無畏精神。

先讓學生明確了解到對比寫法大量應用于寫作中后,再讓學生充分掌握對比寫法的好處,然后嘗試運用在自己的習作當中,這樣層層深入,讓學生習得寫作方法。

業(yè)

置收集關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輩的故事,下一課,我們開一個小故事會。

思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質疑設疑,從而知道學生那些內容不理解,學習重點在哪里,便于有針對性地實施目標教學,使學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問題的關鍵。在教學李大釗同志被捕時,為了讓學生弄清他處境危險,我讓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讀,領悟革命者沉著鎮(zhèn)定、從容不迫的英雄氣概。讀中悟情,使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起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一,本單元的內容包括:1,認識東、南、西、北方向2,認識東、南、西、北方向3,認識路線。位置與方向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識,其實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已經有關知識,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應該說不是難事。二,本單元教學目標的設置: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3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4.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5、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三,本單元用3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認識東、南、西、北方向學習內容:p2――認識東、南、西、北方向一,學習目標的設置:依據(jù)一: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依據(jù)二:教科書第二頁的插圖,引入課題依據(jù)三:1,教材分析: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2,學情分析: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對東西南北的認識并不陌生,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發(fā)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鑒于以上分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是: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二,教學評價的設置:通過第二頁插圖檢測目標1的達成。通過第三頁例1,檢測目標2,的達成。通過第四頁例2,檢測目標3的達成。三,教學程序的預設:(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操場教學樓北(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3、你說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提出問題:1、小紅從家向東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館?2、說一說,小紅、肖蘭、小明上學的路線?(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反思:第二課時: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學習內容:p2――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向一,學習目標的設置:依據(jù)一: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方向感。依據(jù)二:教科書第8頁的例4,引入課題依據(jù)三:3,教材分析: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4,學情分析: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對東西南北的認識并不陌生,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發(fā)展方向感,感知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鑒于以上分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是: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二,教學評價的設置:通過第8頁例4檢測目標1,2,的達成。三,教學程序的預設:(一)、布置課前預習: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二)、談話導入(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三)學習新課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鞏固練習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北--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1)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五)、全課小結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教學反思:第三課時:認識路線學習內容:p9內容――認識路線一,學習目標的設置:依據(jù)一: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學生認識路線。依據(jù)二:教科書第9頁的例5,引入課題依據(jù)三:5,教材分析: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識路線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6,學情分析:通過第一、二課時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感,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認識路線。感知路線在生活中的作用。鑒于以上分析,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是:1、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公交車站牌、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3、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教學重難點:1.認識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綜合性很強的實際問題(如學會看城市交通圖、平面圖等)二,教學評價的設置:通過第9頁例5檢測目標1,2,的達成。三,教學程序的預設:(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公園玩過?沒去過沒關系,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試一試,有沒有信心?走,那我們就出發(fā)吧?。ǘ⒔虒W公交路線圖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動物園,瞧,這里是一張1路公交路線圖。提問:1、1路公交車是從火車站開往哪里的?經過了哪幾個車站?2、王老師要從火車站到醫(yī)院,有幾站地?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jù)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現(xiàn)在你知道我們改乘哪路車了吧!(三)、教學公交站牌經過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們終于找到了1路公交車的站臺,可是當我們到了站臺卻發(fā)現(xiàn)路的兩邊都有這樣的站牌,那究竟該在哪個站牌下等車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車的路線說一說我們乘車從火車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動物園?(四)、動物公園平面圖這一段旅途還算順利,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動物園,不過我們可不能沒有計劃的去玩,那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出現(xiàn)走冤枉路的情況,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須好好地計劃一下,你們看,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張動物園的平面圖,這樣便于我們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1、辨認平面圖師:看圖時首先要找到圖中的方向標志,找到了嗎?點分別在藝術廣場的哪一面嗎?2、認識游覽路線師:根據(jù)不同的需要,說說我們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小結:我們在說行走路線的時候,要用上我們學過的方位詞語,這樣就可以說的很清楚。3、試一試小結:一般我們到某個地方旅游的時候,總是要先看看游覽的路線圖,要游玩什么景點,怎樣走才能不走重復的路線,路線圖都會告訴我們,因此認識路線圖十分重要!(五)、總結評價通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一

教學目標:

通過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小學數(shù)學中學過的計量單位,準確把握每種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及不同量的計量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師: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科學研究中,經常進行各種量的計量。每種量都有自己的計量單位,我國現(xiàn)在采用的法定計量單位與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一致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量的計量。(板書課題)。

復習各種量的計量單位以及各自的進率。

長度、面積、體積單位復習。

舉例說說什么叫相鄰單位?

以上三種單位的進率有什么規(guī)律?

見教材118頁三種量的圖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說說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倪M率。

重量單位的復習。

常用的重單位有哪些?

填寫教材118頁的表。說說它們的進率關系。

練習:6000千克=噸2千克=()克。

時間單位的復習。

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的時間單位。

分、時、秒、月、日、年、世紀。

填寫教材119頁的時間單位表。說說各自的進率。

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數(shù)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閏年,如19雖能被4整除,但不是閏年)。

名數(shù)的改寫復習。

看教材119頁“名數(shù)”的示意圖,舉例說說什么叫名數(shù)、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

練習:先填寫教材119頁例題的空。再結合教材120頁說說填空的過程。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120頁的“做一做”

全課總結(略)。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二

《匆匆》是小學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這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裸”等詞語。

(2)技能目標:能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欣賞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到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xiàn)實,從而明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1、有關朱自清的資料。

3、搜集和時間有關的名言等。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匆匆》。(出示題目)復習生詞(出示),指名讀。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哪些內容?(出示)(作者筆下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體會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通過回憶,為下文作了鋪墊。

第一步感悟時間悄無聲息,稍縱即逝。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里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語句,2.(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適時出示相關句子)。

3.時間本來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讀了這段文字你感覺怎樣?

5.作者對空靈的時間描寫可謂是別出心裁,你也能仿寫幾句嗎?(出示練習)指名回答。在這里我由讀引入寫,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第二步感受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感悟道理。

1.是啊!閑聊時,日子從我們的嘴邊溜去,跳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鉆過去,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我們甘心嗎?作者甘心嗎?在文中畫出與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并試著讀一讀。

2.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出示)談談自己的感受。

3.是啊,作者為時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無奈。他決意今后要從小處、近處著手,要切切實做些事,分秒必爭,充分發(fā)揮生命潛能。為此,他后來大有作為。(出示朱自清資料)。同學們你們愿意在這個世界上白白走這一遭嗎?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閑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fā)掉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試著問問自己從現(xiàn)在開始能做些什么?請同學們試著填寫下面的文字。(出示)。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的時候,既讀進去,又想開去,不僅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1.讓我們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這篇散文,在作者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摸時間這個精靈。

2.教師范讀(出示)。

3.這篇美嗎?因為它飽含著作者內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靈寫下這篇的,那么我們也要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去感受,是不是啊。找自己喜歡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4剛才同學們自由朗讀,看同學們認真投入的樣子,就知道你們肯定讀得很好?,F(xiàn)在誰能選擇一些喜歡的段落展示一下,讀給大家聽聽。

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才能理解體會到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語言美。

2.教師出示格言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朗讀。

同學們,時間的列車是一去不復返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要做得就是要珍惜時間,從現(xiàn)在做起,充實自己,好好地學習。

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3.作業(yè)內容如下:

b)認真閱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16.匆匆。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1、以生為本:在新課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我力求引導學生用心地閱讀文本,達到學有所樂,學有所獲。

2、以教材定教法:每篇都應該選擇最適合的教法?!洞掖摇肥侵熳郧逑壬⑽闹械拇碜?,文中蘊涵的很多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談的,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用心靈去體會、去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語言美。加上我個人的教學風格及學生的特點,本文的教學采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感悟貫穿全課的方法。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三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天的閱讀課上,我們一起認識了作家衛(wèi)宣利。十七歲那年的一場車禍,讓這個美麗的女孩失去了靈活的雙腿。有一年,她來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臨時租住了一棟灰色的舊樓房。生活很艱難,心情灰暗無比。然而,一個5歲的小女孩卻讓她走出的心靈的困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番茄太陽》。

齊讀課文。

質疑:讀完這個課題,你想到了哪些問題?或者想到了些什么?

是啊,學貴有疑。帶上問題,再讀課文,感受一定不一樣。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同學們都有比較好的預習習慣,這篇課文作了充分的預習了嗎?

生自由讀課文。

2、學習字詞。

現(xiàn)在大家對自己一定更有信心了。誰來讀這些詞語?

蔬菜親戚清脆。

灰暗無比溫暖快樂高興。

*第一組詞語中有三個生字。兩個字比較難寫,怎么記?

“清脆”與“青翠”比一比。

讀讀第二組詞語,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第二組詞語都是寫人物的心情的。)。

通過聯(lián)系與比較,我們的語文知識一定學得更為扎實。

3、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落。

現(xiàn)在請打開書,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寫了些什么?

(1~4)小節(ji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看到明明一家幸福的樣子,心理很溫暖。

(5~6)小節(jié),明明很漂亮,可惜是個盲童。

(7~13)小節(jié),爸爸用番茄教明明認識太陽,明明把太陽說成是“番茄太陽”。

(14~17)小節(jié):明明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可以做復明手術了。她說長大了要把她的腿給我。

誰能用幾句話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明明是個盲童,她用快樂感染了我,讓我心里覺得很溫暖。

三、精讀課文,體會明明受到的愛。

1、明明是個多么可敬可愛的女孩呀,誰記得她長什么樣?

出示:

烏黑的頭發(fā)。

象牙色的皮膚。

精致的眉毛。

笑起來像個天使。(讀完以后,說說明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書上又是怎樣介紹這個女孩子的呢?找到原文,誰來讀一讀。

出示原文:

請兩三位同學讀一讀。老師聽出來,你的語氣怎么低沉了許多?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多可惜呀,這么漂亮的一個孩子居然是個盲童!)。

想象練習。

夏天來了,我們可以看到阿娜多姿在荷花從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看到——。

看到——,可是明明——。

秋天來了,我們可以——可以——可以,可是明明——。

冬天來了,我們可以——可以——可以——,可是明明——。

一年四季,春夏秋天,這就是盲孩子的生活。說到這兒,我們也不覺得感到——隱隱心疼。讓我們再好好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體會作者的心情。

2、一個盲孩子,他的內心本該是多么的痛苦呀,她與五彩繽紛的世界隔絕了。

出示:可是,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

“這一幕”是怎樣溫馨的一個畫面呢?請大家輕聲讀讀第三小節(jié)。

說說這一節(ji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父親對女孩的愛:拉著、來回撫摸、耐心。

想想父親對女孩說話時會是怎樣的一種語氣和語速,是從哪個詞上得到的啟發(fā)?“耐心”

3、指名反復讀。

如果你是父親,你會怎樣向小女孩介紹西瓜呢?茄子?香蕉……。

聽老師也來介紹一個:孩子,這是蘋果,圓圓的,紅紅的。(不行,盲孩子是看不見顏色的)。

再讀讀父親教明明認識各種事物的。是呀,多么心細的父親呀,他的話語是那樣的講究,就怕傷了孩子的心。

此時,小女孩一面——一面——,教師還似乎聽以了她在說話呢!

哦,我知道了,這是……,反復讀剛才父親的那段話。體現(xiàn)明明快樂的心情。

(孩子,你真聰明,會認識這么多蔬菜,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同學們,讓我們如過電影一般,想象你女倆認識蔬菜時的情景,請男孩子讀父親的話,女孩子想象著明明的話。

指著小黑板,師引讀。

三、總結。

因此,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四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意思。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課時安排】。

3課時。

相關資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創(chuàng)作新詩。19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國留學?;貒笙群笤诮K、浙江的幾所中學和清華大學、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等校任教??谷諔?zhàn)爭結束后,積極支持反對國民黨_統(tǒng)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寫景抒情,委婉細致,氣質清新優(yōu)雅,語言質樸而有風采?!侗秤啊贰逗商猎律贰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返绕?,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有詩集《雪朝》(于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長歌行》,誰愿意背誦給大家聽?

2、學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是啊,時間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復返!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達了這樣的感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時間的匆匆。板書課題。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先生嗎?

5、解題:“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學會7個生字。

2、把課文讀正確。

三、小組合作。

1、讀準詞語: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聽寫詞語,互查互批。

3、組內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

四、讀文解疑。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年級匆匆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五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認讀下列詞語: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誦讀中,潛移默化地背誦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語言美,能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來理解重點句,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感悟時光匆匆,學會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不甘碌碌無為的心聲。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讀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匆匆》。(教師板書課題。)這是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散文。

2、“匆匆”是什么意思?(時間快、著急、匆忙)。

能把你們的理解讀出來嗎?(叫多名學生讀好課題,讀得快些。然后齊讀課題)。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一遍不夠就讀兩遍,并想想你感悟到作者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自由練讀。

3、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句子,誰愿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叫多名學生讀喜歡的句子)。

4、剛才我們已經反反復復朗讀了課題和課文,誰來說說你感悟到作者主要寫了什么呢?

三、二讀課文,感受時光匆匆。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順著學生的回答,引導下去:那課文的哪些段落具體描述了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

下面我們就先來品讀二三兩個自然段,請同學們再深入地讀讀這兩個自然段,感受時間的“匆匆”。然后選擇一到兩個句子反復讀讀,讀出你理解到的“匆匆”。

讓學生充分練讀。誰來讀,讀出你理解到的“匆匆”。教師在評價語中,肯定和引導。(教師隨機板書: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睡覺時……)。

讀著讀著,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時間這個精靈邁著輕快的腳步匆匆而去,關鍵是哪些詞句這么有魅力呢?(讓學生充分說:排比啊、動詞啊、擬人啊,隨機板書跨、飛、溜、閃)。

作者用這么富有魅力的語言,把時間寫活了。我們先各自享受一下吧。

齊讀。

朱自清說,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經意間悄悄跨過、飛過、溜過、閃過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可朱自清依然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聰明的孩子,你們是不是也覺察到了時間的匆匆呢?學著作者的樣,寫上一兩句吧。

學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讀好這個句子。

什么叫“頭涔涔而淚潸潸”?為什么會“頭涔涔而淚潸潸”

課件點出第二自然段。讀,談理解。

“八千多日子放進時光的大海里”,就仿佛是?一滴水滴到大海里,會是怎樣的情景?看不見,摸不著,無聲無息、微不足道、沒有一點痕跡。你注意到那滴水的大小了沒有?談談你的理解。即便是一滴水也是有大小的,作者是說自己的8000多個日子就仿佛是“針尖上的一滴水”。再談感受。

作者覺得8000多個日子過去了,可自己卻什么痕跡也沒留下,所以“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爆F(xiàn)在誰能再來讀讀作者的感嘆。隨后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三讀追問,感受作者心聲。

a、感受對時光流逝的追問:讀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段;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你讀明白了什么?

3、體會文字之美。

為了表達這個意思,作者用了詩一樣的語言。出示課件,讓我們帶著詩人的氣質來讀好這詩樣的語言。

4、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意境,帶給我們詩一般的感覺!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奧妙之處啊!

b、感受對生命的追問:精讀第四、五自然段。

我們再來看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四、五兩個自然段;學生自由讀。

2、六次追問,有的已經做出了回答,有的依然沒有答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試著回答一下吧!比如說,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了深深的生命痕跡?或者說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追問:可不可以說說健在的?這些人都作出了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但只有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的人,他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嗎?)。

教師隨機小結:我們同樣可以從一個普通人身上看到人生的價值!你們不僅看到了那些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的.人,認為他門的人生是有價值的,你們還看到了生活在你們周圍的人,比如說你們的爸爸媽媽,他們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對自己、對別人、對家庭、對整個社會都有益的工作!他們的人生也是有價值的,他們的人生也沒有虛度,他們也沒有白白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

3、出示朱自清簡介,請學生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本文談感受。

4、是啊,朱自清取得的成就是如此巨大!當你了解到這些,你再讀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問句,你有什么疑問嗎?(他已經有了這么大的成就,為什么說自己白白地在這世上走了一遭呢?)。

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是24歲,當時有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匆匆?

怎樣的人才會感嘆時間過得太匆匆?只有哪些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才會覺察到時間的匆匆。(這與他50年短暫的一生卻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正是因為24歲的時候,他意識到了時間了匆匆,意識到了不能白白在這世上走這一遭,他才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啊!當你了解到,你再讀讀這一段,把你新的感觸融進去。

5、朱自清先生不甘心虛度光陰,力求上進,心中積淀的是倔強的追求,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不白白在這世上走這一遭,成了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師。讓我們一起讀出他的心聲。(再讀第四自然段)。

五、四讀課文,懂得珍惜生命。

1、反觀第一自然段,拋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還記得課文第一段的幾句話嗎?一起來背一背吧!

的確,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可再來的或許已不是去年的那只燕子了,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青后已不再是原來那片葉子了,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可開的也已經不是那朵桃花了!而今年的你也已經不再是去年的了?,F(xiàn)在我們就明白了,對于世間萬物來說,時光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我們唯有珍惜每一個匆匆溜走的瞬間,才能不白白來這世上走這一遭啊!

最后,讓我們靜下心來聆聽時光那匆匆的腳步聲。這是心臟般跳動的聲音,讓我們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吧!面對5月12日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脆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每一個轉眼即逝的瞬間。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74346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