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治史。黨的歷史發(fā)展和毛澤東思想的確立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學習歷史大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時間或事件為節(jié)點,梳理線索和框架,再分析背景和意義,不斷完善考點。
11840年,英國發(fā)動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
21841年5月,廣州三元里農民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
三。1842,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41843年7月,中英“五港通商規(guī)則”規(guī)定,中英華僑在通商口岸“遭遇談判訴訟”,英國享有領事管轄權。
51843年10月中英虎門條約
61844年7月中美望廈條約
71844年10月中法黃埔條約
81843年,魏源的《海國圖志》提出“學習洋人本領,以控制外國人”。
9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1851-1864)
1843年,洪秀全確立了敬拜上帝、原道救世歌、原道喚醒世界教誨、原道喚醒世界教誨。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fā)動起義,確立了太平天國的名稱,發(fā)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農民運動。
1851年3月,東鄉(xiāng)人稱天王。
1851年9月攻占永安,實行立王整頓軍紀制度。
1853年3月,南京被征服,改名天津為太平天國都城,正式宣告太平天國農民政權的建立。
1853年冬,田代的田畝制度是一部著眼于解決土地問題和農民戰(zhàn)爭特點的綱領性文件。
1856年9月,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1859年,太平天國后期,洪仁干提出了“高級行政”的新篇章,這是一個帶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和建設方案。這是中國第一個全面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綱領,但沒有涉及農民和土地問題。
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七月,太平天國被湘軍打敗。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英、法、美、俄
111858年英、法、美、俄《天津條約》,英、法、俄《北京條約》
12中俄《回回條約》與中俄《西北邊疆探勘條約》
131859年6月,英法聯(lián)軍進攻大沽堡,總司令石榮春和樂山在戰(zhàn)斗中犧牲。
141860年,英法聯(lián)軍進攻北京,燒毀了圓明園。
15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使節(jié)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簽訂了《北京條約》。
161860,中英《北京條約》規(guī)定,九龍半島和石南島的南端應割讓給英國-香港邊界。
171858年,中俄簽訂了《回回條約》,切斷了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81860年,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了《北京條約》,在烏蘇里河東部切斷了4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91864年,中俄根據(jù)《中國西北地區(qū)勘定條約》,割斷了中國西北地區(qū)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9世紀70年代以后,馬建中、王韜、鄭觀英、薛福成等人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而且還要求吸收一些西方政治經濟理論。
21洋務運動(1860-90年代)
人物:易(首領)、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昆等封建階級。
口號:自強不息致富;
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馮桂芬)
洋務化:創(chuàng)辦現(xiàn)代企業(yè),建立新的海軍和軍隊,開辦新的學校,派遣留學生
221884年中法戰(zhàn)爭《中法新約》
231885年3月,豐子愷率領清軍和當?shù)厝嗣裨阪?zhèn)南關取得了重大勝利。
1894年,甲午戰(zhàn)爭。
251894年,日本占領旅順,連續(xù)四天屠殺。
26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了革命團體興中會,發(fā)出了“振興中華”時代最強音。
271895年,在《中日馬關條約》中,中國將遼東半島(后被中國政府以3000萬兩白銀贖回)、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允許日本在中國設廠。
281895年,嚴復在《救國論》中提出“救亡圖存”的口號;
29號?!碧煅恼撝械摹白匀贿x擇”與“優(yōu)勝劣汰”。
30戊戌變法運動
1895年,康有為與北京所有參加考試的人共同發(fā)起了“公車信”。
1898年3月,張之洞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898年6月,在維新派的推動和策劃下,光緒皇帝頒布了“明定國史”的詔書,宣布開始改革。
人物:光緒、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
維新派的活動:寫信給皇帝和介紹外國改革
康有為新學偽經研究與孔子改革研究
梁啟超的《改革與通義》、譚嗣同的《仁學》、嚴復的《天言論》
辦學術協(xié)會(強學社、南方社、保國會)
辦報:梁啟超的《上海時事報》、嚴復的《天津國文報》、湖南的《湘報》
康有為廣州萬木草堂與梁啟超長沙時政學院
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爭論:是否要改革法律;是否要促進公民權利、建立議會和實行君主立憲制;
我們應該廢除八股制,改革科舉制度,振興學校嗎
1898年9月,保守勢力發(fā)動政變,慈禧太后又“授政”。她把光緒皇帝軟禁在中南海瀛臺,并下令尋找改革派。9月28日,譚嗣同、劉光棣、林旭、楊瑞、楊慎秀、康廣仁在被稱為“1898年六君子”的北京菜市口被殺。
311898年3月,德州強租膠州灣,將山東劃入其勢力范圍。
321899年11月,法國強租廣州灣,將云南、廣東劃入勢力范圍。
331898年2月,英國指定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今年6月,它被迫在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邊界街以北以及附近島嶼租借中國領土。今年7月,它被迫租住威海衛(wèi)。
341898年,福建劃入日本勢力范圍。
35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36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371900年,俄國入侵東北,造成江東64個村莊被屠殺。
381901年新洲條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兩大歷史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群眾的矛盾,前者是主要矛盾。兩大歷史任務: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共同富裕。(這兩個任務不僅不同,而且相互關聯(lián))
從1840年到1919年,中國人民英勇抵抗外來侵略,但都失敗了。究其原因,一是社會制度的腐??;二是經濟技術的落后。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39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監(jiān)察署,宣布實施“新政”。
40從1902年到1911年,在不同的地方發(fā)生了四次民眾起義,其中包括抵抗俄國、法國和美國貨的愛國運動。
411904年至1905年,日俄為爭奪中國的利益,在中國東北地區(qū)發(fā)動戰(zhàn)爭。
421904年,孫中山發(fā)表了《中國問題的真解》,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建立“中華民國”,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
43孫中山,1905年8月20日。黃興等人在東京建立了以孫中山為總理的中國同盟會?!薄睹C清韃靼,恢復中華,建立中華民國,平等地權》機關報是近代第一個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441905年11月,孫中山提出了同盟會“民族、民權、民生”三項原則,后稱之為人民三原則。
45民族“驅除韃靼,恢復中華”,民權“建國”,民生“平等地權”
461905年至1907年,孫中山革命派與康有為維新派之間發(fā)生了一場論戰(zhàn)。題目:是否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焦點);是否推翻帝制,實行共和;是否實行社會革命。
471906年,清政府宣布準備仿效憲政,廢除科舉制度。
48《帝國憲法大綱》于1908年頒布。
491911年4月,黃興在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51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并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是中華民國元年。
52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退位,在中國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于結束。
531912年2月13日,袁世凱宣布擁護共和國,孫中山遞交辭呈。
54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他于3月10日上任。4月1日,孫中山正式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
551912年3月,臨時參議院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憲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
561913年3月,袁世凱暗殺宋教仁。
571913年7月至8月,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李烈軍發(fā)動了反對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的“第二次革命”和“大貸善后”。
58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正式成立中國革命黨,反對袁世凱。
591915年5月,袁世凱實際上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嚴重損害中國權益的“二十一條”
60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青年”和“新青年”,被譽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
61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恢復帝制。
1915年12月25日,蔡鍔宣布云南獨立,發(fā)起保國運動。
63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廢除帝制,6月6日死于人民的唾沫中。
1917年1月,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聘請陳獨秀為文科大四學生。北京大學和《新青年》編輯部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提倡“民主科學”。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651917年7月,孫中山為反對段祺瑞違反臨時憲法,發(fā)起了第一次護法運動。
1917年10月,俄國贏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671917年11月7日,俄羅斯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681918年5月,魯迅出版了新文化運動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69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英、法、俄為首的盟國獲勝,以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為首的盟國失敗。
701919年3月,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誕生。
71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fā)。導火索是中國在巴黎和平會議上的外交失敗。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主力由學生轉移到工人,形成了以工人階級為主力,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全國性愛國政治運動。
1919年10月,孫中山將中國革命黨改組為國民黨。發(fā)起第二次護法運動。
731920年2月,陳獨秀、李大釗約在北京、上海建黨
74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這是中國第一個地方共產主義組織。
75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共產黨。
76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提出方案和決議。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
77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織秘書部,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專門機構。
781921年9月,沈定義等人在浙江省蕭山縣崖前村成立了第一個農民協(xié)會。有一場農民運動。
791921年11月,李忠主持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工業(yè)工會上海機器工會,出版了《機器工人》。
80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通過九項決議,選舉產生新的中央領導機構。大會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2年8月,孫中山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標志著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
821923年元旦,孫中山發(fā)表《中國國民黨宣言》,實現(xiàn)了從依靠地方軍閥到依靠廣大民眾的轉變。
831923年1月26日,孫中山和蘇維埃政府代表岳飛發(fā)表了《孫文岳飛宣言》,正式確立了統(tǒng)一俄羅斯政策。
84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武漢召開會議,討論國共合作和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85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新三民主義的確立和聯(lián)俄共扶農工的三大政策,成為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第一次形成了國共合作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861924年5月,中國國民黨陸軍學院(黃埔軍校)成立。11月,孫中山兼任總理,蔣介石任總統(tǒng),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軍事院校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并重。
871924年7月,農民運動研究所在廣州成立,先后由彭湃、阮小仙、毛澤東主持。
881924年10月,直系將領馮玉祥在北京發(fā)動政變,邀請孫中山北上“議國”。
891925年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如何領導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代表大會的。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和工農聯(lián)盟中的領導問題,制定了發(fā)展工農運動的計劃。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911925年,大革命風暴席卷全國,五卅運動開始了。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
931926年7月9日至1927年,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北伐。7月9日,國民革命軍舉行宣誓儀式,北伐正式開始。其直接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1926年,農民運動以湖南為中心,在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迅速發(fā)展起來。到1927年3月,農民協(xié)會的會員近1000萬人。
1927年1月,在劉少奇、李立三的領導下,武漢人占領漢口英租界。
961927年2月9日,國民政府外交部與英國簽訂協(xié)議,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重大勝利。
971927年3月21日,在周恩來的領導下,上海工人舉行了第三次武裝起義,占領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市區(qū)。1927年春,全國有工會會員200萬人。
98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政變。
1927年8月18日,蔣介石又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
1927年4月28日,馮氏軍閥張作霖殺害了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
1927年4月和5月,中國共產黨五大在武漢召開。大會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強調了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重要性。但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相反,它對王經緯領導的武漢政府抱有幻想。大會在關鍵時刻沒有擔負起拯救革命的任務。
1927年7月14日,汪精衛(wèi)在武漢召開“分裂共產黨”會議。15日,他正式宣布與共產黨決裂并發(fā)動大屠殺。
1031927年8月7日,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會議內容。歷史意義。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葉挺、賀龍、劉伯承在南昌發(fā)動南昌起義。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秋收起義。
1061927年,三灣被改編。
1927年10月7日,毛澤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1927年12月11日,張?zhí)?、葉挺、葉劍英領導廣州起義。
1091928年2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武漢國民政府不復存在。
1101928年10月,國民黨通過了政治訓練計劃。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澤東寫了《為什么中國的紅色政權可以存在》和《井岡山斗爭》。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jù)政權”思想。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
1928年12月,井岡山毛澤東主持制定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部土地法。
113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
114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頒布了第二部土地法。
1151930年1月,毛澤東的“星火燎原”,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1161930年5月,毛澤東的“反對本本主義”
從1930年到1933年,蔣介石連續(xù)五次對中國共產黨進行圍剿。
1181930年8月,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正式成立,領導鄧演達。
119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1-1945)
120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后,日本開始侵略中國。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江西瑞金任主席
122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及《土地法》、《勞動法》等法律文件。
1231932年1月28日,國民黨在上海的十九路軍在蔡廷凱、蔣光奈的領導下抵抗日軍。
1241932年2月,中國東北全境被占領。
1251932年3月,偽滿洲國成立,溥儀上臺,取名大同。
1261933年5月,原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抗日聯(lián)軍,任同盟軍總司令。
1933年11月,蔡廷凱、蔣光奈、李濟深、陳明淑在福州舉行抗日反蔣事變。
1281934年4月,由中國共產黨提出,宋慶齡、何香凝、李杜簽署
129出版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基本綱領》。
1301934年10月中旬,紅軍開始長征。
1311931年1月17日至15日,遵義會議集中討論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軍事問題。
132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領陜甘支隊來到陜北吳起鎮(zhèn),
133與紅軍第十五兵團會合,實現(xiàn)戰(zhàn)略轉移。
1341935年的華北事變。
1351935年12月9日,學生運動
1361935年12月,瓦窯包會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制定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戰(zhàn)略方針,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冒險主義和閉關鎖國主義。
1371936年5月,中共中央發(fā)出“和平停戰(zhàn),聯(lián)合抗日戰(zhàn)爭”的號召,放棄了“反蔣抗日”的口號,
138同年9月1日,明確提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的總方針。
1391936年10月,紅軍第二、第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景寧與第一方面軍會師,長征結束。
140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的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抗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年2月,中共中央向國民黨五中三中全會發(fā)來電報,提出四項保證。
142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全面侵華。
1431937年8月22日洛川會議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這是全民族的全面抗戰(zhàn)
144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fā)表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國共合作的宣言》;23日,蔣介石談到要切實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在國共二次合作的基礎上正式形成的。
1451937年9月,八路軍在平興關取得了偉大勝利,中國軍隊在全面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打破了日軍戰(zhàn)無不勝的神話。
146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大屠殺。
1933年3月,李宗仁率部參加臺仁戰(zhàn)役。
1481938年5月和6月,毛澤東發(fā)表了《論持久戰(zhàn)》,以亡國論和速戰(zhàn)論為目標
1491938年9月至11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張。他著有《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理論》等一批重要理論著作,系統(tǒng)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理論。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是戰(zhàn)勝敵人的三大法寶。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武漢。
1938年10月以后,戰(zhàn)略防御階段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
1521938年11月,日本政府采取以政治誘導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
1531939年7月,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堅持抗日戰(zhàn)爭、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個政治口號。發(fā)展進步力量,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采取團結和斗爭的方針,堅持理性、有利、克制的原則。
154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軍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
1551940年至1943年,抗日根據(jù)地實行減租減息三項制度。
156延安自然科學院,1940年8月
157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專門從事自然科學教學研究的機構。
1581941年12月8日,日本進攻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美英對日宣戰(zhàn),國民黨正式對日宣戰(zhàn)。
1591941年5月,毛澤東的《改革我們的學習》報告顯示,整風運動在黨內高級干部中展開。
1942年2月,毛澤東發(fā)表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講話,整風運動在全黨廣泛開展。
161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結束了延安整風運動。
162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延安,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命名為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創(chuàng)造的理論成果。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原則。
163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fā)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
164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廣播“結束戰(zhàn)爭的圣旨”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165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結束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
166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
167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投降儀式;臺灣和澎湖列島收復中國,這是抗日戰(zhàn)爭取得全面勝利的重要標志。
168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時局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
1691945年8月至10月,國共兩黨、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重慶談判。
17010月10日簽署了政府與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會談紀要
171一九四五年,國民黨控制區(qū)的人民從學生運動開始,打第二條戰(zhàn)線。
172昆明發(fā)起了“一二一”運動,其基本口號是“反對內戰(zhàn),爭取自由”。
1731946年1月10日,國共停戰(zhàn)。
1741946年5月4日關于清理、減租和土地問題的指示
175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大規(guī)模進攻中原解放區(qū),挑起全國內戰(zhàn)
1761946年6月至9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解放區(qū)
1771946年10月至1946年10月,全面進攻轉向陜北、山東解放區(qū)的重點進攻
1781946年10月11日,國民黨軍占領了華北解放區(qū)重鎮(zhèn)張家口。
1791946年12月30日,1230運動“抗議美軍暴行”和“美軍撤出中國”。
1801947年5月20日,5200人大屠殺,“反饑餓、反內戰(zhàn)、反迫害”。
1811947年6月底,國民黨對山東的重點進攻被粉碎
1821947年8月中旬,粉碎了對陜北的重點進攻,至此國民黨由戰(zhàn)略進攻轉變?yōu)閼?zhàn)略防御。
183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召開全國土地會議《中國土地法綱要》
184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fā)表了“推翻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宣言。
185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陜北召開會議,制定了民族勝利行動綱領。毛澤東的現(xiàn)狀和報告中提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給農民;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領導的壟斷資本給新民主主義國家;保護民族工商業(yè)。)
1861948年4月,毛澤東在山西綏遠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總路線和政策:一場無產階級領導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的革命??偨Y了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的總路線:依靠貧農,團結中農,逐步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187一九四八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
188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發(fā)表了“把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賀詞。
1891949年1月14日,中國共產黨反對蔣介石的和平陰謀,提出了和平談判的八個條件。
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和沈鈞儒共同發(fā)表了《時局宣言》。
1911949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應采取的基本政策,民族勝利后的經濟外交;指出了我國從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問題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
192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和談代表拒絕簽署中國提出的“國內和平協(xié)議”,和談破裂。
193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法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
194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解放戰(zhàn)爭結束。
195論1949年6月毛澤東的人民民主專政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會議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暫行憲法的作用)
197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950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的報告《為基本改善國家財政經濟狀況而斗爭》。毛澤東指出,要實現(xiàn)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需要三年時間創(chuàng)造三個條件:完成土地改革;調整現(xiàn)有工商業(yè);大幅度減少國家機構所需資金。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彭德懷抗美援朝,保衛(wèi)國家。戰(zhàn)爭于1953年7月27日結束。
2011951年底至1952年春,“三反”(反腐倡廉)
2021952年1月,開展了“五反”(反賄賂、反偷稅、反盜竊國有資產、反盜竊物資、反盜竊國民經濟情報)運動。合理調整工商業(yè)。
203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
2041953年過渡時期總路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逐步實現(xiàn)農業(yè)的社會轉型,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次工業(yè)化,三次改革)
2051956年底,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完成了三大轉變,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社會主義制度全面確立。
2061956年4月25日至5月3日,毛澤東提出“關于十大關系”。
207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6年12月,毛澤東提出了新的經濟政策
2091957年2月,毛澤東發(fā)表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講話
2101957年4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整風的指示》
2111958年5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2121962年至1965年,三年調整期
2131962年1-2月,“七千人大”
2141964年底至1965年初,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四個現(xiàn)代化”
215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時期
216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2171967年6月,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2181970年1月,第一枚中遠程導彈發(fā)射成功
219同年4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2201971年10月,新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
222同年9月中日建交聲明
2231975年,可回收衛(wèi)星試驗成功
224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fā)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25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226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227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28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戰(zhàn)略
2291992年1月至2月,鄧小平在南巡期間發(fā)表講話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231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指導思想
2000年2月,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33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
235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
236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將科學發(fā)展觀寫入黨章
237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開
238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
關鍵點是指新修訂的知識點和經常測試的知識點。新修訂的知識點是根據(jù)新的社會發(fā)展而調整的,與實際情況密切相關。因此,檢查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對于新增的知識點,要真正了解對新修訂的知識點的審核。我們可以花時間,集中精力復習新修訂的知識點,或者根據(jù)原有的知識體系復習,總綱指導書會具體指出新修訂的內容,并做一些練習,關鍵是要注意其與實際的聯(lián)系。
難點是指不易理解的知識點。雖然難點可能無法通過考試,但了解難點也有利于理順知識體系,從整體上把握各學科的知識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鄧小平理論的一些知識點難度比較大,也是歷年來考試的重點,從試題的難度系數(shù)可以看出。總體而言,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差距不大。如果我們能克服困難,我們將在競爭中占優(yōu)勢。復習難點,就是要突出重點,多做問題。
最后是背書。簽注時間主要在暑假后和考前1-2個月。很多老師提倡早聽、早練習問題,但不提倡早背誦。背誦要注意。也就是說,面對一段時間,你應該知道這段話在說什么,要表達什么,找到它的邏輯關系,然后背誦出來。有很多人因為背誦原文而產生誤會。沒有必要把基本的邏輯和意義放在適當?shù)奈恢蒙?。他們不僅要背誦,還要多問自己。這一段怎么用?多問問自己。這是思維的過程和知識點的邏輯把握會更準確。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