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消防工程師考試在即,考生應抓住這最后一次的機會,多記知識點。為您提供2020年消防工程師高頻測試點,供參考。
1、 消防基礎考試40分
1燃燒可分為火焰燃燒和無焰燃燒。燃燒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燃燒室、氧化劑(助燃材料)和溫度(火源)。
2常見點火源:明火、電弧、電火花、雷擊、高溫、自燃(白磷、烷基鋁在空氣中引燃;鉀、鈉等金屬遇水引燃;易燃、可燃物接觸氧化劑、過氧化物時引燃,等等)。
三。閃點越低,火災風險越大,反之亦然。飽和蒸氣壓越高,閃點越低。當液體溫度高于其閃點時,隨時可能被火源點燃或自燃。如果液體的溫度低于閃點,則液體不會閃點或點燃。
4汽油的閃點為-50℃,煤油的閃點為38~74℃。根據閃點,可確定生產、加工、儲存易燃液體場所的火災危險性分類:<;28℃的閃點為甲級;閃點≥28℃至<;60℃為乙類;閃點≥60℃為丙類。
5閃點越低,差別越小。特別是在敞口容器中,很難區(qū)分閃點和燃點。因此,一般用閃點來評價這種液體的火災危險性。
6燃點越低,發(fā)生火災的危險就越大。
7氣體的燃燒方式可分為擴散燃燒(如烹調氣、點煙、氣體焊接)和預混燃燒(蒸汽燈燃燒)。
8液體燃燒:閃蒸(最低溫度)、沸騰和飛濺。
9一般來說,沸騰比濺水早得多。沸騰時間與原油類型和含水率有關。實驗表明,水含量為1%的油在燃燒45-60分鐘后會沸騰。飛濺時間與油層厚度、熱波運動速度和燃油燃燒線速度有關。
10固體燃燒:蒸發(fā)燃燒、分解燃燒、表面燃燒、煙燃燒(陰燃)、動態(tài)燃燒(爆炸)。
11完全燃燒產物是指C氧化生成的CO2(氣體)、H氧化生成的H2O(液體)、S氧化生成的SO2(氣體)。
12不完全燃燒產物是指CO、NH3、醇類、醛類、醚類等。
13揮發(fā)性金屬的沸點一般低于氧化物的熔點(鉀除外),非揮發(fā)性金屬氧化物的熔點低于金屬的沸點。
14燃燒產物的危害:毒性和光衰減??梢姽獾牟ㄩL一般為0.4~0.7μM,一般火災煙氣中的煙粒徑D為數μM~幾十μM,由于D>;2λ,煙粒子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
15a類火災:固體材料火災;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固體材料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丙類火災:氣體火災;丁類火災:金屬火災;E類火災:明火;F類火災:炊具(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16根據火災事故造成的災害損失程度,分為:
(1) 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2) 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3) 重大火災: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財產損失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的火災;
(4) 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直接損失1000萬元以下的火災。
注:“以上”含本數,“下”不含本數。
16火災常見原因:電、煙、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生產操作不慎、設備故障、玩火、放火、雷擊。
18傳熱有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19煙氣流動的驅動力包括室內外溫差引起的煙囪效應、外界風的影響、通風空調系統的影響等。
20火災初期,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3m/s,劇烈燃燒時,煙氣擴散速度可達0.5~3.0m/s,沿樓梯或其他垂直通道的煙氣擴散速度可達3.0~4.0m/s,人在平地上行走的速度約為1.5~2.0m/s,爬樓梯時的速度約為0.5m/s,人員上樓的速度遠低于煙氣的垂直流速。因此,當大樓著火時,人們往樓上跑是很危險的。
21建筑火災發(fā)展的幾個階段:初期發(fā)展階段、全面發(fā)展階段和衰減階段。
22滅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冷卻、隔離、窒息(氧氣濃度低于15%時一般不能保持燃燒)、化學滅火(干粉和七氟丙烷是常用的化學滅火劑)。
23可燃性粉塵爆炸有三種情況,即粉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塵必須懸浮在空氣中并與空氣混合至爆炸濃度,且有足以引起粉塵爆炸的火源。
24粉塵爆炸的特點如下:
(1) 連續(xù)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由于初始爆炸將沉積的粉塵提升,在新的空間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會再次爆炸;
(2) 點火所需的能量一般比地面上的粉塵要高,一般要高出幾十兆焦耳;
(3) 與可燃氣體爆炸相比,粉塵爆炸壓力上升緩慢,高壓持續(xù)時間長,釋放能量大,破壞力強。
25空氣中水分含量越高,粉塵最小點火能量越高;隨著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濃度的極限范圍擴大;當有粉塵的環(huán)境中存在可燃氣體時,粉塵爆炸的危險性將大大增加。
26不同的物質由于其物理化學性質不同,其爆炸極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外界條件下,其爆炸極限也不同。如果氧氣中的爆炸極限比空氣中的爆炸極限寬,那么下限就會降低。
27可燃氣體混合物的爆炸危險性越大,爆炸危險性越大。
28隨著混合氣體初始壓力的增大,爆炸范圍增大,爆炸危險性增大。應注意的是,一氧化碳和空氣的干混合物具有較高的壓力和較小的爆炸極限。
29混合氣體初始溫度越高,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危險性越大。
30在可燃氣體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氣體會縮小爆炸極限范圍,一般會降低上限,而下限則更復雜。當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氣體時,任何比例的混合氣體都不會發(fā)生爆炸。
31隨著爆炸混合物中可燃氣體或液體蒸氣濃度的增加,爆炸產生的熱量增加,壓力增大。當混合物中可燃物的濃度增加到略高于化學計量濃度時,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充分反應,爆炸釋放的熱量最大,產生的壓力最大。當混合物中可燃物濃度超過化學計量濃度時,爆炸釋放的熱量和壓力隨可燃物濃度的增加而減小。
32火源和常見的火源有機械火源、化學火源。
33炸藥所需的最小起爆能量是炸藥的感度??扇細怏w是指溫度為20℃,標準大氣壓力為101.3kPa時,爆炸下限≤13%(體積)或燃燒范圍不小于12%(爆炸濃度限值上下限差)的氣體。
34可燃氣體分為兩級。一級:爆炸下限<;10%;或爆炸極限范圍≥12%,不考慮爆炸下限;二級:10%≤爆炸下限<;13%,爆炸極限范圍<;12%。在實際應用中,爆炸下限(LEL)<;10%的氣體一般為a類火災危險物質,爆炸下限≥10%的氣體為B類火災危險物質。
35一般來說,由氫(H2)等簡單組分組成的氣體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更易燃,比由復雜組分組成的氣體更易燃,如燃燒速度快、火焰溫度高、火災爆炸危險性大。
36具有不飽和價鍵的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高于相應的飽和價鍵的可燃氣體。
37當可燃氣體的壓力恒定時,氣體的溫度與體積成正比;當溫度恒定時,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即壓力越大,體積越小;當體積恒定時,氣體的溫度與壓力成正比,即溫度越高,壓力越大。
38氣體中含有的液體或固體雜質越多,大多數情況下會產生越多的靜電荷;氣體流速越快,產生的靜電荷就越多。
39高壓合金鋼和鉻、鉬等稀有金屬用于制造材料,并定期檢查其抗壓強度。
40易燃液體分為三級。
(1) 一級,初沸點≤35℃;
(2) 第二類。閃點高于23℃
(3) Ⅲ級:23℃≤閃點≤35℃,初沸點大于35℃;或閃點大于35℃≤60℃,初沸點大于35℃,且連續(xù)燃燒。在實際應用中,閃點為<;28℃的液體通常為a類火災危險品,閃點≥28℃、<;60℃的液體為乙類火災危險品,閃點≥60℃的液體為丙類火災危險品。
2、 60個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1、 建筑物耐火等級
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2金屬受力構件節(jié)點的接縫縫隙或外露部分應設置防火層。
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層數、長度、面積,一、二級防火分區(qū)的最大長度為250m,多層建筑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2500平方米,高層建筑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有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面積可擴大到50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
4地下室、無窗房間、地上有固定窗的房間、20米以上無自然排煙的疏散走廊、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大于30米的內部疏散走道,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5(1) 對于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即使樓梯間、前室和共用前室可以自然排煙,也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設施。
② 內廊道大于20m且無自然采光通風設施時,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③ 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歌舞娛樂場所一、二、三層,地上一層、四層歌舞娛樂場所,應設置排煙設施(自然排煙或機械排煙),以及人們經常居住在公共建筑里的地上房間。
④ 通風空調系統應設置排煙系統和機械排煙設施。
2、 建筑物防火分區(qū)、防火間距及疏散通道
6建筑物上下兩層設有走道、自動扶梯等開放部分的,上下連接層應視為防火分區(qū)。
7地下和半地下建筑物的防火分區(qū)應采用防火墻隔開,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m2。
8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增加到1000m2。2000平方米的地下商業(yè)區(qū)可以翻番。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按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
9民用建筑防火間距:一、二級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6-13m。
10公共建筑和走廊式住宅建筑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個。
11高度小于27米,建筑面積不超過650平方米,或者任何一扇門與最近的樓梯之間的距離大于15米的住宅,可以設置樓梯。
12除建筑高度不超過54m的單元式住宅外,高層建筑的安全或疏散出口必須設置兩個安全出口。
13建筑物內應設置緊急出口或疏散門。相鄰兩個緊急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m。
14緊急疏散通道與兩個疏散通道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25%,自動疏散門與娛樂場所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25米,自動疏散門與娛樂設施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25米。
15樓梯的第一層應設有直接出口。層數不超過4層時,可在距樓梯不超過15m處設置外出口。
16疏散門或樓梯的門應為推栓式。
17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的隔墻應設置防火墻。鍋爐房、變壓器室設在靠近外墻的一層,外墻開門。一層外墻洞口以上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檐口或高度不小于1.50M的窗。
18消防車道通過建筑物門洞時,其凈高、凈寬不得小于4m。
19建筑物內的管道井、電纜井應在每層樓板處用耐火極限不小于0.50h的不燃材料密封,井壁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體,井壁上的檢查門采用丙類防火門。
20電梯井道、電梯機房墻體采用耐火不小于1h的不燃材料,高層工業(yè)建筑的室內電梯井道、電梯機房墻體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2.5h的不燃材料。
21疏散樓梯的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m,其他建筑物的室外,其傾斜角不得大于60°,凈寬不得小于80cm。當每個臺階距扶手25cm的臺階深度大于22cm時,不受此限制。
3、 室外消火栓系統
22消防用水可采用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
23室外消火栓水槍滿水柱距地面不小于10m。
24民用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建筑面積計算25、20、30L/s。
25自來水干管和環(huán)狀管網的水管不少于兩條。
26環(huán)形管道應采用閥門分為若干獨立段,每段消火栓數量不應超過5個。室外消防給水管道最小管徑不小于100mm。
27道路沿線設置室外消火栓。當道路寬度超過60米時,應在道路兩側和靠近交叉口的地方設置消防栓。
消火栓與外墻的距離不宜大于2m。
29室外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室外消火栓保護半徑不大于150m。
30每個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10-15l/S計算,水泵接合器用水量按10L/S-15l/S計算。
31高層建筑消火栓滿水柱不小于10m-13m。
32室外地面式消防栓應具有一個直徑150 mm或100 mm和兩個直徑65 mm的消防栓開口。從地面到螺栓頂部的高度不應小于0.64M。
33消防水池應滿足自動噴水要求,持續(xù)時間按1H計算。
34消防水池一級高層公共建筑、高層一級住宅、10000-30000平方米的商場不少于36m3;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公共建筑和30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場不少于50m3,高度在150米以上的,不少于100立方米;二級高層公共建筑、多層公共建筑、高層住宅建筑不少于18立方米;高層住宅建筑二級建筑不少于18m3,二級建筑不少于12m3,多層建筑不少于6m3。
消防車取水口半徑不大于150m,消防車取水在消防水池內設置取水口,取水口與建筑物(除泵房外)的距離不小于15m。
4、 室內消火栓系統
36民用建筑用水量一般為20L/s,室內消火栓不少于4個。室內消火栓用水量:建筑高度大于50m10l/s,超高層建筑為30L/s。
37當室內消火栓數量超過10個,且室內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時,室外環(huán)狀管網至少接入2根進水管,室內管道成環(huán)連接或進水管與室外管道成環(huán)連接。當環(huán)狀管網的一根進水管發(fā)生事故時,其余進水管仍應能滿足全部用水量。
38高層工業(yè)建筑室內消防立管宜為環(huán)形,管徑不小于100mm。
39室內消防給水管道采用閥門分為若干獨立段。
40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保證兩支水槍的滿水柱能同時到達房間的任何部位。兩個消火栓間距不應超過25m,水槍滿水柱不應小于13m水柱。
41室內消火栓入口處的靜水壓力不應超過80m水柱。超過80m水柱時,采用分區(qū)供水系統。當消火栓出口壓力超過50m水柱時,應設置減壓設施。
42消防電梯前室設室內消火栓。栓口離地高度為1.1m,出水口方向應向下或與消火栓墻成90°角。
43同層消火栓間距不大于30m,栓口距地1.1m。螺栓口為DN65。水龍帶不小于25m,開孔20mm。
44消防用水量儲存10min,當室內消防用水量不超過25L/s時,經計算,水箱的消防儲水量大于12m3時,仍可使用12m3;當室內消防用水量超過25L/s,水箱儲水量超過18m3時,仍可以使用18m3。
5、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類型
類型:濕式噴水滅火系統(適用于室內溫度4-700℃)、干法森林滅火系統(適用于室內溫度4-700℃)、預作用森林滅火系統。雨霧林系統、水幕系統。
45地下500平方米以上的商鋪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水流指示器,報警閥,自動控制系統,報警閥。它由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和輔助裝置組成。
47報警閥安裝距地1.2m。
48每個報警閥控制的濕式或預作用式灑水器數量不得超過800個。帶排氣裝置的干式噴頭不超過500個,干式噴頭不超過250個
49消防支管直徑不小于25mm。每個消防支管最多可配置8個噴頭。
6、 消防泵
50一組消防泵的吸水管數量不得少于兩個。建筑物有防超壓措施。
51消防泵房至少應有兩根出水管直接與環(huán)形管網連接。
52固定式消防泵應配備備用泵,其工作容量不應少于一臺主泵。
53消防水泵應在噴水滅火后5分鐘內啟動工作,當火災現場被切斷時仍能正常運行。
7、 機電專業(yè)消防設計
54多層建筑和高層工業(yè)建筑各防火分區(qū)的通風空調系統獨立設置時,受保護防火分區(qū)內送回風水平風管與主管的交接處不能設置防火閥。
55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可采用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但對于連續(xù)供電時間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供電時間不應少于1.5h;總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醫(yī)療、老年公共建筑和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地下室1.0小時;其他建筑不少于1.0小時。
56消防應急照明分為消防疏散照明和消防備用照明。前者適用于樓梯間、前室、大廳等公共區(qū)域,后者用于消防控制室等消防設備用房。
57有封閉樓梯或防煙樓梯的建筑物,疏散通道應按要求設置消防疏散照明。
58消防應急疏散照明,走道最小照度不小于1.0lx,人員區(qū)及避難層(室)不小于3.0lx,病房樓或手術部避難室不小于10.0lx;避難走廊和前室不小于5.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發(fā)電機房等消防設備用房的備用照明不得低于正常照明。
59疏散通道或疏散門正上方應設置分散的指示標志;疏散通道及其轉角應設置在離地高度小于1m的墻上。走廊上的指示標志間距不大于20m,袋裝走廊不大于10m,轉角不大于1.0m。
60建筑高度在27米以下的住宅建筑的樓梯等公共部位不得設置消防應急照明,建筑高度低于54米的住宅建筑樓梯等公共部位不得設置分散的指示標志。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