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通常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以及評估等內容。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整理,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教案的集體備課和交流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經驗。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一
1、會寫“巴、把”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知道動物尾巴的特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寫“長、比、巴、把”4個字。
動物圖片,ppt課件。
一課時。
1、同學們,咱們課前來做個游戲,這個游戲叫“摸身體”。伸出你們的小手指,老師說:“摸摸你的臉,你們快速的用手指摸著自己的小臉蛋,并且回答老師‘摸摸我的臉’,看哪位小朋友反應最快?!保ū亲印⒍?、嘴巴、胳膊、尾巴)。
2、我們有尾巴嗎?可是動物王國中有尾巴的動物可多了。今天,小動物們要進行了一場比尾巴大賽,請同學們做裁判,大家愿意嗎?咱們今天就來學習第六課,比尾巴。(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3、“尾巴”中的“巴”讀輕聲。一起來讀一讀。
1、到底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尾巴大賽,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82頁,認真聽老師讀課文。
(1)學習一、二小節(jié)(第一輪比賽)。
1、今天的比賽分為兩輪,首先進行的是第一輪比賽,請同學們自讀第一、二小節(jié),想想參加第一輪比賽的小動物有哪些?用“--”劃出。你還發(fā)現了什么?(反義詞)。
2.細心的小朋友會發(fā)現在這三個句子的末尾都有一個像小耳朵一樣的符號,他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標點符號,叫問號。問號出現在問句的末尾,怎樣才能讀好問句呢?聽老師來讀。
3、你能讀好句子嗎?(指名兩人讀,師生問答讀)。
4、用“好像”說一句話。
5、比賽結果怎樣呢?(板書,完成連線)。
6、分組問答讀。
(二)學習三、四小節(jié)(第二輪比賽)。
1、第二輪比賽開始啦!
2、請同學們自讀第三、四小節(jié),用“__”劃出參加第二輪比賽的小動物。想想第二輪比賽比什么?(反饋,反義詞)。
3、男女生比賽讀。生生一問一答。
4、比賽結果怎樣呢?(板書,連線)。
(三)全班齊讀。
(4)仿照課文說一說。
(5)小動物們可愛嗎?你打算以后怎么做?(保護動物)。
學習生字“巴、把”。
認讀生字,書空筆順,觀察位置,教師范寫,比較,組詞,學生練習。
板書設計。
猴子——長。
兔子——短。
松鼠——一把傘。
公雞——彎。
鴨子——扁。
孔雀——最好看。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二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1種筆畫“撇折”,認識兩個偏旁“八”和“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1、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小動物圖片及相關尾巴圖。
2、課前讓學生收集小動物圖片或者玩具,并了解這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切入主題。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力量,是開發(fā)兒童智能的一把金鑰匙。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增強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和信心。)。
2、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指名回答)把你收集到的小動物圖片或玩具,展示給大家,說說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先組內交流,再匯報。)我們把這些小動物聚在一起,舉行“比尾巴”交流會怎么樣?(板書課題)。
(“課的第一錘重音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比の缎缘脑掝},讓學生暢所欲言,腦、眼、口、手并用,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達,陶冶了性情,增長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
對話平臺。
初讀。
1、“比尾巴”大賽的項目都有哪些呢?(出示文中六個問句)。
2、自由練讀問句,指導認識問句,教師示范問句的讀法。
3、指名讀,開火車讀這六個問句。(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4、評選結果怎樣呢?請你打開書找一找吧。(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以問促讀,有效地組織起學生的注意及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
5、匯報。(讀出六個陳述句)。
6、同座互相練讀全文。讀給小伙伴聽,讀得不準確的地方要互相幫助。
7、組內4個小伙伴合作讀,互相評價,把課文讀通順。
(堂課中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實現真正的自主實踐,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識字。
1、課件出示生字,問:這些字你認識嗎?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這些字曾經在哪里見過。
2、識新偏旁“八”和“鳥”。
3、拿出生字卡片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4、請一名同學當小老師,其它同學提問題,考考他怎樣識記這12個字。(調動學生的識字經驗和積累,引導說出識記這些生字的方法。)。
5、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貼動物圖片或掛圖)出示生字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開火車讀詞。
6、你能給這些字寶寶找到它的朋友嗎?(指導把字卡貼在相應的動物上。)。
7、出示:長、短、一把傘、彎、扁、看,指名領讀這些詞。問: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呢?請你把這些詞貼在相應的動物下面。
(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關內容,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承認學生間的差異,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從而使生活成為識字的大舞臺。)。
質疑。
出聲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養(yǎng)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問題意識。)。
寫字。
1、出示生字:云、公、車,認讀,組詞。
2、指導觀察,這三個字的筆畫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學習新筆畫:撇折,書空。)。
(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學會思考,并且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這節(jié)課學習寫“云、公”兩個字,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說說怎樣才能把這兩個字寫得好看。(同桌交流)。
4、學生匯報,教師根據學生觀察所得范寫。(“云”字第二筆橫要比第一筆長,要托住第一筆的橫,并落在橫中線上;“公”上面的“八”開口度要適中。)。
5、學生先描紅,再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6、評議。(用投影展示學生作品,評出最作品,獎勵一顆閃光的小星。)。
對話平臺。
導入。
1、游戲:捉小動物。森林里的小動物和我們一起上課來了,誰能捉住它并把它背后的詞讀出來就讓它和你坐在一起學習。
2、游戲:找尾巴。
熟讀。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可以自己讀,同座讀,組內讀,自由找伙伴讀。
2、師引讀,學生引讀,對讀。
3、二人拍手讀,一人問一人回答讀。
4、小組比賽讀,男女生賽讀,二人賽讀。(賽后要評出優(yōu)勝者)。
5、組內推薦能手,開展比賽讀。
(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背誦。
1、邊想象課文內容和小動物的可愛樣子邊練習背誦。
2、加上動作邊背誦邊表演。
(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他們與動物的距離,在表演和感悟中增強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練習。
1、小動物們真貪玩,把尾巴都玩丟了。出示課后“讀讀畫畫”圖,看看都是誰丟了尾巴?(指名說),你能給他們找到尾巴嗎?(指一名同學到黑板上貼,其它同學在下面畫。)。
2、評議,比比誰畫得好,畫得準。再說說這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拓展。
1、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它們的尾巴各不相同,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小組內出示剪下的動物和尾巴的圖片,交換拼圖,并用“__的尾巴___”的句式說話。)。
2、模仿書中的句式編兒歌。
3、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同學們可以到書中查找資料,也可以上網,搜索動物尾巴的奧秘,在電視上看《人與自然》這個欄目,或者到動物園去參觀,把你看到的講給同學老師和家長聽。
(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小組合作能力,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運用于實踐中,增加課堂信息量。)。
寫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車”,書空,你都在哪里見過這個字?
2、組內討論:怎樣寫好“車”字。(教師參與其中)。
3、學生匯報后教師范寫。(最后一筆“丨”要寫在豎中線上。)。
4、先描紅再自由練寫,找出自己最滿意的字在小組內展評。
(指導學生寫好每一個字,特別要注意指導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筆、收筆及筆順規(guī)則,把寫字教學抓牢抓實,讓學生體驗到漢字的形體美,教會學生欣賞漢字的.美,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動物的尾巴。
閱讀在線。
誰的尾巴尖?誰的尾巴圓?誰的尾巴翹?
烏龜的尾巴尖,兔子的尾巴圓,小狗的尾巴翹。
誰的尾巴變?誰的尾巴像剪刀?誰的尾巴細又長?
孔雀的尾巴變,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蛇的尾巴細又長。
3、你們畫好后,吳老師希望你們把它保存好,留作紀念。今后,只要看見這幅畫,你們就會想起老師,想起老師為你們上的《比尾巴》這堂課。(發(fā)《動物畫》獎品)。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三
1、認識十二個生字,會寫“云”、“公”、“車”三個字。認識筆畫撇折和三個偏旁“矢、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喜愛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表達能力,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
六種動物圖片生字卡片其他動物圖片門票。
一、游戲激趣。
1、小朋友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我們該怎么做呢?
2、一(4)班的小朋友真能干,林老師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和林老師交朋友嗎?愿意就伸出你的小手,我們大手小手握一握,馬上就是好朋友。
3、是呀,我們已經是好朋友了,我們一起玩一玩,放松好了就有精神上課了。
游戲“摸尾巴”:摸摸你的眼睛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鼻子。
摸摸你的腦袋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尾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導入,通過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身體機能,誘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導入不是蠻目的創(chuàng)設情境,要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要結合本課內容的特點,采取最能引起學生激情的方式,因為激情是導求新知的重要推動力,是構成學習動機最活躍的成分。)。
二、復習生字。
3、激趣:看比賽是要門票的,熱情的小東門給小朋友送門票來了,門票在這里,它漂亮嗎?有了門票,我們就可以看比賽了,這張門票可特殊了,我們用錢是買不到的,要通過智力大闖關才行。
4、復習生字:(智力大闖關)指名——開火車——齊讀。
句式:參加比尾巴大賽的小動物有xxxxxxxx。(相機貼小動物圖片)。
6、這么多小動物,他們的尾巴都很可愛呢,你最喜歡誰的尾巴,為什么?
句式:我喜歡xx的尾巴,因為它的尾巴xxxxxxx。
7、來,為你喜歡的小動物加加油,你喜歡誰,就大聲地叫出他的名字。
有了小朋友的加油聲,小動物們參加比賽更有信心了!
(每個學生都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要善于開啟、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去觀察、去感受事物,去研究文本,而不是單純去想課文寫的是什么。)。
三、學習問句。
1、小黑板出示問句。
比尾巴大賽的內容已經出來了,怎么比呢,誰能為大家讀讀。
2、看誰是火眼金睛,能發(fā)現這六句話的小秘密,他們哪里是一樣的?
比如:問字不知道怎么寫,你會怎么問老師,怎么問同學?
4、剛才他們在問的時候,末尾的語調都比較高,語氣上揚。板上揚的.符號。
5、老師也送給小朋友們一個大大的問號,希望小朋友們與問號交朋友,多問問題,多動腦筋。
四、學習答句。
1、比賽的內容出來了,誰想當小裁判,根據比賽的內容給這些小動物們評評尾巴?
2、小黑板出示答句:小裁判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有結果了,哪個小裁判愿意把結果告訴給下面看比賽的小觀眾聽呢!
五、梳理全文。
1、比尾巴大賽真熱鬧,剛才的小記者和小裁判都忙累了,誰還想當?
2、同桌兩人一個但記者,一個當裁判自己練練看吧!展示讀。
3、下面的小朋友也想當,那男生來來當小裁判,女生來當小記者,比比看,誰最棒?
4、有一些新的小觀眾來看比賽了,他們不知道比賽的情況呢,我們一起告訴他們吧。一、二小組當小記者,三、四小組當小裁判。
6、小朋友們越來越厲害了,你們能只看圖就把這么長的課文背下來嗎?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四
1、認識部分生字,會寫“公”字。認識筆畫撇折和偏旁“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知道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1、認識部分生字,會寫“公”字。認識筆畫撇折和偏旁“八、鳥”。
2、知道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六種動物圖片,生字卡片。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我要給大家上一節(jié)課,你們認識我媽?那見沒見過我?那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鄭,你們可以喊我鄭老師。能告訴我你們是哪個班的嗎?我聽說...班的小朋友很有禮貌,上課回答問題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鄭老師想問大家,可以站起來回答問題,然后“我、我來回答”嗎?不可以,因為這樣沒禮貌。我還聽說...班的紀律最好了,上課時身子做得直直的,小手在桌子上放的平平的。你們真棒。鄭老師很喜歡你們,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愿意嗎?愿意就伸出你的小手,咱們大手小手握一握,馬上就是好朋友。
2、我們已經是好朋友了,我們一起做個小游戲。我說哪里你們就摸哪里。摸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尾巴....你們有尾巴嗎?可是小動物有,他們正在進行比尾巴大賽呢,看他們牌子都掛出來了。
二、學習新課。
1、認讀“比、尾、巴”三個生字。強調輕聲詞“尾巴”。
2、整體感知課文,都有那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
3、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小動物們的尾巴都不一樣,他們該怎么比?比什么?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就請拼音寶寶幫幫忙。(指名回答)
4、學習小節(jié)。
本次比賽內容就在第一和第三小節(jié),大家一起讀一讀(如果學生不會讀,就老師教讀)
5、學習問號。
你們注意到了嗎,每句話的后面都有一個像小耳朵的符號,這是——問號。問問題的時候就要用問號,你們問過問題嗎?誰會問問題?比如:問字不知道怎么寫,你會怎么問老師,怎么問同學?(指導讀問句,末尾的語調都比較高,語氣上揚。)用問的語氣讀這六句話。
6、比賽結果出來了,請男生讀讀第二小節(jié),女生讀第四小節(jié)。(結合圖片學習第二、四小節(jié))
三、小結。
動物的尾巴真漂亮,其實每個動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作用呢,想知道都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去森林里找他們玩,直接問一問他們:“你們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啊?”好嗎?下課。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生字。認識“”和3個偏旁“矢、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進行思想教育。
二、教學重點:練習朗讀和識字。
教學難點:讀好問句。
三、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探究法等綜合運用。
四、課前準備:
1、“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的圖片。
2、生字卡片。
3、黑板上大森林場景的布置。
4、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收集有關動物的文字、圖片資料,留心有關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學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疑激趣,談話揭題。
(師指著黑板上大森林的場景)今天一大早,森林里就鬧哄哄的,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們去看看吧!
1、出示拼音課題,讓學生拼一拼,猜一猜。(指導讀好“巴”的輕聲)。
2、師在拼音下書寫生字。(再指名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讀通課文。(師巡視,注意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評議(隨機引導學生讀準“松、最、鼠”等平翹舌音)。
3、同桌互讀檢查。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路。
1、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本次參加比尾巴的隊員,用“——”劃出。
2、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述。(生邊說,師邊貼各種動物圖片)。
句式參考:(鼓勵不同的說法)。
a、參加比尾巴的有()、有()、有()、有()、有()、還有()。
b、參加比尾巴的有()、()、()、()、()和()。
c、()、()、()、()、()和()參加了這次比尾巴。
四、趣味識字。
1、老師貼出生字卡片,請小老師自由選擇自己會讀的“字寶寶”教給大家。
2、游戲開始,把生字卡片發(fā)給學生,請學生把生字卡片貼到相關動物圖片旁,并說明理由,教大家讀兩遍。
3、通過比較異同,學習“巴”和“把”、“公”和“松”。
4、學習新偏旁“矢”、“八”、“鳥”
五、書寫指導。
1、自由描紅各一個,想想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什么?
2、引導發(fā)現寫好這三個字的關鍵。(“云”第二筆要寫長,落在橫中線上。“公”上面的“八”開口度要適中。“車”最后一筆要壓在豎中線上。)。
3、各寫三個。
六、你還能給這些生字找朋友嗎?(擴詞)。
七、在《找朋友》的歌聲中結束本堂課。
第二課時。
一、快樂復習生字“爭獎牌”
二、細讀課文,理解詞句。
1、同桌合作讀課文,談談你的發(fā)現:這篇文章有什么特點?
2、指導讀問句。(注意最后一個字聲調要上揚)。
3、指名回答這些問句。
4、以各種形式促讀。
a、師問生答。
b、男女生對讀。
c、小組對讀。
d、伙伴對讀。
e、以快板的形式表演讀。
5、找表示動物尾巴特點的詞。
經過比較,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尾巴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你能從書本中圈出來嗎?
a、試圈。
b、反饋,師板書。
c、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引申學會運用詞語。
什么東西長?什么東西短?“扁”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和“彎”相反的詞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裁判,你會把“比尾巴”的金牌掛在誰的身上?
2、你還知道其它動物尾巴的特點和作用嗎?
3、師小結。
小朋友們,通過你們的討論和研究,我們知道了動物的尾巴不管長還是短,不管彎還是扁,不管漂亮還是難看,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尾巴,就是一條好尾巴。
四、畫尾巴(課后作業(yè))。
1、小朋友們,趕快拿起筆,給動物們添上一條適合自己的尾巴吧。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六
認識12個生字,會寫“松”字。認識筆畫“撇折”、“豎勾”,認識三個偏旁“戶和“尸”。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b、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激發(fā)喜愛動物的情感。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松”個字。
(2)、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好問話的語氣。
1、謎語熱身。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帶來幾個謎語,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出示六個謎語ppt。
2、這些小動物今天也來到咱們班了,他們來干什么呢?打開課本p83,來,一起告訴老師,他們來干什么來了?請舉起靈巧的右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題)。
3、大家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之處?(有共同的筆畫“豎彎鉤”,輕聲“巴”師范讀“尾巴”。)。
1、初讀課文。
比賽已經開始了,這么多小動物究竟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呢?獅子大王讓他們藏在了課文里面,只有小朋友認真去讀才能找到他們,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帶上拼音多讀幾遍(學生回答的同時,師貼上相應的圖片)。
2、識記生字。
(1)通過加一加識記“公松巴把”;
(2)識記半包圍結構,通過“尸”字頭記住“戶”字頭;
(3)去掉拼音識記生字;
(5)(出示生字詞)生齊讀、開火車讀詞語。小結識字的方法。
(一)學習問句。
1、剛才小動物們偷偷地和老師說,小朋友們表現得不錯,還想請小朋友們當裁判呢,想當裁判可得把課文讀好了。
2、出示問句,師檢查句子的朗讀,指導,范讀,生展示讀。
(二)學習答句。
1、現在比賽項目知道了,那比賽結果怎樣呢?同學們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請同學們快速讀一遍課文。(指名學生上臺貼動物尾巴詞語卡片)。
2、師生采用一問一答對讀課文。
3、同桌一問一答對讀課文。
4、朗讀全文邊讀邊想象比賽的場景。(師生合作讀課文;男女生合作讀課文)。
(出示馬、牛、魚、蛇、鱷魚、袋鼠的尾巴圖),請學生上臺貼尾巴。
(出示燕子、小牛、小魚的圖片)用“誰的尾巴()?()的尾巴()?!钡母袷骄巸焊?。
2、出示云、公、車,你發(fā)現什么?都有撇折。
3、昨天,我們已經說了要怎樣才能寫好這個筆畫呢?
4、師范寫,生描一描再寫一個。
請同學們課后查找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文字和圖片,課余時間和小伙伴交流。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七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2.學會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感嘆號,并正確讀出感嘆的語氣。
教學重點:反復讀小壁虎與小魚、黃牛、燕子的對話,理解它們尾巴的用途。
教學難點:讀第1段和最后一段,聯系起來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先請同學們看一幅圖(出示壁虎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小動物呀?
2.介紹壁虎的外形、習性。
3.(拿掉壁虎尾巴)問:小壁虎的尾巴沒了,他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9課,《小壁虎借尾巴》。(板書:19小壁虎借尾巴)
1.看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特別是表里的6個字,用筆標出來多讀幾遍。
2.看漢字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筆標上序號。
3.指名讀全文,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板書、貼小壁虎圖)
1.學習第1、2自然段。(指名讀第1、2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
(3)理解“掙斷”的意思。如果淖壁虎不掙斷尾巴,會怎么樣?
(4)指導朗讀。要用很難過,很不好意思的語氣來讀。
2.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書上的第二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小壁虎來到什么地方,向誰借尾巴,借到沒有,為什么?),邊想邊畫出這些總是的答案。
(2)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問題。
(3)小壁虎是怎樣來到小河邊的?從“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4)他看見誰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小魚是怎么回答的?(貼小魚圖)
(5)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有禮貌、商量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用講道理的語氣讀小魚說的話。
(6)小魚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板書:撥水)
(7)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4、自學第4自然段。
(1)自由讀第4自然段,看書上第。上幅圖想想黑板上的問題,邊想畫出問題的答案。
(2)(出示投影片)看,看書回答問題。(貼黃牛圖,板書:趕蠅子。)
(3)老黃牛怎樣用尾巴趕蠅子呢?跟教師做動作。
(4)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小壁虎的話要用很和氣、商量和問的語氣來讀,讀老黃牛的話要用誠懇講道理的語氣來讀。
(5)看板書說說學習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學第5自然段。
自學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學習第6、7自然段。(指名讀第6、7自然段)
(1)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后來怎么又高興啦?(板書:長出新尾巴)
(2)指導朗讀。指導學生用和氣、親切的語氣讀媽媽的話,用驚喜的語氣讀小壁虎的話。
(3)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連起來讀?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1.引導學生看板書總結全文。
2.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八
1、會寫“巴、把”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知道動物尾巴的特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寫“長、比、巴、把”4個字。
動物圖片,ppt課件
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咱們課前來做個游戲,這個游戲叫“摸身體”。伸出你們的小手指,老師說:“摸摸你的臉,你們快速的用手指摸著自己的小臉蛋,并且回答老師‘摸摸我的臉’,看哪位小朋友反應最快。”(鼻子、耳朵、嘴巴、胳膊、尾巴)
2、我們有尾巴嗎?可是動物王國中有尾巴的動物可多了。今天,小動物們要進行了一場比尾巴大賽,請同學們做裁判,大家愿意嗎?咱們今天就來學習第六課,比尾巴。(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3、“尾巴”中的“巴”讀輕聲。一起來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到底有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尾巴大賽,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82頁,認真聽老師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一、二小節(jié)(第一輪比賽)
1、今天的比賽分為兩輪,首先進行的是第一輪比賽,請同學們自讀第一、二小節(jié),想想參加第一輪比賽的小動物有哪些?用“--”劃出。你還發(fā)現了什么?(反義詞)
2.細心的小朋友會發(fā)現在這三個句子的末尾都有一個像小耳朵一樣的符號,他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標點符號,叫問號。問號出現在問句的末尾,怎樣才能讀好問句呢?聽老師來讀。
3、你能讀好句子嗎?(指名兩人讀,師生問答讀)。
4、用“好像”說一句話。
5、比賽結果怎樣呢?(板書,完成連線)
6、分組問答讀。
(二)學習三、四小節(jié)(第二輪比賽)
1、第二輪比賽開始啦!
2、請同學們自讀第三、四小節(jié),用“__”劃出參加第二輪比賽的小動物。想想第二輪比賽比什么?(反饋,反義詞)
3、男女生比賽讀。生生一問一答。
4、比賽結果怎樣呢?(板書,連線)
???(三)全班齊讀
(4)仿照課文說一說。
(5)小動物們可愛嗎?你打算以后怎么做?(保護動物)。
四、指導寫字
學習生字“巴、把”。
認讀生字,書空筆順,觀察位置,教師范寫,比較,組詞,學生練習。
五、畫一畫:把你喜歡的動物的尾巴畫下來。
板書設計
6、比尾巴
猴子——長
兔子——短
松鼠——一把傘
公雞——彎
鴨子——扁
孔雀——最好看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九
《比尾巴》以對話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尾巴的特點。根據問題與回答,可以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二節(jié)是第一部分,通過三問三答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點;第三、四節(jié)是第二部分,同樣通過三問三答介紹了公雞、鴨子、孔雀尾巴的特點。全文句式整齊,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明易懂,充滿了兒童情趣。
課文的插圖生動形象地展示了6種動物的尾巴,這些圖片可以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他們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1.認識“比、尾”等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2個偏旁;會寫“長、比”等4個字和豎提1個筆畫。
2.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背誦課文。
3.模仿課文一問一答的形式做問答游戲,積累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讀好問句的語氣;注意人字頭和八字頭的區(qū)別。
一、識字寫字
1.識字。本課新學的偏旁,“傘”字的人字頭容易與“公”字的八字頭混淆。可以把“傘、公”
第六單元201
偏旁“扌”的學習,認識“把”。本課有不少表示事物名稱的生字,可以組成詞語讓學生識記。如,“尾、巴、傘、兔”
可以分別組成“尾巴、雨傘、兔子”。也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去理解,或者讓學生結合圖片去理解。
有些字,如“最”很難單純地講詞義或用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課文中描寫的6種動物放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尾巴最好看,由此領會“最”的意思。
相反的,還可以帶著學生邊念兒歌邊做動作進行區(qū)分,如,“豎提豎提往外提,豎鉤豎鉤往里鉤”。
示,“巴”加上提手旁后變小了。本課4個字書寫要點:
4畫,獨體字。
長長橫寫在橫中線上,豎提略靠左,在豎中線上收筆。
4畫,合體字。
比左窄右寬。短撇略高于短橫。豎彎鉤從豎中線寫起,起筆略高于豎提的起筆。
4畫,獨體字。
巴橫折收筆靠近豎中線。短橫在橫中線上起筆,略上揚。豎彎鉤要寫得舒展。
7畫,合體字。
把左窄右寬?!鞍汀币獙懙寐孕⌒瑱M折起筆略低于提手旁的橫,豎彎鉤從豎中線起筆。
教師示范豎提:
豎提要在豎的收筆處提筆作頓,再向右上出鋒收筆。
可以把本課要寫的4個字組成新詞,讓學生寫一寫,以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如,“比一比、長大、下巴”。
二、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本課整體的情感基調是輕松、歡快、俏皮的,就好像兩個小朋友在一問一答,做猜謎游戲。因此,全文的朗讀指導,除了讓每位學生自由讀外,還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對讀,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可以先出示4個較短的問句和作為回答的陳述句,通過對比范讀,讓學生體會到問句末尾的語氣要上揚。然后以“誰的尾巴長”為例,讓學生練讀,教師糾正后,再讓學生讀好其他的問句。接下來,教師可以出示兩個較長的問句,通過對比范讀較長的問句和較短的問句,讓學生體會到在讀較長的問句時,“誰的尾巴”后面可以稍作停頓,快速換口氣,再接著往下讀。學生以“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為例進行練讀后,再讀好另一個較長的問句。
一些詞語的讀法需要注意,如,問句和答句的重音要放在“誰”和“松鼠、兔子”等稱說動物的詞語上,“的”要讀得又輕又短,學會連讀,不拖音。
在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時,不必告訴學生這是一個比喻句,也不必讓學生說出“松鼠的尾巴”與“一把傘”什么地方像。只要將松鼠的圖片與一把傘的圖片放在一起讓學生看一看,或者讓學生想一想傘的樣子,使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它們之間的相似就可以了。
3.課后練習。課后第一題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指導學生背誦時要有方法,不能死記硬背。可以回憶課文插圖,想一想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也可以想想每小節(jié)講述的內容都有什么特點。如,第二節(jié)說到的動物都有四條腿,都非常敏捷;第四節(jié)說到的動物只有兩條腿,都有翅膀。
課后第二題的左邊摘錄了文中一問一答的一組句子,右邊放的是另一組一問一答且句式相同的句子,只是替換了個別詞語??梢栽谝龑W生反復朗讀課文原句的基礎上,問學生:“誰的樣子最可愛?”學生的回答可以是“兔子的樣子最可愛”,也可以是其他動物的樣子最可愛,只要句式相同即可。教師和學生還可以交換角色,由學生來問,教師來答,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一問一答的語言表達和句式。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繼續(xù)拓展開去,做更多的問答游戲。
三、實踐活動
鼓勵學生從課外書中、網絡上或到動物園里了解其他動物尾巴的特點。把了解到的與家長、老師或同學進行分享,嘗試用“誰的尾巴怎么樣”問一問,讓對方猜一猜。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對動物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2、通過認識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動物尾巴的形狀和用途,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兒歌《比尾巴》。
2、動物拼圖若干。
重點難點。
重點是知道并說出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和用途。
難點是擴散思維了解其他動物尾巴形狀用途。
活動過程。
一、配樂兒歌導入,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興趣:
1、兒歌《比尾巴》導入活動。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都有一條不同的尾巴。
二、欣賞故事,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探索的欲望。
1、欣賞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2、討論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斷的?它都向誰借尾巴了?
(2)小魚的尾巴像什么?它為什么不借給小壁虎尾巴?
(3)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
(4)燕子的尾巴像什么?
(5)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三、通過師生探討,初步發(fā)展幼兒的認知能力。
1、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及用途。
2、教育幼兒保護動物,愛護動物,培養(yǎng)對動物的情感。
四、通過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五、聽配樂兒歌,師生共同模仿小動物走出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科學角中,進一步探索生活中動物的一些小常識。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動物的尾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一
1.繼續(xù)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松鼠的尾巴的用處。
2.了解別的動物的尾巴的用處,擴展學生視野。
3.鞏固字詞,完成課堂作業(yè)。
(一)復習生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擴詞。
能()()()身()()()
原()()()別()()()
(二)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自由讀--指名讀--分四人小組讀。
(三)課文,擴展視野
(1)說話訓練:用“松鼠的尾巴用處真大啊”這句話開頭,
說一說松鼠的尾巴的用處。
(2)你還能說說別的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嗎?
(3)念兒歌(邊拍手邊念)
老黃牛,尾巴趕蠅子,
小鯉魚,尾巴當船槳,
小燕子,尾巴是個方向盤。
小小動物真有趣,
認真觀察長知識。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第5、7題。
課后作業(yè)第3題:把“暖”和“軟”、“能”和“扔”、“身”和“生”作比較,重點區(qū)別n和r兩個聲母,以及前后鼻音,自己試讀,糾正。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二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于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鮮。本課教學設計意在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通過“摸尾巴”“與小動物打招呼”等游戲調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在課文閱讀方面將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認識生字、讀通句子、會讀對話等層次,了解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有關尾巴的資料,既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真正地感受到動物們的尾巴樣子有趣,而且各有各的用處,還讓學生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中主動地運用了語言。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小動物圖片及相關尾巴圖,多媒體課件。(教師)
2.熟讀課文,預習生字。收集小動物圖片或者玩具,并了解這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三
1.自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因為課文較長。)。
2.小組內讀一讀,起到互幫互學的作用。
3.指小組匯報讀。
(每人讀一自然段。)。
通過反復讀一是能夠把課文讀通順,另外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四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2.學會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感嘆號,并正確讀出感嘆的語氣。
教學重點:反復讀小壁虎與小魚、黃牛、燕子的對話,理解它們尾巴的用途。
教學難點:讀第1段和最后一段,聯系起來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1.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2.戴頭飾表演這故事。(課外還可多分幾組表演)
1、讀下面詞語,給帶點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掙斷甩著游水高興壁虎爬到墻角伯伯阿姨轉身
2.讀要學會的6個生字。
3.指導學生識字形。
“虎”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部首是虎字頭。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第2題和《課堂練習》第3題。
2.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中的第4題。
(1)先讀句子,找出要用的詞語。
(2)比較三組詞語不同點,想為什么各有不同,與它們所在的地方有什么關系。
(3)“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這地方,再寫句子。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五
1、用電腦顯示動物圖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
(在看圖片之前老師提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問:誰能說出圖上小動物的名字?)(一張一張圖片顯示)。
2、看完圖片后同學們發(fā)現它們的尾巴的形狀有沒有什么不同?(長、短、傘)既然它們的尾巴各不相同我們來比一比好不好?(板書課題)。
3、同學們注意(黑板展示翻開65),自己輕聲朗讀。想想課文分了多少小節(jié)。(4)。
(1)第一節(jié)提了幾個問題?(3)(1、2組同學讀一讀)(誰)。
同學們觀察一下,這三個問題的句末都是什么符號(?)——問號,用在句子末尾,表示疑問,讀的時候,語氣要上揚,句子末尾的詞(長、短傘)要重讀。(聽錄音,自己練習,找同學讀)。
(2)你們知道答案嗎?自己從課文中找一找。找到的同學舉手。
(3)從哪找到的?(第二節(jié))(3、4組同學讀一讀。指導學生做一些動作,加深對“長、短、好象一把傘”的理解。)(猴子-長,兔子-短,松鼠—一把傘)(讀的時候注意回答的句子要平緩、肯定。)。
(4)講了幾種動物?(3)(把沒有尾巴的猴子,兔子,松鼠貼在黑板上),同學們看看這些動物怎么了?(缺少尾巴),好!請三個同學上來幫忙找尾巴。(獎紅花)。
(5)你們看這三只小動物長上了尾巴多神氣,多高興呀!你們高興嗎?同學們把書合上,小眼睛?(看黑板)找兩個同學上來表演背誦下面同學認真聽他們的語氣,然后從中選一個最好的獎勵他,下面同學集中精神聽,能說出他好在哪里的也有獎勵。
(6)我們來背一背好嗎?一、二組背第一節(jié)(注意問問題時語氣要上揚,句末的詞要重讀);三、四組背第二節(jié)(回答的句子要平緩,肯定)。(看哪兩組背得好)。
(7)現在我們來學習第3、4節(jié)。同學們輕聲朗讀,并想想電視上出現的問題,應該怎么回答。
電腦顯示問題:
a、第三節(jié)提了幾個問題?分別問了哪幾種動物的尾巴?它們的尾巴怎么樣?
b、答案在哪里?自己找。
a、(誰)(3個),(公雞,鴨子,孔雀),(彎,扁,最好看)。
(9)找兩個同學一問一答的對話。(注意問句:語氣要上揚,答句:語氣平緩,肯定)(下面的同學認真地聽,選出一個讀的最好的)。
(10)找三個同學上來幫這三個動物找尾巴。
(11)前兩節(jié)女同學問一句,男同學就答一句。后兩節(jié)男同學問一句,女同學答一句。(看女生呢?還是男生讀的最神氣。)。
(12)發(fā)印有缺尾巴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加上去。評出畫的最好的幾個表揚。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和8個詞語,同時認識“壁、虎、逃、蠅、姨”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
教學重點:
l、認識生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用處的詞、句,并了解它們尾巴的功能。
教學難點:
理解小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電腦出示:壁虎圖,了解壁虎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4、教師歸疑:(電腦出示)。
(1)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向誰借尾巴?怎么借的?
(3)借到了嗎?為什么?
5、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內容。
二、初步感受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借助拼音讀文,邊讀邊思考邊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
2、把畫出的生字自己多讀幾遍,讀后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
3、電腦出示生字詞,請學生讀一讀。
w7ixi3ngji71shu3ib$1q!
尾想姐阿甩伯啊起。
難看姐姐撥水吃草伯伯空中方向難過。
4、指名讀課文,聽聽他們的讀音是不是正確?
5、簡單說說每幅圖的意思,最后連貫地說幾幅圖的圖意。
4、看圖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說說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
二、學習1、2自然段。
l、學生自己輕聲讀1、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小壁虎為什么措尾巴?
板書:掙斷。
2、實物投影演示:小壁虎是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呢?課件演示“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p>
3.從課件的演示中,你能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點嗎?
4、小壁虎沒有尾巴了,想去借尾巴,還有別的原因嗎?書上是怎樣說的?請學生讀一讀第二段。
5、小壁虎沒有尾巴心情怎樣?請學生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自己練習讀、教師指導讀、指名讀。
三、學習3、4、5自然段。
(一)1、教師過渡語:小壁虎沒有尾巴認為很難看,它都向誰去借尾巴了?快速讀讀3、4、5自然段。
教師板書:
小魚。
借尾巴老黃牛。
燕子。
2、誰能用“先……然后……最后……”把這句話說完整。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教師導語:小壁虎是怎樣向小魚借尾巴的呢?自己出聲讀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用筆劃出小魚是怎么借的詞和句。
2、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小河邊小魚撥水。
3、比較句子:
(1)小魚姐姐,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
(2)小魚,你把尾巴借給我!
這兩句話有哪些不同?哪句好?為什么?教師指導讀第一句。
4、分角色朗讀這段話?學生可以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5、教師指導朗讀這段,應讀出小壁虎難過和小魚快活地在水里游的樣子。
6、小魚把尾巴借給小壁虎了嗎?為什么?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7、總結學法:你們是怎么讀懂這段的?
電腦出示:
(1)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
(2)它看見誰在干什么?
(3)小壁虎說了什么?
(4)對方是怎樣回答的?
(三)學習第4自然段。
l、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共同學習。
2、請小組匯報學習過程。
教師板書:大樹上甩趕蠅子。
3、提問:老黃牛的尾巴是干什么用的?這是一般的蠅子嗎?
4、請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四)放手讓學生結合思考題自己學習第5自然段。
l、請學生說說學懂了什么?
2、分角色讀第五自然段。
教師板書:屋檐下擺掌握方向。
(六)學習6、7自然段:
2、自己出聲讀讀這6、7兩段,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板書:高興長出。
3、從哪兒知道的?讀一讀。
4、小壁虎長出一條新尾巴心情怎樣?如果你是小壁虎,想想應該怎樣讀?自由讀、教師指導讀、指名讀。
5、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再生保護。
(七)讓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表演全文。
(八)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
l、小壁虎、小魚、老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自然界中其它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讓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展示學生查找的圖片組織學生討論。
2、讓學生介紹其它小動物的尾巴的用處,想想小壁虎怎樣向它們借尾巴,依照課文的3、4、5段的寫法自編一兩段說給大家聽。
3、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從中找答案。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七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童話講了一件小壁虎借尾巴的事,那么這個題目也必然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呢?他借到尾巴了嗎?小壁虎不借尾巴不行嗎?這些思考正是我們在學習這篇童話時應該抓住的重點問題。
上課前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動物尾巴用處的資料,使學生懂得通過閱讀可以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在教學中注意采取靈活多樣的讀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多層次閱讀,達到讀的正確、讀的流利。課文第二 -----五段,可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小壁虎為什么借不到尾巴?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交流,在尊重學生獨特見解的情況下,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訓練,促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感悟借尾巴的過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會認1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學習子字旁(孑)。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和特點。
會寫10個生字,學習子字旁(孑)。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和特點。
:字卡,錄音機,課件。
1、出示壁虎圖片。
2、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嗎?你們見過壁虎嗎?它是什么樣的?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提出問題:它為什么要借尾巴?它原來有沒有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嗎?進而揭示目標。
(指導意見:看題目,想問題,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一個好的開端,就是全課成功的一半。)
1、借助拼音,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3、卡片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領讀。
(指導意見:搬走絆腳石,掃清字障礙,為了解課文內容搭建好寬松的平臺。)
1、1、學生讀文中,標出有幾個自然段。(7個)
1、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讀課文。
2、教師指名回答,學生邊回答老師邊相機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指導意見:帶著問題讀,帶著感情讀,既提高了學生正確朗讀水平,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1、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讀讀小壁虎的話,看看哪位同學讀得好。
2、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文中除了小魚的解釋,還有哪一個字暗示小魚尾巴的作用了?(搖)
3、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
(指導意見:激情朗讀,讀中理解,使感悟得到了升華。)
小壁虎又向誰借尾巴了呢?它借到了嗎?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上述問題認真的讀讀課文,看誰讀的好!
(指導意見:帶著問題離開課堂,帶著疑問回到家里,學生又怎能不去讀讀后文呢?)
1、找朋友,把你自己認識的生字讀給對方聽一聽。
2、學生看課件,回答問題:小壁虎向()借尾巴,結果()。
3、教師出示課題,揭示教學目標。
(指導意見:成績展示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溫故而知新,有效地把學生領入了新的知識領域。)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一下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加以指導。
3、學生讀老牛的話,想想它為什么不借尾巴給小壁虎,它說的話應該怎樣讀?
4、學生讀燕子的話,想想它又為什么不借尾巴給小壁虎,它說的話又應該怎樣讀?
5、小壁虎到處借尾巴都借不到,結果怎樣呢?誰能讀出小壁虎長出新尾巴高興的心情?
6、我們想象一下,小壁虎還會向誰來借尾巴呢?他們又會怎樣說呢?
7、教師指導學生說說這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并加以表演。
8、教師相機提問:假如你現在就是那只小壁虎,那么你還會去借尾巴嗎?為什么呢?
(指導意見:只有閱讀好,才能理解好;只有理解好,才能表演好。好動,是學生的天性,關鍵在于恰如其分的引導。)
1、學生讀認生字,識記字形,并組詞。
2、教師范寫指導,學生練寫。師生大比武,看誰寫的對,看誰寫的好。
3、師生相互評價,指導學生發(fā)現書寫規(guī)律,總結方法。
4、練習形近字、同音字組詞。
咬()房()媽()角()
蚊()方()嗎()腳()
(指導意見:生字教學是一年級小學生的重點,也是其難點。形近字、同音字組詞不乏是一種較好的方法。發(fā)現書寫規(guī)律,總結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能力,是這節(jié)課的又一亮點。)
1、文后練習“照例子填空”、“自選詞語”。
2、照樣子填空:
金燦燦油()黑()白()
(指導意見:遷移練習,學以致用。量不大但精,題不難而易。讓學生感覺到我行。)
認真朗讀課文,續(xù)編故事。
(指導意見:看故事容易,編故事艱難。從教學中可以發(fā)現,這些學生很會續(xù)編故事??磥?,學生續(xù)編故事的作業(yè)也就不難完成了。)
板書設計:
掙斷逃生保護自己
小壁虎小魚搖撥水
借尾巴老牛甩趕蠅子
燕子擺掌握方向
長出尾巴再生能力
讀能識字,讀能解意,讀能感悟,讀能激情。語文教學,貴在“讀”字。簡簡單單的一個“讀”字,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其神力無比,其效果顯見。一個“讀”字好生了得!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話故事,看到文章的題目,必然就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它借到了嗎?不借不行嗎?眾所周知,這些問題僅靠執(zhí)教老師的簡單說教,效果顯然是不會好的。然而,王老師的這節(jié)教學設計,通節(jié)貫穿一個“讀”字,讀課題,讀生字,讀詞語,讀句子,讀對話,讀問題;借助拼音讀,離開拼音讀,帶著問題讀,心懷感悟讀,分著角色讀,理解句子讀。讀,讀,讀,讀中完成了教學目標,讀中突出了教學重點,讀中突破了教學難點。從本文的教學設計不難看出,既突現了執(zhí)教者的教學風格,也看出了學習者的扎實基礎,又凸顯了師生課堂互動的精彩場景,大有過目不忘,記憶猶新之感。王老師簡直把教案設計活了,把課堂讀的活了!
比尾巴的一年級教案篇十八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認識動物尾巴的特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課件、生字卡、動物頭飾、錄音帶等。
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好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坐上去動物園的汽車(播放汽車的音樂)。到了,請同學們坐好。
2、出示圖片,問: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尾巴的特點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比尾巴》就能幫我們找到答案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第3課,一邊看書一邊聽錄音范讀課文,想一想這課有幾小節(jié)?
2、請同桌同學互相幫助來讀課文,把生字讀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開火車、齊讀)。
4、這篇課文有多少個小節(jié)?(有4個小節(jié)。)。
(三)、學習第二節(jié)。
1、請同學們齊讀第一、二節(jié),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貼動物圖,問:這是第幾節(jié)講的?(第二節(jié)。)。
3、指著沒有尾巴的動物的圖,問:這些動物的尾巴怎樣了?(它們的尾巴沒有了。)。
4、出示動物的尾巴圖,問:它們的尾巴在這里,誰能幫它們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樣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長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板書:長、短、像傘。
6、問:你們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長嗎?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嗎?
7、問:比兔子的尾巴長的動物有哪些?與猴子比誰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
8、小結:長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過比較才知道。
9、問:你還知道有什么長,什么短嗎?
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傘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做手勢來表示傘的樣子。)。
11、看黑板的板書來讀第二節(jié)。
(四)、學習第一節(jié)。
1、在第一、二節(jié)里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是什么符號?)。
2、教師講解:這是問號,用在問句的后面,表示提出問題。
3、問:第一節(jié)提出了幾個問題,分別是什么?板書:誰的尾巴、“?”。
4、學生練習說問句。
5、指導讀問句。教師范讀,指名讀。
6、加上表示尾巴特點的動作來齊讀第一、二節(jié)。
(五)、學習第三、四節(jié)。
1、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來自學第三、四節(jié),邊學邊想:你學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問:你學到了什么?(a、尾巴的特點;b、三個問句。)板書:彎、扁、最好看、“?”。
3、問:你還想到什么?
4、指導朗讀:男、女分組讀。
(六)、做游戲《找朋友》。
2、這個游戲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學請坐好。(教師發(fā)動物及相關動物尾巴的頭飾)戴動物尾巴頭飾的同學站到講臺前。開始游戲,(如:a、戴猴子尾巴頭飾的同學問:我的朋友在哪里?b、同學齊答:猴子,猴子快出來!c、戴猴子頭飾的學生走出來說:你的朋友在這里?。?。
3、看圖加動作來背誦課文,再比賽背課文。
4、總結板書:這節(jié)課,我們學過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5、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只要我們平時多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更多動物尾巴的特點。
(七)、練習(畫一畫)。
1、出示幾種動物的圖片,讓學生來幫它們加上尾巴。
2、畫完后讓學生說說動物尾巴的特點。
(八)總結全文。
(圖)。
長?猴子。
短?兔子。
誰的尾巴像傘。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08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