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什么樣的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一
這是電影《地心引力》帶給我的最初印象。空間站之外,有三位身著宇航服的宇航員,他們在為完成共同的太空任務——修理哈勃望遠鏡而忙碌著,每一個轉身、每一步前行,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要克服失重的影響,像極了水中漫步,那是人們所向往的另一個世界。正當宇航員們各司其職時,上級傳達重要指示,衛(wèi)星碎片即將與他們相遇,那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宇航員馬特幫助瑞恩迅速調整手邊的機器,就在這一瞬,碎片像子彈一樣由遠及近飛來,所到之處太陽能板、空間站附件被擊得粉碎,當碎片和宇航員擦肩而過時,他們本能地到處躲藏,由于身體無法迅速調整動作,一系列碰撞接連發(fā)生。那是巨大的撞擊聲,女宇航員瑞恩的驚叫聲,衛(wèi)星碎片呼嘯而過的聲音交集的混亂,是讓人緊張焦灼的一幕。瑞恩博士被巨大的沖擊擊中了,她被極速翻轉彈射出去,瞬間就與空間站拉開了距離,當她控制住意識,遙看那遠處的藍色星球時,那星球正在做著與她自己先前同樣的翻轉,而她自身既沒有動力,氧氣也所剩無幾,只有因極度恐懼而產生的喘息聲與之相伴,該怎么辦?這時系著安全帶的宇航員馬特從遠處飛到她身邊,“你要像抱住情人一樣抱住我,就這樣”,在馬特耐心的兄長般的安慰與指導下,瑞恩博士逐漸脫離困境。
當一切恢復平靜時,宇航員馬特和瑞恩博士回到空間站查看里面的情況,結果他們看到的是伙伴倒掛的尸體、被損壞的工作站器材,里面一片狼藉,除了馬特和瑞恩博士,其它任務執(zhí)行人員全部遇難,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恐懼和無助的氣息。馬特不得不帶著瑞恩博士到國際空間站尋求生路,而此時瑞恩博士發(fā)現自己的氧氣已只剩下 10% ,那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一個隨時可能奪去她生命的數字。
在馬特的牽引下,瑞恩與之在太空中緩慢的前移,除了眼前那個藍色的星球,除了自己的喘息聲,她什么也看不見,聽不見,也感受不到,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什么,這時,傳來馬特緩慢而又祥和的聲音:“你還有什么親人?你家在哪?你先生在等著你嗎?想一想,有什么人在仰望星空,等待著你回家?” 瑞恩起初并不想回答他的問題,她的整個身心被巨大的恐懼籠罩著,但她逐漸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就像跟隨馬特的牽引一樣,因為她知道在這茫茫宇宙,在這一刻,馬特是唯一能幫助她的人,她想起了她湖畔的家,想起了自己年僅四歲死于意外的小女兒,曼得拉沉穩(wěn)凝重的聲音像一劑良藥,使她漸漸恢復了平靜。
氧氣指數仍在下降,馬特釋放了最后的燃料,動力將他們推進到空間站附近,失重狀態(tài)下難以保持平衡,又是一陣撞擊,瑞恩瀕臨險境,空間站上的繩索拽住了她的一條腿,她手里握著牽引繩,繩子的另一端是馬特,這是影片十分令人感動和難忘的一刻,只要他們相互一用力,纏繞在瑞恩腿上的繩子就會在拉力作用下脫落,他們兩個就會永遠留在太空。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一個鎮(zhèn)定而又凝重的聲音傳來,“放手,瑞恩,放手”放手,是的,放手,這的確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只有這樣瑞恩才有生還的希望,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樸實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面對給自己無數次機會與幫助的救命恩人,她又怎能放手呢?他們對視著,一秒,兩秒,空氣仿佛已經凝結,雖然瑞恩一再懇求,馬特一邊的繩子還是一點一點緩慢地松開了,他以松手瞬間的姿態(tài)定格在空中,緩緩遠離,那是馬特義無反顧的遠離,也是他一生一世的遠離,而這一切竟是他在短短幾秒鐘做出的決定,沒有絕望的淚水,沒有痛苦和呻吟,甚至不帶任何遺憾,他漸漸離開瑞恩,離開空間站,離開他所熟悉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還不忘沉著指揮瑞恩返回空間站,尋找入口。在二氧化碳報警時,提醒她宇航服里還有空氣,在瑞恩意識逐漸模糊之時,鼓勵她堅持下去,提醒她有一個男人的名字“瑞恩”。囑咐她要尋找下一個目的地——天宮,駕駛中國的神舟返回地球。
當一切在馬特的指揮下井井有條地進行時,瑞恩發(fā)現她已和上級失去了聯系,最后她通過短波聯系到地面上一個陌生男人,那個男人身邊有一條狗,還有他的孩子,一個嬰兒,那個男人一直在笑,他沒有聽到瑞恩說的話,他并不關心瑞恩,盡管這時瑞恩在太空中經歷著生死考驗。同時,再也聽不到馬特的聲音,極度虛弱、悲傷、無望的瑞恩打算放棄這一切。她靜靜地坐在機艙里等待死神的降臨,突然馬特從艙外闖了進來,他興奮地坐到瑞恩身邊,請她喝白蘭地,并且責問瑞恩,她是想回到地球,還是坐以待斃,在他們對視的剎那,瑞恩突然清醒過來,原來是自己的幻覺。馬特的“造訪”使瑞恩意識到,自己的尋求死亡是多么自私的行為,她要活著回去,她要還世界一個奇跡,這是拿眾多伙伴的生命換來的奇跡。
最后,瑞恩歷經周折終于駕駛神舟返回了地球,降落傘打開,機艙墜落在湖水中,瑞恩奮力游到岸邊,她匍匐在地,前胸和臉部緊貼著岸邊的土地,手深深地探進沙土中,用力抓起一把又慢慢松開,終于回來了,又見到你了,我的地球母親!在瑞恩站起來的剎那,她的身材顯得那樣高大偉岸,她仰著臉,對著天空,貪婪地吸吮著空氣,我想,她此時的表情一定是自豪的,驕傲的,無憾的……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二
周六的夜晚,天空中下著小雨,青島步行街不似以往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商店門前各色的霓虹燈也不免顯得有點寂寞。
拿著影票走進影院,瞬間感覺好像走進了溫室。姐姐打趣道,電影院總是冬天暖得像春天,夏天涼得像秋天。
找到座位坐好,期待著電影的開始。
浩瀚深邃的太空首先映入眼簾,兩個穿著笨重宇航服的宇航員正在一邊處理衛(wèi)星故障一邊進行略顯枯燥的對話。這場無趣而漫長的對話讓我昏昏欲睡,甚至開始后悔來看這部電影。但接下來我便知道,這或許是卡隆導演的“欲揚先抑”。
就在兩個宇航員收到危險通知的下一秒鐘,大量的衛(wèi)星碎片鋪天蓋地地襲來。3d電影的立體效果讓這些橫沖直撞的衛(wèi)星碎片如此真實,我仿佛置身于漫天飛射的衛(wèi)星碎片之中。
混亂中,在太空艙外一起處理衛(wèi)星故障的瑞恩(女主角)和馬特(男主角)失去了聯系。瑞恩在快速下墜,她大口大口地穿著粗氣,我似乎也在感受著她窒息般的恐懼。借助通訊設備,瑞恩不停地呼喚著馬特,知道他出現在她的視野之中。
然而,當他們一起回到空間站時,卻看到了慘烈的一幕——他們的同伴,全部喪身于由衛(wèi)星碎片引發(fā)的連鎖反應事故當中。
瑞恩和馬特無言的沉默使人覺得壓抑。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人類渺小得微不足道,置身其中,尤其是在面對同伴的死亡時,那又是怎樣的一種恐懼與無助。
倘若選擇活下去,馬特和瑞恩必須得靠自己的力量回到地球。所以,他們的目標鎖定在距離并不算太遠的國際空間站。
他們朝著國際空間站艱難地前行,但不幸再一次降臨。就在他們即將進入空間站時,子彈一樣的衛(wèi)星碎片又一次襲來,他們也距離空間站越來越遠。而瑞恩的氧氣此時幾乎耗盡??恳桓K子牽住對方的馬特和瑞恩,此時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牽絆。雖然他們并不想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中失去唯一的同伴,但這樣拖延下去的結果只能是兩個人都丟掉性命。是的,得有一個人做出舍棄生命成全對方的抉擇,而這個人,就是馬特。他松開了綁在自己身上的繩子,在瑞恩無力的哀求中,馬特飄向黑暗的太空深處,慢慢地,越來越遠,越來越遠。
“瑞恩,你得活著回到地球?!?/p>
你得活著回到地球,為了那些犧牲的同伴,還有,選擇讓你活下去的馬特。
瑞恩只得自己一個人同這無情的黑暗太空 做求生的抗爭。哪怕活著回到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也得抱著最后的希望殊死一搏。
所以接下來,我一次次地看著瑞恩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就像被人捏在指尖的一只小螞蟻。生死,不過在這人的一念之間。
我依然清楚地記得瑞恩滿懷希望地為回到地球的最后沖刺做準備時,卻絕望地發(fā)現推動器沒有燃料。她通過調頻聽到了來自地球的聲音,那是老人歡愉的笑聲、嬰兒的啼哭聲,還有陣陣狗吠聲。那是一個溫馨的小家所擁有的聲音吧,而瑞恩此時卻在寒冷的太空中掙扎在死亡邊緣。瑞恩一聲聲地學著狗叫,那一聲聲都在滴著絕望的血。她想起了死去的女兒。同伴死去的時候她沒有哭泣,然而經歷九死一生并以為自己可以活著回去結果卻仍然逃離不了死神的魔爪時,求生的信念,便在一瞬間化為灰燼飄散。我看到,一滴眼淚,緩緩地向我飄來,停在我觸手可及的上方。
瑞恩絕望地關掉了推動器的氧氣開關,然后閉上眼睛,靜靜地等待著死亡。然而,就在這時,馬特卻敲響了推動器的窗子。
我聽到了影院里觀眾的騷動,是的,每個人都因馬特的出現而期待著新的轉機。
馬特告訴瑞恩,即使沒有燃料,也可以使用著陸的方法回到地球。
——瑞恩從夢里醒來,窒息讓她無法繼續(xù)睡下去。身邊并沒有馬特,但馬特已經來過。
瑞恩振作起來,她打開氧氣開關,心底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火焰。
做好一切準備后,瑞恩朝著地球啟程。
穿越大氣層的時候,瑞恩仿佛掉進了煉獄。但這畢竟意味著,她即將回到地球這片故土。
她掉進了海里,這是專屬于地球的海洋!然而笨重的宇航服使她不停地下沉。瑞恩果斷地脫掉宇航服,朝著海面劃動。
是的,這是地球新鮮的空氣,這是冰冷的海水,這是 明媚的陽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地球的美景。
瑞恩艱難地站起來,踩在厚實的沙灘上,像嬰兒般,踉踉蹌蹌地,向前邁著真實的每一步。電影的結局,就這樣定格在瑞恩邁步的笨拙身影中。
“在我看來,這事只會有兩個結局。要么我?guī)е适路祷氐厍?,要么我在接下來?0分鐘里被燒成灰燼。不管是哪個結局,經準備好了?!比鸲鞯倪@段臺詞讓我熱血沸騰。我想瑞恩這輩子也不會遇到任何可以讓她害怕的事情了。因為這段經歷遠比死亡更折磨,求生的意志如燭火般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微弱地閃爍,誰也說不準它會不會在下一秒熄滅。然而,放棄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不拼到最后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會輸呢?對手再強大,你輸的幾率也不可能為零。所以,為什么要放棄呢?就像瑞恩一樣,就算以為自己下一秒會死掉,也要拼盡全力去賭一把,因為,nothing is impossible!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三
"哇!真驚險那!"這是我們在看《地心引力》呢!
《地心引力》是一部美國的科普片,前幾天還剛獲得了奧斯卡七項大獎呢!這片子深受我們的喜愛,地心引力觀后感3篇。片子講述了女宇航員瑞恩·斯通博士和她的同事們在太空執(zhí)行任務時遇到了重重困難,但都化險為夷,最后終于回到地球母親懷抱的故事。
當我看到他們在修理哈勃望遠鏡時,遭到飛來的碎片的襲擊,被迫漂浮在了太空中。瑞恩打著轉兒飄走了。情況危急,她顯得有些急躁。就在這時,她的同事馬特告訴她,不要慌,用太陽和地球作參照物,小口吸氧氣,小口呼。馬特不一會兒成功救了瑞恩。我覺得馬特很講情義,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活命還來不及呢,去救什么人??!
后來因他們的聯盟號被碎片擊中損壞了,只好到國際空間站去。但沒想到那的飛船也不好,在修理時,他們又一次被碎片攻擊。本來他們連著繩子的,后來繩子斷了。馬特飄向了遠處,他不但沒有害怕,還鼓勵瑞恩勇敢地活下去。瑞恩要去救他,他拒絕了。為了讓瑞恩活下去,馬特選擇了自我犧牲。這時候,我的眼眶紅了,眼淚娃娃已經在我的眼眶里打轉兒了。
當她到了我們中國空間站,想用天宮一號回去時,又遇到了困難。天宮一號上全是中文,她看不懂中文。但她并沒有驚慌,仍然鎮(zhèn)定自若。瑞恩回想著以前他們的聯盟號是怎樣駕駛的,膽戰(zhàn)心驚的啟動了"神舟"飛船。就在這時,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認為她已脫離危險了。然而,并沒有。在大氣層時,非常熱,達到了200多度。沒多久,所有的東西都會化為灰燼,但飛船是耐高溫的,所以在飛船周圍只是一層熊熊火焰,猶如一個大火球。但瑞恩不怕,因為她知道只要堅持下去,再過一會兒就可以著陸,回到大地的懷抱。正是她的這種自我鼓勵,使她堅持了下來,我們也要有這種堅強的意志。
當然,她成功回到大地的懷抱,溫暖的家。她就是《地心引力》中的不怕畏懼,堅持不懈,遇事冷靜、意志堅強的女主角——瑞恩斯通。
教師點評:三位小記者在看的同時,都把自己想象成影片中的主人公,勇于面對困難,最終走向成功,觀后感《地心引力觀后感3篇》。這部獲得多項奧斯卡獎項的影片帶給學生的不光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一次洗滌與凈化。學生從課文《夢圓飛天》到《地心引力》,再到課文的學習,充分感受到科學的無窮奧秘。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四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重復而單線程的。可以說這種重復讓我們一度覺得麻木,索然無味。這種麻木,讓我們把一切事情都當做理所應當,比如說分離,比如說呼吸,比如說,重力。如果你是這樣一個生活狀態(tài)的人,那么請你帶上你的麻木,去看一次imax的《地心引力》吧,坐進沙發(fā)座椅里,帶上3d眼鏡,給自己的心靈來一次涅槃之旅。
16分鐘的神級長鏡頭,可以說是讓3d技術得到了200%的展現。旋轉,拉伸,配合著imax的強力音響效果,一下讓你仿佛置身那漆黑無邊的黑暗中。而男豬腳凝視地球的畫面,估計會出現在以后的任何科幻電影的集錦中,因為,真的太美了。
克魯尼的臉變得如此“迷人”
而隨后的劫難就這樣悄悄的開始了。在這里,真的不得不說一下特效。無數的碎片,根據不同的撞擊,按照特定的物理軌跡飛逝,相互碰撞,旋轉!那幾十秒的鏡頭在imax的熒幕上是那么的讓人窒息。說真的,我當時已經不記得自己是否在呼吸了,只記得我的手死死的扣著座椅,仿佛擔心自己會跟著被撞擊飛走一般。我相信如果是非3dimax版本的話,可能真的沒有這么強的代入感!有的人說覺得這個畫面特效沒什么。但是說真的,比起那些傳統好萊塢大片,這一次,我是真的感到了3d特效的偉大,以及技術和人文的融合。
我在看完影片的第二天,就又去看了第二次。如果說第一次我是為鏡頭,被那種代入感而被折服。那么第二次,我就是被影片細節(jié)背后的寓意而打動。
下文含有大量劇透??讓我們一點點來說吧。
女主人公瑞恩,這是一個男人的名字,因為她父母希望要一個男孩。她的出生本來就不是家里人喜聞樂見的。可以預想到,她的童年,以及父母對她的關愛。(當問及有誰會想到她時,她無法回答)她唯一的愛或者說支柱,也許就是她的女兒,但是,女兒也已一種“愚蠢”的方式死去。于是,她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生活在地球上,聽著廣播,漫無目的的開著車。
當她被救之后,進入國際空間站,那一個鏡頭我至今難忘。她整個人像嬰兒在母體里一般環(huán)抱著,漂浮在空中,背后的管道就像是臍帶。
孕育新我
我定義為孕育。一個嶄新的她,在她心中開始孕育,等待發(fā)芽。整個地球之外,現在活著的人類,也許在那一刻,只有她。沒有任何人能幫助她。當她看著空擋的宇宙匯報她是唯一幸存者時,她心里也許就是這么想的。于是,她要堅強的活下去。
進入逃生艙,(有一個鏡頭,是駕駛室儀表盤上的小插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個男人,捧著一個小孩)開始逃生。各種驚險的.事故之后,好不容易調整好了角度,竟然發(fā)現,沒有油了。
絕望
這是全片的一個高潮。一般的我們,會怎么做?絕望?對,就是絕望。當她聽見來自地球的聲音,聽到那狗叫,嬰兒的哭泣。她覺得,仿佛是聽到了主的傳喚,雖然她從未給自己祈禱過。于是,她選擇了放棄。她開始減少氧氣。直到迷離之際,男豬腳靈魂附體,講出了全片的點睛之筆:你可以選擇逃避,這沒有錯,躲在一個角落里,很安全。但是hey,這什么都改變不了,不要放棄,因為不管怎樣,回家的路就在前方,回家吧!itstimetogohome!可以說,這一段是一個轉折,標志著女主的改變。當她自言自語的向已故的女兒傳達自己的愛的時候,(那一段的音效真的太煽了),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很多>故事。多少次我們輕易的放棄,妥協,輕易的理所應當,自暴自棄??
點火!飛向回家的路??!進入天宮,女主人公明顯更矯健了,也更堅定。
這一次就像是一個人經歷青春期的迷茫,開始有了堅定的目標。
同樣的,有一個駕駛艙的鏡頭,這一次是咱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像。這里是否導演也在科技和宗教之間,想探討些什么。天宮要回家了,經歷了最后一段炙熱的旅途,就像是一個行尸走肉般的自我在燃燒后涅槃。
天空中分解的軌跡都是一個個過去的自我的分離。最后飛船落水,有一個畫面,有一只青蛙像上游動。是否寓意著生命的起源,就是兩棲動物登陸?
最后,女主人公第一次嘗試爬起時失敗了,這里的細節(jié)也很贊!這一摔,使得后面的站起顯得那么的堅實?。。?/p>
影片結束,人群散場,走出影院時候皓月當空,我抬頭看,不禁回憶起影片中凝視地球點點燈火的畫面,以及克魯尼最后的一句話:你應該看看恒河上的日出,那真是太美了。
男主人公至始至終,都是象征著對生命正面而樂觀,就像日出一樣,照亮你,>溫暖你,給予你希望。
男主人公至始至終,都是象征著對生命正面而樂觀,就像日出一樣
是啊,每一段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只要你堅持,不要自我放棄,重力一定會帶你回家。你也一定會有一段牛逼非凡的生活可以供你的后人所傳頌??!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五
或許我們的祖先在第一次抬頭仰望夜空時就對陰晴圓缺的月亮和璀璨的星河產生了疑問,它們到底有多遠,那上面究竟有些什么?但是他們一定不想也不敢想象自己能夠一探究竟,那時在地球上的生存都已經很艱難,更不要說有能力飛向太空了??墒撬麄兊南蛲拖胂髲奈赐V梗谑潜惝a生了許多與月亮和星星有關的美好的神話故事,像我們國家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也有偉大的嘗試者,雖然最后葬身在火藥的爆炸中,但是人類的探索從未停止。
期盼了千年,甚至是萬年,上世紀人類終于實現了飛天夢,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飛上了太空,還登上了月球。我們發(fā)射了數量眾多功能各異的人造衛(wèi)星,我們建立了國際空間站以便人類可以長期在太空從事科研工作,我們制造的“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遠古宇宙的景象,我們制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甚至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然而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伴隨著慘痛的失敗,許多人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眾所周知的“挑戰(zhàn)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爆炸,共造成了14名宇航員罹難,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故造成了更多的傷亡,但是失敗與犧牲從來不能阻止人類探索和前進的腳步。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雖然是一個虛擬的故事,但它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了太空工作的巨大危險性以及幸存的艱難。
開始一切都很平靜,兩名宇航員在修復望遠鏡,而另一名宇航員在微型推進設備的幫助下做太空行走,背景是廣袤無垠的太空和藍色的地球,從距離地面600公里的太空往下看我們的地球更加迷人。突然間, 被擊毀的衛(wèi)星碎片以每小時2萬英里的時速闖入他們所在的軌道,還未返回航天飛機,毀滅性的災難就已經降臨。茫茫太空,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中顯得更加渺小和無助,如果脫離了與航天器的連接你將沒有任何能力控制自己,就像被撞離航天飛機而后脫離機械臂的女主人公瑞安·斯通,她束手無策,任憑自己旋轉著漂浮向遠方。這種漂浮不是隨波逐流,而是漫無目的和方向,最后要漂到哪里去你也不清楚。太空那么大,如果沒人救你,你將永遠漂浮下去。我想那時瑞安一定都快要絕望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在她向著暗黑無界的空間漂浮遠去時男主人公麥特·科沃斯基,除她之外的另一個幸存者及時趕到并抓住了她,她這才得以獲救。
航天飛機被摧毀,其他人都已遇難,他們只好前往空間站,但是空間站同樣被損壞,這是他們最后的可去之處。因為燃料用盡,他們的降落并不順利,在命懸一線的時刻麥特主動松手,把生的機會留給了瑞安。瑞安成了孤獨的幸存者。在麥特的指揮與鼓勵下瑞安在氧氣用完即將窒息的情況下艱難進入空間站,麥特還告訴她可以轉移到中國的“天宮”空間站,然后乘“神舟”返回地球。她脫去宇航服自由地呼吸著氧氣、蜷縮著身子的那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她像是離開水許久又重返水中的魚,又像是睡在母親子宮里的胎兒,自由、舒適而又安詳。
經歷空間站火災險情,“聯盟號”飛船成功脫離了空間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飛船被降落傘拉住,還險些與空間站發(fā)生碰撞,外出拆除降落傘時又遇衛(wèi)星碎片襲擊,再次死里逃生回到飛船發(fā)動機卻無法點火。飛船內的溫度越來越低,與地面也失去了聯系,當瑞安在絕望中陷入昏睡時又是麥特在她的幻覺中告訴了她解決辦法。返回之旅依舊險象環(huán)生,艱難登上“天宮”時它已經在向地面墜落,在“天宮”快速墜落并燒毀的過程中“神舟”飛船最終還是斷開了連接。高溫與驚恐是最后的考驗,當“神舟”穿過大氣層后降落傘打開的一瞬,一路的驚心動魄終于快要結束,我懸著的心也跟著落了地,還差一步,就能重返地球。
當女主人公瑞安——唯一的幸存者,爬出水面身體緊緊貼在地面的那一刻她喜極而泣,能活著返回地球,不再被失重、無助、恐懼和死亡包圍,那種死里逃生的感覺再好不過了。影片最后重新站立在地面上的瑞安有些步履蹣跚地走向遠方,是的,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是不再孤獨,因為她已踏上了熟悉的土地,投入了地心引力安全的懷抱。
堪稱完美的特效制作使得這部影片十分逼真,驚心動魄的場面更是牢牢抓住了觀影者的眼球,優(yōu)秀的音響效果和配樂更增強了影片的感染力。《地心引力》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等在內的7項大獎,是一部絕對值得一看的影片。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六
今天,我們學到第六課《夢圓飛天》,里面講到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飛天成功,我們十分自豪!
老師有這篇課文想到了他看過的一部,名叫《地心引力》。這里面講的是航天員瑞恩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回到了地球,她捏了一把土放在自己的心頭,感嘆:到還是地球好!
這部放完以后,我悲喜交加,還有一點點害怕,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僅存活下來的瑞恩。馬特和瑞恩是一起登上太空的,而他本來是可以存活下來的但他為了救同事瑞恩,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我十分感動因為馬特是偉大的!
瑞恩她本來多次想要放棄在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上時,飛船沒油了,瑞恩想要放棄了,把氧氣都關了,蒙蒙之中,她仿佛看到了為自己而甘愿放棄生命的馬特,使她再次鼓起了生的希望,愿意繼續(xù)接而不舍,持之以恒。我要像瑞恩學習,不能半途而廢,遇到危險的時候和事情,都要坦然、沉著、冷靜地面對,不能驚慌失措。當有放到瑞恩無可奈何,手足無措時,她想到只有我們中國的"神舟"號,才能把瑞恩帶回地球的時候,我們都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
看完了,我就更加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即使你要失敗了,只要還有那么最后的一點希望,那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堅持到底,不能輕易說放棄!
這部我給它100分,因為他告訴了我許多有關太空的知識和堅持的道理!
《地心引力》觀后感300字篇七
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一部非常震撼的影片,也是迄今為止視覺效果最為逼真的影片。一次一次突如其來的太空碎片,擊碎了人類智慧的太空機器,甚至讓人類喪生于此。然而,從地球到太空,一個女人用頑強的毅力與堅強的求生意志,實現了自己的太空漫步。
當一個人處于失重的環(huán)境下,孤立無援,內心煎熬,人為與自然的挑戰(zhàn)將她逼到絕境,人的主觀意識與求生意志發(fā)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將她從消極死亡拉回頑強追求生命的選擇之路上。從化為灰燼到成為傳奇,僅僅在一念之間。阿方索·卡隆將自己對太空科幻片的解讀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太空求生之旅。桑德拉·布洛克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奧斯卡影后桂冠并非“弱點”,每一個失重下的無意識動作,每一個瀕臨絕望邊緣的求生眼神,實現了自己與死亡抗衡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部抗爭不可逆自然規(guī)律的科幻影片,更是一部現代女性的史詩片。
整部影片將所有的人物放置在唯一的時空內,失重與真空本身就是人類最難以克服的自然規(guī)律。瑞恩·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飾)與馬特·科沃斯基(喬治·克魯尼飾)作為人類太空實驗的代表人物,經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太空之難。作為唯一的女性,斯通教授在生與死的邊緣苦苦掙扎,每一次的冒險都是絕地反擊。缺氧與救助,成了影片最主要的推進線索:每一次百分比的氧氣降低,故事不斷推進,引領觀眾屏息期待;當女主角終于逃出生天,進入國際天空站時,終于深呼一口氣,故事依舊繼續(xù)。
求助與自救,更像是人生自我價值實現的兩種選擇。女主角用柔弱的身體戰(zhàn)勝了一切外在因素,從消極的尋求救助到積極的自我救贖,可以看作是人類對抗自然與意外事故的意識覺醒。女主角第一次被甩出,其后被馬特解救,表現出無抵抗之力——只能抓緊唯一的“生命之繩”;兩人步履維艱,終于到達國際空間站,卻又因太空碎片的襲擊而不得不放棄僅有的幸存伙伴馬特,女主角的放棄與掙扎,馬特的放手激發(fā)了瑞恩第一次意識的覺醒;迎面而來的襲擊每1個半小時都會發(fā)生,在孤身一人的情況下,無力的抵抗與自我的幸存已然失去了意義,唯有自救才能實現不可能之事,很好地回擊了影片開始的字幕“在宇宙中沒有生物能夠存活”;每一次的抓緊與微小跳躍,是對生命的另一種詮釋——把握每一次生命的機會,不輕言放棄,這就是生命的意義,而女性的意識在求生面前顯得愈發(fā)突出,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當然,痛失生命成為女主角驚醒的主要動因,年幼女兒的去世帶給一個女人的打擊讓她有了存活下去的動力。在生與死的面前,她化被動為主動,實現了自我挑戰(zhàn)與自我解救的一次跳躍,這里的“挑戰(zhàn)”與“解救”,一方面是女主角瑞恩宇宙求生的頑強自救,另一方面則是從失女之痛走出后的心靈救贖。
在太空的自言自語、產生幻覺,再到聽見嬰兒的啼哭、狗吠,她的第一次流淚是對美好生命的強烈渴求;回歸地球,踏上陸地,感受到腳踏實地后的放聲大笑是她完成生命之旅的怒吼。有愛與希望,人性的回歸與救贖,成為影片的核心主題。當女主角瑞恩乘坐天宮飛船突破大氣層,她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最后只能聽天由命?;癁榛覡a的毀滅到成為傳奇的女性,在飛船降落于湖邊之上的一刻最終實現。瑞恩帶著馬特的祝福與希望,奮力一登,涌出水面,那一刻久久的停留于水面之上是她對自然浮力的一種享受,從完全失重到倚靠浮力,是其生命之旅的完美降落。不論是作為一名科學家,還是作為一名女性,她實現的不僅是人類對抗太空的勝利,而且是女性意識的自我勝利。而這一切,都僅僅在她的一念之間,實現了其即將毀滅到傳奇一生的人生奇跡。
該片的導演阿方索·卡隆的幾乎每一部影片都有著極好的口碑,無論是《人類之子》還是《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再到這一部《地心引力》,帶給觀眾的是一次次的視覺震撼與內心激蕩。而這一部《地心引力》的將近18分鐘長鏡頭開場令人驚嘆,故事的題材新穎,講故事的手法獨特,省去了過多情感上的渲染,時間與空間的設置不變卻依舊觸動人心。失重與真空的單一的時空環(huán)境中,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前行,都令人窒息,牽動著觀眾每一根神經??傊瑢а莸恼瓶?,演員的表演,再加之身臨其境的配樂,讓影片震撼異常。另外,女主角桑德拉的表演出彩,幾乎是一個人完成了所有的演出,從頭至尾,由遠景到近景再到特寫,她將母親與女科學家的雙重身份鮮明地表現出來,從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到心理層次,做到了極致,可以說,影片就是一個女人的“荒島余生”、劫后重生,只不過這一次是在太空中,顯得艱難異常,但依舊不拋棄不放棄。甚至可以這樣說,在生與死的選擇上,在愛與希望的指引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成為永恒,影片也終究能夠成為永恒。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67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