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1:20:04
優(yōu)質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通用15篇)
時間:2023-11-03 01:20:04     小編:曼珠

在這段時間里,我逐漸掌握了一種新的技能。寫心得體會要注意條理性和邏輯性,對于每一個觀點和感悟,都應該進行準確的論證和解釋。小編在整理這些心得體會范文時,特意選擇了一些內容豐富、觀點獨到的文章。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一

星期天下午,我們來到小桔燈上英語課,上完英語課,我們開始上作文課,作文課上我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包粽子。

在正式包粽子之前,老師給我們播放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視頻,上面講了屈原的故事和粽子的由來??赐暌曨l后,我們開始包粽子了,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范:先把尖尖的一頭朝左邊,接著把粗粗的一頭朝右邊。然后把右邊的一頭向上折一下,再把左邊的向東北方向折,然后再北面多的一頭向下折,最后用棉線把它系緊。但當我自己包粽子的時候,沒有想到包起來要比看起來難的多,總是漏米,包不緊,最后還是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

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包粽子很不容易,就像學習一樣,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讓機器代替手動。

公眾號:西安閻良小桔燈。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二

本站:從一次包粽子的過程里領悟到不同的人生道理,真棒!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包粽子》。

星期天下午,我們來到小桔燈上英語課,上完英語課,我們開始上。

作文。

課,作文課上我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包粽子。

在正式包粽子之前,老師給我們播放了關于端午節(jié)的視頻,上面講了屈原的故事和粽子的由來??赐暌曨l后,我們開始包粽子了,老師先給我們做了示范:先把尖尖的一頭朝左邊,接著把粗粗的一頭朝右邊。然后把右邊的一頭向上折一下,再把左邊的向東北方向折,然后再北面多的一頭向下折,最后用棉線把它系緊。但當我自己包粽子的時候,沒有想到包起來要比看起來難的多,總是漏米,包不緊,最后還是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

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包粽子很不容易,就像學習一樣,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讓機器代替手動。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三

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嗎?聰明的你一定猜對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外地人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我不知道,但我們鹽城人是怎樣過端午節(jié)的,我倒是略知一二。

又逢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個個粽子可謂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三角體,長方體。聽奶奶說,這些粽子的餡有許多種:白糖餡、黑芝麻餡、蜜棗餡、菜餡。聽了奶奶的一番介紹,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忙讓奶奶煮粽子。等呀等呀,大概過了幾個小時,粽子終于煮好了,開鍋。吃著吃著,我實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個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一邊吃還一邊咕噥道:“好吃,真好吃?!辈灰粫?,五個粽子便進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臉上也粘了不少飯??晌覅s樂不亦乎。沒想到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這每個粽子都代表著長輩們對子女的愛呀!”將來長大了,我也要為長輩們包粽子。

喜歡我們鹽城的端午節(jié)嗎?歡迎您到我們鹽城來做客。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四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節(jié)。下午,我剛回到家,就見媽媽與奶奶專心致志地包著粽子,只見奶奶手中拿著粽葉,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棗,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覺得又有趣,有簡單。

于是就走上前去說道:“我也來包粽子好嗎?”奶奶和媽媽爽口地答應了.我也學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拿來粽葉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來的就是沒有媽媽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連卷了好幾次,終于卷出了一個令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形狀,可拿來與奶奶和媽媽的一對比,哎呀,還是別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了.”當我放上米時,米好似一個個頑皮小孩從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來,我倒了半天見米還不滿,才發(fā)現(xiàn)我的棕葉有一個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媽媽放米的時候,米好像一個個乖娃娃,隨媽媽奶奶任意擺布,媽媽見了,說:“這樣的粽葉不“合格”.

一個怪怪的粽子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雖然不太好,但是我是進我最大的努力包出來的,我也非常滿意,奶奶和媽媽見了還夸我做地不錯呢,我聽了美滋滋的。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拿著自己的“作品”吃了起來,覺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來肯定香。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真有趣啊!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五

哎,火辣辣的太陽斥烤著大地,大熱天的出門玩沒意思,可待在家里更無聊,一大早我便在客廳里晃來晃去,直嚷嚷:“無聊無聊真無聊!”奶奶見了說:"反正沒事做,要不你幫我裹粽子吧?!卑??包粽子,我還從來都沒有裹過粽子呢。我一下子來勁了!

忙活了一陣,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一看,有糯米、紅豆、棗子、肉、黑芝麻。奶奶說:“紅豆、棗子可以包甜宗子,肉和黑芝麻可以包咸粽子?!闭f著她便動起手來。

只見奶奶先把粽子葉卷成圓錐形,再舀起一勺糯米放進去,然后把肉塞進米中,把粽子葉蓋上,接著拿來繩子把粽子捆得緊緊的。看著奶奶這么輕易就把一個粽子裹好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看似簡單,做起來卻難了!首先卷粽子葉這一關我就手忙腳亂的,好不容易終于卷出尖角了,倒米又把我難道了。奶奶只好手把手地教我,終于,包得像模像樣了,奶奶還在我包的粽子上做了一個記號,說是等燒熟了之后,給我自己吃。

凡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之后,后面就輕車熟路了。這不,奶奶又教了我包甜粽子和咸粽子,我一下就學會了,最后,奶奶把所有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熟,過了幾個小時,好吃的粽子出爐了,我挑起自己裹的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吃著粽子,我突然覺得呆在家里也不無聊了!嗯,我已經想好明天干什么了!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六

盼望著,盼望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諝庵谐錆M著年的味道。

臘月二十八,一大早,媽媽就說:“我們來包粽子吧!”說干就干,媽媽備好了咸肉、米、粽葉和棉線。我心里想:包粽子誰不會!匆匆洗完手,便挑了一片粽葉,三下五除二包了一個,繩子捆得松松散散,米從角上鉆了出來,甚至粽葉都破了。媽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接過粽子,輕輕一抖,米像調皮的小孩,一個個地跑了出來。媽媽拆開繩,倒出米,取出肉,一看,粽葉正反面也是錯的。無奈之下,只好請“媽媽大廚”先示范一次給我看。

媽媽拿了一張粽葉,前后看一下對我說:“光滑那面朝里,免得煮熟了米粘在葉子上。”媽媽將葉子卷成漏斗狀,往里倒了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上一塊肥瘦相間的肉,再抓了一把米蓋住肉,大約漏斗的'八分滿,用拳頭輕輕向下一壓,米更緊實了些,再將余下的粽葉往前一蓋,向左一轉。接下來就是扎繩子了,一頭用牙齒咬住,另一頭繞粽身兩圈,再打上一個活結,這一步至關重要,如果像剛才那樣輕輕一彈就散的話,肯定待會變成一鍋粥。

原來包粽子這么復雜啊。我又按照媽媽指導的做了一個,卻捆不上繩子,只好使勁拉,好像在給大胖子系褲腰帶似的。忽然,米從一個角上噴出來,我只好停止拉扯,勉強系了個死結,總算成功了,不過那形狀真的是沒法形容了。煮好后,大家一下子就認出我包的那個,因為那個不僅漏了米,還變成頭大肚子小的“畸形怪物”。

看來包粽子真是不簡單呀,需要不斷地練習,方可熟能生巧。明年過年的粽子,瞧我的!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七

同學們,你們知道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嗎?有針刺無骨花燈,有舞龍燈跳跳馬,有包餅筒,還有……但是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包粽子。

回到家里,怎么包粽子呢?媽媽把粽葉和糯米用溫水浸濕幾個小時,再把豬肉切成條狀,放入碗里,倒點醬油,放入料酒、姜片,攪拌均勻,又把粽葉和粽繩泡一泡。

第二天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媽媽去除兩張粽葉,一上一下重疊在一起,接著折成90度,像個漏斗形狀,往里面放入糯米,用手指輕輕壓,接著把粽葉的另一端折過來,用粽繩把粽子緊緊地捆牢。最后媽媽往鍋里放入水,把粽子也放進去,連續(xù)煮幾個小時。幾小時之后,香噴噴的粽子從鍋里蹦出來。打開粽葉,一口咬進去,真是好吃極了!

包粽子真有趣!我們身邊的傳統(tǒng)文化石多么有意思啊!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八

沁人心脾的粽子香味彌漫大街小巷,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快到了。這不,為了慶祝端午佳節(jié),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一場激烈的包粽子比賽正在通程商業(yè)廣場舉行。

在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我和媽媽早早就來到了比賽場地。參加比賽的人可真不少:有爺爺奶奶,有叔叔阿姨,還有哥哥姐姐,最高興的莫過于我們這些小孩子了。一時間,廣場上被擠得水泄不通,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才“搶”到一個滿意的觀看位置。九點左右,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臺上十位選手依次排開,一齊動起手來,熱鬧的廣場頓時安靜下來,只聽見粽葉發(fā)出的沙沙聲???,那位將近八十歲的老爺爺,頭發(fā)花白,但目光炯炯,手腳麻利,好有大將風范,一個個標致的粽子從他手中“生產”出來。旁邊的一個不到八歲的小弟弟也毫不示弱,卷葉、盛米、纏繩、捆綁,一氣呵成。“一個、兩個……十二個,佩服!”此時,廣場上充滿了歡樂,加油聲、吶喊聲、鼓掌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比賽越來越激烈,氣氛越來越緊張。看著一個個亮晶晶、黃橙橙的粽子擺在桌面,我口水直流,肚子咕咕地叫個不停,恨不得馬上放在嘴里。

比賽很快結束了,我們久久不愿離去。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收獲了快樂,更讓我們學到了知識,以后我還要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九

懷著不同的目的,我和我奶奶一同來到了比賽場我奶奶是個包粽子的行家里手,她打算來參加比賽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趣,擠進來看熱鬧。

第一場出場比賽的是兩位老大媽。她們的手腳都很麻利,用粽葉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繩子捆扎,有條不紊。時間還只過得一分鐘,左邊那位胖胖的大媽已經包好了兩個粽子,右邊那位瘦高個的大媽稍微落后了一點點。高個子大媽見自己落了后,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頭追趕……最后,胖大媽共包了七個,高人子大媽包了六個。

比賽一場比一激烈,觀眾的熱情也一浪高過一浪,場內不時響起一陣一陣的熱烈掌聲。我奶奶因為參賽選手的名額限制沒有參加比賽,她也成了一名粉絲。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

端午節(jié)來到,粽子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我吃到過豆米粽、肉粽、紅棗粽等。奶奶說:“你喜歡吃,我們還是自己包吧,你喜歡什么餡都可以。”“粽子還可以自己包,太好了!”我一蹦三尺高。

奶奶告訴我:包粽子應該先準備好粽葉、五花肉、糯米、絲繩等材料。糯米要用水泡上,水沒過米兩指高約摸兩三個小時。然后,奶奶手把手教我包粽子:先把粽葉大小差不多的'兩片放在一起,把粽葉左上右下并列成一個大些的,用剪刀把根部剪齊,折成漏斗,注意捏緊漏斗交界處;然后,在漏斗中放上一層糯米,然后加上一片肉,再加上一層糯米;漏斗放滿米后,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把粽子包嚴實,用準備好的絲繩把粽子繞圈扎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最后,上鍋煮粽子,這是一道費時間的活,奶奶告訴我:你可以去外面好好玩一通,等肚子餓了再來吃。

等我回來,粽子的香味飄滿了一屋子,奶奶告訴我:“粽子雖香,但不能太貪吃哦?!?/p>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一

六一放假的時候,我參加了包粽子比賽,比賽規(guī)則是誰包的粽子誰拿走。為了學好包粽子,在參加比賽前,爸爸特意在網(wǎng)上找包粽子的視頻,我和奶奶一起學習,因為我們兩個報名了。

到了比賽現(xiàn)場,人還真多,我的幾個好朋友也都來了。我們每人領了粽子葉、細線,還有米、紅豆和紅棗。比賽開始,奶奶邊包邊耐心地教我:先把粽子葉卷成圓錐形,把洗干凈的米、紅豆和紅棗填滿,再把粽葉的另一端慢慢卷起來,留一點尾巴,然后把尾巴也全部卷起來,用大拇指壓住,最后用細線把粽子捆包起來就可以了。不一會兒,奶奶就包好了十幾個,可我一個都沒包好,急得我直冒汗,偷偷瞄了一眼幾個同學,他們也和我一樣在努力學習。最后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勉強包了一個四不像的大粽子,但我仍很開心。

比賽結束了,我拿著包好的粽子回家。我問奶奶:“我看了那么多包粽子的視頻,為什么比賽時還包不好呢?”奶奶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眼高手低,看十遍不如做一邊真實有效”。我不懂裝懂的聽著,腦子里卻想著那個四不像大粽子煮熟了該有多美味??!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二

六月五日上午,我們虹貓班的同學們在孫老師的`安排下,進行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親子活動課――包粽子比賽。

同學們都帶著自己的家長早早的到齊了。上課之前,孫老師就把包粽子要用的糯米,粽葉,線繩都準備好了,家長們也都自備了餡料:像紅棗,葡萄干,叉燒肉,咸蛋黃,紅豆……可豐盛了!老師把我們分成三大組,講完規(guī)則,開始比賽了。

第一輪是家長們大顯身手的時候,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有的家長拿粽葉,折疊,舀米,裝餡,包裹,綁繩子,做的有條不紊。有的同學帶來的家長是爸爸,可能是不會包吧,一邊用眼睛瞟著鄰桌同學的媽媽是怎樣操作的,一邊也試著琢磨一下,那不自然的動作一看就知道,此人不是擅長家務的主兒,要是急性子的紅太狼坐在他旁邊,說不定會拿平底鍋對著他的頭“砰砰”拍幾下;還有的家長估計是廚藝大師,但唯獨沒包過粽子,拿著粽葉比劃過來,比劃過去,只能現(xiàn)學現(xiàn)賣了。眼看著第二組有一位媽媽已經包好了第一個粽子,我媽媽卻還在捆繩子,我就急得直跺腳,并且催促道:“媽媽,你能不能快點,我今天可是靠你給長臉了!”說實話,此時此刻我真希望自己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幫媽媽變出一大堆粽子來,那冠軍肯定就是我們組的了。

看來這粽子真是好吃難包??!以后還是得常進廚房,多動動手,跟著媽媽好好地學學了。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三

端午節(jié)快到了,商場里擺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粽子,我看到這許許多多的粽子很想吃,就和媽媽商量我們家不如包粽子吧,媽媽說:“好??!”

第二天,我們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解。她先把糯米洗干凈,從盆子里拿兩片竹葉放在手上,把米放在葉子中間,然后加上綠豆,香菇,蝦米,再放一塊肥肉,再加上一把糯米,最后把葉子卷起來,用繩子扎緊,一個長方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后,滿不在乎地說:“原來包粽子這么容易呀!我一定行?!蔽覍W著媽媽的樣子做,真沒想到,米從縫里漏出來。看來包粽子不是想象這么簡單,我有點灰心了。就在這時,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說:"世人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聽了媽媽的話,鼓起勇氣,一次一次的學,終于包出了滿意的粽子。

通過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辦好。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個習俗,聽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家也不例外,提前幾天,外婆就買好了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干、紅豆。

端午節(jié)那天,全家起了個大早,全家總動員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你瞧“啪”粽葉散架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他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了個落腳點站下,卻又不由自主的搖晃起來,又像個不倒翁,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

站在一旁的外婆瞥瞥那不象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不由分說拿過粽葉,耐心的教導起來:“包粽子要專心致志,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很奇怪,心里想,小小的粽子還有學問,還是乖乖學吧,免得我包的粽子又不成樣子了。

我把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一順兒摞好,從中間卷曲,做成漏斗的形狀,先放一顆棗,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的糯米,三繞四卷一位大肚將軍出現(xiàn)在我面前,在給他系上要帶,他就顯得更神氣了。

此時此刻,我終于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都要用吃粽子來的方式紀念他。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fā)上為我們包肉粽子。由于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粽子的。姥姥笑瞇瞇的說:“為什么總看我包粽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澳俏揖徒棠惆?!”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粽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干凈,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粽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并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粽子葉封上口并拿線扎緊就可以入鍋了?,F(xiàn)在輪到我了,由于我是第一次包粽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粽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粽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于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

通過這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因為只有過程,才能帶給人們一種快樂。

陳老師從廚房端出了米、粽葉、麻繩,我們幾個同學立刻圍在桌子旁抓起麻繩、粽葉擺弄開來。陳老師對我們說別急,先認真看她包,看完后我們再包也來得及。陳老師可真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陳老師先拿起兩片又寬又長的粽葉,熟練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米,裝進了“喇叭”里,然后右手抓住粽葉放在左手拍幾下,陳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為了讓米實一點,粽子會更好吃點。最后再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一系,一個有棱有角的棕子就完成了。

現(xiàn)在輪到我們了,我想原來包粽子這么簡單,就這么幾步有什么難呢,我原以為很復雜呢??墒俏野税胩煲窗檬潜獾?,要么是圓的,總是包不成形,最后勉強包了一個粽子米粒還露在外面,其他同學也和我一樣顯得笨手笨腳。陳老師見了又教了一次,我們耐著性子再包了幾遍,終于包得好點了。我們望著有棱有角的粽子很開心,雖然包得還不是很結實,但卻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經過今天包粽子,我明白了:很多事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卻沒那么容易。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那天有個習俗——包粽子。

端午節(jié)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fā)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四

成長中有許多看似艱難的事情,但只要你去嘗試,就一定會成功。

記得有一次,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要幫奶奶包粽子,就跟著奶奶學習了怎么樣包粽子。

我們先去了菜市場買豬肉、粽葉和糯米,然后回家把肉用調料腌制起來,接著把糯米泡好,再加入一些醬油,準備好了這些,就開始包粽子啦!

我按照奶奶教我的方法,先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用勺子放一勺糯米,接著夾幾塊肉放到糯米上,最后把多出來的另一半粽葉按到已經放滿餡料的一個角上,并折起來用毛線綁起來。但這時,我的粽子里的粽米“跑”了出來,接著整個粽子就“散架”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都是跟著奶奶的步驟包的呀?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我愁眉苦臉地想著,奶奶見我皺著眉頭對我說:“你前面的步驟做錯了?!蹦棠贪阳杖~折好給我看,我明白了,就重新按那樣的步驟包了起來,可難題又來了,我的粽子又“散架”了,我心里不禁有些灰心,怎么又包不好了呢?我是不是永遠都學不會包粽子了呢?奶奶耐心地鼓勵我,說:“別灰心,你只是綁線綁得不夠緊,綁緊了就不會了?!甭犃四棠痰脑挘屛矣辛诵判?,再嘗試著自己包,在綁線時每一下都使勁拉緊線繩,終于,粽子包好啦,不會“散架”了,我高興極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但是,只要我們有信心又能堅持,什么事都能成功。

包粽子的心得體會如何寫四年級篇十五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家附近的一家大商場舉行一場包粽子比賽。懷著不同的目的,我與我奶奶一同來到了比賽場。我奶奶是個包粽子的行家里手,她打算來參加比賽。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趣,擠進來看熱鬧。

第一場出場比賽的是兩位老大媽。她們的手腳都很麻利,用粽葉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繩子捆扎,有條不紊。時間還只過得一分鐘,左邊那位胖胖的大媽已經包好了兩個粽子,右邊那位瘦高個的大媽稍微落后了一點點。高個子大媽見自己落了后,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頭追趕……最后,胖大媽共包了七個,高人子大媽包了六個。

比賽一場比一激烈,觀眾的熱情也一浪高過一浪,場內不時響起一陣一陣的熱烈掌聲。我奶奶因為參賽選手的名額限制沒有參加比賽,她也成了一名粉絲。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9879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